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教育

           金明法师 著
           目 录
           一、学佛的好处
           二、怎样求到平安
           三、略谈四摄法
           四、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五、实践佛法的六大法门
           六、如何放下万缘专心念佛
           七、念佛要三业清净
           八、念佛要生死心切
           九、学佛的三步骤
           十、信智合一是佛教的特点
           十一、苏东坡与佛印
           十二、佛陀的教育
           十三、米商的奇梦
           十四、漫谈疾病与医药
           十五、修福与修慧
           十六、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十七、什么是真正信佛
·东方佛学文化资料丛书·
·佛陀的教育·
·一、学佛的好处·
学佛的好处
  人类的需要,除了物质食粮以外,还要精神食粮;而在许多精神食粮之中,佛法是最好的精神食粮;一个学佛的人,可以得到很多的好处;现在我想提出学佛的很多好处中比较浅显的三点好处来谈谈:
  (一)认识人生——人从出生到老死,忙碌了几十年,到底是为什么忙?如果说是为了衣食住行的生活,必需有了钱,才能解决生活的问题,那么衣食住行的生活问题解决了以后,应该是不必忙了,但他仍然要忙,甚至有些人会更加忙,因为这个时候,他的生活又有进一步的要求了,衣的质料要讲究美好时髦,食的东西要讲究美味可口,住的房屋要讲究堂皇华丽,坐的汽车要讲究新型舒服;等到一切都得到了,还是不能满足;因为美中还有更美的,好中还有更好的,时髦中还有更时髦的,华丽中还有更华丽的,新型中还有更新型的,舒服中还有更舒服的;人生也就因为这样,贪欲没有止境,追求也没有止境了;不但衣食住行这样,财富、名誉、权力、地位也是这样,终日追求,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猪八戒”走到大水池边,看见很多美女在游水,他的眼界大开了,看到口水都流出来!有个人看他这样如痴如醉,笑着问他道:“在这么多美女之中,你爱那一个?”老猪不假思索地答道:“统统爱!”这正证 明人生的欲望无穷,都存有希望一切尽归於我的心理。欲语说:“天高不算高,人心才算高。”
  中国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后来皈依佛教,拜黄龙禅师为师父,传说这一位修成道果的仙人,有一天化成一个老头儿的样子,降临人间,在路上碰到一个小孩子,吕洞宾为了要试探人心,就问小孩子道:“小朋友!你希望得到什么吗?我可以满足你的愿望。”这个小孩子心里想: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无过于黄金,有了黄金,什么都可以得到了;於是,他回答道:“我希望得到一块黄金”吕洞宾用手向路边的一块大石头一指,那块大石头马上变成黄金了;吕洞宾笑着对小孩子说:“小朋友!你把这块黄金拿去,当做我们的见面礼吧!”这个小孩子想不到吕洞宾会点石成金,他给吕洞宾像变魔术一般的动作楞住了;可是当他思索了一会儿,本来的主意又变 了,他对吕洞宾说:“我不要这块黄金!”吕洞宾觉得奇怪,问他道:“你嫌太小吗?”小孩子说:“不是。”吕洞宾更加莫名其妙了!就问小孩子道:“那么你为什么不要?到底你是要什么?”小孩子指着吕洞宾的手指说:“我要你的手指!”吕洞宾问:“你不要黄金,要我的手指做什么?”小孩子很坦白地说:“我起初本来是要黄金,但是当我看到你的手指可以点石成金,可以变成更多的黄金,所以我要你的手指;老伯!你刚才不是说你可以满足我的愿望吗?请你将你的手指给我吧!”吕洞宾听了这一番话,感到很失望!他心想:人类的心,真是“欲壑难填”,永远不会满足的啊!摇头叹息地走开了。这个有趣的故事,正是说明人类的心,是永远没有满足的!因为没有满足,所以要拼命去追求。但是,:“人生恰似采花蜂,飞南飞北飞西东,采得百花成蜜后,一场辛苦一场空。”正在忙碌中的人,终日忙着向外追求,从来不会、也是没有空去研究这些问题的。
  佛法,是茫茫人海中的慈航,它教人认识生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指示人生的真谛,使人获得内心的满足与安乐,把人生从烦恼的此岸,运载到安乐的彼岸。
  中国清朝第一代的顺治皇帝,对佛法很有研究,他羡慕出家人的生活,很想出家修行,他曾经做了一首耐人寻味的偈子:“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这首偈子,提出了人生的生从何来,死往何去的问题。懂得佛法的人,虽然做了皇帝,也会在寻求研究人生的问题;不懂佛法的人,活了一辈子,都是在糊涂中过生活,糊里糊涂的来,糊里糊涂的去,从来不会去想这个问题。这首偈子,提出了人的一生整个过程的问题,但是最重要的是生与死的两上问题:“未曾生我谁是我”,是生的问题——生从何来?“合眼朦胧又是谁”,是死的问题——死往何去?要解答这两个问题,先要明白一个佛教的名词“业力”。
  “业力”,印度的梵语叫羯磨(Karma),巴利语叫迦马(Kamma),意思是行为或造作。原来我们一切的行为、动作之后,都会留下一种力量,潜存於心中,这种力量,佛教把它称为业力。业力留存於心中,紧跟着我们不放,好像我们的影子,跟随着身体一般。这业力从它性质来说,分为善业和恶业。善业可以决定人的生命,走向良好的去处,得到舒适的享受;恶业可以决定人的生命,走向恶劣的去处,得到坎坷的遭遇。
  那么人生到底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呢?简单地说:人的生是由业力而来,死则随业力而去。
  佛法说明善恶果报,有六道轮回,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天道,人道和阿修罗道,叫三善道,是造作善业者的去处;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叫三恶道,是造作恶业者的去处。
  我们了解了这些道理,也就可以认识到人生是多么可贵的,因为人道为三善道之一。人生到底生从何来呢?毫无疑义的,人生是由善的业力而来的。那么死往何去呢?这就要看你现在的行为动作如何而定了,如果你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不但可以得生人道,而且可以上升天道;要是你能够进一步依佛法的指示,去修行解脱道,还可以超出六道轮回,解脱生死,成为大自由的圣者。假如你现在的行为动作,大都是为非作歹,损人利己,那么三恶道当然就有份了。所以,明白了这些道理后,你要选那一条路子走,自己就有把握了,你的人生前途如何,可以由你自己做主了。
  (二)净化人生——因为现代的科学昌明,工艺发达,工厂到处设立,造成了空气污染,影响到人类身体的健康,这是稍有科学知识的人都知道的;但是,人类内心的烦恼污染,实在是时时刻刻都在严重地影响人类心灵的安宁,可是没有研究佛法的人,却很少知道的。中国明朝有一位理学家王阳明先生,因为他的理学是从佛理中摸索出来的,所以他就知道,烦恼是很严重地影响到人类的心灵,控制着人类的思想,于是他说:“山中之贼易治,心中之贼难防。”烦恼被形容为贼,这正说明烦恼的厉害;其实,我们的心灵所以不能够安宁,就是烦恼在扰乱,在作祟;我们的行为所以会违背真理,也是烦恼在驱使,在鞭策。
  烦恼到底有几多种呢?佛经上说:人类内心的烦恼,共有八万四千种之多,所以佛陀也就开示了八万四千种的法门,来对治那八万四千种烦恼;所谓“佛说种种法,为治种种心。”心,就是指我们心中的烦恼。
  充满着烦恼的人生,是染污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所以必需要改造。但是要怎么样去改造呢?就是要把它净化。我们学佛,就是沐浴佛化,用佛陀的法水,来洗涤我们内心的垢秽,等到我们内心的恼烦垢秽清除了,那么,我们那染污的、缺陷的、痛苦的、不理想的人生,便可改造成清净的、圆满的、快乐的、理想的人生了。
  从前,印度萨罗国有一位国王,叫做波斯匿王,有一天,波斯匿王出巡,在路上遇见一个老公公,头发苍白,这显示着他的年纪已经很老了;国王问他道:“老公公!你今年几多岁?”老公公不假思索地答道:“四岁!”波斯匿王觉得惊奇起来!他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再伸自己的右手,竖起四只手指向老公公问道:“你才四岁?”老公公点点头,很肯定地证实道:“不错!我今年的确才四岁。”老公公知道国王一定感道疑惑,就再向他解释道:“以前我不懂佛法,活了几十年,思想、行为都被内心的烦恼控制着,做了很多自己以为对而实在是不对的事;四年前有个机会,给我听到了佛法,我才认识了人生,皈依了佛教,实行佛陀所指示的道理,依佛法去生活,去净化人生;最近这四年来,才算是真正的做人,所以我说:今年才四岁。”国王听了老公公这一番话,非常感动!点头称赞道:“老公公你说得对,一个人要能够学习佛法,照着佛法去做人,才算是真正的做人。”
  (三)庄严人生——庄严是佛教用来形容美好的词句,庄严人生,也可以说就是美化人生。一般来说,美可分为形相美和内在美,形相美属于外表,内在美则指人的德性。单有外表的形相美,而没有内在的德性,这还是有缺陷,不算完全的美,所以人生除了有外表的形相美以外,必须充实内心的德性美;内外俱美,才可以称为庄严的人生;而庄严的人生,才是快乐、幸福、完美的人生。
  佛教是一种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学佛的人,必须实践佛陀所指示的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的道德行为,来培养与充实内心的德性,以庄严人生。
  从前印度有个大慈善家叫给孤独长者,他的第七儿子,娶到一个非常美丽的玉耶女做妻子;玉耶女自恃她的姿容秀丽,瞧不起公婆和家里的人。
  有一天,长者请佛陀来到家里,想要教导玉耶。玉耶知道佛陀来了,却故意避开,不愿出来见佛陀。后来,她为了好奇,躲在门后,从门缝里偷看佛陀。她看到佛陀庄严的德相,实在比她更美!于是自动出来,向佛陀行礼。
  佛陀说:“玉耶,你有着佼美的容貌,如果配上端正的心行,那就更好了。要知道,佼美的容貌,只是外表美;而端正的心行,才是内在美。只有佼美的容貌,而心行不端正,还是不足取的。真正的美人,必须内外俱美!”
