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佛教文学研究初步评价(下)

           --以台湾地区为主


    (二)、《龍女故事研究》王方霓,文大中文碩,1993 年。

      此論文的研究主題,即是承繼臺教授的論點而予以開發
    擴展而成。在資料的搜集、綜合分析整理上,可謂相當週全
    ,若要有後續關於「龍女」的研究,可能要有新的詮釋觀點
    ,及運用文學與其他相關學門的理論。

    (C) 關於哪吒的研究

    (一)、《哪吒人物及其故事之研究》陳曉怡, 逢甲中研碩
       ,1994 年。

      論文作者自述目前於哪吒的研究成果極其有限。在她之
    前總共只有三位學者四篇單篇論文的提出,而其中以前輩學
    者柳存仁先生為此研究領域的開創者,也以其研究最具代表
    性。
      本論文共分 (1):哪吒在佛教密經典的探源,及在禪宗
    語錄中的隱喻意象;(2) 哪吒故事在唐宋筆記小說與元明戲
    曲小說中的演進過程;(3) 哪吒故事內容分析等三大部分。
    運用了神話學的母題,人類學中的啟蒙儀式,以及容格的集
    體潛意識等方法,來詮釋哪吒故事的主題節構,及所反映的
    文化心理。並分析陳述了哪吒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的形象轉變
    ,由原先佛教的護法神、宋以後變成道教色彩濃厚的傳說人
    物,而在通俗文學的重塑下,哪吒更成了知名的小說人物廣
    受民眾喜愛;而因為小說的催化,使他重返宗教領域,成為
    民間信仰中能夠伏鬼降魔的神祇,香火旺盛。最後作者並提
    出關於哪吒在民間信仰研究這領域,有一個很大的研究空間
    。此論文在對哪吒故事的探討上,可謂後出轉精,是目前最
    完備的專著了。

    (D) 有關觀音的研究


                頁257

      有關觀音的本事研究,包括觀音的意義、歷史、種類、
    性別,及信仰研究有幾篇零星的論文及專書。至於文學作品
    中的觀音研究,目前知道的約分兩類:

    (一 )、西遊記中的觀音研究

      在前面所談到的西遊記研究概況中,除余國藩先生的書
    之外,其餘書中多少都有討論觀音菩薩的形象。有從神話學
    「智慧老人」原型來詮釋觀音,也有從神聖化到世俗化、神
    性化到人性化、母性象徵等觀點來詮釋觀音在西遊記中的形
    象,都頗有可觀。

    (二 )、《魚籃觀音研究》高楨霙,文大中文碩,1992。

      專就魚籃觀音這一造型的來源、傳說、文學內容等來研
    究。由上所述可知,文學中觀音的研究應還有很大的研究空
    間。

    Ⅳ、泛論

    (一)、《唐人小說中的佛道思想》王義良, 高師院國研碩
       ,1977 年。

      以小說中佛教思想為研究專題的,個人只搜集到此論文
    。 論文中有關唐人小說中的佛教思想,指出有 (1) 因果輪
    迴思想。(2) 福善罪惡的報應思想。(3) 眾生一律平等觀。
    (4) 命定的宿緣論。(5) 諸行無常的厭世思想。在討論小說
    中的佛家思想,作者沒有注意到應討論佛家思想本來面目,
    唐代社會盛行的佛家思想,與在小說中變了形的思想其間的
    關連差異,並放在唐代歷史文化的大架構下來討論何以佛家
    思想在唐人小說中會有如此改變或表現?例如將佛教的眾生
    平等,認為是小說中表現對感情婚姻追求自由平等及追求男
    女社會地位平等的思


               頁258



    想基礎,這二者之間的論證跳接太快,難以令人信服。又如
    所謂的宿命觀,應討論佛家的業力論。宿命觀是中國思想固
    有一部分所謂「死生有命」也,不必待於佛教。且佛家對命
    運的看法非用宿命所能涵蓋。又如佛教三法印之一的「諸行
    無常」徑自解釋為「厭世觀」也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二)、《佛教文學對中國小說的影響》釋永祥,高雄, 佛
       光出版社, 1990,初版。

      此書是作者 1987 年畢業於文大印度文化研究所的碩士
    論文。是一本鳥瞰式的論述,觸及的研究主題很廣,全書的
    幾個要點為:(1) 探討中國小說中所展現的佛教思想。 (2)
    指出中國古典小說中,有某些明顯脫胎于佛經的故事。 (3)
    探討變文、話本與佛經在形式與內容上的關係。綜觀此書,
    作者做了基礎的資料搜集及分析論述的工作,由於論述主題
    龐大,留下了進一步研究的空間。

    B. 有關佛教與詩歌的研究

     I、佛教與唐詩

    (一)、佛教對自南北朝以來(尤其是唐宋)的詩歌活動有著
       廣泛的影響。台灣學術界有關這方面的單篇論文甚多
       ,但以專書形式來探討的,個人只搜集到二本博士論
       文,且都是論述唐代的。一是《唐代詩歌與佛家思想
       》(黎金剛,師大國研博,1970 ); 一是《唐代詩
       人與佛教關係之研究─兼論唐詩中的佛教語彙意象》
       (蔡榮婷,政大中研所博,1992 )。 這兩本論文基
       本上都屬於對問題進行初步處理探討的階段。然前者
       的觀點在許多探討唐代詩歌的書或單篇論文中多少都
       已有談及,並且有很多細緻精微的討論,因

