从「境解脱」到「心解脱」建立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


              杨惠南

          (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佛教与社会关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近一、两年来, 随著「环(境)保(护)」这一理念的
    受到国人重视,台湾佛教界也开始从事环保的工作。 就以花
    莲慈济功德会所推动的「预约人间净土」, 以及台北农禅寺
    和法鼓山所提倡的「心灵环保」来说, 当代台湾佛教界的环
    保运动,可谓成果裴然。 然而,以这两个道场或单位为主导
    的台湾佛教环保运动, 不管是在实际的环保工作,或在环保
    理念的建立之上,却都有所偏颇、值得商榷。  
      拙文──〈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以「预约
    人间净土」和「心灵环保」为例国〉( 注 1) ,曾经指出 
    ( 一 ) 在实际的环保工作方面,二者都偏於垃圾回收和植树
    , 未能触及污染台湾环境的两大污染源 资本家所开设的工
    厂,以及已与资本家利益结合的政府。( 二 ) 在环保理念的
    建立方面, 二者都有重「(内)心」轻「(外)境」的倾向
    ;也就是说,二者都偏於「心理垃圾」(贪、瞠、痴等烦恼)
    的去除, 却忽略了外在世界之真正垃圾(土地污染、河川污
    染、空气污染、核能污染)的防治与清理。  
      在这二者当中,第 (一) 乃实际的环保工作;第 ( 二 )
    则是第 ( 一 ) 的理论基础。 重「心」轻「境」的环保理论
    , 乃「预约人间净土」和「心灵环保」之所以有所偏颇、值
    得商榷的原因。 他们错误地以为 一己内心烦恼的扫除,即
    可达到外在世界污染的彻底清理。 他们不了解 外在世界的
    清净,乃是达到内心解脱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  
      这样看来, 建立一个心、境平等的佛教生态学,乃是刻
    不容缓的事情。 而且,为了对治重「心」轻「境」这一古来
    即已形成的错误理念, 此时此地甚至应该提倡重「境」轻「
    心」,亦即「境」先「心」


                196 页



    後的佛教生态学。  
      本文试图透过更多的经证,说明心、境平等(甚至「境」
    先「心」後)的生态学,乃佛教经论的本意 ( 注 2) 。也就
    是说, 一个修行者,固然必须了解 只有「心解脱」,才能
    「境解脱」; 但也不可或忘 只有「境解脱」,才有「心解
    脱」的可能。 後者意味著 外在世界的清净无染──「境解
    脱」, 乃是内心烦恼彻底扫除──「心解脱」的必要条件。

    壹、 《维摩经》〈佛国品的〉「净土之行」  

      不管是「预约人间净土」或是「心灵环保」的环保理念
    ,都是建立在《维摩经》〈佛国品〉( 注 3) 当中的净土思
    想之上 ( 注 4) 。 该经曾说 「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 注 5) ,这是该经有名的「唯
    心净土」,古来即被净土宗和禅宗的高僧,所热烈讨论。 换
    成环保的名词来说, 经文的意思似乎是 如果要使外在的环
    境不受污染,就必须先清净自己内心的烦恼。 因此,内心的
    清净,乃是外境不受污染的先决条件。 内心的清净,也就来
    得比外境的清净,更为根本、更加重要。 例如,在「心灵环
    保」的运动当中, 曾把「不说谎」、「生气时念佛」、「开
    车时不要赶路、 抢路」、「做好事、说好话、存好心」等纯
    属内在心灵修养的德目,当作是环保的德目 ( 注 6) 。 这似
    乎是荒诞不经的作为, 但是,只要了解这类的环保运动,实
    际上建立在重「心」轻「境」的经据和理论之上, 也就变得
    可以理解了。 无疑地,这种重「心」轻「境」的环保理念,
    乃是当前台湾佛教环保运动的主要盲点 ( 注 7) 。  
      说它是盲点, 并不是《维摩经》的错误,而是引据者的
    断章取义。 《维摩经》〈佛国品〉,在述说「唯心净土」之
    前,还有相当长的一段经文。 这段经文往往被人忽略(包括
    古代高僧); 但是,如果舍去这段经文不论,《维摩经》〈
    佛国品〉的净土思想, 即是截头去尾的残缺