  玉耶听了佛陀的开示,心中的骄傲完全消除了。她皈依了佛陀,佛陀教她实行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的好行为,以充实她内心的德性美。她依教奉行,立志做一个内外俱美,真正的美人。
  佛法是指导人生、激励人生、鼓舞人生的;学佛除了可以认识人生、净化人生和庄严人生以外,还可以把缺陷的人生,改造为美满的人生;从迷梦的人生,演变为觉悟的人生;由生死的人生,进化为解脱的人生,由凡情的人生,升华为圣智的人生。总而言之,学佛的好处:是说不尽的。希望大家不要犹豫,赶快一齐来学佛。
·佛陀的教育·
·二、怎样求到平安·
怎样求到平安
  同样是拜佛,许多人的目的,并不尽同;有的求福,有的求慧,有的求财,有的求子,有的求家庭和睦,有的求事业发展,……但是,尽管大家所求不同,其中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求平安”;所以每逢大法会,到处可以听到“求平安”的声音。
  我们知道,平安的所以会为大家一致的希求,实在是因为平安是大家所需要的!没有平安,即使你赚了很多钱,尽管你的事业怎样发展,都是没有用的。因此,我们在马路上走动,或在建筑工地,大家都知道“安全第一”;而在社会上活动,应该可以说是“平安第一”了!
  大家都希望平安,大家都在求平安,那么,平安的真正意义,应该要研究一下:真正的平安, 应该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种:物质的平安,乃是外在的平安;而精神的平安,便是内心的平安。这两种平安,都是人生所必要、所希求的。
  我们人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要素组织而成的;例如我们身体上的皮肉筋骨,属于坚性的地大;身体上的涎血便汗,属于湿性的水大;身体上的温暖热度,属请教性的火 大;身体上的气息呼吸,属于轻性的风大。由这四大要素组成的身体,如果有一天四大失调、伤风、感冒、咳嗽、发热等种种疾病,马上就来;疾病发生,便是身体上的不平安了。
  除了身体上可能发生不平安的疾病以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上,也有很多不平安的事可能发生,例如事业失败、交通出事、刀伤、火烧、溺水、触电等等;还有风灾、火灾、地震、兵灾等,这些天灾人祸的降临,使人防不胜防。总而言之,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随时随地,都有灾难,实在是多难多灾多忧多苦啊!
  从佛教的观点说,人生的病有两种:一为心病,要用佛法的法药医治;一为身病,要用世间的药物医治。有些人身体有病,不要延医服药,却去求神问卜,杀畜生去祭祀鬼神,冀求却病延年,弄到小病变大病,终于不治;这是最愚笨的办法。这种迷信的举措,为佛教所反对!《药师经》里说:“又信世间邪魔、外道、妖孽之师,妄说祸福,便生恐动,心不自正,卜问觅祸,杀种种众生,解奏神明,呼诸魍魉,请乞福佑,欲冀延年,终不能得。”这种人虽是想求平安, 可惜他妄从世俗邪说,把求平安的方法弄错了。
  那么,我们应该要怎样去求,才能得到平安呢?
  (一)虔诚称念佛菩萨名号——诸佛菩萨,都曾发过大愿,救度众生;不过愿有通别,通愿是四弘誓愿,佛菩萨都一样;而别愿则各有不同,如药师佛曾发十二大愿,观音菩萨曾发“寻声救苦”的大愿等。我们称念佛菩萨的名号,先要注意那个“念”字;许多不会念佛的人,“口中念弥陀,心里动干戈”,这完全不符合念佛的意议;要知道,“念”字下端是个“心”,这告诉我们;’念佛不光是口头上的事,主要在心;所以佛经上说到称念佛菩萨名号时,都说“一心称名”,这就是说:当我们称念佛菩萨的名号时,必须要真诚恳切, 专一心念,没有其他的杂念混入;这诚恳专一的心念越深,就越能得到佛菩萨的感应。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念佛菩萨名号,很快就得到感应,求到平安,有些人却不然?这就关系到我们的心是否恳切与专一的问题,并不是佛菩萨有什么大小眼,或有什么分别心。要知道,我们凡夫的心像池水,佛菩萨的心像月亮,凡夫心中杂念纷纷,好像池中的水,混浊不清,虽然明月当空,怎能映现?所以我们称念佛菩萨的名号时,必须摒息杂念,放下万缘,虔诚恳切,专注一心,这样才能得到佛菩萨的感应:这好像池水澄清,月亮必然就会映现一般。因此,只要我们能一心称名,佛菩萨必能感应!《法华经》普门品里,释迦牟尼佛告诉无尽意菩萨说:“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二)诵经持咒——求平安的另一方法,是诵经持咒;念佛菩萨名号,要懂得所念的佛菩萨的愿行,同样的,读诵那一部经,也要思惟那一部经的义理,才能获得利益;在《药师经》里,释迦牟尼佛告诉文殊菩萨说:“复应念彼如来本愿功德,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所乐求一切皆遂。”又说:“若见男子女人有病苦者,应当一心,为彼病人,常清净澡漱,或食,或药,或无虫水,咒一百八遍,与彼服食,所有病苦悉皆消灭。若有所求,志心念诵,皆得如是无病延年。”因此,我们应该常常听经,明白经里的义理,然后于读诵时,才能思惟其义。
  (三)布施行善——上面所说求平安的两种方式,不管你是用称念佛菩萨的名号来求平安也好,或是用诵经持咒来求平安也好,都必需同时兼做布施行善的工作;而且这布施行善的工作,一定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经常随时随地去做;并不是等到大难临头时,才来赶快念佛呀,布施呀,行善呀!这种所谓“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的行为,是最要不得的。
  求平安既然有称念佛菩萨的名号或诵经持咒了,为什么还要布施行善呢?这理由很简单,第一、佛教是讲因果的,世界上没有无因的果,布施行善是平安的因,而平安便是布施行善的果:“不曾下得春时种,空守荒田望秋收”,那是徒然的。第二、佛教是讲唯心的,佛菩萨的一切愿行,都是由他们广大的慈悲心所激发的,我们要求佛菩萨默庇,必然要学佛菩萨的慈悲心,才能感应道交。
  布施,包括财施和法施;你拿财物去供养三宝,救济贫穷,以及乐助社会上教育、慈善福利事业,这叫财施。你把你所知道的佛法或各种知识技能,乐意义务的传授给人,这叫法施。除此以外,你看到人家迷路,去指引他;看到人家东西拿不动,事情做不好,你帮助他拿、帮助他做,那你就做了“身行的布施”。你对待人家,态度慈和,面容欢悦,那你又做了“容颜的布施”。你和人家说话时,勉励人家行善,人家有了忧苦、恐怖、你安慰、劝导他,那你又做了“语言的布施”。你看见人家受苦,心生怜愍,看到人家布施,心生欢喜;那你又做了“心意的布施”了。只要你存布施的心,随时随地都有布施的机会,随时随地都可以实行布施。
  说到行善,范围可大了,包括戒杀、放生、以及一切利益人群的事情,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力量,脚踏实地去做有益人群的事。有些人说:“我没有力,又没有钱,怎样去做利人的事?”其实,行善也是一种慈悲心,只要你有这种心,就有力量;比方说你看到一个人跌在河里,你会游泳,你就立刻跳下去,把他救起,这就做了一件救人的好事了;如果你不会游泳,你也可以替他喊“救命”,这也是做了一件善行;而这喊“救命”,也即是你做好事的力量了。
  怎样求到平安呢?恒常布施行善,虔诚称念佛菩萨的名号,并且诵经持咒,这是达到平安的康庄大道。
  上面所说的,是人生外在的平安;外在的平安虽然为现实人生之所需要,但还不是全部的平安;人生全部的平安,应包括外在的平安与内心的平安。所以,说过了外在的平安,现在应该进而谈到内心的平安。
  我们内心有什么不平安呢?简单的说,就是因为烦恼妄想扰乱我们的内心,使我们整个心灵上,笼罩着昏烦、热恼、焦躁、逼迫的不安气氛,没有片刻的安宁,所以不平安。这些烦恼,根据佛教唯识学上说:有八万四千种的多,把它归纳起来,成为二十六种,包括根本烦恼六种和随烦恼二十种。烦恼,不但扰乱我们的心灵,支配我们的情感,同时也操纵我们的生活,控制我们的行动。所以寻根究底,我们许多外在的不平安,还是由这内心的烦恼而生起。所以要灭除烦恼,很不容易!提倡知行合一的大哲学家王阳明先生说:“破山中之贼易,破心中之贼难。”所幸释迦牟尼佛曾为对治这八万四千种的烦恼,开示了八万四千种的法门,教我们依这法门去修习,便可以解脱烦恼的束缚,达到平安的境地。
  根据以上所说,我们要求内心的平安,必须修习法;而修佛法,则要履行三个步骤:
  一、闻——亲近明师,听闻佛法,阅读佛教的书籍,由是而使我们的智慧萌芽。
  二、思——听闻佛法以后,把所学的佛法,加以深思熟虑,决择研究。
  三、修——把所听闻所思惟过的佛法,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实践起来。
  由听闻佛法所生的智慧,叫做“闻慧”;由思惟佛法所生的智慧,叫做:“思慧”;由修习佛法所生的智慧,叫做“修慧”;闻慧、思慧和修慧,总称“三慧”。
·佛陀的教育·
·三、略谈四摄法·
略谈四摄法
  佛教是个注重于道德的实践的宗教,研究佛学,切不可当作一种学问来研究,必须在理解之后,就要切实去履行,所谓“解行并重”,即是这个意思。一个决志学佛的人,对于佛法如果能够做到“解行并重”,把佛法与生活打成一片,这就是以佛法来作为道德行为的修养准绳了。这样,才能够摄化众生,才能够获得佛法真正的利益。
  那么,一个修行者,到底要以什么来作为修养的准绳呢?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佛陀,曾经开示“四摄法”,这就是修养准绳。