                頁259


       此較有新意。而後者關於「唐詩中佛教語彙意象」運
       用文學理論及語言分析來進行更深入的探討,則是仍
       有很大的空間。

    (二)、《唐詩中的佛教思想》陳允吉,台北, 商鼎出版,
       1993,初版。

      此書在大陸出版時書名是《唐音佛教辨思錄》,並於
    1992 年獲得大陸方面「第二屆全國優秀古籍圖書一等獎」
    。全書是由作者先後發表的有關唐代詩人 (如王維、杜甫、
    白居易、韓愈、柳禹錫、李賀等)與詩歌的單篇論文組成。
      由於作者注重縱深的專題開發,通過豐富的實證材料,
    把時代與社會因素和作家的生命特質,與文學涵養美學思想
    等加以綜合觀察,而有新的詮釋角度與觀點,提供許多見解
    獨到的思考進路與學術成果,非常具有開創性。例如在〈王
    維「雪中芭蕉」寓意蠡測一文〉中,能以「雪中芭蕉」圖必
    含有某種象徵意念的思想進路去探索,而援引豐富的內典外
    典資料,層層抽絲剝繭地從各方面來考證論述,最後歸納「
    雪中芭蕉」的寓意,乃在寄「人身空虛」的佛教思想。可謂
    歷來首次對「雪中芭蕉」的寓意,作明確的詮釋。
      又如《論唐代寺廟壁畫對韓愈詩歌的影響》,這個研究
    角度本身就非常新穎,能夠從韓愈愛好觀賞寺廟壁畫,發現
    寺廟壁畫的美感對他詩歌風格產生的影響。
      又如《從〈歡喜國王緣〉變文看〈長恨歌〉故事的構成
    》,能夠覺察到〈歡喜國王緣〉變文對〈長恨歌〉故事架構
    的可能影響而加以研究,本身就是新的研究角度。雖然,對
    於此篇本人覺得立論稍嫌薄弱,不是很贊同。但類似此種新
    的思考進路、新的詮釋角度,都需要淵博的學識,靈敏的慧
    思才有可能辦到。因此本書實在是具有啟發性,並能開拓研
    究視野的好書。

     Ⅱ、禪與詩


               頁260


      在佛教與詩歌關涉的大範圍內,尤以禪與詩的關係最密
    切,影響最深遠,台灣地區的專書研究有一些,而近幾年來
    大陸學者的研究也相當多。但某些大陸學者的觀點把禪宗當
    成一種意識形態,認為是提供個人面臨無法解決現實上矛盾
    時,在想像中保持精神自由或完滿的一種逃避式的精神安慰
    ;而文學也承擔著同樣的作用。這樣的詮釋觀點,由於個人
    不太能認同,因此暫不討論。另外,由於手邊所搜集的著作
    有限,難免掛一漏萬,尚祈方家見諒與指正。

    (一)、《禪學與唐宋詩學》杜松柏,台北, 黎明出版社,
       1967,初版。

      此書總論禪學對唐宋詩歌創作與理論批評上的影響。成
    書甚早,應是海峽兩岸最早專論唐宋詩學與禪學的專著,可
    謂開風氣之先,且是約四十萬言的皇皇巨作。
      書中在禪學對詩歌創作影響部分,(a) 以作者身分是禪
    師或在家文人,分為「以詩寓禪」專明禪師的詩作;及「以
    禪入詩」詩人的禪詩,這兩大類禪詩來分析其內容旨趣。這
    二大類分法,常被後繼研究者所採用。(b) 從歷史脈絡中,
    尋找禪與詩合流的理由與軌跡,例如禪理與詩理的融合關係
    ;參禪與學詩間的相通性,以及禪宗宗派與詩學宗派的關係
    ,並指出中國詩壇之分宗派始自宋的江西詩派,而江西詩派
    的成立乃受禪宗宗派觀念的影響。
      在討論禪學對詩學理論及批評上的影響,及詩論的流變
    史,由唐.司空圖、宋.嚴羽、明.袁氏三兄弟,逮清的袁
    枚諸家論詩與禪的關係,一一皆做分析評論。例如以「空有
    」相待來闡釋司空圖將二十四品分為十二組的立意;在評論
    諸家之後,又引石頭希遷「參同契」中的理論,以「明暗交
    參論詩學」來總評各詩家論詩評詩的角度,而予定位。
      總而言之,全書主旨指出禪學使唐宋之詩開拓了高玄的
    意境,而尤影響了詩評詩論的方法與理論。在禪與唐宋詩學
    相涉的大範圍大主

                頁261

    題上,豐富地詮釋了「禪是詩家切玉刀」的內涵特色。而所
    引古籍資料之多,更可見對原典文獻用力之勤。凡此種種對
    後繼研究者都有良好的引導性與啟發性。

    (二)、《禪與詩》杜松柏, 台北,弘道出版社,1980,初
       版。

      本書以詮釋唐宋禪師的「頌古詩」(案:作者解釋「頌
    古詩」:是禪師以詩寓禪,將禪宗公案、語錄、古則等,以
    詩的形式,發明前人的玄理奧義,自己的體察受用。)全書
    以禪師與公案為線索,分為三十五個單元。總共分析了數十
    個難解的公案,及百多首頌古詩。可以看出主要針對頌古詩
    中的禪宗思想內容加以詮釋,偏重於宗教性上的理解。雖然
    杜教授不是以近年來流行的由西洋哲學中的理論或方法,用
    某一架構或理論來做系統性詮釋,但以其淵博的禪學知識,
    運用傳統引經據典的解釋方式,此書仍非常具有入門指引解
    讀公案的功用。
      由六○年代末期到八○年代初期關注此領域的研究者很
    少,除了台大的巴壺天教授曾有些隨筆散文式的論述外,嚴
    謹的學術研究杜松柏先生獨領風騷了。這個時期由於社會上
    有聖嚴法師、巴壺天、南懷謹等先生提倡禪宗研究,台灣社
    會開始有了研究禪學的風氣,而此時期杜教授禪與詩研究的
    方向重點也是從歷史脈絡中釐清禪與詩的交涉,以及詮釋禪
    詩(不論是禪師或文人)中所含的禪意禪趣為主。這也是開
    拓一個學門研究的基礎工作吧!

