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南强
上海教育学院政教系讲师
提 要
自中世纪以来,因明从印度传入中国,复又分为汉传因明
和藏传因明二支,并分别东渐至日本、朝鲜、蒙古,中国成为
因明的第二故乡。只是在宋元以後,因明典籍逐渐佚亡,在汉
地几成绝学。近代以来,随著佛教在中国的复兴,因明研究亦
随之复苏,当代中国成为印度因明、汉传因明、藏传因明这三
大学术传统的共生点。本文对这百年来的中国因明研究作了较
系统的回顾,从因明典籍的译介、注疏,因明义理的研述,因
明的比较逻辑研究,以及对国际因明研究成果的译介等五个方
面进行了概括的介绍和评价。其间既包容了汉传因明和藏传因
明的内容,又综合了内地和台湾、香港的最新研究动态,力图
比较完整地展现本世纪中我国因明研究的长足进步和丰硕成果
,同时也清楚地分析了不足之处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自中世纪以来,因明从印度传入中国汉地和西藏,又东渐
朝鲜、日本、蒙古。近代以来,又弘传至欧美诸国,形成了一
门国际性的学术。中国是因明的第二故乡,因明在中国分为藏
汉二支。藏传因明侧重於知识论,故又称为藏传量论(「量」
是指认识和知识)。汉传因明的研究则是以逻辑为中心,只是
随著唐初法相宗的衰落,宋、元以後汉传因明几成绝学,研习
的重心反而东移到了日本。二十世纪初,随著佛学在近代中国
的复兴,汉传因明亦随之复苏,并与藏传因明交融发展,迎来
了中国因明研究的第二个春天。仔细分析起来,这百年来,中
国因明又经历了一个「之」字形的曲折发展过程。 1896 年,
杨仁山居士从日本迎回了窥基的《因明大疏》, 并加以刊
印,这是中国近代因明开始复苏的标志。「五四」以後至三、
四十年代,汉地的因明研习逐步形成高潮,涌现出欧阳竟无、
太虚、吕 、章太炎、熊十力、陈望道、陈大齐、虞愚等一批
大师,各类著述多达几十种。在藏地,因明的研习亦久盛不衰
,量论成为各寺院的必修课程。这是近代中国因明研究的全盛
时期。相对而言,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尽管仍有一些零星
的著述,但从总体来看,因明的研究处於低谷阶段。到了八十
年代初,随著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学术界亦形成了「绝学相继
发越」的蓬勃局面。国家把因明列为抢救项目,中国社会科学
院哲学所、中国逻辑史研究会、中国佛教协会等联手共举,做
了很多工作,召开了多次全国性的学术交流会,组织编写了中
国逻辑史的因明专卷,出版了《因明论文集》、《因明新探》
、《因明新论》三个专集。这一时期在台湾有圣禾(水月法师
)主编的《因明杂志》出版( 1977 ~ 1987 年),该刊主要
以对因明经典的注解而著称。按不完全的统计,近五十年来,
中国学者的各种因明专著多达几十部,论文上百篇,出现了法
尊、石村、杨化群等一批著名学者,因明研究走出了低谷,并
逐步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百年来,中国因明研究的成果,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方
面
一、因明典籍的译介
经典是研究的依据,长期以来,汉地因明的研究只局限於
大、小二论(即陈那的《正理门论》和天主的《入正理论》),
而陈那最重要的因明著作《集量论》却没有汉译本。对法称因
明更几乎是一无所知。这一情况现在已有了很大的改观,出现
了诸多的汉文译介, 主要有
( 一)足目《正理经》的翻译
窥基《大疏》曾云 「劫初足目,创标真似」,足目及
其《正理经》是因明的直接思想来源。1985 年,由沈剑英译
, 陈家麟校,从日本学者宫□宥胜的《こゃ─ゃ. ゃベ─シ
ユゃの理论学》一书中转译成中文, 收於沈剑英的《因明学
研究》一书。
( 二)陈那八论的译介
作为三支新因明的创始人, 陈那著有因明八论,即《正
理门论》、 《入正理论》(系陈那弟子天主所著)、《观所
缘缘论》、 《观所缘缘论释》、《集量论》、《集量论释》
、《因轮抉择论》、《观三时论》。 ( 注 1) 前三论早有汉
译本, 《集量论》唐代义净曾有译本,但随即佚散,未能流
传, 其余四著仅有藏译本而无汉译本,这必然造成了汉传因
明研究的某些局限。
为此, 1928 年,吕 从西藏奈旦、曲尼本译出了《因轮
抉择论》及其图解,又编译有《集量论释略抄》,这是近代的
第一个《集量论》汉译本,但该本「只录本宗,所破各家举目
列末」,尚不是全本。故 1980 年法尊法师又根据德格版与北
京版从藏文编译出了《集量论》的全部颂和释,写成《集量论
略解》,这是第一个汉译全本。另外,吕 与释印沧又合作编
译了《观所缘论会译》。至此,除了《观三时论》之外,陈那
的主要因明著作都已有了汉译本,对陈那因明的研究已经具备
了完整和可靠的经典依据。
( 三)法称因明著作的译介
法称是中古印度与陈那齐名的因明大师,亦是陈那之後,
印度因明的最後一位杰出代表。法称著有因明七论,即《释量
论》、《量抉择论》、《正理滴论》、《因滴论》、《观相属
论》、《成他相续论》、《诤正理论》。前三部是广论,系统
阐述了因明义理,其中最详尽的是《释量论》,最简明的是《
