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台湾佛教的学术研究

          释圣严(中华佛学研究所创办人)
        《中华佛学》学报第五期 1992.07 出版
              提要
  佛教学术在台湾的成长发展,乃是1960年代渐渐开始的事。
  四十年来在台湾的期刊杂志中,虽偶有论述性的佛教论文,而最具代表性的,则当数《华冈佛学学报》及《中华佛学学报》,由这两份学报为中心,凝聚了海内外的学者们,从事佛教论文的撰写。从《华冈佛学学报》第四期至《中华佛学学报》第四期,在时间上是次第相承的,先後共计十一个年头,集合了四十四位学者,发表了一一八篇论文。其中包括中国佛教史学、禅学、净土学、华严学、魏晋佛学、天台学、唯识学、中观学、中印佛学、西藏佛学、佛教艺术等。供稿较多的,则为冉云华、曹仕邦、刘贵杰、陈玉蛟、李志夫、杨惠南、陈清香、以及我自己。
  在四十四位学者中,华人占了三十七位,更可喜的是,除了研究中国佛教,我们也有了研究藏传佛教、南传佛教以及梵文原典的人才。
一、前言
  台湾佛教原系中国佛教的一部份,早期是由大基的福建省传人,後在日本统治的五十年时期,受到若干影响,例如李 春氏留学日本驹泽大学,林锦东及曾普信等人,以在家身住持寺院,剃光头、穿僧服,担任佛教仪式的主持人。但是台湾佛教的基础,依旧是属於中国系统的传承,此如基隆月眉山的灵泉寺派,台南开元寺及的溪寺派,中坜的圆光寺派等的僧侣,都还保持著中国佛教东大式,传授中国佛教的戒法。也有若干僧侣,游学大陆的丛林,此如斌宗及其弟子慧狱等人。
  因此,当1945年台湾光复之後,大陆的佛教即受到台湾的欢迎,特别是从1949年起,由於中国共产党全面统治了中国大基,大陆各地的佛教精英僧侣及居士,约数十位,基续地移居台湾,更为台湾佛教带来了空前未有的生机。其中以太虚大匠的同学、弟子、学生及其三传,占的比率最高,例如焦山智光及其弟子南亭,三传成一。太闩的门下,则有东初、慈航、印顺、默如、李子宽等,再传续明、演培、仁俊,三传星云、圣严等。另有圆瑛法师的弟子白圣及其同学道源,印光大师的在俗弟子李炳南,虚云和尚的弟子蔡念生,徒孙灵源等人。
  这些人到了台湾之後,从事於寺院的经营、佛学的开创、经书杂志的发行、以及大藏经的影印,为台湾佛教的教育文化及宗教事业等各方面,作了相当大的贡献。
  至於在台湾的学术佛教,基础相当脆弱,自1950年至1960年代,在台湾的佛教徒中,能写出够水准的学术论文者很少,有一份名为《台湾佛教》的月刊,经常载一些日本学者们所写名作的中文译稿,偶而有几篇台湾学者的论著,所引用的资料,也都是出於日文著作的第二手。1952年秋,印顺法师自春港到了台湾,他是中国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学问僧,他的文章经常发於《海潮音》月刊,他为台湾佛教的学术化,注入了强有力的营养。然而若以现代学术论文的角度来看他当时论著,只能说他的思想敏锐,颇具深度,而尚未具学术的要求,那时他的文章,虽然触及面很广,却少注明他所徵引资料及其论点的出处。直到1970年,印顺法师写成《中国禅宗史》一书,无论在史料的运用及资料的考证判断,都极谨严,这算是一部纯学术的论著了,故於1973年即以此书而获得日本大正大学的文学博士学位 力主审的教授是关口正大博士。实际上他在1967年至1970年之间,一共写了三部书,另外两部是《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原始佛教圣典之集成》,都是以现代学术的方法完成的钜著,也是带动台湾佛教学术研究的里程碑。
二、台湾的佛学学报
  台湾的佛教刊物杂志,四十年来起起落落的总有百种以上,经常维持出版发行的,为数极少,其中偶有学术论文刊出的,仅有《海潮音》、《中国佛教》、《菩提树》、《狮子吼》、《慧炬》、《佛教文化》、《十方》等。以佛教学术专门刊物的姿态出版者,乃为《华冈佛学学报》、《中华佛学学报》、《华梵佛学年刊》、《佛光学报》、《西藏会讯》、《西藏研究论集、、《谛观》等数种。在一般的人文科学学报及汉学学报中,偶而也会刊出几篇有关佛教研究的论文,此如《故宫学术季刊》、《国立编译馆馆刊》、《中国学术年刊》、《台湾大学哲学论评》、《汉学研究》、《政治大学边政研究所年报》、《佛教艺术》、《鹅湖学志》、《敦煌学》、《当代》等。