                197 页



    思想,不足以窥其全豹。 这段经文相当冗长,本文不想全部
    抄录,下面仅作简略的说明和必要的引录 ( 注 8)  
      首先, 宝积菩萨向释迦牟尼佛,请教有关「菩萨净土之
    行」。 而释迦先是原则性地回答说 「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
    。 」也就是说,众生有许多不同的类别;不同类别的众生,
    应该有不同型态的净土(佛土)。 例如,有重视持戒的众生
    ,有重视布施的众生。 菩萨为了度化重戒众生,创建了「其
    地平正」的净土;为了度化重施众生,则创建了「七珍具足」
    的净土 ( 注 9) 。 修习「净土之行」的菩萨,依照 们不同
    的本愿, 即以所化众生的不同类别,来创建不同型态的净土
    。 所以,释迦紧接著解释说 「菩萨随所化众生(之类别不
    同),而取(不同型态的)佛土。 」又说 「菩萨取於(不
    同型态的)净国,皆为饶益诸(不同类别的)众生故。 」 
     
      上面所引「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这句经文, 乃《维摩
    经》〈佛国品〉所说「菩萨净土之行」的总原则。 而其详细
    修行方法──「因行」的展开,则在下面的一长段经文 ( 注 10)
    。这段经文总共说到了十七种修习「净土之行」的德目;
    它们是 (1)直心;(2)深心;(3)菩提心;(4)布施;(5)持戒;
    (6)忍辱;(7)精进;(8)禅定;(9)智慧;(10)四无量心;(11)
    四摄法;(12)方便;(13)三十七道品;(14)回向心;(15)说除
    八难;(16)自守戒行,不讥彼阙;(17)十善。这十七种德目,
    其实是一切修行法门的根本,并无特殊之处。 特殊的是,在
    十七种德目的长段说明之後,紧接著有一小段经文; 这是特
    别值得我们注意的  
      菩萨随其直心,则能发行。 随其发行,则得深心。随其
    深心,则意调伏。 随意调伏,则如说行。随如说行,则能回
    向。随其回向,则有方便。随其方便,则成就众生。 随成就
    众生,则佛土净。 随佛土净,则说法净。随说法净,则智慧
    净。随智慧净,则其心净。随其心净,则一切功德净。 是故
    宝积!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 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198 页



      在这段引文当中, 最後的两句,已如上文所说,乃是被
    称为「唯心净土」的有名经句。 它的意思显然是 「如果要
    使外在的国土清净,那麽,就必须先使内心的烦恼清净。 」
    也就是说 「如果想要『境解脱』,就必须『心解脱』。 」
    无疑地, 这是一切重「心」轻「境」之环保理念的经据和理
    据基础,不再赘言。  
      笔者想提醒读者特别注意的是 , 引文一开头 ,一直到
   「是故宝积」一句之前,还说到了「直心」乃至「一切功德
    净」等十三个由浅入深的修行次第 (1)直心;(2)发行;(3)
    深心;(4)意调伏;(5)如说行;(6)回向;(7)方便;(8)成就
    众生;(9)佛土净;(10)说法净;(11)智慧净;(12)心净;
    (13)一切功德净。 这十三个修行次第的逐一说明,并不是本
    文想要做的工作。 目前笔者所最关心的,是这十三个修行次
    第的排列次序。

    贰、「净土之行」的两层意义  

      在这十三个由浅入深的修行次第当中,第(9)和第(12)值
    得我们特别注意。 排列在前的第⑼是「佛土净」,而排列在
    後的第(12)则是「心净」。 从它们的排列次序看来,外在的
    「佛土净」,显然比内在的「心净」更加必要而根本。 这意
    味著 「佛土净」是「心净」的「(原)因」, 而不是「(
    结)果」。 也就是说,如果外在的佛土不清净,那麽,内在
    的心中烦恼也就无法彻底地清净。 只要「境解脱」,那麽,
    紧跟著也就「心解脱」, 乃至彻底的解脱成佛「一切功
    德净」( 注 11)。 
      因此, 《维摩经》〈佛国品〉当中的净土思想,应该有
    两层意义 

    ⑴如果想要「心解脱」, 就必项「境解脱」 亦即,如果要
     让内心的烦恼彻底去除, 那麽,必须先让外在的世界清净
     无染。 这是「直心」乃至「一切功德净」等十三次第所显
     示的净土理念。
    ⑵如果想要「境解脱」, 就必须「心解脱」 亦即,如果要
     让外在的