正理滴论》。後四部则是「肢论」,是对因明义理某一侧面的
引申和阐发。法称七论在国外均有英、日、德文译本,但在汉
地却一直是空白。已故的王森先生曾於 1940 年从苏联《佛教
文库》中的梵文原本把《正理滴论》译成汉文, 但直至 1982
年才发表。吕 先生的专论《佛家逻辑──法称的因明学说》
( 注 2) 实际上是《正理滴论》的一个内容介绍。 1982 年,
杨化群又从藏文本译成汉文。( 注 3) 这样,《正理滴论》就
有了两个汉译本和一个内容介绍。依据这两部经典,汉地学者
已可能对法称的因明思想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认识。
──────────────
(1) 以上八论之名目, 藏、汉因明所说不一,尚可作进一
步考证。
(2) 《现代佛学》,1954 年第 2 ~ 4 期。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
1982 年第 1 期。
( 四)藏人因明自著的译介
藏传佛教中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印度因明古籍,堪称世界第
一。但更为重要的是,自十一世纪哈巴曲森提出了「摄类」范
畴以来,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藏传量论,在佛家知识论和逻辑
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和创造,出现了一批藏人的因明新著,丰富
和发展了印度因明。
早在二十年代初,吕 就开始了因明经典的藏汉对勘工作
,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1961 年发表的《西藏所传的因明
》一文,可以说是汉地最早系统介绍藏传量论的专文,该文概
略地介绍了萨班的《量理藏论》和宗喀巴的《因明七论入门》
二著。 1959 年,法尊先後发表了关於佛护、月称中观宗的四
篇论文,( 注 4) 实际上是对藏传量论名相问题的专述。1988
年,罗 译出了萨班 贡噶坚赞《量理藏论》的前八品。( 注
5) 台湾东初出版社 1994 年亦出版了明性法师所译的《量理
宝藏论》共十一章, 可以说是该著的第一个汉译全本。 1980
年,法尊法师编译了根登珠巴(达赖一世)的《释量论释》。
1982 年後, 杨化群又从藏文译出了宗喀巴的《因明七论入门
》、工珠 元旦嘉措的《量学》、龙朵活佛的《因明学名义略
集》、普觉 强巴的《因明学名家》。( 注 6) 这样,藏传量
论中最主要的一批藏人自著都已有了汉译本。
对於藏传因明的沿革、现状、义理、著述、研习制度等,
亦有一批介绍性的文章,如杨化群的《藏传因明学提纲》、《
藏传因明学发展概况》、《藏族学者的因明著作初探》,法尊
的《法称因明学中「心明」差别略说》、《甘肃噶登协主却棵
寺学习五部大论的课程》,波未 强巴洛卓的《入因明阶梯》
, 祁顺来的《浅谈藏传佛教哲学量论》、《试谈量学 〈心明
论〉中的因明成分》, 以及笔者所作的《藏传因明的逻辑论
》、 《略论藏传量论的逻辑思想》、《浅析宗喀巴 〈因明七
论入门〉的逻辑思想》、《藏传因明概观》、 《藏传因明的
历史发展及其特点》、译文《藏传佛教的逻辑》(彻尔巴茨基
)等。( 注 7) 台湾慧炬出版社 1993 年出版的林崇安的《西
藏佛教的探讨》中亦有对藏传因明论式的分析等内容。 1989
年,在北京召开了藏汉因明学术交流会,藏汉两支因明在中华
大地上正在相互交融。
──────────────
(4) 《现代佛学》,1959 年各期。
(5) 《中国逻辑史资料 因明卷》, 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
年出版。
(6) 杨化群的《藏传因明学》,西藏人民出版社,1990 年出
版
(7) 以上四文依次发表於《哲学研究》 1993 年增刊,《西藏
民院学报》 1993 年第 4 期, 《上海教育学院学报》
1993 年第 3 期,台北《谛观》第 78 期。中国佛教协会
《佛学研究》 1994 年号,拉萨《乡藏研究》1994年
第 3 期等。
此外,除《大疏》之外,汉传因明的许多重要典籍也逐步
从日本迎回刊印,如文轨的《庄严疏》,神泰的《理门述记》,
慧沼的《义断》、《义纂要》, 智周的《前记》、《後记》
、《因明疏抄》等。 由此,在中国形成了一个品种繁多、门
类齐全的因明典籍系列,为世界所瞩目。
二、 因明经典的注疏
因明历来十分注重对经典的注疏,这种注疏不仅是对经典
的解释,而且是一种新的阐发,往往孕育著对因明义理的革新
和发展。近代以来的中国学者又从新的角度对因明经典进行诠
释阐发,择要介绍如下
( 一)关於古因明的经典
早在本世纪初,日本学者宇井伯寿的《印度哲学研究》第
二卷中有《方便心论の注释的研究》专文。山口益和意大利的
杜耆等亦有译注。 1989 年,台湾智者出版社出版的圣禾《古
因明要解》中,对《方便心论》、《如实论》等古因明著作的
详细注释。
( 二)关於《正理门论》
《正理门论》是陈那因明的早期著作, 集中於逻辑的论
证与反驳,该论言简义奥,索解为难,故研究者鲜。 现存的
唐疏仅有神泰《理门述记》残本。 近代以来,日本学者宇井
伯寿、意大利的杜耆等作过译介。 近代中国最早对此研究的