  “四摄法”的“摄”字,是摄受的意思,也可以解释为领导:一个学佛者想要影响别人,摄化别人,使另人接受自己的意见。使别人也和自己一样有向善向上的进取心,那他就必须要有方法,这方法就是现在要说的“四摄法”。
  一、布施摄:布施是佛学上的术语,它的意思是帮助;帮助人家的好行为,就叫做布施。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有些人需要物质的帮助,有些人则需要精 神的帮助;需要物质的,我们能够给他金钱或东西的帮助,这叫“财布施”。需要精神的,我们能够义务给他各种知识,技能、真理的教授,这叫做“法布施”。还有一些人受到威胁,心里害怕,我们能够安慰他,或帮他设法解除威胁,使他心里安定,这叫“无畏布施”,我们能够常常这样去帮助人家,在自己方面,既可养成乐善好施的精神,而对于他人,必将怀着感恩的心情,渐渐地接受我们的教化。
  说到把自己的金钱布施给人家,一般人总以为我施给人家一块钱,我自己的钱就少了一块,我施给人家十块钱,我自己的钱便少了十块:殊不知从佛法上说,布施是种福田,不是用加减的算法可以计算的。什么叫种福田呢?布施给人家,好像播种在田地里,到将来收成时,那所播的种不但不会减少,反而增加了好多倍。我们看见现实的社会上那些慈善家,天天布施,他的家产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不断增加起来;而那些经常接受人家布施的,他们经过了好多年,仍旧还在过着贫困的生活;从这,也就可以证明布施的确是在种福田了。从前有人说:“施财犹如井中水,一边吊打一边盛;三日五日不打水,何曾淹到井槛边?”实在是至理名言。
  中国宋朝时候,有一位文武全才的文学家,叫做范仲淹,他在“岳阳楼记”那篇文章里,有两句格言,到现在还给很多读书人传诵着;那两句格言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位范先生做了几十年的大官,他所得的俸禄,除了自己节俭使用之外,余下的钱,统统拿去布施;得到他救济的人,多到难以计算。后来,他在苏州买了一所“南园”,打算要来做自己的住宅。一天,有个看风水的先生对他说:“此屋风水很好,后代必出公卿。”换了一个自私的人,知道这屋子可以使自己后代子孙兴旺发达,实在是求之不得了;可是范先生存心助人,他就没有这样的企图,他想:“如果此屋真的后代能出公卿的话,只有自己一家人享受,那有什么用?应该让社会人士大家共同享有,多出一些有才干的人,来为社会国家做事才好。于是,他把“南园”献出,改建为学堂(学校),让苏州的子弟,都可以在那里读书。这种舍己为群的布施精神,何等伟大!实在值得大家学习。后来,苏州那个地方,果然人才辈出;可是范先生的四个儿子,也都做了大官。从佛教缘起的道理说,个人与社会群众之间,本来是息息相关的;所以一个为社会群众谋幸福的人,到头来自己也会得到幸福,所谓“利他则成自他两利”。这道理从范先生存心利人的因果事实,也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二、爱语摄:爱语是说慈爱的话。人类是感情的动物,所以我们和人家接触的时候,要用愉快的态度来对待他,跟人家谈话时,要用慈和的语言来表达;这样,才能使大家感情融洽,意气相通。我们如能常常这样和颜悦色与人相处,在自己方面,既可以养成和蔼友好的态度,而对于他人,必将因你和蔼的态度与慈爱的语言,留下了好印象,怀着好感,而接受你的善言教化了。
  有些人跟人家说话,不懂礼貌,粗暴骄傲,因为这样,好好一件事情,给他一说就说坏了,结果,把事情弄僵了,彼此不欢而散;可是同样的一件事情,换个说话温和有礼的人去说,一说就成功,不但得到对方的完全同意,而且彼此又联络了感情,感情融洽,以后什么事情都好说了。这两种人说同一件事,到底为什么会有这样相反的结果呢?因为前者说话不懂得“爱语”而后者懂得了“爱语”呀!
  爱语,不但能使亲戚朋友友爱地相处,同时也能促进人群社会的亲善和谐。
  我们要说的爱语,大概有下列三类:
  一、劝慰语——人家遇到生病,或者受到灾难,要用温柔的话去安慰他;人家心里恐怖,或者意志消沉,要用勉励的话来劝解他;这样,你虽然没有什么力量去帮助他,可是因为你的同情的态度与劝慰的语言,他会得到精神的安慰,因之而感激你。
  二、胜益语——这是使人更进一步去努力进修的话。例如:有的朋友说得一口流利而标准的外语,由于人给他的激励,使他更进一步去学习外文。有的朋友在大学里考得成绩优异, 由于你给他的激励,他发奋努力,继续深造,准备去考研究生。有的朋友信仰佛教,由于你给他的激励,他进入佛学研究院,参加佛教的活动等。
  三、赞美语——这是称赞人家令人为善的话。每个人都有他的长处,我们应该赞扬他的长处,不要说他的短处,使他欢喜,鼓励他向上进取。韩愈在“原毁”那篇文章里,说古代的君子,他的待人“轻以约,故人乐为善。”到底是怎样的“轻以约”呢?他说:“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我们称赞人家的长处、好处,目的是在鼓励他向上的心。
  中国宋朝文学家苏东坡,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跟佛印禅师很要好,常在一起参禅论道。一天,佛印和东坡,一齐穿着大袍,在禅堂里对面坐着,东坡问佛印道:“你看我坐着,像个什么?”佛印看东坡正襟危坐,规规矩矩,很是庄严,就赞美他道:“你像尊佛!”东坡听到这赞美的话,满怀高兴起来!一会儿,佛印回问东坡:“你看我呢?”东坡很调皮,他看佛印穿着大袍,婆娑于地,就开个玩笑说:“师父像一堆牛粪。”佛印听了,默然不语。东坡洋洋得意,以为这次的玩笑开得胜利了,回家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他的聪明的妹妹苏小妹,说自己每次跟佛印对辩,都输给他,这次却得到胜利了。小妹听了,笑对东坡说:“哥哥!又是你输了。”东坡不解,追问小妹道:“为什么?”小妹说:“师父的嘴里走出一尊佛,哥哥你的嘴里拉出一堆牛粪;你的臭嘴巴,还不是输了吗?”东坡这才省悟,原来说人家的便宜话,吃亏的还是自己。这则故事,说明说人家的便宜话要不得,而说赞美人家的话,到底是于人于己都有益的;好像佛印禅师说的赞美话,那就值得我们学习了。
  三利行摄:利是利益,行是行为,利益人家的行为,叫做利行。从佛法的观点说:这个社会是缘起相关的,社会的好坏,都会影响到个人;所以我们必须养成公德心,时时关心到大众的福利;对于大众的福利事业,必须尽自己的所能,贡献力量,竭尽自己的知识能力,去为大众谋福利。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是中国古圣先贤流传下来的格言。各位!如果有人对待我们刻薄,我们一定会感到不高兴;要是人家对待我们宽厚,那我们也一定会觉得很欢喜。假使有人问我们:“你们要人家刻薄地对待呢?还是要宽厚地对待呢?”我想:我们一定会不约而同地回答道:“宽厚。”但是,俗语说得好:“你要人家怎样对待你,那你就应先要怎样对待人。”这样是说:我们希望别人待我们宽厚,就应该主动地先要宽厚地待人,然后人家才会宽厚地对待我们呀!
  要怎么样去宽厚待人呢?当人家遇到困难或麻烦的时候,需要我助以一臂之力,他的困难或麻烦才能解除,那我就要义不容辞地给予方便,使他的困难或麻烦迎刃而解。朋友甲与朋友乙发生误会,两个人吵起架来,快要动武了;或者双方将诉诸法律,对簿公庭了;我须先用婉言的好话劝解双方,晓以正义,使他们息怒,然后探询双方,找出其误会的所在,个别地替他委婉解释,使他们言归于好。
  有些人说:人家的困难麻烦,吵架动武,或者打官司,是人家的事,与我何干?我何必费神费力去帮他解决,又何必替他们双方释疑言好呢?这是所谓“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者的想法,不足为训。说到这儿,我想起几年前报章上一则火灾新闻,却是可以给自 私者一个很好的教训:
  有A、B、C三家,毗连而居;A家住着一对夫妇,是新婚不久的;B家两兄弟,都和他们的妻子住在一起;C家三兄弟,刚好都是还没结婚的。有一天晚上,A家忽然发生火灾,起初火势不大,丈夫忙着救火,妻子跑到屋外喊救,恰巧B家的两兄弟都不在家,他们的家属听到喊声,急急忙忙跑出来,一看火已烧到屋顶了,女人胆小力弱,帮不了忙,跑到C家打门,想要叫醒三兄弟去救火,那知C家三个兄弟一样的自私,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态度,不肯起身去帮人家救火;于是,火势越来越大,很快地蔓延到B家,且由B家烧到C家来;这时,那自私的三兄弟才着急起来,连忙把东西搬出去,可是他们的东西还没搬完,大火已烧到前门了。这一连三间屋子,没有多久,烧得一干二净了。这则火灾的故事,正可说明不肯帮人家的忙,人家固然得不到好处,但是结果自己也蒙受到损失
  从佛教缘起的道理看,世界上没有一件事物,可以离开别的事物而单独存在的;社会上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其他的人而单独存在的。所以,我们不应该把私人的利益看得太重,而忘记了我所依存的社会群众;而应该将个人融化在社会群众中,去为社会群众谋福利。
  从前有个县长,有一天到乡村去巡察,他看见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公公,弯着腰在路旁种树。
  “老伯,你辛苦了,你种什么树?”县长走近去问道。
  “噢!”老公公看到是县长,忙放下锄头,向县长行个礼,然后微笑地答道:“我种松树,这树长大后高大郁茂,树下可乘凉。”
  县长向老公公打量一番后,很关切地问道:“看来你的年纪已经不少了,这树对你究竟有什么用呢?”