                199 页



     世界清净无染, 那麽,就必须先去除内在心灵里的烦恼。
     这是「随其心净, 则佛土净」这句经文所显示的净土理念
     。  
      以「预约人间净土」和「心灵环保」为主导的当代台湾
    佛教环保运动, 显然只看到了这两层意义中的第⑵层,忽略
    了另外的第⑴层。 这是对《维摩经》〈佛国品〉的断章取义
    。 重「心」轻「境」的环保理念,即是建立在这种断章取义
    的基础之上。 无疑地,那是有缺陷的。

    参、 严净佛土 成佛的必备德性  

      在唐·玄奘所译的《说无垢称经(卷 1 )》〈序品〉
    ( 注 12) 当中,「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一句,被译为「诸
    有情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 ( 注 13) 。其次,「菩提心是菩
    萨净土」一句, 被译为「发起无上菩提心土,是为菩萨严净
    佛土」。 另外,「(菩萨)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一句,则
    被译为「随诸菩萨自心严净,即得如是严净佛土」 ( 注 14)
    。 可见「严净佛土」乃《维摩经》中一个重要的概念。这和
    其他大乘佛典没有两样, 只是其他佛典有时把「严净佛土」
    译为「净佛国土」或「庄严净土」罢了。 事实上,鸠摩罗什
    所译的《维摩诘经(卷中)》〈佛道品〉, 也曾说 「虽知
    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 教化於群生。 」( 注 15)
   ) 其中,「常修净土」,无疑地, 即是修习「严净佛土」
    的「净土之行」。  
      什麽是「常修净土」或「严净佛土」呢?有人说 那是
    念佛以求往生既有的净土, 例如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东方药师佛的净琉璃世界等目前已经建造完成的净土。 然而
    , 「何处天然弥勒、自然释迦?」 ( 注 16) 弥勒菩萨和释
    迦牟尼佛,都是苦修而成的; 世界上并没有天生自然的佛、
    菩萨。 同样地,既有的净土也不是自然而有;而是阿弥陀、
    药师等诸佛, 在修菩萨行的时候,各自发下净土大愿,然後
    一点一滴建造完成的 ( 注 17) 。就以释迦佛的「法身」──
    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 所居住的「华藏世界海」这一净
    土而言,依照四十卷本《大方


                200 页



    广佛华严经》卷 3 的说法,那是毗卢遮那佛「本修菩萨行时
    ,於阿僧只世界微尘数劫之所严净」 ( 注 18) 。另外,鸠摩
    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 26 )》〈净土品,
    也说 菩萨以各种的「善根因缘」, 并且发下了「国土皆以
    七宝成」、「常闻天乐」、「众生皆得百味食」, 乃至「一
    切众生皆得随意五欲」等七种净土大愿, 然後才完成了「净
    佛国土」的最终目的 ( 注 19) 。这样看来,「净土之行」确
    实有两大类别 ⑴往生既有的净土, 这是《阿弥陀》、《药
    师》等经所阐述的; ⑵严净佛土,这是《维摩》、《华严》
    、《摩诃般若》等经所弘传的 ( 注 20) 。在台湾,广泛流行
    著弘扬《阿弥陀经》的净土宗, 因此,在这两类「净土之行
    」当中, 偏重往生既有的净土──西方极乐世界,相对地,
    却忽略了严净佛土这一类的「净土之行」。 无疑地,这是一
    种偏颇, 也是重「心」轻「境」之环保理念之所以取代心境
    平等之理念的背後原因。 这正如印顺导师的〈净土新论〉所
    批评的  
      大乘经中, 处处都说庄严净土,即菩萨在因地修行时,
    修无量功德,去庄严国土,到成佛时而圆满成就。 现在只听
    说往生净土, 而不听说庄严净土,岂非是偏向了!( 注 21)
      
      事实上, 隋·吉藏,《净名玄论》卷 8,在注释《维摩
    经》〈佛国品〉[之「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这句经文时,
    曾经做了更加精辟而又露骨的分析和批评  
      凡夫但为安自身,求生好国。 二乘本期灭患,意在无余
    ,於游戏神通、净佛国土,不生喜乐;故并不修净土。 菩萨
    普化众生故,取於佛土。 故云 「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
    ( 注 22)  
      这意味著, 像「求生(极乐世界等)好国」这里「往生
    净土」的「净土之行」, 乃「凡夫」一己之私(「但为安自
    身」)的作为。 而二乘(声闻乘和缘觉乘),则由於「意在
    无余(涅盘)」,并不修习「净土之行」。 只有菩萨才会为
    了「普化众生」,而修习「严净佛土」的「净土之行」。 吉
    藏的意思显然是 撇开不修净土之行的二乘人