 被台湾的国立中央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所肯定的佛教学术刊物,则仅有《华冈佛学学报》、《华梵佛学年刊》《中华佛学学》、《中国佛教》等四种。其中论文篇幅最多,选稿标准最为严谨的,则首推《华冈佛学学报》及《中华佛学学报》。此两种佛学学报,原系同一份学报的先後两个阶段,《华冈佛学学报》创刊於1968年8月28日,由国文化学院附设「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发行,其发行人兼主编即是当时该所所长张曼涛,迄1973年5月发行至第三期,因为张氏去职而停刊。到了1978年10月,我本人被聘为该所所长,便酝酿《华冈佛学学报》的复刊工作,直到1980年10月,她的第四期始行面世。然而到了1985年10月发行至第八期之後,由於该校创办人年老退休,校政方针改变,「中华学术院」终止各项活动,佛学研究所被逼停止招生,我本人也离开了该校。为了佛教学术人才的培养,不能因此中辍办教育的工作,我便於1985年张罗著创办了「中华佛学研究所」,同时考虑发行学报,至1987年3月,比照《华冈佛学学报》的型式及其学术水准,出版了第一期的《中华佛学学报》。由於人事的丕变,人力及财力的两缺,我们无法做到每年定期出版学报,故到今年(1991年)7月,祗发行到第四号。
三、《华冈》及《中华》佛学学报
  在1960年代的台湾佛教界,能有治学兴趣和研究潜力的人,实在不多,所以前三期的《华冈佛学学报》作者群,一共十四位,那便是印顺、道安、邢光祖、张曼涛、张尚德、林传芳、韦达、梁道蔚、蓝吉富、黄公伟、巴宙、陈新生一龙、陈清香、周邦道。其中在台湾而有教授及研究员资格即身分的,仅印顺、道安、邢光祖、韦逵、张曼涛、黄公伟、周邦道等七人,巴宙教授在美国、陈祚龙教授在法国等五位,都尚是讲师及研究所学生的身分。至於他们的作品性质,具备学术论文形式及价值的,仅仅邢光祖的〈禅与诗〉力印顺的〈波罗提木叉经集成的研究〉,张曼涛的〈中国佛教的思惟发展〉、〈大般涅盘经中的涅盘思想〉、〈魏晋新学与佛教思想的问题〉,林传芳的〈新发现的西藏佛教文献Hu Lan Deb Then的内容及其价值〉及〈格义佛教思想之史的展开〉,陈祚龙的〈刘萨河研究〉,蓝吉富的〈杨仁山与现代中国佛教〉及〈汉译本《中论》初探〉、陈清香的〈观音菩萨形像研究〉,共计七人写了一十一篇。其余诸文,则系译稿、札记、英文著作、书评、通讯、辞、序等。
  1972年8月,道安法师在《华冈佛学学报》第二期开头,写了一篇「?辞」,文中介绍了当时他所见到的中国人圈内的佛教学术活动状况,他说:
   「近数年来, 若国内之印顺法师、东初法师,均有其特佳之成
   绩表现。 」「旅美之陈观胜、张澄基、张钟元等教授,亦皆有
   其崭新谨严之著述贡献。 留日之林传芳、梁道蔚、圣严法师等
   ,其学力亦日益大进。 他如出身 ( 香港 ) 新恶的曹全邦、霍
   韬晦、李润生等,亦均是佛学界的後起之秀;长者如 ( 香港 )
   罗时宪、陆宽佑、韦达等,亦莫不积学不凡。」「 兰 ( 现已
   旅美执教於 Iowa 大学 ) 之巴宙、在印之谭云山更是多年埋首
   於内学之士, 他如印第安那大学之齐思怡、多伦多之冉云华等
   ,皆都深入教海。」
  当年道安法师所知的台港及国外华人佛教学者之中,仅张曼涛已从日本留学回国,在台湾居住的佛学者,除道安本人,仅得印顺及东初二人而已,道安研究藏经雕刻,印顺研究的范围以印度的阿含、一切有部诸论、龙树的中观学为主,东初是我的剃度匠,乃以佛教史学为其专攻,他撰有《中印佛教交通史》、《中日佛教交通》、《中国佛近代史、,张曼涛於留日期间,专究涅盘思想 方此外道安所知的十五位华系佛教学者,均在香港、日本、印度、美国、加拿大。事实上,当时在台湾的尚有一两位青年佛教学者,已於《华冈佛学学报》初露了头角,那便是蓝吉富及陈清香 。
  从 1980 年 10 月发行《华冈佛学学报》第四期开始,它便进入了第二阶段,那是由於我本人成了它的主持人。此後的十一年之间。《华冈佛学学报、继续发行了五期,接下来的《中华佛学学报》也发行了四期,每期的篇幅均在三十五万字上下,撰稿学者阵容,也大大地壮盛起来,尤其所刊论文的层面和范围,也渐渐地扩展开来。现在将其作者所提论文以统计方法,制成一表如下:
 以上共计四十四位作者,发表了一一八篇论文。其中十一位居住国外,六位是外籍。以他们的学历而言,出身於日本各大学者十一位,游学印度者三位,获得美国学位者七人,有英、法两国学位者一人,在澳洲完成学位者一人,其余二十一位皆系国内造就。
  就其论文的主题范围而言,研究中佛教的人数及篇数最多,其中於中国汉传佛教史学的有释圣严的四篇,冉云华的八篇,曹仕邦的七篇,江灿腾、释明复及娟的各一篇,筱原亨一的两篇。属於学者则有释圣及陈荣波的各两篇,杨白衣、李昌颐、吴汝钧、杜松柏、邓克铭、成中英、史维仁、华珊嘉的各一篇。属於土学的则有释圣严、杨白衣的各一篇。属而於华严学的则有方东美、杨政河的各两篇。属於魏晋佛学的则有杨政河的一篇、刘贵杰的八篇。天台学的仅得李世杰写了一篇。中国唯识学者有杨白衣的两篇,霍韬晦、杨惠南及叶阿月的各一篇。中印佛学及与儒学对比的有刘贵杰、熊琬与傅伟勋的各一篇,李志夫的四篇。中国佛教艺术史者,吴永猛三篇、陈清香的六篇。佛教寺院经济的有吴永猛的一篇。古佛教的有扎奇斯钦的一篇。汉藏佛教对比研究的有巴宙及巴博的各一篇。西藏佛教有陈玉蛟写了五篇。研究印度学佛教学的人数也不少。属於阿含学的有程文熙一篇,杨郁文三篇。俱舍学有李志夫的一篇。般若龙树中观学的有杨白衣、李昌颐、释专敏各一篇,吴汝钧的两篇,杨惠南的三篇。瑜伽学的有释惠敏的两篇。涅盘学的仅有张曼涛的一篇。有关印度部派佛教及小乘经典者则有刘奕赐的一篇,林崇安的两篇。印度哲学的乃有李志夫的一篇。佛教文献学的则有高明道及丁敏的各一篇。宗教学及东西方哲学比较者,乃有史维仁及稻田龟男的各一篇。
  由以上的综合分类,可以知道,《华冈》及《中华》先後两种佛学学报,在将台湾佛教带向学术化的过程中,已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首从国外引进学术的观念及方法,同时以优厚的稿酬嘉华励国内外的学者,撰写研究佛教的论文。故从1972年时道安法师所见的仅十多位华人群中的佛教学者,发展到1991年时,已有三十八位华裔的学者撰写有关佛教的论文了。在刊出的一一八篇论文之中,是以研究中国汉传佛教的份量最多,多达七十多篇,尤其在中国佛教史的研究方面,释圣严、冉云华、曹仕邦三位博士,所下的工夫最深,所见的成果也最多。次如刘贵杰的魏晋佛学,陈清香的佛教艺术,均已见出其专攻的功力。研究藏传佛教的陈玉蛟,连续撰写了五篇,此在台湾佛教界是难得见到的喜讯。研究印度佛教方面的杨郁文,专攻汉巴两种语文的阿含,也是台湾佛教学界前所未有的事。至於研究中观及瑜伽唯识的学者,老一中首推印顺法师,年轻一代的则以叶阿月、杨惠南、霍韬晦、释惠敏的实力较强。
四、台湾地区其他刊物的佛教学术论文
 除了《华冈》及《中华》两种佛学学报之外,尚有若干位学者,正在做著研究佛教的工作,有的是专攻,多半是兼修。像在《中国佛教》月刊 (1954年创刊 )出现的徐正典,专研唯识学;高柏园撰写净土及禅;曾锦坤研究净土;释慧严研究明末清初的佛教,她在日本佛教大学,已於 1990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目前受聘为中华佛学研究所专任副研究员,万金川发表了几篇印度佛学的论文;叶德生 (现已出家,法名厚观)撰写〈十住毗婆沙论与华严十地经之比较研究〉,目前正在东京大学大学院中;林孟颖撰写中观及唯识,她出身於中华术院佛学研究所。从《华梵佛学学报》(1982年创刊)及《汉学研究》(1983年创刊)可以见到释晓云有关佛教教育论及佛教艺术的论文。从《西藏研究会讯》(1986年创刊,现已发到第十一期)及《西藏研究论文集》(1988年创刊,现已发行到第四期),可以知道台湾佛教学界,研究西藏学佛教学的,除了陈玉蛟,尚有林崇安、陈又新、金松等人。从《台湾大学哲学论评》(1971年创刊),知道除了杨惠南、杨政河及叶阿月在该学报发表佛学论文之外,尚有释恒清撰写了〈论如来藏之空性义〉及〈大乘起信论的心性论〉等,她是在美国威斯康辛大学专攻佛学而以研究永明延寿的《宗镜录》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现在专任台大副教授并主持法光佛学研究所 另一位张瑞良发表了〈蕴处界三概念之分析研究〉、〈佛法概念之研究与深思〉、〈天台智者的一念三千说之研究〉等。在《中华文化复兴月刊〉有一位戴朴庵,发表了三篇有关翻译佛经事业的论文。其他尚有数十位作者,偶而撰写一两篇论文发表於不同刊物而不具研究形式与学术价值者从略。
五、台湾佛教的学术论著