  “人,不应该只为自己打算,而忘记了社会人群的!”老公公温和而坚决地说道:“我是信仰佛教的,佛陀教人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利益人群的事。所以,我种这树,并不希望看它长大,自己享受,而是希望它将来长大成荫,能供公众乘凉的。假使每个人都只为自己个人打算,而忘记了社会群众,都只管眼前的事,而不考虑将来的事,那么我们的国家社会,怎能繁荣与进步呢?”
  县长听了老公公这一番话,若有所悟地点头说道:“老伯!我今天领受你的教益很多了。你说得对,你做得好,你的言论行为,许多大学者都不及你,你实在可以做大众的模范。”县长很恭敬地向老公公行个礼,然后离去。
  各位!老公公知道种一棵松树,长大成荫,起码也要十年以上,将来在树下乘凉的,一定是后辈的人,他自己根本就没有份儿了,但是他要去种,他还很认真地去种,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了解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所以能够将个人融化在社会群众中,去替社会群众做事,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狮子和老虎,都是非常凶恶的野兽,许多人看到它们,都很害怕,但是驯养它们的人,天天跟它们在一起,还要指导它们表演,有时甚至打骂它们,也不会给它们咬伤。很多人觉得奇怪,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只要能使它们知道你对它们好,不会伤害它们,它们便自然而然地服从你,听你指挥,不会随便伤害你了。我举出这个例子,是要说明凶恶的野兽尚且这样,何况万物之灵的人类。人类是富于感情的,我们如能时时替人们服务,处处为人们着想,那人们一定乐意接近我们,接受我们的化导了。
  四、同事摄:同事是佛学上的专有名词,跟我们平常称同在一块儿做事的人叫同事不同。佛陀教导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有与大众合群生活的修养。我们知道,鱼是在水里生活的,人是在社会上生活,时时都要和别人往来接触的;所以个人与社会大众之间的关系,就好像鱼和水一刻也不能离开一样。我们必须与大众一起服劳,共同做事;快乐幸福与大众共享,艰难困 苦与大众同受,把自己同化在大众之中,与大众打成一片,这叫做“同事”。
  社会上有一些人,跟人家格格不入,所以他的朋友也就少了。研究这些人的心理,主要有两点,那就是自私和自大:自私是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他人的死活,处处要占人家的便宜,让别人去吃堀。自大则自己以为自己了不起,目中无人,不管人家有多大的本领,有多高的人 格,总是瞧不起他。对治这种心理上的毛病,要多薰习佛教缘起无我的真理,学习礼让谦和的精神,对待任何人,都要谦虚和气,即使是品德才能地位不如我的,也不好瞧他不起,应该要爱护他们,体贴他们。
  从前法国有位大将军,名叫拿破仑,他是世界上有名的英雄;当他率领着军队攻打马涅斯特时,有一天晚上,他亲自去巡视阵地,发现有一位站岗的哨兵,在树下睡觉;拿破仑看了,起初很生气,但他毕竟是一位有修养的将军,他想到这位哨兵一连打了几天大仗,实在是太疲倦了,因而同情他,把那哨兵的枪拿起来,亲自替他站岗。半小时后,那哨兵醒了,看见拿破仑拿着枪在站岗,怕得全身都发抖起来,赶快跪下去向拿破仑谢罪;拿破仑说:“我知道你长途奔跑,连打几天大仗,太疲倦爱睡了;但是,哨兵是全军的生命,以后不可再做这样的事了!”拿破仑能这样体贴与爱护他的部下,所以得到全体士兵的服从与效忠。
  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处,绝不可把自己当作高高在上的优越者,应与大众同甘共苦,一起服劳,这样才能与大众打成一片,感情融洽,而使大众接受我们的教化。
  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四件事,是佛陀教人合群生活摄化大众应有的修养,我希望在座各位佛教同道们,大家遵照佛陀所指示的这四件事,来训练自己,以期将来为社会服务;自己既有光明的前途,也引导大众走上光明的大道。
·佛陀的教育·
四、·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说到佛理,很多人都认为佛理是很深奥的,不是一般人所能领会的;不错,佛理是释迦牟尼佛陀所觉悟到而宣说出来的宇宙人生哲理,佛所觉悟的境界,用一般人的知识去衡量它,的确是会感到高超玄妙,深奥难知的;如果套用一句哲学上的术语说,是属于“形而上”的;但是我们知道,这“形而上”的哲理,并不是离开“形而下”的事实而存在的;释迦牟尼佛是真理的发现者,同时也是道德的实践者;所以佛法虽然是高超玄妙,但离不开一切人事关系,一个学佛的人,必须从人事中的伦理道德去实践,所谓“学佛先从做人起”。这样,才能与高超的真理相印证,而显出理论与实践的一致。
  中国唐明时,有个大诗人,叫做白居易,他是一位真诚的佛教徒,当他在杭州做刺史的时候,有一次,到秦望山去和鸟窠禅师讨论佛法;他问鸟窠禅师道:“佛法的大意是什么?”鸟窠禅师不假思索地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位大诗人很感失望,他以为禅师对这问题,一 定会发挥精辟的长篇大论,那里知道所得到的答复,只是寥寥两句平凡的话而已,因此,他颇感不满地道:“这两句话,三岁的小孩子也懂得呀!”禅师却很郑重地告诉他:“尽管三岁的小孩也懂得,可是八十岁的老翁,却不一定就做得!要知道,真理并不离开我们很远,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不要轻视这两句平凡的话,能够好好地在一切日常生活中,把它实行起来,才是真正懂得佛法的!”到这时,白居易才从内心深处佩服禅师的高见。
  从这个故事,就可以知道,佛教是一种道德的实践的宗教,它虽具有高深的哲理,但却是极注重于道德行为的实践,一个佛教徒,必须要在日常生活行为中,随时随地努力去做好事,尽量避免一切过失,才能培养成完善的人格。
  那么到底要避免些什么过失?而又怎样努力去做好事呢?
  从佛教的观点说,一个人起码要实行五种道德:
  一、不杀生而仁爱。
  二、不偷盗而重义。
  三、不邪淫而有礼。
  四、不妄语而诚信。
  五、不饮酒而正智。
  这五种都是做人应有的道德行为。
  诸位听到这儿,心里必然会打个问号:“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这样做?”那么请大家平心静气,听我慢慢道来:
  第一,为什么我们要实行不杀生而仁爱呢?诸位!一般人最舍不得丢掉的东西是什么?是吃的、穿的、住的吗?是金钱、珠宝吗?都不是。这些东西虽然可贵,但有时还可以毫不顾惜地抛弃了;惟有自己的生命,怎样也舍不得丢掉!甚至割去了一只手,或锯去了一只脚,牺牲了身体的一部份,还是要求生命的存在。所以说,一般人最舍不得丢掉的东西,就是自己的生命。但是,我们爱惜自己宝贵的生命,也就应该爱惜别人宝贵的生命,我们不愿别人伤害自己的生命,也就不应该去伤害别人的生命。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佛教教人“不杀生”。
  假使有一个地方,随便杀人是没有罪过的,那么,住在那个地方的人,随时随地都有被杀的危险,生命一点保障也没有,大家都会堕在惊惶恐怖的深坑里,过着忧虑痛苦的日子了。所以社会秩序的维持,人类生存的保障,全靠大家能够共同遵守“不杀生”;因此,“不杀生”不但是佛教第一的戒条,同时也成为国家重要的法律了。
  进一步说,不但人类,就是其他一切动物,也和人类一样的有生命,一样的害怕死亡,一样的知道爱护自己的生命;所以,我们对于一切动物,也应该要爱护,不要故意去伤害它们。
  我们能够爱护人类,爱护动物,不作故意的残杀与伤害,就可以养成一种慈悲仁爱的心灵,以及和平互助的生活方式。
  第二,为什么我们要实行不偷盗而重义呢?我们知道,生命既是大家都认为最宝贵最舍不得丢掉的东西,但是要维持这人人都认为宝贵的生命的存在,却又不是简单的;肚子饿了要吃饭,天气冷了要穿衣,遮蔽风雨要屋子,日常生活,需要各种东西;必须有这种种物资上的资给营养,生命才能够继续维持下去。所以,佛教把我们宝贵的生命,称为“内命”;而把这些生活 所需的物资财产叫做“外命”;因为从我们生活需要上说;这些物资财产,也就形成每个生命外在的一部份了;如果没有它,那生命的存在,便会发生问题了。所以这些物资财产,如果给人家偷拿了去,或者抢劫、侵占、剥削了去,那么直接间接的,就会威胁到生命的存在了。所以佛 教教人不可伤害他人的“内命”——“不杀生”以后,接着又教人不可侵夺人家的“外命”——“不偷盗”。