是吕 与释印沧的《因明正理门论本证文》( 1928 年)。
在该文序言中云 「证文者, 借原本之复按,得章句之刊定
,苟欲义解切实,舍是道莫由也。 」吕 等把《理门论》与
藏本《集量论》、《入论》进行对勘 「牒引文段, 十同六
七, 理门原本虽不存,旁资此释以为格量,固绰然有余」,
从而「庐面渐真,积疑涣解」。 在吕 对勘的基础上,此後
丘檗又著有《因明正理门论疏》 6 卷,依据证文广为辑引解
释,他在例言中自述道 「疏辑成,綦难匪易。 一疑之析,
动经浃旬。 一词之出,遍徵众籍」,可见是费了不少心血,
这是近代中国第一本《理门论》的注释。 1930 年,欧阳竟
无在刊印《理门论》时又撰写了《因明正理门论叙》, 文中
阐述了《理门论》在陈那八论中的地位 「是则《正理门论
》者,匡改正理之门,岂依经而造论; 大开正理之门,虽称
论而实经也。 」该文又把《理门论》与天主《入论》及法称
《正理滴论》作比较研究, 认为法称与陈那并没有本质的区
别。欧阳竟无的这一研究是具有开拓性的。 1987 年,中国
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巫寿康著有博士论文《 〈因明正理门论〉
的研究》, 以数理逻辑为工具,研究《正理门论》的逻辑思
想,颇有新见。 1992 年,沈剑英用
现代逻辑的观点, 对《理门论》进行了今注今解。 ( 注 8)
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为通俗、 也最为精确的《理门论》注
释,引起了海内外的重视。1993 年,拙作《〈理门论〉探微
》(硕士论文)刊发於台湾《中华佛学学报》第 6 期,该文
在认识论上分析了陈那带相说和自证说的改造, 在逻辑方面
指出了三支推理的「类推理」特徵, 并侧重讨论了「除宗有
法」问题。
( 三)关於《因明入正理论》
天主是陈那的高足,《入论》是对《理门论》思想的概
括和发展, 在叙述上也更为集中和通俗,唐疏多达十几家,
故《入论》历来是汉传因明研究的重点。 近代以来,僧俗学
者又纷纷为其作注,计有十余种
《因明入正理论约肯》,悲华居士;
《因明入正理论讲义》,悲圆居士,1932 年;
《因明入正理论摸象》,王季同,1930 年;
《因明入正理论释》, 周叔迦三十年代的讲稿,1989年出版;
《因明入正理论》,林彦明;
《因明入正理论易解》,密林,1940 年;
《因明入正理论释》,清净,1943 年;
《因明入正理论要解》,常惺,1948 年;
《因明入正理论讲解》,吕 1961 年的讲稿,1989 年出版;
《因明入正理论悟他门浅释》,陈大齐, 1970 年;
此外, 吕 的《入论十四因过解》是对藏汉三个不同译本的
对勘研究,颇有特色。
(四)关於《大疏》
窥基的《因明入正理论疏》本来只是诸多唐疏之一,其
「提控纪纲, 妙得论旨」,「详徵古义,环列洋洒」,( 注 9)
故被尊为《大疏》,成为汉传因明的主要标志。其弟子慧沼等
对《大疏》多有疏记。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又复为其作注,如
1925 年,梅光羲作《因明入正理论疏节录集注》。
1926 年,熊十力作《因明大疏删注》。熊十力一方面认
为《大疏》固然是「法户枢机,舍此莫属」,但另一方面又
以为《大疏》是窥基晚年未完成之作,且「辩析
──────────────
(8) 沈剑英《佛家逻辑》下卷,北京开明出版社 1992 年版
, 台湾商鼎文化出版社,1993 年再版。
(9) 熊十力《因明大疏删注》, 商务印书馆 1929 年版,页 6。
繁琐」, 「虚浮破碎」,「舛辞碎义」,「学者病焉」,
(注10) 需要重新进行删、改、调、补。 实际上熊十力是重
新改写,「博徵广引」,对该书的义理提出了许多新知灼见
,在体例上也别具一格,成为《大疏》的一种普及性的注解
书,为初学者提供了入门的方便。
1938 年,出版了陈大齐的《因明大疏蠡测》。陈大齐
对《大疏》「紊者理之, 似者正之,晦者显之,缺者足之,
散者备之, 违者通之」,并「参证其他疏记,间亦旁证逻辑
,其得正解,以释其疑」。 这也是一种创造性的阐述,《蠡
测》被认为是近代研究《大疏》之冠。1991 年出版的《中国
逻辑史资料选 因明卷》中收入了吕 的《因明入正理论疏
简介》, 以及由杨百顺、沈剑英等多人合注,由刘培育统稿
的《因明入正理论疏》的注解, 这是今人的一部全注,语言
上比较通俗,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三、因明义理的研述
对因明义理的研究,近代的中国学者主要是以从佛理和逻
辑两大角度进行的。 就研究层次而言,又可分为三种
(一)通论性的著述
对因明义理、因明的发展与沿革进行全面的阐述, 其中
亦有著者的某些重点阐发,计有
谢蒙的《佛教论理学》( 1916 年出版),全书共分四章
。第一章「因明学之渊源」,认为「十四过出於足目无疑,九
句因殆尼夜耶後学之所立」,并概述了《方便心论》、《瑜伽
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如
实论》等古因明著作的内容。第二章是「三支因明论」,通俗
地阐述了陈那新因明的基本内容。第三章是「因明学与论理学
之比较」。第四章为「中土因明之流传」。