    (三)、《嚴羽及其詩論之研究》黃景進,台北, 文史哲出
       版,1986,初版。

      嚴羽的《滄浪詩話》是公認的宋代最重要的詩話,影響
    明清兩代詩論極為深遠,可說是研究宋以後詩論的樞紐。歷
    來討論其詩話中「以禪喻詩」的文字,不論在黃教授的專書
    之前或之後,都不乏其人。然依敝人所見,能將嚴羽「以禪
    喻詩」的內容、價值、問題闡釋的最

                頁262


    為明晰透徹,而見解卓越的則為黃教授的《嚴羽及其詩論之
    研究》。
      此書論述嚴羽「以禪喻詩」的重點約有下列數點:
      (1) 指出嚴羽的確可以稱為是宋人「以禪喻詩」的集大
        成者;所有以禪喻詩的觀點都被他組織起來,使之
        系統化、理論化,將宋人以禪喻詩的特色做了一次
        完整而美妙的展現。且使「以禪喻詩」的觀點發揮
        了極大的影響力,影響明清兩代詩論的觀點極為深
        遠。
      (2) 嚴羽以禪喻詩重點強調在「妙悟」,所謂「禪道惟
        在妙悟,詩道亦在妙悟」。宋人以禪喻詩通常只提
        到「悟」,似沒人提到「妙悟」,因此以「妙悟」
        言詩,可能始於嚴羽。而嚴羽則可能受到當時提倡
        「看話禪」的臨濟宗大師大慧宗杲的影響。
      (3) 但是,什麼是「妙悟」呢?禪宗的「妙悟」,如何
        能被借用到詩學上來呢?黃教授一一論述之外,並
        指出應關照到《滄浪詩話》中的「興趣說」(所謂
        :盛唐詩人惟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
        及詩有「別材別趣」的觀點來理解。「妙悟」在詩
        的創作上究竟指涉什麼狀態?簡單地說,興趣就是
        一種直接觸發、且具有特定特殊美感性質的情味,
        比起別的語言,詩所呈顯的內容情味是非常特別的
        ,所以稱為「別材別趣」。(文中並指出「別材」
        「別趣」雖是兩個名稱,其實是就一件事勉強分成
        兩段來說。)而「妙悟」就是指能捕捉「別材別趣
        」呈顯出「興趣」意境的創作過程。所以說「妙悟
        」的提出就是要解決詩歌創作的基本問題,「妙悟
        」的特性也就是詩歌創作的特性。所謂的「妙悟」
        ,就是在作詩的觸發過程,沒有經過理路思惟的程
        序,而是直接面對事物即能具有穿透事物更深本質
        的能力,也就是「直覺的創造」或「直觀的表現」
        。
      (4) 提出「以禪喻詩」,是以禪者悟道的方式─「妙悟
        」,來比喻詩人作詩的過程中,詩興的產生,應是
        來自於直覺的創造。兩者的相通性,皆為「不涉思
        惟,不涉理路」。
      (5) 了解「妙悟」的意涵,就可以了解嚴羽將唐詩劃分
        為三級,然後

                 頁263

        以佛家宗派果乘作對比性的概念,來品評高下的標
        準。也就是說嚴羽以是否是「妙悟」得來的詩為標
        準,來衡量詩人詩作的高下。
      (6) 而嚴羽以「妙悟」的深淺定詩為三級,以與佛家果
        乘相比的詩評系統,為他提供了批判晚唐詩的犀利
        武器,「詩必盛唐」的口號能夠成功,與這套系統
        設計,可說是密不可分。
      (7) 對各家歷來對嚴羽「以禪喻詩」的批評,黃教授都
        主動提出,並分別與之對話辯難。
      (8) 提出「以禪喻詩」是否增加人們對詩的了解?有否
        意義?而認為用禪來喻詩,確實使我們更注意到詩
        的非理性一面,使得詩的特殊性更加彰顯出來;同
        時也比較能說明詩與文的區別。而就嚴羽論詩的目
        的─提倡盛唐、批判晚唐與宋詩而言,以禪喻詩的
        確是最有力,無可取代的方式。

      綜觀黃教授此書,能總結諸家之研究,對歷來評論滄浪
    說詩紛紛擾擾的面貌,做了一個總結性的評論。且說理明晰
    層次井然,讀了此書可謂掌握了解中國傳統詩論中關於禪與
    詩的各種關涉,頗具參考價值。

    (四)、《盛唐詩與禪》姚儀敏,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

      本書共分五章,用了第一章談時代背景,第二章談盛唐
    詩的界定。第五章為餘論。只有三、四兩章談及盛唐詩與禪
    的關係,係以盛唐詩人為主,談盛唐文人何以會以詩入禪的
    社會背景,及文人禪詩的內容、意境等。三、四兩章有幾個
    觀點還不錯:如指出盛唐雖禪宗大盛,但一般文人士子因信
    仰層面廣而不深,致使詩人只寫出了大量題禪居、僧房、蘭
    若的詩,和遊某山院禪寺,訪某上人的詩,這是此類詩盛行
    的原因。又指出由於大多盛唐詩人參禪工夫尚淺,故禪理詩
    的悟境不高,僅流於表面拾綴禪語而已。又指出盛唐詩人最
    佳的是禪趣詩,此類作品的內容與禪理、禪語毫無關係,而
    多從人情物性中的體會

               頁264


    而來,因此飽蓄詩人們成熟高妙的悟力,而產生高妙的意境
    ,並舉幾個代表性詩人如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的詩作
    來分析。

      通觀全書,論述不深,但幾個意見點論釋得頗恰當。

    (五)、《禪與中國文學》張錫坤、 吳作橋、王樹海、張石
       等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 年,初版。