  一般来说,世间一切财物,都是各有主权的;主权的转移,必须经过合法的手续,付予相当的代价;这种主权的保障,就是为要保护各人生存所必需的物资。假使一件东西,主权不属于我,而我为了贪心的驱使,用非法的手段,去偷窃、骗取,或者强夺,不付代价,不费劳力地把它变为己有,那是多么可耻的行为啊!如果所有的人都这样做,那么财物的主权,便没有了保障,你侵我夺,社会就要紊乱了。所以我们必须尊重别人的主权,严守“不偷盗”的戒律。
  我们能够严守“不偷盗”的戒律,而戒绝一切欺骗等的不良习惯,就可以养成光明磊落,崇尚正义的胸襟。
  第三,为什么我们要实行不邪淫而有礼呢?我们知道,人群社会之所以有男女婚配的设施,从个人说,原是为要养成贞节的人品,从社会说,亦为人类生生不绝的繁衍。所以男女的结合,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与社会的礼节。如果没有通过法律与而乱行非礼,则有乖于国家的法律,亦破坏了社会的礼节。所以在佛教的戒律上,原许在家的佛教徒,有正当的夫妇配偶;但是对于非合法的苟且淫行,是不许可的;因为这种邪淫,会丧失个人的品格,破坏家庭的和谐,伤害社会的风化。
  第四,为什么我们要实行不妄语而诚信呢?我们知道,社会国家是由许多“个人”集合而成的;同在一个社会的许多“个人”,彼此要传达情感,交换意见,完全是靠着语言;可以说,人类的社会关系,完全是由语言构成的。假如我们的语言不正确、不诚实、就不能负起传达情感与交换意见的任务了;这好像两岸之间,拆断了桥梁,人与人间的联络被破坏了,就会造成社会的紊乱。所以佛教教人“不妄语”,要说诚实、正确而有意义的话。
  进一步说,文字是语言的记录,它的传达情感,沟通意见的功用,和语言完全相同,而其效力更大;所以我们在语言上不可撒谎,在文字上也同样的不应该虚妄。
  第五,为什么我们要实行不饮酒而正智呢?要知道,酒的本身,并没有罪恶,可是我们喝了酒之后,却可能引起罪恶的行为;因为酒一下肚,由于酒精的刺激,性乱起来,既大胆,又行动,神经系统失去了理智的控制,什么天大的罪恶都干得出来,所以佛教教人“不饮酒”。
  上面所说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和不饮酒的五种道德行为,在佛教称为“五戒”,是释迦牟尼佛陀教导每个佛教徒的基本道德行为。目前的社会,人心浇漓,我们每天打开报纸,都有人间悲剧演出的报导,那些罪恶的类别,又都不出杀、盗、淫、妄、酒的范围。因此,人类的安全,虽有法律的保障,但法律只能制裁于事后,却不能防患于未然;要杀人的、要偷盗的、要奸淫的、要欺骗的,仍然我行我素。而生活于现实世界中的人,谁也没有把握 绝对不受杀、盗、淫、妄等灾祸的威胁。所以我们每个佛教徒,不但自己应该要实行五戒,同时还要多多鼓励人家实行五戒;因为多一个人实行五戒,人数社会便会减少一分灾祸的威胁;假 使人人都能实行五戒,那么我们这个世界,便是人间净土了。
  从前有个小偷,到山上的一间寺庙里去,想偷一位老和尚的东西,老和尚正在打坐,看见小偷从黑暗中摸进来,到了房间,把衣服零物包做一包,准备拿走,老和尚这时才出声:“慢点走!”那小偷听到老和尚在他的身边说话,吓得魂不附体,赶快跪下求饶;老和尚说:“你不要骇怕,我看你的肚子一定饿了,后面厨房里面还有饭,你去吃饱了来,我有话和你说。”小偷听说, 鼓出望外,吃饱饭后,老和尚对他说:“你年纪这样轻,为什么要做小偷?要是给人家抓去,一定被打,送官究办,那时你自己的名誉既不好,又连累到你的父母祖宗也都损坏名誉,就是将来你的儿女、也因为你做贼的关系,没面见人;你试想想、一人做坏事,使得三代受辱;今晚你碰到我还好,要是遇到别人,那就不堪设想了……我这里有几十块钱,你拿去做小生意过活,免得再做这危险的坏事。”小偷被老和尚说得痛哭流涕,他跪下去说:“老师父!你老人家不打我,不骂我,还给我饭吃,我已感恩不尽了!但你给我钱,我可不敢接受。”老和尚觉得很奇怪,问他:“你的目的是来偷钱,为什么给你钱,你反而不要?”小偷说:“我以前曾经有朋友同情我,给我钱做小生意,可是我的贼党很多,钱一到手,没几天就花光了,仍旧去做贼,失手了,给警察抓去,坐了几个月监牢,释放出来,再有人给我钱,没有几天又是完了,再做小偷;这样一连坐了几回监牢;所以老师父给我钱,我不敢接受;老实说,我是不能学好的,恐怕辜负了你老人家的一片好心呀!”老和尚对他说:“这不是你不能学好,而是你没有要学好的决心!如果你能下定决心要学好的话,我有个办法,可以使你学好。”小偷听了很欢喜,问老和尚:“有什么办法?”老和尚说:“皈依三宝,受持五戒,对佛发愿,誓做好人!”小偷一一听从,就在佛前受了三皈五戒。小偷回家不久,贼党又来找他,要他再去干那非法的勾当,小偷说:“我洗手不干了!”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已经皈依三宝,受了五戒,五戒的第二条是不偷戒,所以我不能陪你们去了。”贼党说:“今天晚上我们不是去偷,是要去抢,因为有一个人,从银行里携回很多钱,我们打算用手枪去劫夺;这是难得的机会,就跟我们再去一趟吧!”说着,一定要强他今晚一道儿去;小偷被迫无奈,乃对贼党说:“那末,让我去山上向师父交代一件重要的事情以后再回来跟你们去;如果师父另有事情嘱咐,我就不回来,你们自己去吧!”小偷到山上,对老和尚说明此事;老和尚说:抢的罪过比偷更重,那里可以?你不可以去!”小偷听了老和尚的话,那晚就在山上不回。一群贼党等不到他,自己打抢去了;那知正在打抢的时候,被警察包围,一网打尽。第二天早上,报纸刊出打劫被警察包围的新闻,并把被抓一群贼党的照片,都登出来;小偷看到报纸,流了一身冷汗;从此发誓行善,终身不做坏事了。
  从这个故事,就可以证明;对于人民的作恶,政府的法律,只能制裁于已然,而不能防患于未然;但是佛教的戒律,却能使人不但不做犯法的行为,而且不敢萌起作恶的心念。中国大政治家孙中山先生说:“佛教能补法律之所不及”;这句话真是至理名言。
  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是佛教的五戒;仁、义、礼、智、信,是儒家的五常;两者的义理相近,是人人都应实践的道德行为。人群社会,如果大家能够做到“不杀生”和“不偷盗”,那么每个人的“内命”和“外命”,都能得到安全了;如果大家能够做到“不邪淫”,那么每个人的家庭,都能得到和谐了;如果大家能够做到“不妄语”,那么整个 社会国家,也都能够和平安乐了。所以,不但个人要有健全的人格,必须实行佛教的五戒:就是人类世界要达到和平安乐,吼非大家一齐来实行 佛教的五戒不可!希望大家共同努力,来推行这人生应行的五种道德。
·佛陀的教育·
五、·实践佛法的六大法门·
实践佛法的六大法门
  佛法,有人把它比喻为黑夜的明 灯,有人把它比喻为苦海的慈航,这都可以说是适当的比喻,不过我觉得似乎比较抽象一点,不如把它比喻为一部大医书,不是更具体、更现实而更恰当吗?因为佛法包括经、律、论三藏,事实上就是一部医治人生心病的大医书,凡人生各种心理病症的病理与医方,无不清清楚楚地载明在里面。
  人生心理上到底有什么病呢?烦恼病。烦恼潜伏在我们的内心,支配着我们的情感;有了它,人生的一切痛苦都来了。要医治这内心的烦恼病,不但中医的丸、散、丹、膏不能奏效,就是西医用注射或施手术,也是无济於事的;对治烦恼病的对症灵方妙药,惟有佛法。
  人生的烦恼病,到底总共有几多种:佛经里面告诉我们:人生的烦恼,共有八万四千种之多。好在这么多种的烦恼,都有它的对治良方;这对治的良方,就是释迦牟尼佛陀所开示的八万四千种法门。佛陀是一位大医王,他能遍医一切心病,指示各种对治心病的灵方妙药:所以佛经里面说:“佛说种种法,为治种种心”。这就是说,佛陀所开示八万四千种的法门,是要对治人生八万四千种的烦恼心病。
  人生的八万四千种烦恼里面,有六种是比较重要的;同样的,佛法是八万四千种法门里面,也有六种是比较重要的,刚子是对治那六种比较重要的烦恼病。用佛教的术语说:那六种重要的烦恼病,叫做“六蔽”,包括悭贪、毁犯、恚、懈怠、散乱和愚痴。而六种重要的法门,称为“六度”,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现在就把人生心理上的“六蔽”,和它对治法门“六度”,逐一配合指出,并加以说明:
  一、布施度悭贪——人生第一种的心病是悭贪,本来衣可御寒,食可果腹,住可蔽风雨,也就够了,但是一般人往往为了贪欲的驱使,还要求锦绣绫罗,山珍海味与高楼大厦;生活所需的物资财产已经多了,还要拼命去追求那更多与更好的;但是多上还有更多的,好上还有更好的,於是贪欲没有止境,追求也就没有止境了。正在竭力追求的人,都没有想到:“大厦千间,夜眠几尺?家财万贯,日食几何?”为了贪求眼前的一些暂时福乐,人与人,家与家,国与国之间,都不断地发生斗争扰乱;甚至父母兄弟之间,也会为了利害的冲突,而互相斗争,互相陷害。所以佛陀曾说:“贪欲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贪心之所以会生起,乃是因为不明白人生社会缘起互助的道理,是以一切都为自己着想,不肯利益别人;恨不得把世界上所有可爱的东西,都占为己有,那管别人的幸福与安乐,因此,就被悭贪的病魔缠绕了。如果他能正确地解悟到人生社会,原是缘起互助的,他便能逐渐去除自私的心,自私锢蔽消除了,就可了达人我一体,他人的痛苦,即等於自己的缺陷,因之,便能激发起同情心,帮助他人;这种帮助他人的行为,佛教把它称为布施。
  常行布施,看见人家物资上或精神上有困难,需要帮助,就尽能力所及,给予适当的帮助,久而久之,悭贪的病便可消除!这叫做布施度悭贪。
  二、持戒度毁犯——人生第二种的心病是毁犯,许多人对於人生应行的善事,如护生、布施、守礼、诚信等等,认为毋须如此,任意毁坏不做;而对许多人生应戒的恶争,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等等,却随意去犯;所以,佛陀教人要持戒。不过有些听了持戒就害怕,以为持了戒,不可以杀生,不可以偷盗,不可以邪淫,不可以妄语,不可以饮酒,实在太束缚了。其实,这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我们知道,戒的目的,是在防非止恶,它不但不是束缚,而且含有绝对自由的作用;这话怎么说呢?要知道,所谓自由,它的意思不是放荡,而是以不妨碍人家不侵犯人家为原则;持戒的人,以戒轨范身心,不去侵犯他人,因之可使大家都能过着自由的生活。反过来说,不持戒的人则反是,他杀生,侵犯了人家生命的自由;他偷盗,侵犯了人家财物的安全;他邪淫,妨害了他人家庭的和谐;他妄语,妨害了他人来往的信用;他饮酒,妨害了自己的身体的健康;酒醉了,胡作非为,又可能妨害人家生活的自由。
  戒,是佛教的根本精神,所以佛教徒不论在家与出家,都视受戒为人生的一件大事!我们只要看寺里每次传戒,在家和出家的佛教徒前来受戒的,多到数百余人,就可知道大家对於戒的重视。虽然,受戒须要学戒,才能切实了知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不可去做;什么是应该做的,不可不做。而受戒与学戒的目的,都在持戒。
  要疗治人生心理上毁犯的病,惟一的良方是立志持戒;到了戒行精严时,毁犯的心病自然消除!这叫做持戒度毁犯。
  三、忍辱度恚——人生第三种的心病是恚,一般人因为内心有着恚,所以动不动就发脾气。一个人恚的心生起时,只望人家的痛苦加深,只望人家越不幸越好;什么刻毒的言词,都说得出口;什么狠恶的手段,都搬演出来;可是这样一来,再要好的朋友,往往因此绝交;甚至再恩爱的夫妻,也会因此反目。等到事后懊悔,已经迟了。
  佛经里面,记载一则有趣的故事,从前在印度阿练若池的边岸草丛里,有两只雁鸟,他俩和池里的一只乌龟做好朋友,有一次,因为久旱不雨,池水涸乾,龟在池里,受烈日蒸炙之苦,两只雁鸟很同情乌龟的遭遇,共商办法,把乌龟迁移到另一有水的池塘去;商量结果,办法是这样;利用一根树枝,叫乌龟用嘴紧衔中间,而两雁则分衔两端,然后飞到有水的池塘去。在未起飞前,雁嘱乌龟:“在飞走时,你千万不可开口讲话,切记切记!”乌龟当然听从:可是衔飞到一个村落的上空时,忽然被一群小孩子看见了,个个都很惊讶地高声呼叫:“乌龟给雁衔走了!乌龟给雁衔走了!”乌龟听到了下面小孩子们这样的呼叫,认为有伤自尊,心中怒起来,于是开口厉声骂道:“你们知道什么?这跟你们有什么关系?”正当说时,乌龟嘴巴一松,突然从高空跌了下来,摔在一块坚硬的岩石上,身体粉碎,一命呜呼了。可怜愚昧无知的乌龟,因为一时恚心起,断送了宝贵的生命。这故事可以给我们好发脾气的人,做一个借镜。
  对治恚的不二法门,就是忍辱。但是佛教所说的忍辱,是一种强毅的忍力,不但可以成就世间的大事业,就是出世间的一切善法,也无不靠它完成。所以释迦牟尼佛陀曾经教诫弟子们说:“世间最有力者,为能行忍辱之人。”因此,忍辱绝不是屈服于恶势力之下的一般懦夫行为,更不是含恨于心而不敢怒形于色的无力反抗,因为这些都是“阿Q的精神”,而不是佛教的忍辱。佛教的忍辱,是通过了缘起的真理,而以慈悲心为基础的,是不怀怨恨,不存报复,甚至是以德报怨的。常行忍辱,恚便可渐渐消除,这叫做忍辱度恚。
  四、精进度懈怠——人生第四种的心病是懈怠,我们无论读书也好,做事也好,乃至修行也好,常有今天过了还有明天,今年不做还有明年,少年不修还有老年的懈怠心理在作祟;因之对于革除恶习与兴办善事,都不肯尽力去做。如果他明白了佛教因果的道理,便会知道一切事业的成功,绝对不是侥幸而致的;若不努力,决无成功的希望。有了这种思想,那精进的心自然就会生起了。
  “精”是纯一无杂,“进”是勇往直前;所以“精进”与“勤”有分别:勤求学、勤做工、勤行善、勤修行,这些事既“精”且“进”,就是“精进”;假如是勤赌钱、勤挥霍、勤作恶、勤害人,这些事显然是虽“进”而非“精”,当然不是“精进”了。佛法教人精进,包括未生的善心令速生,已生的善心令增长,未生的恶念令不生,已生的恶念令速断。懈怠是一种不善的心理,所以精进一生起,懈怠便断了,这叫做精进度避怠。
  五、禅定度散乱——人生第五种的心病是散乱,散乱的心,是流荡不定的,忽焉过去,忽焉未来,所谓“心猿意马”,就是指此。这种散乱心,念念生灭,妄想流注,阻碍了学问与事业的进步。但是,散乱多因心缘境而起;心比如水,境好像风,水因风吹而起波,心因缘境而散乱。风若止则波平静,境若灭则散乱停;灭境的方法是什么?就是禅定。
  禅定是一种精神集中与安定的修养方法,它可以克制人生不适当的感情与贪欲、散乱等烦恼。当深入禅定时,情感不足惑其中,万物不能挠其外,整个精神界,达到和平与统一。再从广义说,参禅参到一念不生是禅定,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或诵经诵到六根清净,也都是禅定。禅定是对治散乱的,这叫做禅定度散乱。
  六、智慧度愚痴——人生第六种的心病是愚痴,愚痴不是完全没有知识,不过他的知识有毛病,所以写成“痴”字,表示知识有了毛病。
  知识有什么毛病?有些人把这个五蕴(色、受、想、行、识)假合的身体认为是实有,而把因果报应的道理否定为没有的,这是以幻当实,认有作无的颠倒知识。有些人认为人死了以后,一定还是做人;有些人则认为人死如灯灭,什么都没有了;这是执常执断的偏差知识。类此不正确的认识,不胜枚举,持有这些愚痴见解的人,对于人生是很危险的!
  为什么人生会有愚痴?因为没有智慧。佛教是智慧的宗教,学佛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求智慧。
  智慧有三种,学佛的人,必须从下列三个步骤去进修,才能完成三种智慧:
  一、闻所成智慧——我们学佛,一定要听闻佛法,或自己研读经论,然后才有所得;这所得的智慧,就叫“闻所成慧”。
  二、思所成慧——把听来的道理,或阅读到的经中的理论,用心去思考;这思考所得的智慧,就叫“思所成慧”。
  三、修所成慧——听闻佛法与思考佛法之后,你认为那一种的法门(如参禅或念佛等)适合你的根性,便依那一种法门认真地去修习;从修习所得的智慧,就叫“修所成慧”。
  这闻、思、修,是修习佛法的基本法则,必须依此次第去实践,才能获得智慧。智慧象徵光明,愚痴好比黑暗,光暗是不能并立的,光明一到,黑暗便消;智慧之光日渐增加,终于把愚痴的黑暗照破了!这叫做智慧度愚痴。
  佛是一位大医王,佛法是一部大医书,它阐示这六大法门——六度,确是医治人生六种心病的对症良方。但是医生只能为我们开药方,不能替我们吃药,我们必须自己去吃药,病才会好;佛法虽能医治我们人生的心病,但也只能指示我们如何去做,我们应该照着去做,才能离苦得乐!这就是说,我们听闻了这些佛法的道理,不仅是要相信,同时还要努力去实践,方能获得实益。
·佛陀的教育·
六、·如何放下万缘专心念佛·
如何放下万缘专心念佛
念佛七开七典礼致词
  因为念佛七不是时常举行的,所以得 有机会参加这念佛七的人;可以说是很有福气的!各位,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大家几乎都是很忙碌,能够忙里偷闲,抽出宝贵的时间,在这七天内专心一意,虔诚恳切地念阿弥陀佛,过着严格的宗教生活,依照念佛法门的指示,使大家生活规律化,心灵清净化;这在整个人生的过程中,将是一段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生活。
  丰子恺居士是中国现代的艺术家,他提倡漫画,著了很多有关艺术的书,他的文章也有被选编在中学的课本里面的,所以提起丰子恺的名字,大家大概不会感到陌生吧!