                201 页



    不论, 在两类「净土之行」当中的「往生净土」,乃凡夫所
    修习;只有「严净佛土」,才是菩萨所应修习的「净土之行」
    。 而当代台湾佛教的「净土之行」,由於强调往生既有的西
    方极乐世界,因此,押地偏向凡夫所修的「往生净土」( 注 23)
    ,却多少忽略了菩萨所修的「严净佛土」。 

      事实上, 当代台湾佛教界,不但重「心」轻「境」、重
    「往生净土」轻「庄严净土」;而且也重有情的「众生世间」
    、轻无情的「器世间」。 把器世间,亦即众生所居住的外在
    世界,视为可以独立於众生的另外一个「世间」。 因此,重
    「心」(众生世间)轻「境」(器世间), 乃至只重「往生
    净土」, 欲忽略「严净佛土」的偏颇理念与作为,於焉形成
    。 然而,不管是从佛典的经据,或从实际的理论来说,众生
    都无法离开他(它)们所居住的器世间。 拙作〈当代台湾佛
    教环保理念的省思〉, 曾依照中观学派「未曾有一法,不从
    因缘生」(龙树《中论》语)的「性空缘起」理论, 以及瑜
    伽行派(唯识宗)「种子生现行, 现行薰种子」的「阿赖耶
    识缘起」之教理,说明内「心」与外「境」的一体性。 事实
    上, 这些经(论)证和教理,不但可以用来说明「 心 」与
   「境」的一体性,也可以用来说明「众生世间」(相当於「心
    」和「器世间」(相当於「境」)的一体性。 就以「阿赖耶
    识缘起」来说, 器世间是众生的阿赖耶识(当中的种子)所
    生; 因此,没有独立於众生之外的器世间,也没有独立於器
    世间之外的众生。 众生及其居住的器世间,乃是不可分割的
    整体。 因此,普渡众生和严净佛土其实是同一件事情,单单
    强调「普渡众生」, 而忽视「严净佛土」的作法,是不够、
    有所偏差。印度唯识宗开宗祖师世亲( Vasubandhu ),
    在其《无量寿经优波提舍》(即《净土论》)当中, 也曾相
    提并论地说到了两种「清净」──「器世间清净」与「众生
    世间清净」 ( 注 24) ,足见二者之间具有密
    不可分的关系,不可偏废。


                202 页



    肆、从「境解脱」到「心解脱」  

      从以上所说看来, 清净众生(普渡众生)即是清净佛土
    (严净佛土),反过来,清净佛土即是清净众生。 换句话说
    , 内「心」的清净即是外「境」的清净,外「境」的清净即
    是内「心」的清净。 二者一体而不可分割。因此,依照理想
    的状态, 目前台湾佛教的环保运动,应该建立在心与境平等
    、众生世间与器世间平等的佛教生态学之上。 然而,「预约
    人间净土」和「心灵环保」所主导的台湾佛教环保运动, 具
    有重「心」轻「境」、 重「众生世间」轻「器世间」的倾向
    ; 他们截取《维摩经》 ( 佛国品 ) 中「心净则佛土净」的
    经句,共同主张 从「心解脱」到「境解脱」。 为了对治这
    种曲解经义的偏差, 建立一个强调「境」清净或「器世间」
    清净的佛教生态学,似乎来得更加重要。 这是笔者之所以强
    调从「境解脱」到「心解脱」的原因。



                203 页



    注 释

    
    ( 注 1) 拙文口头发表於「佛教现代化学术研讨会」, 佛光
        大学筹备处主办 , 台北,1994 年 10 月。并刊於
       《当代》 104 期,台北 《当代》杂志社,1994 年
        12 月,页 32-55。
    
    ( 注 2) 拙文──〈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 虽然
        曾以唯识宗的「种薰」理论, 乃至西洋逻辑当中有
        关「条件句」 ( conditional ) 所可能蕴含的双层
        意义, 说明内心清净即是外境清净的心、境平等理
        念。 但是,该文口头发表时,评论人──台南·成
        功大学中文系林朝成教授, 却指出 拙文的主要结
        论──「外在世界的清净, 乃内心解脱不可或缺的
        必要条件」,并不具有强而有力的说服力。 本文的
        撰写, 也许是在林教授的批评,以及笔者的自我反
        省之下, 才有机会完成的吧!因此,本文其实是拙
        文的补充说届诿已。
    