  到1991年的现在为止,台湾尚未有一所大学设有佛教学系,更没有硕士及博士课程的佛教学专攻。但在台湾大学、中国文化大学、辅仁大学、政治大学、师范大学、清华大学等的哲学、历史、中文及边政的研究所内,有若干研究生基於个人的兴趣,以佛教学为题材,撰写硕士及博士论文。近十年来我本人便指导了四篇博士论文,例如文大哲学所的孔维勤撰写《永明延寿宗教论》(已由新文丰出版公司刊行),政大中文所的王文颜撰写《佛典汉译之研究》(天华出版公司刊行)、许宗兴的《佛教的心性与儒家的性理》、以及涂艳秋撰写《肇论思想研究》等。另有博士论文如文大哲学所的刘贵杰撰《竺道生思想之研究》、何国诠的《起信论与天台教义之相关研究〉、何乾的《禅宗精神与中国艺术》。师大国文所的傅世怡撰写《法苑珠林六道篇感应缘研究》、以及颜尚文的《梁武帝〈皇帝菩萨、的理念及政策之形成基础》等。
  至於近十年来以佛教是材撰写硕士论文者则更多,其中已经出版了的,则有中华佛学研究所释果祥的《紫柏大师研究》、释见正的《印光大师生平与思想》(以上两书均由东初出版社发行)。中国文化大学中文所高明道的《如来智印三昧经翻译研究》,史学所王美的《善导大师之研究》、赖建成的《吴越佛教之发展》、黄运喜的《会昌法难之研究》,哲学所李燕惠的《智者大师的实相论与性具思想之研究》、陈英善的《华严清净心之研究》、李泰敬的《普照禅的研究》、温金柯的《阿毗达磨俱舍的诸法假实问题》,印度所李明芳的《大乘佛教伦理思想研究》、金希庭的《中国早期〈清华经〉之「方便」思想研究》。辅仁大学哲学所的李门济撰写《心经理论研究》。师范大学国文所蔡缨勋的《僧肇般若思想之研究》、顺萍的《六祖坛经思想的承传与影响》。政治大学中文所杨圣立的《洛阳伽蓝记研究》、蔡荣婷的《景德传灯录之研究》、罗汀琳的《敦煌佛经写卷题记初探》,边政所黄正旭的《喇教对元代政治的影响》。清华大学历史所苏瑶崇方《佛教之社会机能初探──本晋至隋唐岭南佛教的发展为例》、李玉珍的《唐代的比丘尼 >号。台湾大学图书馆研究所庄耀辉的《唐代佛书分类与现代佛学图分类之比较研究》及释成观的《高丽再雕大藏目录之研究》。
  我们的中华佛学研究所,除了鼓励并培养专业的佛教学术人才之外,自1989年起,每年也以奖学金的方式对研究佛教的硕士及博士论文,给予奖励。1990年获颁此项奖金者共九位,博士两之,各得奖金新台币一十万元,他们是政治大学中文所丁敏的论文《佛教譬喻文学研究》,文化大学哲学所孙富支的论文《大乘起信论一心开二门之研究、。硕士七位,各得新台币五万元。他们是文化大学中文所汪娟,哲学所柳长吉、古天英,印度所金希庭,台湾大学哲学所释若学、释若怀,台湾大学图书馆所释成观。
  除了学位论文之外,也肴若干出版社发行为数不多的学术性的佛教论著,人列如台北的学生书局出版了吴汝钧竹《佛学研究方法论》以及我的博士学位论文关世谦中谭本《明末中国佛教之研雨究》,廖明汉中的《嘉祥吉藏学说、。台北志文出版社为陈荣波出版了《禅海之筏》及《禅学阐微》。台北文津出版社为何国铨出版了《中国禅学思想研究──宗密禅教一致理论与判摄问题之探讨》,胎北商务印书馆为蒋义斌出版了《宋代 释调和论及排佛论之演进金──王安石之融通儒释及程朱学派之排佛反王、,台北东大图书公司於1990年为中华佛学研究所主办召开的〈第一届中华国基金一佛学会议〉,出版了中文部份的论文集《从传统到现代──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我所主持的东初出版社也为中华佛学研究所的关系学者,出版了十多种属於研究性的论著及工具书,例如用号云华的《中国禅学研究论集、、《中国佛教文化研究论集》,曹仕邦的《中国佛教译经史论集》,释昭慧的《如是我思》(论集),释圣严的《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明末佛教研究》,释惠每的《中观与瑜伽》,邓兄铭的《法眼文益禅师之研究、、《大彗 杲之禅法》、《张九成思想之研究、,陈玉蛟的《阿底峡与菩提道灯释》、《现观庄严论初探》,蔡运辰的《二十五种藏经目录对照考释、等。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了李世杰的《汉魏两晋南北朝佛学诤辩之研究──以憨山德清的改革生涯为中心》、《现代中国佛教思想论集》(一)和《台湾佛教与现代社会》(三民)。