      全書分四大篇,每篇再細分若干章,分由四位學者執筆
    完成,其篇目為:一、中國的禪文化。二、禪學與唐宋文學
    。三、禪學與宋明文學。四、中國詩僧藝術。全部皆與禪與
    文學有關。
      綜觀全書除第一篇介紹禪的本質、禪與文化、美學等關
    係外,第二篇至四篇皆以人物論述為中心。在第二、三篇禪
    學與唐、宋、明文學,是以詮釋幾個大詩人生命歷程中與禪
    的關係,以及他們表現在詩中的禪世界,如王維、孟浩然、
    韋應物、柳宗元、劉禹錫、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
    湯顯祖等,可謂分析精微,皆能掌握到詩人生命風姿與禪思
    表現在禪詩中的意象特質。此外,亦論及唐詩意象形成的原
    因,指出是由於唐代禪學的崛起,使唐代詩人養成禪定式的
    藝術思惟,而使唐詩產生禪境。而詩中有禪境,正是唐詩的
    一大特色。
      另外,第四篇論及詩僧。 首先 (一 ) 由宏觀的角度,
    從歷史、時代與文化的脈絡中,探討詩僧興起的原因,以及
    不同朝代的僧詩內容、語言、以及形式、風格的表達上有何
    不同;及每個朝代著名詩僧。例如在唐代部分,指出由於晚
    唐是禪宗壓倒其他派別的全盛期,因此唐代詩僧創作的繁榮
    期,不在初盛唐,而在中、晚唐。且詩僧中以禪僧為數最多
    且居主導地位。而在論及唐代僧詩的文學特點時,則指出是
    在隋代僧詩的基礎上,內容更加世俗化、語言更加通俗化、
    形式更加多樣化,寫法更加文人化幾個特點。此外,以宏觀
    的角度探討詩僧創作的基本主題。例如表達對「空」的體悟
    ,表達對社會的關懷等。

                頁265


    也探討詩僧創作的基本藝術特徵,如語言技巧及意境的分析
    。例如指出詩僧能在詩中表現出悲喜雙泯的情境,製造靜、
    清、寒、幽的意境。以及語言技巧的平實或奇拔。
      此外,又專立一章探討詩僧與歷代文人及其文學的關係
    ,主要側重在歷代文人與詩僧交往,在詩歌內容與創作技巧
    上所受的影響。綜觀全書每一章節都能就重點核心來論述,
    各章節非但不冗長且很精簡,讀了此書可有一個對「禪與詩
    」從文學的觀點,由人物與歷史線索來了解的良好切入點。

    (六)、 《中國禪宗與詩歌》周裕鍇,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2,初版。

      本書可謂能直入核心,純就文學的觀點來分析禪與詩的
    關涉。不再如許多書要先談禪宗歷史、詩歌史等週邊問題而
    花掉許多章節,例如第一章以詩對禪的影響來描述禪宗的特
    色,而名之為「禪學的詩意」。由此也可看到後出轉精的現
    象。
       本書有幾個特點,如

      (1) 在研究方法上作者自述其有意無意的地運用了比較
        文學常用的兩種研究方法:一是影響與模仿的研究
        ,注意發掘詩與禪的「事實聯繫」。一是平行研究
        ,著重比較詩與禪作為兩種不同的文化形態,在文
        化精神方面的共通性。
      (2) 運用多視角透視來進行研究:微觀的詩法討論,宏
        觀的美學概括,橫向的詩禪相通的內在機制,縱向
        的詩風禪風的演變軌跡。這四大架構構成本書。
      綜合上面兩項特質,可以看出本書是從文學的角度,分
    析禪宗與詩歌互相對應互動的關係,真正是從「詩為禪客添
    花錦、禪是詩家切玉刀」雙向互動的關係來進行研究。看出
    二者對應間的事實聯繫,例如作者認為:詩和禪中間也存在
    著同樣一種對應的心智概念的形式。默照的禪法在盛中唐流
    行,相對應的是盛唐中山水詩人重凝神靜觀,沉思冥想,所
    謂「宴坐寂不動,大千入毫髮」(李白《廬山東林寺夜


                頁266

    懷》),追求一種寧靜空寂、物我渾然一體的境界。另一方
    面,宋詩人特別是江西詩派卻和看話禪以及其他文字禪有千
    絲萬縷的聯系,參究前人語言,以求自性之悟,在文字上翻
    新出奇,在構思上標新立異,追求一種機巧靈動、新奇活潑
    的境界。
      因此作者所採取的是由禪宗史和詩歌史的對應關係來研
    究,的確開拓了研究禪與詩研究的新視野。

    (七)、《禪月詩魂─中國詩僧縱橫談》賈召文,北京,三聯
       書店,1994,初版。

      本書從歷史的縱線及社會的橫切面,來分析詩僧所展現
    的生命內涵與外貌。探討詩僧崛起、形成的原因,詩僧與外
    在的互動(如自然、世俗兩大層面),又探討詩僧的內在生
    命 (如詩僧的道性與詩情、詩僧的食色之性,詩僧面對生死
    的態度等);更由中國文化的特質,探討詩僧的倫常意識。
    全書以「詩僧」為人物類型來探討,並非從文學史觀點,來
    研究詩僧所做僧詩在禪詩或詩歌史上的定位。也就是說對詩
    僧的生命情調有頗深入細膩的剖析,但未把他們放在整個僧
    史或文學史上予以評價定位,是可惜處。

           參、有關敦煌學的研究(註10)

      《敦煌講經變文研究》羅宗濤,政大中研博,1972。
    ────────────
    (註10) 案:由於個人對敦煌學的涉獵甚淺, 但敦煌學又是
       當今世界漢學研究的顯學,因此其餘相關論文只附
       目錄於後,不再評介。 而對此論文的介紹,一則由
       於其之重要性, 另則由於作者研究領域,與敝人有
       所相關,敝人能了解其之貢獻,而敢為略述其要。

                頁267


      此論文應是當代台灣最早的一本研究敦煌變文的博士論
    文,全書以嚴密地考證方法為主,對講經變文的校勘、題材
    、用語、儀式、時代等各方面都以博覽經藏、文史文獻的深
    厚學識基礎,再以綿密紮實地考證工夫,來研究講經變文各
    方面的問題;是第一本全面性研究講經變文的專著。且也是
    甚具代表性、權威性的作品,書中所考證的講經變文各方面
    的問題,所提出的見解,均多已成為學術界的定見,做為後
    繼研究者的依據。

      此論文主要的貢獻約有以下數端:

      (1) 講經變文乃自佛經轉變而來,若是不明其題材所自
        ,則其演變之跡,將無以確切了解,對變文的解讀
        也會陷於望文生義之弊。因此將講經變文二十篇,
        作全面性的一一考證其題材來源。這個研究可謂工
        程浩翰,經藏浩瀚,而一篇變文所取經藏來源又往
        往是博採眾經,其有關的經典常有多種,而作者又
        不以只是略明其出處為足,而是務必力求有關諸經
        ,將之一一檢出比勘,察明其是否確和變文有關。
        而在研究過程中最困難的是:有些寫卷殘闕無有標
        題,連一個研究索引的方向也無,因此從來沒有人
        能為它們擬補;另外還有前人擬補錯誤,而致循其
        腳步枉走許多冤枉路,再回頭重新開始釐訂研究方
        向的。凡此種種,作者皆一一克服擬補改正;並一
        一探究出其題材來源。而其由於工夫深密態度嚴謹
        ,其所作講經變文題材的考證,後人已難出其右,
        頂多增添一點枝節而已。
      (2) 講經變文多用當時通俗的語言,而寫卷甚為潦草,
        且多訛誤殘缺,令人讀之窒礙難通。所以運用語音
        學、語言學的方法,證變文的用韻及語體詞彙,歸
        納出其韻部,不但一般別字,可以據其韻部考得其
        本字,對校勘貢獻甚大。而再佐以語音史上其他資
        料,則由用韻,可略窺變文流行的時代與地域。至
        於考證變文中的語體詞彙,由於充滿許多當時的口
        語,此部分的研究,有助於變文的研讀;且也可據
        以了解唐、五

                 頁268

        代的語言實況。
      (3) 對於變文俗講儀式的考證,可以讓吾人明了當時俗
        講進行的方式,而對開講時間、場所、所獲財利、
        開講時日長短的考察,都有助於了解俗講的流布發
        展。
      (4) 變文在中國文學史的發展上,極具價值。因此考證
        其各篇的時代,有助於對應于補充中國文學史的研
        究;也可是一條側面了解中國佛教史的線索。例如
        作者也提出「俗講、變文既興於佛教宗派林立之際
        ,其與宗派之間有無關連?」這樣深入的問題,並
        由當時佛教發展的狀況來予解答。由此,可看出變
        文興盛的時代與當時佛教的發展狀況,正可互為印
        證。

      綜觀以上各點,可以發現此書能從宏觀與微觀兩個研究
    進路,來釐清原本矇矓不清的講經文全貌

    肆、有關佛教經典的文學研究

      有關佛教經典的文學研究,日本學者較早就開始,也有
    了較多的研究成果。總括而言,約有下列數項研究:
      (1) 闡釋佛教與文學的結合。界說佛教經典文學的意涵
        。
      (2) 界說佛教經典文學的範圍及其性質。
      (3) 由梵文、巴利文字根語義去探源十二分教中具文學
        形式的本生,本事、譬喻、因緣等的原始意涵。
      (4) 探討大、小乘及律部諸經中有那些是具有文學意涵
        的經典。
      (5) 對佛教經典文學的內容,加以簡介或鑑賞。
      整體而言,日本學者的研究多偏於文獻的考證,為某些
    具有文學意味經典的起源與演變,本義與衍生義等做了紮實
    地研究。至於經典內容及文學鑑賞的研究,或專就某一主題
    做深入研究的並不多。然日

               頁269


    本學者在佛教經典文學的研究領域中,所做開拓奠基、導引
    啟發的貢獻,是極富有學術研究的價值與地位。
      至於台灣方面,稍早只能在印順法師的幾本大作中看到
    對本生、本事、因緣、譬喻等的解說而已。關於佛教經典文
    學研究的專著,限於筆者的固陋,目前只搜集到四本,且都
    是博碩士論文,可以說這個部分,目前的研究仍在起步階段
    。以下針對此四本博碩士論文,稍作簡介:

    (一)、《本生經的起源及其開展》釋依淳,高雄,佛光出版
       社,1987,初版,1989,再版。

      這是國內第一本佛教經典文學研究的專書。原是作者
    1985 年,於文大印度文化研究所的碩士論文。
      由於本生是以十二分教的方式出現,散見於大、小乘及
    律部的經典中,所以研究此課題,除了對本生的定義加以確
    定外,首先要做的就是廣泛閱藏,找出經律中的本生資料。
    本書約從幾個研究方面本生經:
      (1) 界定本生的定義,並把經師所傳的本生和律師所傳
        的本生,佛本生與弟子本生,詳說本生與略說本生
        予以介紹。
      (2) 論述本生興起的原因、時間,並由各地的浮雕去看
        本生的發展。
      (3) 論述和介紹小乘經律二藏中各部派所傳的本生談。
        並介紹現存的《本生經》的集成本。
      (4) 論述菩薩思想的起源、發達與本生談的關係。並依
        本生談將部派佛教時代菩薩的身份內容、行位等作
        詳細的介紹。再談大乘佛教與本生談的關係,並敘
        述大乘本生與本願的關係。
      (5) 敘述《本生經》中的特殊思想。
      (6) 討論本生經在文學中的地位及其影響。指出本生經
        的文學趣味,與印度文學的關係,及對東西方文學
        的影響。


               頁 270

      此書對本生經的起源及開展做了紮實而廣泛的探源與演
    變脈絡的研究,對本生經與大小乘佛教的思想關係也有切要
    的研究。但對各本生經典的內容及文學中的地位這兩部分的
    研究則較簡略,多是點到為止。本書可謂是從經典研究的角
    度來探討本生經,對於從文學研究的角度來探討,則留下了
    後繼研究的空間。

    (二)、《法苑珠林六道篇感應緣研究》傅世怡, 師大國研
       博,1987 年。

      《法苑珠林》是唐沙門道世,備鈔經論以類編錄、總共
    一百篇的佛教大部頭類書。由於在此之前,研究者甚少,因
    此論文先論及《法苑珠林》的成書經過、作者考證,及「感
    應緣」一詞的界定等較為外緣卻是根本奠基的工作。然後才
    就六道感應緣展開研究。
      全書主要在分析六道感應緣有那些內容,對內容進行分
    類的工作。另外,並分析感應緣所引故事與佛教經典故事之
    間的關係,這個部分要有廣閱經典的工夫,才能看出感應緣
    所用的中土佛教故事,與印度佛經故事間的蛛絲馬跡,很可
    能一個故事是脫胎於好幾部經典的部分情節再組合演化而成
    ;而由這演變痕跡,也可以看出佛教在民間中國化的情形。
    此外,也有發現感應緣所引的本土故事,與佛經故事敘述情
    節相類似,卻彼此無傳承關係,因此對同一類型故事進行比
    較研究。因此本書採用了影響研究與平行研究兩種方法。並
    指出《法苑珠林感應緣》所引故事,為六朝志怪小說的淵藪
    ,是研究六朝志怪小說不可忽視的材料。
      綜而言之,由於六道感應緣的資料龐大,本書基本上是
    對內容進行分類歸納的處理,以及對內容來源進行探源與比
    較的工作。著重在由此反映出佛教如何與中國文化思想相融
    攝的軌跡。而正因《法苑珠林》本身的龐大,還留下了從文
    化、社會、文學、神話等等進路來探討的廣大空間。