太虚的《因明概论》是他 1922 年在武昌大学的讲稿,於
1936 年出版。 该书亦分四章,分别为「何为因明」、「因明
之纲目」、「因明之解析」、「泛论因明」。
吕 的《因明纲要》( 1926 年),全书共分八章, 提
出了许多重要的观点,如把因明的发展史概括为五期共 1500
年, 提出因明研究要「宜宗论而简疏」,认为九句因系陈那
所创等, 该著的一个重要特色是例举了佛经中的 62 个论证
例式, 既有助於说明因明义理,又体现了因明在佛学中的重
要作用。
陈望道的《因明学概略》是他 1928 年在复旦大学的讲
稿,於 1931 年出版。 全书
─────────────
(10) 同上,页 6 ~ 7。
分为四篇,即「概说」、「真能立」、「似能立」、「余论」
。陈望道吸取了日本学者村上专精、大西祝等的研究成果,用
现代逻辑工具来分析因明义理,附有八幅欧氏图和图表二十余
幅,在三十年代是一本很有影响力的因明通俗读物。
虞愚的《因明学》( 1936 年),首次用英文的逻辑术语
来标注因明概念,有的还附有梵文原名。该书附录中「墨家论
理学的新体系」一文,对墨辩与因明作了系统比较。太虚法师
高度评价此书云 「根据古论疏而采择近人最明确之说,以相
发明,并进而与西洋逻辑及名辩归纳诸述互资参证」。
石村的《因明述要》( 1981 年),是十年动乱後问世的
第一部因明著作,对於八十年代因明的研究再兴起了某种启蒙
作用,全书共分六章,是一部通俗性的著述。
沈剑英的《因明学研究》( 1985 年),依据大、小二论
,广泛徵引唐疏,从纵横剖面探讨因明体例规则、论证格式和
立言过失等, 并与西方逻辑作比较研究, 阐明二者之异同。
1992 年, 沈剑英又有新著《佛家逻辑》,此书上卷为佛家逻
辑论,涉及因明的历史沿革和诸多义理,并对以往鲜有研究的
堕负论和误难论作了系统的概括。此二著作代表了当代中国因
明研究的重要著述,已分别在台湾重版。
1991 年,台湾慧炬出版社出版的林崇安《佛教因明的探
讨》,该著对印度佛教的因明传承、汉藏因明论著的传译、论
式的演变、量士夫的探讨等均有全面性的介绍。
这一时期的概论性著述还有
龚家骅的《逻辑与因明》, 1935 年;
周叔迦的《因明新例》,1936 年;
熊绍□的《因明之研究》,1939 年;
林彦明的《因明论式之批判》;
覃方达的《因明新哲学论》;
陈大齐的《印度理则学》, 1939 年;
霍韬晦的《佛家逻辑研究》,1978 年。
(二)专题研究
1. 关於因明发展史
如前所述, 谢蒙《佛教论理学》第一章「因明学之渊源
」,对因明的发展史已有介绍。 之後,吕 在《因明纲要》
的引论中, 将其概括为 一、自佛说至马鸣(此迄佛灭後五
百年,论法初行,散见四阿含诸小乘论); 二、自龙树至於
青目(此迄佛灭後八百年, 论法渐详,散见中、百、十二门
论等); 三、自弥勒至於世亲、德慧(此迄佛灭後千年,论
轨具备,散见大论、显扬、方便心论、如实论等); 四、自
陈那至
於亲光、无性(此迄佛灭後千一百年, 因明大成,译籍今存
因明二论,又见广百论释、般若灯论等); 五、自法称至於
天喜(此迄佛灭後千五百年, 因明再盛,译籍无专书,但梵
蕃本具在)。 这其中的前三期是古师因明,後二期才是三支
新因明。1932 年,许地山的《陈那以前中观派与瑜伽派之因
明》是近代中国第一篇专述因明史的论文。 许地山吸取了威
提布萨那、 杜耆、凯斯、宇井伯寿等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
介绍了从原始佛经一直到世亲《如实论》这一阶段古因明的
发展脉络。 文中专题对《中论》、《方便心论》、《瑜伽师
地论 本地分》、 《大乘阿毗达摩集论》、《顺中论》、《
如实论》的因明思想作了概括的介绍, 并对一系列因明义理
作了新的探索。 这是一篇极有价值的因明史论,开阔了中国
学者的眼界。 沈剑英《因明学研究》和《佛家逻辑》二著中
亦有对古师因明的介绍。 近日,台湾僧人释从信的论文《阿
含经的逻辑形式》 ( 注 11) 认为在小乘的阿含经中已形成
了「知」、「喻」、「处」的三段论式,颇有新见。 另外,
林崇安的《佛教因明的探讨》一书中对因明论式、 正因、似
因等亦有所探讨。
2. 关於陈那因明
主要的论文有
1. 虞愚的《印度逻辑推理与推论式的发展及其贡献》。
( 注 12) 该文分析了陈那如何从古因明的五支论式发展成为
三支论式。虞愚把三支论式与三段论法作了比较,认为陈那三
支论式的特点是「从特殊到特殊」的类比推理。
2. 霍韬晦在《陈那以後佛家逻辑的发展》中专节论述「
陈那时代因明论式结构的基本观念及其引生的问题」,提出
陈那论式的结构是「由果溯因」,「单靠『同品定有』所溯出
的因...... 不是充足因」, 故需在「异品」中遍无,但由此
会引起因喻不一致和「有法剔除」的问题。这些观点在陈大齐
的《大疏蠡测》等书中已有所提及。
3. 周文英的《印度逻辑推论式的基本性质》。( 注 13)
该文侧重考察了陈那三支论式与《正理经》以及後期正理派五
支论式的关系,指出陈那三支式源於《正理经》的五支式,後
又被後期正理派吸收、改造。
4. 郑伟宏的《论因三相》和《因明概论》, ( 注 14)
认为陈那的三支式「还不是真正从一般到特殊的演绎推理,它
离演绎推理仍有一步之遥」;由於同、异品要除宗有
──────────────
(11) 台北《海潮音》, 1994 年第 9 期。