    ( 注 3) 《维摩经》至少有三个以上的汉译版本 ⑴吴·支
        谦所译的《佛说维摩诘经》,二卷; ⑵姚秦·鸠摩
        罗什所译的《维摩诘所说经》,三卷; ⑶唐·玄奘
        所译的《说无垢称经》,六卷。 而本文所说的《维
        摩经》, 指的是鸠摩罗什的译本,那是流通最广的
        译本。
    
    ( 注 4) 详见拙文──〈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
    
    ( 注 5) 引见《大正藏》卷 14,页 538,下。
    
    ( 注 6) 7-ELEVEN 和《联合报》, 曾与圣严法师合作
       ,推动「心灵环保」。方法是 剪下一份「有奖徵答
        」的表格, 回答十个和「心灵环保」有关的问题,
        最後抽奖。 而这十个问题则是 ⑴「心灵环保」一
        词的来源?⑵物质环境的环保是治标, 人心的净化
        是治本?⑶环保就是生活「简单」?⑷少丢一个塑
        胶袋即是功德?⑸「我多用一点」是环保的最大困
        扰?⑹「说谎」是台湾社会的严重弊病?⑺生气时应
        该念佛?⑻开车时不要赶路、 抢路?⑼如果人人做
        好事、说好话、存好心, 净土就在面前?⑽恼苦众
        生是恶?在这十个问题当中, 只有⑶-⑸和一般意
        义的环保有关,其他都不相干。


                204 页


    
    ( 注 7) 详见拙文──〈当代台湾佛教环保理念的省思〉。
    
    ( 注 8) 下面所引《维摩经》〈佛国品〉经文及其说明, 皆
        见《大正藏》卷 14,页 538,上-下。
    
    ( 注 9) 僧肇,《注维摩诘经》卷1,曾说 「若因持戒,则
        其地平正。 若因行施,则七珍具足。」(引见《大
        正藏》卷 38,页 334,下)吉藏,《维摩经义疏》
        卷 2, 也有相同的说法。 (参见《大正藏》卷 38
        ,页 927,下。 )另外,天台宗大师智 ,则从不
        同的观点, 来注解「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这句经
        文。他在《维摩经略疏》卷 2 当中,曾说 「(众
        生之)类者,即气类也。 」又说 「气类无边,尔
        其正要,不出二种 一、有为缘集; 二、无为缘集
        。 」也就是说,众生共有两类 「有为缘集」和「
        无为缘集」。 所谓有为缘集的众生,即是以「有为
        法」为「缘」(条件),而集成的那类众生; 其实
        ,即是一般的凡夫。 所谓无为缘集众生,则是以「
        无为法」为「缘」而集成的那类众生, 亦即大菩萨
        们。 由於众生有这两类,因此,诸佛在修菩萨道时
        ,为众生所创建的净土,相对地也有两类。 (详见
        《大正藏》卷 38,页 589, 上。 )
    
    ( 注 10)古师的注释, 往往都把「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一
        句, 和下面经文所提到的十七种修习「净土之行」
        的德目(详下文),区分开来。 并把这十七种德目
        ,判为净土之「因」。 (参见隋·吉藏,《净名玄
        论》卷 8;《大正藏》卷 38 ,页 904,下。 又见
        後秦·僧肇, 《注维摩诘经》卷 1; 同前书, 页
        335,中。)因此,笔者将「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
        判为「总原则」, 其後的十七种德目判为「因(行
        )」(详下文), 应该是有根据的。
    
    ( 注 11)隋朝天台宗的大师--智 , 在其《维摩经略疏》
        卷 2 当中,纯粹从「观心」的立场,来注释这十三
        个修行次第(详见《大正藏》卷 38,页 594,中)
        。 彷佛这十三个次第,仅仅只是内心的修行功夫,
        无关实际的行为。 笔者以为这是有所偏颇的说法。