               頁271

    (三)、《佛教譬喻文學研究》丁敏, 台北東初出版社,
       1994,初版。

    本書是由敝人79年的政大中研博士論文,稍加修改出版的。
      佛教譬喻文學範圍的界定,是一個頗為複雜的問題。根
    據日本學者的研究,認為佛教譬喻文學,主要是指十二分教
    中具有阿波陀那 (avadana) 內容的經典。 但阿波陀那梵文
    的本義非是「譬喻」,但中文卻意譯為「譬喻」。再者譯為
    「譬喻」的梵文,除了阿波陀那之外,還有修辭學上的譬喻
    ,以及因明三支中譬喻支的「喻」。因此如何界定譬喻文學
    的內容與範圍是研究此一領域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歸納研究結果約有:

    (1) 觀察阿含和律部的譬喻故事,是以阿波陀那為主的,阿
      波陀那本身並沒有譬喻的意思,它在阿含藏中最初的意
      義是記敘「偉績鴻業」或「宗教的或道德的偉大行為」
      的故事或傳記的經典。也就是說阿波陀那是佛教聖賢的
      傳記─以佛及大弟子、大居士的事跡為主。因此它是「
      譬喻」─現在的聖賢事跡;也是「本事」─過去的聖賢
      事跡。(如七佛譬喻、長壽王譬喻)。又逐漸地阿波陀
      那由敘述現世的偉績鴻業,而追溯問到這些聖賢何以成
      就的前世因緣,於是譬喻與本生相連結,業的觀念浮現
      出來,形成「譬喻本生」的形式。
    (2) 在律部中,最先常是為闡明制戒的因緣而說到阿波陀那
      的故事,因此譬喻與因緣相結合而成「譬喻因緣」。又
      由於律的作用側重在止惡上,於是阿波陀那由聖賢行為
      的範圍,擴大到敘述凡俗的、甚至罪惡的行為上,並且
      特別著重在強調行為對其所造成後果的責任承擔上,以
      達到勸善止惡的作用。於是以因果業報為主題,以「譬
      喻本生」為形式的阿波陀那大量產生,成了根本說一切
      有部諸律典中阿波陀那的特色。由阿含到律部,可知阿
      波陀那它的意涵已得到擴充,可以說本質上它是宗教性
      的故事,以述說佛教


                頁272


      上聖賢凡夫的因果業報故事為主。
    (3) 但在阿含及律藏中,阿波陀那都不是居於主角的地位,
      它只是做為一段哲理或戒律的插話,也就是說它是例證
      的作用(也由於例證的作用,它在中國被意譯成譬喻二
      字),它是宗教教訓的故事。
    (4) 當專門的阿波陀那經典的出現,最主要的內容特色,就
      是它仍是宗教性的故事。但此時阿波陀那已成為經典的
      本身,而非如在阿含律藏中的附屬地位。全部是阿波陀
      那故事的譬喻經典,如漢譯的撰集百緣經,法句譬喻經
      、賢愚經等,在形式上幾乎多少都仿照阿含經典的書寫
      形式。而故事的內容,以業報為主的「譬喻本生」最多
      ;也有譬喻授記、譬喻因緣的故事,也加入了民間的神
      話傳說故事。
        以上可謂對佛教譬喻文學的泉源與流變做了縱向的
      探索,可視為譬喻文學的發展小史。
    (5) 在橫面上從文學與宗教交涉的角度:(a) 首先研究佛教
      經典中的譬喻詞彙的用語,及其所譬喻的哲理。可以發
      現一方面佛典的譬喻文學中,匯彙了無數的譬喻詞彙,
      而這些詞彙包含了天文氣象、地理、人文、顏色、植物
      、動物、礦物、器具、建築物,飲食衣物、醫藥、人身
      四體,以及幻景等等;這些林林總總的大項目,以及大
      項目下的許多細分的每一小目,都可用來做某些奧義的
      譬喻,也就是說藉由摩娑這些客觀物象,日用器物的天
      然韻律,曲徑深入地把宗教奧義,全盤托起深刻顯現。
    (6) 再從主題研究的角度,分析譬喻故事中所展現的幾個特
      別的主題。如歷劫、生命型態的互滲、他界遊行、聖者
      的允諾─(授記故事),魔術的法力(神通故事)等。
      可以發現這些主題創作或是突破生活實態無拘無束地虛
      構情節;或是自由自在地接併,讓生物與無生物都有了
      人的靈魂;或是一切人都成了某種品格、命運類型符號
      的故事。在文學上可謂具有獨特性、多變性、豐富性、
      及想像


               頁 273


      力的特性。

    (7) 就漢譯譬喻文學的文字運用,見其譯語及句型特色。綜
      觀本論文仍側重在從經典研究的角度來研究佛教的譬喻
      文學。所以在阿波陀那的發展小史上研究較細密深入。
      另一方面限於精力才學,對譬喻文學的經典研究目前只
      做到小乘佛教為止,事實上大乘佛教中也有阿波陀那的
      故事(如大智度論中),以及充滿了形形色色以整個故
      事為喻的譬喻故事,都是筆者應該進一步研究的範圍。
      另外自覺在文學與佛教的交涉上,處理上仍嫌粗略與初
      步,對於各阿波陀那經典的研究,只是初步就內容主旨
      、思想與形式來研究;乃至主題的研究類型仍不夠多元
      ,將來宜再從多種文學理論、乃至神話學、人類學等不
      同角度做深入研究。而漢譯佛典語言的分析,也還有許
      多可發揮的空間,凡此種種都是本論文不足之處。