(12)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 1957 年第 5
期。
(13) 收於《因明新探》,甘肃人民出版社,周文兰〈印度逻辑
推论式及基本性质〉。
(14) 收於上海《复旦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及1990年第3期。
法,故而喻体不是体现「一般」的全称命题,而是一种「特殊
」的除外命题。
5. 沈剑英的《印度古典论证式的逻辑本质》 ( 注 15)
认为陈那三支式的本质是归纳与演绎相结合,标志者已从古因
明的五支类比推理上升为演绎推理,喻体是全称命题,这正是
陈那在《正理门》中所一再强调的,不是简单的类比。
6. 此外, 笔者亦著有《论陈那三支式的逻辑本质》和《
陈那逻辑体系简说》。( 注 16)
3. 关於法称因明
主要的论文有
1.吕 的《佛家逻辑──法称的因明说》( 1954 年)。
该文实际上是对《正理滴论》的内容介绍, 只有结论部分才
是作者的分析。 吕 把法称因明与陈那因明作比较,认为法
称「合因喻为一体」, 主张「语言应与思维一致原则」,「
重视经验的事实」。
2. 虞愚的《试论因明学中的喻支问题》,( 注 17)
认为法称「主张譬喻在推论中不是重要部分」,因为它已经包
含在中词之中,但「『为人推理』喻支终未能废」。虞愚还介
绍了法称所增设的八种喻过。虞愚的另一篇文章是《法称在印
度逻辑史上的贡献》, ( 注 18) 该文对法称的生平和著述作
了概括的介绍,认为法称对因明的贡献主要是「对於陈那现量
学说的肯定和补充」,「对陈那为自比量因三相说的补充」,
「对陈那为他比量说的删削和补充」。
3. 霍韬晦在《陈那以後佛家逻辑的发展》一文中认为
法称改革了因的第二相,「使之变为『唯在同品有』」,「亦
即要求每一个因的分子都在同品内」;法称主张同、异喻与因
支可分别单独立式,使三支式与三段论更为接近;法称主张「
因喻合一」,省略了喻依,在因明过失论上主张「『不共不定
』可废」、「相违决定」、「不可能再有」。
4. 徐东来的《论法称与陈那逻辑思想之差异》, ( 注
19) 分析了陈那、法称因明在认识论前提上的差异,法称对论
式支分及论式秩序的改造,以及论辩中对除宗有法的态度等问
题。徐东来与姚南强合写的《法称及其後的佛教逻辑学家》,
( 注 20) 则主要介绍了法称七论的基本内容以及法称後学三派的概况。
──────────────
(15) 沈剑英《佛家逻辑》上卷,开明出版社, 1992 年。
(16) 分别刊於《复旦学报》 1990 年第 6 期和沈剑英《
佛家逻辑》上卷。
(17) 刊於《现代佛学》,1958 年第 8 期。
(18) 刊於《哲学研究》,1989 年第 2 期。
(19) 收於沈剑英的《佛家逻辑》上卷。
(20) 收於《佛家逻辑》上卷。
5. 拙作《 法称因明思想探析 》、《 记法称对陈那因明
的改造和发展 》( 注 21) 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认为法称的
主要贡献是在於佛家认识论,促使因明彻底佛学化。法称在逻
辑上也有革新,但并未在支式上省略喻依和因喻合一,也没有
删去不共不定过;而在同异品的界说上似不够明确,反而倒退
到了古师因明的水平。
4. 关於因明发展概说
在《因明论文集》中收有下列专文
虞愚 《因明学发展过程简述》;
周文英 《因明在印度的发生和发展》;
沈剑英 《因明学简论》;
吕 《因明学说在中国的最初发展》,《西藏所传的因明》;
周文英 《隋唐时期因明的输入》。
在《因明新探》中收有
虞愚 《因明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王森 《因明在西藏》;
刘培育 《因明三十四年》。
另外尚有拙文《因明研究四十年述要》,(注 22) 概括地介绍
了中国因明研究近四十年来的状况。
5. 关於玄奘的因明贡献及其「真唯识量」
主要的论文有
1. 虞愚的《玄奘对因明的贡献》, ( 注 23) 该文介
绍了玄奘如何在印度研习因明, 并运用因明,所辩无敌的盛
况; 玄奘回国後翻译大、小二论,并亲自讲授、传习,开汉
传因明之先河。
2. 杨百顺的《玄奘与因明》,( 注 24) 该文侧重分析
了玄奘所立的「真唯识论」, 认为从「玄奘立论之严密,可
见玄奘在印研习因明之深」, 但「玄奘立量大前提是错的」
。
──────────────
(21) 刊於上海宗教学会《宗教问题探索》 1992 年和《南
亚研究》 1994 年第 3 期。
(22) 刊於《哲学研究》,1989 年第 11 期。
(23) 刊於《中国社会科学》,1981 年第 1 期。
(24) 收於《因明论文集》,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
3. 吕 的《真唯识量》 ( 注 25) 认为玄奘比量「很
好地运用了因明格式和规则」, 「是成立唯识论的颠扑不破
的比量」,「其最大的特徵就是运用了『简别』的方法」。
4. 沈剑英的《『真唯识论』略论》 ( 注 26) 对比量提
出了质疑,认为它「决不是『万世定量之正轨,而只是疏谬不
堪的『似能立』而已」,是自比量而非玄奘自称的共比量。
此外, 最近新成立的玄奘研究中心所出版的《玄奘研究》
1994 年首刊上亦刊有温公颐、崔清田的《纪念玄奘,研究因