  此外,在近十多年中的台湾,也出版了几部史料性、资料性、学术性的文集或论集,那便是正闻出版社,为印顺法师出版了共计二十三册的《妙云集》,演培法师的《谛观集》共计三十四册,幻生法师的《沧海文集》计四册。新文丰出版公司为默如法师出版了《默如丛书》计五册,为蔡运辰出版了《如是庵学佛誊语》计五册,为佛林居士出版了《佛林丛书》计十八册。东初出版社为东初法师出版《东初老人全集》计七册。
六、结语
  从如上各论著的主是,可以看出,属於中佛教文学史学的较多,若干篇属於佛教思想的论文,亦未出中国佛学的范围,这是由於台湾的佛教学术界,对佛教原典语文能力不足,所以只在汉文佛教典籍中著手。多半学者甚至也未能参考现代国际教学者们已经得到的研究成果,不过现代日本佛教的学术著作,已渐渐受到台湾学者们重视。因此,我们的中华佛学研究所,对於研究生的培养,特别重视佛教原典语文及国际通用语文的教授,是以本所师生在梵、巴、藏原典研究方面的成绩,已渐渐成为气候, 於英日乃至德语的训练,也在努力,故於台湾佛教学术水平的提升,当可指日而待。
    Buddhist Studies in Modern Taiwan
    Ven. Sheng Yen
    Summary
      The academic study of Buddhism in Taiwan began
    in the '60s and has been developing gradually since.
    For the past forty years, there have been local
    periodicals which publish papers on Buddhist
    subjects.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were Hwa-Kang
    Buddhist Journal and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which offered scholars at home and abroad a forum
    and gave them incentive to write Buddhiological
    papers.
      Eleven years have lapsed between the
    publication of Hwa-Kang Buddhist Journal No.4 and
    Chung-Hwa Buddhist Journal No.4. Within this period
    of time, forty-four scholars published 118 articles
    in these periodicals cover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m, Ch'an, Pure Land, Hua-Yan, Buddhism of the
    Wei-Chin Period, Tian-tai, Yogacara, Madhyamika,
    Sino-Indian Buddhism, Tibetan Buddhism, Buddhist
    art, etc.
      The most prolific contribution were Jan
    `Yun-hua`, Tso Sze-bong, Liou Guei-jie, Chen
    Yu-jiau, Li Chih-fu, Yang Huei-nan, Chen
    Ching-shiang, and myself. It is gratifying that
    thirty-seven among those forty-four scholars are
    ethnic Chinese, and particularly that we have not
    only specialists in Chinese Buddhism, but also
    scholars in Tibetan Buddhism, Theravada and Sanskrit
    texts.


返回主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