  很多人都知道丰子恺的漫画很有名,但是他小时候却并不喜欢画画;引起他有兴趣学画的,是他入师范学校时的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就是中国艺术界有名的李叔同先生,后来出家叫弘一法师,说到弘一法师,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是一位艺术家,曾经留学过日本,把现代的话剧、油画和音乐介绍到中国来,他是中国最早提倡话剧的人,最早研究油画的人,早最研究西洋音乐的人;一位这样爱好艺术视艺术如生命的人,后来居然跑去出家做和尚,当时很多文化界教育界的人,都感到惊奇:以为李叔同先生一定是受了什么刺激,才忽然“遁入空门”;但是,跟他学艺术的丰子恺居士,却不感惊奇,他能够了解他的老师的心情,他认为他的老师李叔同的出家是当然的。
  丰子恺为什么认为他的老师李叔同的出家是当然的呢?他说:“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在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肉食,尊荣富贵,孝子慈孙,这样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就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他们把全力贡献于学问的研究,把全心寄托于文艺的创作和欣赏。这样的人,在世间也很多,即所谓‘知识份子’、‘学者’、‘艺术家’。还有一种人,‘人生欲’很强,脚力很大,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还不够,满足了‘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他们以为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他们不肯做本能的奴隶,决志追究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这才能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丰子恺居士把这做人三层的人生观说明了以后,接着又说:“世间就不过这三种人,我虽用三层楼为比喻,但并非必须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然后得到第三层。有很多人,从第一层直上第三层,并不需要在第二层勾留。还有许多人连第一层也不住,一口气跑上三层楼。不过我们的弘一法师,是一层一层的走上去的。弘一法师的‘人生欲’非常之强!他的做人,一定要做澈底。他早年对母尽孝对妻子尽爱,安住在第一层中。中年专心研究艺术,发挥多方面的天才,便是迁居在二层楼了。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做和尚,修净土,研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的”。
  说到这里,我们从丰子恺居士的话中,不但明白了弘一法师的出家是从艺术的精神生活升华到灵魂的宗教生活,而且由此也可以知道人生的灵魂生活,是超越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宗教生活,实在是比衣食与学术都重要。
  念佛,也就是刚才说的“修净土”,这是宗教生活,念佛七,这是根据净土经典而规定为期七天的精进严肃礼念修持的宗教生活。在这七天之中,不怠不惰,唯专唯精,虔诚恳切,称念阿弥陀佛,以期一心不乱,情空佛现。
  但是,要怎么去念佛,才能够达到一心不乱呢?第一要“专”,第二要“精”,“专”就是专心,“精”就是精进。专心,就是当我们在念佛时,一心只观注着阿弥陀佛,没有生起任何妄想杂念;而且在这七天之内,不论行、住、坐、卧,都不离开阿弥陀佛;正如唐朝诗人白居易所说:“行也阿弥陀,坐也阿弥陀,纵饶忙似箭,不离阿弥陀。”精进,就是说在这七天期间,一点也不懒惰,不是拜佛,就是念佛,生活严肃,毫不放逸。
  不过,专心念佛,是一种实行的修持工夫,并不是理论;说来容易,实行起来可不简单,有些人在念佛时,总是心不能专一,不是想起儿子或媳妇吵架的事,就是挂念着家里的孙儿没有人抱,会哭:不是想起承包的生意赚钱或亏本,就是挂念着放出去的款能不能收回。又有一些人,平常喜欢看文艺小说,爱好文艺歌曲,在念佛时,会忽然回忆起那一本的文艺小说,情节真是动人;或者想起那一支的文艺歌曲,旋律多么的优美呀!还有一些人,平常注重仪表,在念佛时,也会忽然想到那一套的衣服最合身,那一套的衣服不合身,或者忽然想到:唉唷!几天没有照镜子梳头了,我的头发一定很散乱,一定很难看吧!总而言之,我们的心,实在是好像《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一样,忽东忽西,忽左忽右,所谓“心猿意马”,要它安静一下子,也不可能,不是想起这个,就那挂念那个。所以,古来大德教人;要专心念佛,就必须把万缘放下,可是问题就在这里,要怎样才能把万缘放下呢?这就说来话长了,这过刚才说过的丰子恺居士几句话,却是恰好可以解答这个问题,恰好可以给大家做放下万缘的指示。
  是那几句话呢?丰子恺居士说:“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连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假使我们能够切实了解到“财产子孙,都是身外之物”,那么,儿子和媳妇吵架不吵架,子孙有没有人抱,也都不需要挂念!生意的赚钱与亏本,款收回不收回,这都是身外之物,更毋须在意了。假使我们能够切实了解到“学术文艺,都是暂时的美景”,那么,那一本文艺小说的情节动人不动人,那一支文艺歌曲的旋律优美不优美,也就不关自己的事了。假使我们能够切实了解到“自己的身体,都是虚幻的存在”,那么,我们身上的衣服合身与不合身,头发有没有散乱,也就大可不必关怀了,的确的,丰子恺居士那几句简单的话,大家要是切切实实的了解了它,真是可以放下万缘了。
  大家如果真的可以放下万缘,便可以集中精神去做修持的工夫———专精念佛了;而在这七天之内,每天能够专精念佛,也就可以达到一心不乱的目的了。
  最后,我祝福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遍照,各位参加念佛七的莲友,大家都能专精念佛,达到情空佛现。同时也敬祝今天参加佛七开幕礼的各位佛教同道,大家获得身心愉快,福慧增长!
·佛陀的教育·
七、·念佛要三业清净· 念佛要三业清净
——念佛七开示之一各位
法师、各位莲友:
  今天是念佛七的第一天,主办佛七工作的诸位居士要我来讲一些念佛的道理,和各位莲友结缘。但是,因为这次参加佛七的莲友,虽然有些是念佛多年的,然而大多数还是发心念佛不久的,所以我祗好讲些比较浅显的念佛道理。
  阿弥佛陀的名号,不论是信佛的人也好,不信佛的人也好,他们的耳朵,都曾经听到过;他们的眼睛,都曾经看到过;——例如这座莲社的前面墙上,就写着“阿弥陀佛”四个大字,过路的人,只要他是识字的,一走进来,首先映在他们的眼帘的,就是那“阿弥陀佛”四个大字,眼睛看过,心里也就跟着默默念过了。由此可见知道阿弥陀佛的,实在是很多很多,但是懂得阿弥陀佛的意义的,却并不多;所以,我想要跟大家来研究一下“南无阿弥陀佛”的意义:
  “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完全是印度的梵语,把它翻译为汉语,全句可分为三段,
  “南无”两个字,是皈依或礼敬的意思。不过这两个字的读音,还要讲究一下,因为它的读音,跟平常的读者不一样:“南”字平常读“男”(Nan),在这里读“拿”(Na):“无”字平常读“吾”(Wu),在这里读“摩”(Mo);把它合起来,平常这两个字读“男吾”,在这里应该要把它读做“拿摩”。
  “阿弥陀”三个字,翻译做“无量寿”或“无量光”,因为它含有寿命无量和光明无量的意义;这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寿命很长,长到用普通的数目字无法表示;而且不但阿弥陀佛的寿命长到无量,就是因念佛而生到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去的人,他们的寿命也是无量的长。那么无量光呢?这是说阿弥陀佛的法身,具有无量的光明,能够普照十方世界,无所障碍;这种光明,不是世界上任何的光明所能比拟的,因为世界上的光明最强的,无过於太阳,可是太阳的光,还有不能照到的地方,那阿弥陀佛的光明,是发自他的真如法身,不但强大无比,而且无所不照,这也就是说:阿弥陀佛的寿命与光明,都是不可思量的。
  “佛”,是佛陀的简称,翻译做觉者;对於人生的实相与宇宙的真理,都能彻底、究竟而圆满的觉悟,所以称为觉者。
  “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分为三段是,1、南无,2、阿弥陀,3、佛;但是,我听过很多人把“南无阿弥陀佛”,念成1、南无2、阿弥,3、陀佛;这样的念法虽然也是分为三段,可是这样分法就错了;有一次,我听过一位念佛多年的人的念法,很是奇怪,他要赞扬阿弥陀佛的伟大,竟把阿弥陀佛,念成“阿弥大陀佛”(?);“阿弥陀”三个字是一个词,本来是不可以分开的,他硬把它分开,而中间插上一个“大”字,这样一来,便失去原有的意义了;那个“大”字加上去,实在是大错特错了。我刚才上面把“南无阿弥陀佛”分为三段来说明它的意义,那三段的分法才是对的。现在再把那三段联贯起来读,它的意义就是:“皈依具足无量寿和无量光而彻底的究竟的圆满的觉悟了人生的实相与宇宙的真理的大觉者。”
  长寿,是人人所希求的,许多人过生日做大寿,都喜欢那个“寿”字,寿面、寿酒,都少不了一个“寿”字;从“寿比南山”、“长命富贵”等的贺词,就可以看出人类对长寿长命的希求与渴望!但是非常遗憾的是,人类的寿命,却偏偏不长,只有几十年的光景,实在是短促得可怜!因此,中国历史上有位建筑了万里长城的秦始皇,为了要求长生不老,先后派遣了韩终和徐福去求仙药,结果一去无踪。汉武帝到了晚年,也想长命,听人家说有一种神仙的丹砂,吃了可以长生不老,於是派人去蓬莱仙岛,求取丹砂,结果也是徒劳无功。他们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人之有生,必有其死,生死正如草木的荣枯,月亮的圆缺,这是自然的定律,不论智愚贵贱,谁也不能幸免!憨山大师说:“世事由来多缺陷,幻躯焉得免无常?”如果要求真正的长寿,惟一的办法,就是虔诚精进的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那么,你的寿命就可以跟阿弥陀佛一样没有限量的长了。