明》、沈剑英的《玄奘是中国逻辑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特
别是陈景富的《朝鲜入华学僧对玄奘唯识学的研习与传播》
一文, 首次披露了因明在朝鲜传播和研习的概况,弥补了这
方面的一个空白。
6. 关於因明的过失论
早在三十年代,由太虚大师主编的《海潮音》文库《佛家
论理学》专集中已收有多篇文章,论诤因明的似能立过失。近
年来,沈剑英《佛家逻辑》中的「误难论」「堕负论」则是集
大成者。
(三)因明义理之论诤
1.关於三支式的逻辑本质
一种意见认为, 三支推理式的特点是从特殊到特殊的类
比推理,是最大限度的类比论证。
一种认为是归纳推理,属於「内籀之术」。
一种认为是属於表达过程的类比, 实际上是归纳与演绎
连用的省略式。 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是演绎与归那相结合
的论证形式。
2.关於三支式与三段论的比较
一种意见认为三支式与三段论有本质的区别,三段论中的
三个命题的任何一个都无法包容因明喻支中的喻依,并认为亚
里士多德逻辑的重点是推理,因明的重点是证明。
──────────────
(25) 收於《因明新探》,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9 年出版。
(26) 《哲学史论丛》,1980 年 7 月号。
(27) 刊於《世界宗教研究》,1982 年第 3 期。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因明三支与逻辑三段论的结构主要在前提和
结论的次序上不同,其实质并没有什麽不同;因支相当於小前
提,说得确切一些,相当於中词,喻相当於大前提。
最近,亦有学者认为,在阿含经中的「知」、「处」、「
喻」已经是一种三段论法。
3.关於因三相与言三支的关系
一种看法认为二者是一一对应的, 甚至认为二者无区别。
另一种观点认为三支是「言」,三相是「义」,义显於言,但
二者又不完全等同,第二相与同喻体不等,同喻体是因後二相
联合证明,而非第二相所独力证明的。
4.关於因後二相是否等值
一种观点认为, 从逻辑上看,後二相是等值的,故可以
二省其一。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第二相只是 M∩P≠0,第三相
是 M∩~P=0,两者并不等值。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 即使後二相在逻辑上等值,而在佛
理上并不等同,前者是诠表,而後者唯止滥,二者不可互相替
代。也有人认为陈那因三相中後二相不等值,到了法称才等值
,故而在法称因明中同、异喻才可单独立式。
5.关於九句因的始创
有人提出九句因为尼夜耶後学所创,或认为直接由足目创
立。吕 则以为 「唯陈那《因轮》、《理门》广辩其相,以
理推证,应创自彼」。
6.关於有法与法相互差别
吕 考证了藏本《入论》,认为只能由能别去差别有法,
而不是如《大疏》所言的「相互差别」。
熊十力却认为「此中所谓二互差别者,本就体义相对,而
明其互相限制」。
7. 「四似」何以列入「二悟」
一种意见认为,从论者的目的而言,「四似」也是为了开
悟他人,故而列入「二悟」,这叫做「从本为论」。
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四似」是指过失论而非指过失本身,
故可达到启悟。
8.关於「全分」与「一分」
有人以为, 因明中的全分、一分,同形式逻辑所讲的命
题的全称、特称,实质上完全相同。
大多数学者已明确, 全分、一分非量说,指的只是立论
者和敌论者对宗因是全部还是一部分极成的问题。
9.关於法称的因明改革
有学者认为, 法称使因後二相等值,简化了三支论式,
取消了不共不定和相违决定的过失。
相反的意见则认为, 在陈那因明中後二相即已等值,法称
的改革只是使同、异喻单独立式,而在支式次序上并无改变,
也没有「因喻合一」而删略喻支,并在实际上仍然保留了不共
不定过失。
10.关於同、异品除宗有法
一种观点认为,同、异品除宗有法避免了循环论证。另一
种观点则认为,同、异品之间外延互补,故宗有法不可能同时
被删除在同、异品之外,三支式中隐含著归纳与演绎的逻辑悖
论。
此外,关於因明是否为佛家逻辑,关於宗因双同双异,关
於能立的含义、有体与无体、表诠与遮诠、因的四相违过失等
亦有不少新见。
四、因明的比较逻辑研究
中国古代本来就有名辩逻辑,自唐代又传入印度因明,近
代又译入西方逻辑,从而成为世界三大逻辑的汇合点,比较逻
辑的研究亦成为近代中国因明的主要内容之一。
早在 1902 年, 粱启超在其《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
势》一文中即把先秦名辩学说与印度因明、希腊逻辑加以比较。
1909 年,章太炎在《原名》中对三大逻辑起源的论式作
了具体的比较,认为 「大秦(古希腊、罗马)与墨子者,其
量皆先喻体後宗。先喻体者,无所容喻依,斯其短於因明立量
者常则也。 」看来,章太炎对因明论式是很推崇的。
1916 年,谢蒙在其《佛教论理学》第三章「因明学与论
理学之比较」中提出,西洋论理学「仅就形式分肯定、否定,