    (四)、《佛教因緣文學與中國古典小說》張瑞芬,東吳中研
       博,1995。

      此論文由作者的研究方法及內容,可知作者能綜合不同
    學門領域,來進行主題學的研究,用功甚勤,且有慧見。作
    者首先以中國小說在敘事的方法、題材和思想意識上,去分
    辨受佛經影響之前與之後的不同特色。並能評論歷來研究佛
    教與中國小說關係上的種種缺失,提出自己的研究方法。
      其次,作者對歷來一味批判中國小說中充滿因果結構、
    報應宿命思想是很缺乏藝術價值的種種說法,提出了反駁,
    並認為宜從文化思想的角度來探究,而指出佛教的因緣理論
    影響中國小說的正、負面之處。然後再以時代的脈絡來論述
    因緣觀在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小說中的開展形貌。指出因
    緣觀不但影響小說的思想內容,同時也形成了許多小說寫作
    的架構。由於「因緣」觀念,影響中國人的意識形態甚鉅,
    能看到這層關鍵,而由此入手分析中國小說中的因緣觀,是
    很有意義的。
      但本人較不贊成作者將因緣文學的範圍擴大到大正藏本
    緣部的所

                頁274


    有經典,因為如果把佛傳故事、譬喻、本生故事,全納入因
    緣文學的範圍中,就顯現不出十二分教中其各自原本的特性
    了;並且事實上佛傳、譬喻、本生等也各有其不可混淆的特
    色。

    (五)、〈《雜寶藏經》及其故事研究〉梁麗玲, 文大中研
       碩,1995。

      此論文可謂對《雜寶藏經》資料來源,篇章內容都作了
    詳細考證與分析論述,可謂對《雜寶藏經》相當完備的研究
    。但也是偏重於經典分析的立場來研究,若能再多從文學的
    角度來探討則更佳。

               伍、結論

    一、回顧當代台灣中國佛教研究的狀況,由上述的分析報
      告可以約略看出幾個現象:

      (一) 就研究領域而言,小說與詩這兩種文類的研究者
        佔最多。小說中長篇小說中《西遊記》的研究最
        多,而《西遊記》實際上並不能歸類為佛教小說
        (它包含了三教的思想),只是其中和佛教思想
        有很大關連,而把它列入。事實上無論長篇或短
        篇小說,常常所涉及的思想層面都不只一家,而
        所涵攝的內容,更可以由言情、社會、歷史、經
        濟等各層面去解析,因此目前嚴謹地專門研究中
        國某一部長、短篇小說中的佛教影響,這類的專
        書或博碩士論文,似乎沒有。這也是本人在介紹
        中沒到述及的原因。其實諸如紅樓夢中的佛教,
        就是很值得研究的範圍,我們期待未來能有關於
        長、短篇小說與佛教方面的論述。至於研究趨勢
        ,則可看出主題研究是一種可行又有意義的途徑
        (如目前已有冥界、龍女等的研究)。 繼續深掘
        佛經與中國小說之間的關係可有更多的主題等待
        開發研究。


                頁275


          此外, 散文與佛教的研究,只搜集到一篇博
        士論文,可見此領域研究者之少。 至於戲曲沒有
        列出研究書目, 一方面可能是漏失,一方面在博
        碩士論文的檢索中, 目前也未發現專研佛教與戲
        曲的論文。 而以居世界漢學研究顯學地位的敦煌
        學, 以台灣地區的博碩士論文為指標,專門研究
        和佛教有關係的敦煌學,似乎也不多。 至於在漢
        譯佛典的經典文學研究, 或漢譯佛典與中國文學
        關係的研究,更在少數。 仔細檢閱,似乎每個研
        究領域的研究者都不算多。

      (二) 本研究所搜集的書中, 博士論文共有八本,其中
        已出版的有三本; 碩士論文共有十九本,有四本
        出版。 在已出版的專書中,台灣學者有十一本 (
        含博碩士論文七本); 而大陸學者有十本,至於
        大陸學者在台灣已出版的則只有三人五本  (孫昌
        武三本,陳允吉一本、朱慶之一本)。 另外英譯
        中的只有一本,日譯中的則有二本。 合計博碩士
        論文及出版專書,約共四十本專書。 由本研究搜
        集年限, 定於 1949 年始,至今已有四十多年,
        其間有關中國佛教文學研究的專書,實在不多,
        而其在坊間流通數相形下又更少了。
      (三) 以學位論文完成的時間,或專書的出版時間來看
        ,則可以發現台灣地區有研究佛教文學的著作,
        在一九八○年以前是非常稀少,一九八○以後迄
        今則逐漸增多。至於大陸則明顯的集中在九○年
        代以後,八○年代似乎以孫昌武為獨秀了。
      (四) 至於為何研究者那麼少呢?這如果放在整個台灣
        佛學研究的大格局來理解,就較易明白。藍吉富
        教授主編的《當代中國人的佛教研究》中,藍教
        授在分析國內佛學的學術研究環境後指出,至少
        在未來二十年內,台灣的佛教研究界仍然會是學
        術界的「少數民族」。此外在其所列有關佛教的
        主要研究領域中,指出屬於佛教思想或哲學領域
        者為最多,其次是研佛教史,再來是佛教美術。
        其他則為較難明確分類了。由其分類可以知道佛
        教文學研究在佛學研究中是居於非常不明顯