                205 页



        这一偏颇的说法, 正好证明了重「心」轻「境」的
        净土理念,有其古来即已存在的传统依据。
    
    ( 注 12)玄奘所译的《无垢称经》, 相当於鸠摩罗什所译的
        《维摩诘所说经》(参见 ( 注 3) )。玄奘译本中
        的〈序品〉,在罗什译本中作〈佛国品〉。 隋·吉
        藏,《净名玄论》卷 8,曾说 「依梵本, 初犹是
        〈序品〉。 译经之人,改为〈佛国〉。」(引见《
        大正藏》卷 38,页 904,下。)可见,罗什译本中
        的〈佛国品〉, 相当於玄奘译本中的〈序品〉。
    
    ( 注 13)唐·窥基,《说无垢称经疏》卷 2 ─本,在注释玄
        奘所译之经句「诸有情土是为菩萨严净佛土」时,
        曾说 「旧云 『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 』文义不
        同。 严净当来成佛之土,名净佛土;非菩萨时,已
        名佛土。 」(引见《大正藏》卷 38,页 1023,中
        。 )窥基显然是在批评罗什的翻译,以为罗什误把
        「严净当来成佛之土」, 误译为严净现在已经完成
        的佛土。 二者的差别,乃在「当来」(将来)与「
        已名」之间。 但是,实际上,罗什的翻译尽管语意
        不清,却不必一定像窥基所说那样。 罗什的翻译,
        还是可以了解为「当来」,而非「已名」。 也就是
        说, 「众生之类是菩萨净土」一句,应该了解为 
        「众生的不同类别, 决定了菩萨『当来』成佛时,
        所要完成之佛土的型态。」
    
    ( 注 14)以上皆见《大正藏》卷 14,页 559,上下。
    
    ( 注 15)引见前书,页 550,上。
    
    ( 注 16)谛观,《天台四教仪》;引见《大正藏》卷 46,页
        779,上。
    
    ( 注 17)依照《无量寿经》(即《大阿弥陀经》)卷上所说
        , 阿弥陀佛(无量寿佛)修菩萨行时,发下了四十
        八愿; 然後历久远时日,才依照这四十八愿,建造
        完成目前的西方极乐世界(详见《大正藏》卷 12,
        页 267,下 269,中)。 另外,依照《药师如来
        本愿功德经》所说, 药师琉璃央缄来在修菩萨行时
        , 发下了十二大愿,然後历经久远的时日,才依照
        这十二大愿, 建造完成目前的东方净琉璃净土(详
        见前


                206 页



        书,卷 14,页 405,上-中)。
    
    ( 注 18)详见《大正藏》卷 9,页 412,上。 另外,同经还
        有相同意趣的经句 「一切佛刹清净色, 无量行海
        所修集。 」(引见《大正藏》卷 9,页 411,下。)
    
    ( 注 19)详见《大正藏》卷 8, 页 408, 中 409, 中。
    
    ( 注 20)《维摩经》〈佛国品〉, 在说明「直心」乃至「十
        善」等十七种修习「净土之行」的德目时(详本文)
        ,曾说 「直心是菩萨净土; 菩萨成佛时,不谄众
        生来生其国。 」乃至 「十善是菩萨净土;菩萨成
        佛时.... 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其中
        , 「直心是菩萨净土」乃至「十善是菩萨净土」,
        应属「严净佛土」的「净土之行」; 而且也是《维
        摩经》所真正阐扬的「菩萨净土之行」。 而「菩萨
        成佛时, 不谄众生来生其国」乃至「菩萨成佛时..
        .. 不嫉、不恚、正见众生来生其国」,则属「往生
        净土」的「净土之行」。 依照经文的精神看来,「
        往生净土」的部分, 并不是《维摩经》所强调的「
        净土之行」,而是附带提到的「净土之行」。 然而
        , 《维摩经》虽然强调「严净佛土」,而不强调「
        往生净土」, 经中还是明显地含有「往生净土」和
        「严净佛土」这两类不同意趣的「净土之行」。
    
    ( 注 21)引见印顺, 《净土与禅》, 台北 正闻出版社,
        1987,页 38。
    
    ( 注 22)引见《大正藏》卷 38,页 905,上。
    
    ( 注 23)当代台湾的净土宗人, 强调「带业往生」西方极乐
        世界。 更足以证明吉藏的观点正确 「求生好国」
        乃带有恶业之凡夫所修习的净土之行。
    
    ( 注 24)《净土论》说 「清净句者, 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故。 此清净有二种应知;何等二种?一者、器世间
        清净;二者众生世间清净。 」(引见《大正藏》卷
        26,页 232,中。)



返回主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