而不问其内容意义之如何」,而因明三支作法「则有形式与内
容之区别,分有体无体」显然更为完善。
1922 年, 太虚在《因明概论》第四章第三节「因明与逻
辑之比较」中,从形式
与性质上进行了分析,指出「逻辑仅考理之法式,因明兼立言
之规则」,「逻辑用假拟演绎断案,因明用实证解决问题」,
「逻辑(指三段论)非如因明已含有归纳方法」,「逻辑非如
因明之注重立论过失」等等。
1931 年,陈望道在其《因明学概略》一书中, 对三支式
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作了六点区分,认为最根本的区别在於「
三段论法是思维的法式,三支作法是辩论的法式。」
1936 年, 虞愚在其《因明学》一书的附录 > 墨家论理
学的新体系 > 一文中, 从知识论、论辩术、逻辑论式等多方
面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墨经》中的「小故」就是因明中的
因支,「大故」则相当於因明的喻体。把弥尔五法与因三相以
及《墨经》中的「同」、「异」范畴作比较。该文中尽管有些
观点尚可商榷,但从总体上可以说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全面、系
统的对三大逻辑起源的比较研究,其功不可没。
1938 年出版的陈大齐《因明大疏蠡测》是更为系统地用
西方逻辑(主要是形式逻辑)来分析因明义理的力作,成为近
代中国因明研究中逻辑学派的代表作。
1981 年出版的石村《因明述要》亦对三支式和三段论作
了比较。 这方面的论文也甚多,如巫寿康的博士论文《 > 因
明正理门论 > 的研究》第六章「三支论式和三段论的比较研
究」, ( 注 28) 张忠义的《试论因明的三支论式》, ( 注
29) 拙作《墨辩与因明的逻辑比较》 ( 注 30) 等。 1989 年
出版的杨百顺《比较逻辑史》一书可以说是这方面的集大成者
。
五、 对国际因明研究成果的译介
二十世纪是国际因明研究成果灿烂的时代。陈那、法称以
及法称後学的因明著作几乎全部被译成英、日、法、俄等文本
。日本继续在因明研究领域中领先,著名的学者有宇井伯寿、
山口益、宫□宥胜、北川秀则、中村元、服部正明、□山雄一
、末木刚博等。欧美佛学中的现代学派和苏俄的列宁格勒学派
中也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学者,如俄国的彻尔巴茨基,意大利的
杜耆,英国的孔茨、凯斯、郎德尔,德国的恩 斯腾克尔纳
马蒂勒尔,美国的齐思贻等。在印度本土也出现了许多学者,
如威提布萨那、阿得利雅等。百年来,经过中国学者的译介,
其中不少成果已为学界所了解和吸收,择要介绍如下
──────────────
(28) 刊於《哲学研究》, 1993 年第 10 期。
(29) 刊於《哲学研究》, 1989 年第 8 期。
(30) 刊於《上海教育学院学报》,1992 年第 3 期。
( 一)对日本学者著述的译介
1928 年, 商务印书馆印行了日僧风潭的《因明论疏瑞源
记》八卷。此著是对窥基《大疏》的诠释,其中包含了极丰富
的汉传因明史料。
1906 年, 由胡茂如译出了日本大西祝的《论理学》,其
中第二篇专述因明,又分十章,分别介绍了因明史、论式、因
三相、合作法与离作法,八门二悟、六因说、七因明等内容,
是全面介绍因明义理的一部译著。
1962 年, 张春波译出了日本□山雄一的《印度逻辑学的
基本性质》,这是关於正理派逻辑的一篇专论,对於了解因明
的思想渊源颇有启迪。
孙中原侧重於对末木刚博学说的译介。 1983 年,他与杜
岫石合译了末木刚博的《现代逻辑学问题》,该书中的「印度
逻辑学」专篇分别介绍了数论派的「遍充」思想,《遮罗迦本
集》的五支作法,《正理经》的逻辑和新因明逻辑。 1989 年
,又译出了末木刚博《东方的合理思想》中的〈新因明的逻辑
〉,《佛教的比较思想研究》中的〈因明的谬误论〉。 (注
31) 前一文介绍了陈那的三支作法、因三相、九句因、并汇总
了北川秀则、中村元等各家之说。後一篇则侧重分析了因明的
似能立过失,综合了齐思贻、杉原丈夫、林彦明、宇井伯寿、
北川秀则等多家之说,并用数理符号式对因明三十三种似能立
过失作了逻辑分析。
如前所述,沈剑英从宫□宥胜的日文本转译了足目的《正
理经》, 1992 年他又译出了宇井伯寿的〈陈那的因明〉、〈
《正理门论》《入正理论》与欧洲及印度的学者〉二文。(注32)
( 二)对印度学者著述的译介
1936 年, 杨国宾译出了印度学者阿得利雅的《印度论理
学纲要》,该书共十二章,对因明、正理和印度各派的逻辑思
想作了简明而又全面的介绍。
1958 年, 虞愚把威提布萨那《印度逻辑史》中关於《正
理滴论》的一节译成中文,取名为《法称 〈逻辑一滴〉的分
析》。
1981 年, 周文英著有《印度逻辑史稿》 (注 34) 其中
第四章「中古逻辑学派」是专题介绍印度因明的。
──────────────
(31) 收於《因明新探》,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
(32) 收於沈剑英《佛家逻辑》上卷。
(33) 收於《因明论文集》,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34) 刊於《江西师院学报》 1981 ~ 1982 年各期。