                頁276

        的狀況了。 再者,藍教授指出佛學研究者的主要
        專著, 大多出版於一九七○年之後,對應這大趨
        勢, 也可知佛教文學研究也是自一九七○年後才
        較有著作出現。
      (五) 如果再深入分析研究人數會發現台灣持續在佛教
        文學領域作研究者,實際上是更少。因為碩士畢
        業後,未必會繼續從事研究工作。而有些學者專
        家,在寫了一、兩本與佛教文學有關的論著後,
        就把研究興趣轉至其他領域,甚或一開始中國佛
        教文學只是相關的研究領域而已,因此持續在中
        國佛教文學領域中做研究的學者是相當少。
      (六) 縱觀當代中國佛教文學的研究狀況,可以發現在
        各研究領域上,有很多著作是具有開拓性質的。
        由於如此,所以在研究方法上比較偏重於從歷史
        脈絡中去爬梳文獻,或考證文獻,因為這是基本
        的工夫。但有時會流於作描述性的說明,而忽略
        了從多方面的研究角度來凸顯主題的多重深層結
        構和關係網路。也比較會做宏觀式的研究,涵蓋
        面極廣,卻較概括的論述。但是無論如何,發現
        新領域、新研究專題這樣的眼光是值得肯定的,
        尤其因此而使後繼者有了依循的方向,也是功不
        可沒。
      然而也可發現,逐漸有些微觀式的專題論著出現,研究
    方法,也漸能援引文學理論、美學理論,乃至人類學、神話
    學、或社會學的知識來從各門學科做交叉性整體性的研究。

    二、前瞻

    (一) 未來研究,除了從事中國古典文學與佛教的研究外,
      現代的佛教文學創作品,也是值得研究的領域。
    ───────
    (註11)藍吉富《當代中國人的佛教研究》 (台北,商鼎出版
       社,1993,初版),頁3-15。


                頁277


    (二) 余國藩教授曾說佛教這一大傳統,和中國文學史的關
      係, 曲折離奇,錯綜複雜,顯非三言兩語可以敷衍了
      事,有賴系統性的歷史研究才解得開。 至今我們只有
      一本日本學者著作的非全面性的《中國佛教文學史》
      。 期待一本新的中國佛教文學史,也是學者可以努力
      的方向。
    (三) 陳允吉教授曾指出研究佛教與文學的關係,要注意佛
      教對文學的題材、 形象、情節、語言、及創作思想的
      影響,亦即抓住這兩者的內部聯繫。 這可說是提出了
      研究的思考要點。而其指出佛學對中國文學影響的八
      個途徑: (註12)
       (1) 佛的時空觀念、生死觀念和世界圖式的影響;
       (2) 大乘佛教的認識論和哲理思辨的影響;
       (3) 佛經的行文結構與文學體制的影響;
       (4) 佛經故事和佛經寓言的影響;
       (5) 佛傳文學和佛教敘事詩的影響;
       (6) 佛教人物和古印度神話人物的影響;
       (7) 佛教文化和美學思想的影響;
       (8) 佛經翻譯文字的語言風格產生的影響。

    也是可以提供我們研究的範疇與方向。

                陸、附錄

    敦煌學與佛學的研究:

      《敦煌孝道文學研究》鄭阿財,文大中研博。
      《敦煌講經變文箋》謝春聘,政大中研碩。

    ─────────
    (註12)陳允吉《唐詩中的佛教思想》 (台北,商鼎出版社,
       1993,初版),頁303、306。


                頁278



      《敦煌變文「太子成道經」「八相變」「破魔變」「降
      魔變」與佛經比較研究》金泰寬, 政大中研碩, 1984
      。
      《敦煌佛經寫卷題記初探》羅汀琳,政大中研碩,1989
      。
      《王梵志詩用韻考及其與敦煌變文用韻之比較》盧順點
      ,東海中研碩,1990。
      《敦煌讚文研究》趙立真,中央中研碩,1993。
      《敦煌佛經感應記研究─以《普賢菩薩說證明經》、《
      金光明經》、《金剛經》為研究範圍》何慧俐,政大中
      研碩,1996。
      《敦煌變文集新書》潘重規,文大中研所出版。
      《敦煌變文論集》潘重規,石門圖書。

    語言學與佛學的研究:

      《佛典與中古漢語詞彙研究》朱慶之,四川大學博士論
      文,1990。
      《碧巖集的語言風格研究》歐陽宜璋 (政大中文碩,
      1993 ),台北,圓明出版社,1994。

    單篇論文集:

      《佛教與中國文學》,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19) )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81,二版。
      《文學與佛學關係》中國古典研究會主編,台北,學生
      書局,1994, 初版。
      《中國古典文學在國外》宋柏年主編,北京,語言學院
      ,1994,初版。
      《禪與詩》孫昌武,台北,東大,1994,初版。

                頁279


   其他相關碩士論文:

      《晉南北朝隋唐兩宋釋家傳記提要》唐龍,台大中研,
      1971。
      《詩佛王維之研究》林桂香,政大中研,1983。
      《洛陽伽藍記研究》楊聖立,政大中研,1982。
      《寒山詩及其版本研究》朴魯玹,政大中研,1986。
      《寒山子詩語法研究》趙芳藝,東海中研,1989。
      《李卓吾的佛學思想與文學理論》羅美玉,輔大中研,
      1988。
      《寒山詩研究》沈美玉,文化中研,1977。

   散文與佛教研究:

      《韓柳文學與佛教關係之研究》林伯謙,東吳中研博,
      1993。


               頁280

    提要

      檢視中國佛教文學研究,一直不是佛教研究或中國文學
    研究中的主流。研究者少,相對的,研究成果在數量上也不
    多。本論文是對中國佛教文學的狀況,作一初步的探討評介
    。在時間、區域上以一九四九年以後,台灣地區學者的研究
    成果為主,在成果中以專書為主,包括博碩士論文,以及已
    出版的關於某一主題專論的著作。至於單篇論文,及單篇論
    文集則多未予討論,只列在附錄以資參考;唯有極少數幾篇
    ,由於涉及某一研究主題、領域的開發,所以特別予以介紹
    。此外,為了能較全面性的鳥瞰當代有關中國佛教文學研究
    的狀況,因此在能力所及範圍內,搜集了二本日文譯本、以
    及部分大陸學者的著作,掛一漏萬在所難免,尚祈方家指正
    。論文約分六大部分來進行:一、前言。二、有關佛教與中
    國文學的研究。三、有關敦煌學的研究。四、有關佛教經典
    的文學研究。五、結論。六、附錄相關資料。


返回主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