1989 年,王镛、段涓合译了 M·切迦罗伐尔蒂的《孟加拉和
密拉提新正理的历史》。( 注 35)
此外,黄宝生、郭良鉴合译了德 哈托巴底亚的《印度哲
学》,其中亦有因明的内容。
( 三)对欧美学者著述的译介
1962 年, 虞愚译出了苏联学者彻尔巴茨基《佛家逻辑》
第一卷的第一部分「真实与知识」。 ( 注 36)
1989 年, 巫白慧译出了杜耆《论弥勒无著学说的若干方
面》一书中的三、四、五章,取名为《论初期佛教逻辑及其有
关文献》。( 注 37)
近百年来中国学者对国际因明研究有所译介,但从总体上
看,这种译介还是比较零散,有待於进一步加强中外学术交流
,以开阔我们的眼界。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 20 世纪的中国因明研究取得了长足
的进步。近代的中国,可以说是印度因明、汉传因明、藏传因
明这三大学术传统的交融点。悠久的文明和丰富的典藏为因明
的复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尽管宋、元以来,汉传因
明在中国几成绝学,尽管近代中国的因明研究起步较迟,但我
们仍然在许多方面达到或接近了国际先进水平。例如,在汉传
因明的研习中,出现了吕 、陈大齐、沈剑英等一批大师,对
唐疏及其义理有特别深入的研究。在藏传量论方面,不但已经
译出了主要的藏人因明自著,而且开始尝试用现代科学来阐发
其义理。对於新古因明、藏汉因明、陈那与法称因明也从新的
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而且特别注重逻辑分析,以达到古为
今用的借鉴目的。
无需讳言,与现代国际因明研究的先进水平相比,在某些
领域内我们还存在较明显的差距。例如,我国保存有极其丰富
的法称及其後学因明著作的藏译本,其中许多已无梵文原本,
成为极珍贵的孤本。目前,其中有许多已被译成了英、德、日
文本,而汉译者却仍是寥如孤星。又如,迄今为止,对因明义
理的分析大多仍停留在传统佛学和经典形式逻辑的范围内,用
现代数理工具和现代科学方法来进行新的阐发的工作还只是起
步。
因明学是印度佛教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宝
,应当进行更系统深入的整理与研究。本文仅就本世纪初以来
中国因明研究的成果作了一个初步的概括,为因明学的研究提
供了一份资料,以期抛砖引玉,使因明学的研究能在中国更上
一层楼。
──────────────
(35) 收於《因明新探》,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
(36) 收於《因明论文集》。
(37) 同上。
(38) 本文中所引及的台湾地区因明研究的部分资料,系由《
中华佛学学报》编审委员会提供,仅此表示感谢。
A Century of the Study of Hetuvidya in China
Yao Nan-qiang
Lecturer,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of Education
of Shanghai Education College
Summary
With Indian Hetuvidya spreaded into China by two
paths since the Middle Ages, China has formed two
centers of Hetuvidya ' s study.One is in Tibet, the
other in Center Plains, and then China beorges the
second hometown of Hetuvidya.With the rivival of
Buddhism studied from this century, Hetuvidya study
in China was also rivival.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gives an outline of Hetuvidye study in China during
this century.The author introduces the Hetuvidya
study in five aspects, which is: the transl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Hetuvidya's classics, the orgmentary
of Hetuvidya's classics, the study and explanation of
Hetuvidya.In these words, we can find the main
achivements the researchers gained in this century,
and can find why we should have to do more research,
t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