  说到阿弥陀佛具有无量的光明,这光明是象徽着智慧;光明能破黑暗,正如智慧能破愚痴;光明与智慧,是人人所希求的;而黑暗与愚痴,却是人人所厌恶的。可是我们人类生来就有缺陷,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黑暗与愚痴,所以,我们念佛的目的,也就是要破除内心的黑暗与愚痴,而求获得光明和智慧。念阿弥陀佛能够消除我们内心无始以来的无明业障,这道理很简单,无明业障好比黑暗,佛号就是光明,光明投入黑暗,黑暗自然消减,佛号投入心中,心中的无明业障,自然化为乌有了。
  念阿弥陀佛之所以能得往生极乐世界,这是因为阿弥陀佛在还没有成佛以前,看到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受着种种痛苦的逼迫,因此,他便发了四十八个大愿,来成就极乐世界,使一切要求离苦得乐的人,祗要一心持念他的名号,发愿往生他的极乐世界,他就接引念佛的人到他的极乐世界去。但是,想要生到极乐世界去的人,除了要具备信,愿,行的三种资粮以外,还要三业清净。
  什么叫做三业呢?身业、口业和意业,叫做三业。身业怎样清净呢?念佛的人,不但要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还要虔诚地拜佛;所以在这佛七期间,大家要争取时间去拜佛,拜得越多越好:口业怎样清净呢?念佛的人,不但要做到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还要多多念佛:而在这佛七期间,一边要多念佛,一边还要禁语——禁止谈话,因为谈话既会浪费时间,又会扰乱道心;所以古来大德有一首偈子说:“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声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佛七叫做“打佛七”;这个“打”字,大概就是从这里来的;我们要把内心那些妄想杂念消灭(打死)了,而本来清净的佛性法身,才会显现出来(活起来)。那么意业怎样清净呢?念佛的人,不但要做到不贪欲、不恚、不邪见,还要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念念相继,没有间断;心中唯有佛,佛外更无心,以这念佛的一念,除去一切的妄想杂念,妄想杂念不生,则意业清净了。
  有些念佛的人,不懂三业清净的道理,虽然有心念佛,但是念得不如法。好像老太婆念佛,手拈着佛珠口念着佛号,从外表看来,这并没有什么不对,可是当她正在念佛时,看见自己的孙儿跟人家的孩子吵架,她也要参加一份了,於是在念阿弥陀佛……声中,忽然插入“夭寿啦”!或者“小坏蛋呀”!如果自己心肝宝贝的孙儿给人家的孩子打哭了,她就替自己的孙儿出头,回打人家的孩子;这样的念佛,就不如法了。大家都知道,刚才说过:“阿弥陀佛的意思是无量寿和无量光”,那么念无量寿是很长的寿命,却又掺杂一句“夭寿”;念无量光的意思是智慧而吉祥的,却又混进一句“小坏蛋”;这样的念佛,所得的功德当然是会大打折扣了。还有一种人念佛,闭起眼睛,口唇微动,看起来好像是多么的虔诚恳切,那里知道,他的心里,却是在计划着怎么样去欺骗人家,怎么样去谋算人家,这真是所谓“口里念弥陀,心中动干戈!”像这样的念佛,又怎能收到效果?打人家的孩子,是身业不净;骂人家的孩子“夭寿”、“小坏蛋”,是口业不净,心里在计划怎么样去欺骗人家,怎么样去谋算人家,是意业不净;这些人念佛所以会不如法,是因为不懂得念佛要三业清净的道理所致。
  有些人以为佛教的道理太深又太多,学也学不完,不如一句弥陀,一直念去,不必那么麻烦好了;其实,念佛还是要懂佛法的。佛教是解行并重的宗教,要有彻底的理解,才能生起坚决的信仰;理解与信仰,好像鸟的两只翅膀;缺少了一只就飞不起来。
  从前有个老太婆,不懂佛法,听人家说念佛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功德很大,她就在家里供起佛像念佛,每天一清早,她就很虔诚地在佛前喃喃地念起:“南无阿弥陀佛……”来。这老太婆有个媳妇,虽然也读了几年书,但是对佛法没有认识;她每天一早,就听见老太婆“南无……南无……”念个不停,觉得很讨厌!有一天,这个不懂佛法的媳妇,居然想出一个办法来捉弄老太婆,阻止老太婆念佛;办法是这样:当老太婆不停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时,她就学老太婆的样子念起“南无家婆……”来,老太婆越念越大声,她也越念声音越响亮,念得比老太婆更大声;这一来,老太婆生气了,她骂媳妇:“你为什么一直念着我?没有礼貌。”这时,媳妇不慌不忙地对老太婆说:“我只念你几声,你就生气起来,那么你天天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定很光火了!”老太婆听了媳妇这几句话,觉得很有道理(?),果然从此不再念佛了。
  各位!那个老太婆虽然信佛,但因不理解佛法,所以信而不坚;虽然发心念佛,却因不懂得念佛的道理,所以被不懂佛法的媳妇所捉都不知道,还觉得很有道理。刚才说过,阿弥陀佛曾经发了四十八个大愿,念他名号的人,即能得到他的护念,所以念佛是念得越多越好;那老太婆是个凡夫,并没有发过那样的愿,所以你无缘无故念她的名,她当然会生气;这怎么可以相提并论呢?再说,生气是凡夫们恚心的发作,佛已经断尽了烦恼,没有恚心,那里会生气呢?这是稍懂佛法的人都知道的,可怜那老太婆不懂佛法,以致善行被阻止,真是可惜?
  佛教有八万四千种的法门,每一种的法门,都是法药,八万四千种的法药,就是要用来对治众生八万四千种的心病:所谓“佛说种种法,为治种种心。”念佛这一个法门,也是一种法药,它对治的是众生内心烦恼妄想的病;可是众生内心的烦恼妄想,是从无始以来就有的,积习既久,正如久病的人,不是一两剂的药就可以治疗好的,所以念佛必须要下一番苦工夫,才能见效!
  从前有一个傻子,很多人叫他做傻瓜,有一天,傻瓜路经寺前的塔下,忽然心想:“如果这座高塔倒下来,一定会压死很多人;”接着又想:“如果不幸我被压死,我的妻子怎么样呢?”傻瓜想到这里,心里恐慌起来了,回到家里,赶快问他的妻子,妻子笑他杞人忧天,故意跟他开玩笑说:“你死了,我就嫁给隔壁的王达。”傻瓜听了这句话,忧愁得不得了!既忧塔倒身死,又忧妻嫁王达,就这样病倒了,什么医生都医不好,寺里有一位师父,对佛法很有研究,能够用佛法去医治人们的心病;他知道傻瓜患的是心病,就到傻瓜的家里来探病。傻瓜问道:“师父从那儿来?”师父答道:“我从寺里来,走到寺前,看见那座高高的塔,已经倒下来了。”傻瓜听了这句话,从床上跳起来,惊奇地问道:“压死了多少人?”师父伸出一祗手指答道:“一个人。”傻瓜追问:“是谁?”师父从容不迫地说:“就是你隔壁的那个王达。”傻瓜听了这句话,欢喜得心花怒放,什么病也没有了;因为傻瓜的病,是忧高塔倒了压死自己,又忧王达抢去了他的妻子,现在这两件事都不会发生了,当然心病也就没有了。这故事中那位师父的观机施教,对症下药,医好了傻瓜的心病,正如念佛法门,对治众生烦恼妄想的心病一样;其实,烦恼妄想不实,无体可得,我们如果能够专心一意没有间断地念佛,念到心空境寂,烦恼妄想自然也就不会生起了。
  不仅是念佛要三业清净,在佛教里面,无论修习那一种法门,都要三业清净。从前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很多发心跟佛出家的弟子,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三次,持诵着一首修行的偈子:“三业不造恶,不伤害有情;若正念观空,可免无量苦。”不但每天要持诵这首偈子,还要实行这首偈子里面所说的道理。“三业不造恶”,就是说身、口、意三业,都不要造任何的恶业,也就是三业清净。“不伤害有情”,是说不要故意去伤害一切众生的生命。“若正念观空”,“正念”是专心一意,“观空”是不执著一切事物境界。“可免无量苦”,是说可以免去无数的痛苦。
  释迦牟尼佛有一个弟子,名叫周利陀伽,生性愚苯,好在他有善根,他出家了三个月,还学不成刚才说的那首修行的偈子,读到第二句,就忘记了第一句,附近的牧童都听得会背了,他还是不能记住。他的哥哥看他这样愚笨,想要把他赶回家去,他伤心到哭起来。正在这时,释迦牟尼佛来了,就很亲切地问他道:“你为什么哭?”周利陀伽一边抹眼泪,一边向佛诉苦道:“我是一个最愚笨的人,三个月学不会一首修行的偈子,不知道要怎么样才好?”释迦牟尼佛很和蔼地安慰他道:“愚笨而自己不知道愚笨,才是真愚笨;你既自知愚笨,也就不是真愚笨了。来,你跟我学习吧!”周利陀伽喜出望外,从此,释迦牟尼佛教他读“拂尘,除垢”两句简单的法语,天天替比丘们抹桌子、扫地。经过了一段时日以后,周利陀伽的心境开朗了!他由拂除外在的尘垢,进而拂除内心的尘垢—贪欲、恚、愚痴等烦恼;内心的尘垢一消除,智慧就显现了。周利陀伽因为精进修行、结果愚笨变聪明,成为佛陀门下有智慧能说法的弟子。
  周利陀伽天天读“拂尘,除垢”两句简单的法语,这是口业清净;他替比丘们抹桌子、扫地,这是身业清净;他进而拂除内心贪欲、恚、愚痴等烦恼,使智慧显现,这是意业清净。周利陀伽三业清净的修行,跟我们大家三业清净的念佛,正是异曲同工。所谓“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他是一个愚笨的人,因为有信心肯努力,精进修行,终於达到尘垢消除,智慧显现;我们大家如果能专心能精进,不怠不惰,至诚恳切地念佛,念到妄念不生,净念相继,一定也会一心不乱,情空佛现!这是无可疑义的。
  最后,我敬祝各位莲友精进念佛,三业清净!
·佛陀的教育·
八、·念佛要生死心切·
念佛要生死心切
——念佛七开示之二——
各位法师、各位莲友:
  今天是念佛七的第六天,明天,念佛七就要圆满结束了。念佛七的第 一天,我跟各位谈的是“念佛要三业清净”,这是因为要使各位明白:在佛七期间为什么要多多拜佛?为什么要禁语?为什么要专心而精进地念佛?为的就是要三业清净。今天是佛七的第六天,明天将是最后一天,也可以说是最后的重要关头了,所以,我要跟各位谈的是:“念佛要生死心切”。
  各位!阿弥陀佛建设的那个极乐世界,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为什么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人,都要求往生极乐世界呢?极乐世界是一个有名的净土,也即是一个符合我们理想的世界,地方是那么平坦、清净、整齐、光明,没有高低不平的山谷,也没有惊涛骇浪的江河;极乐世界的地面,是用黄金铺成的,到处都是金银珍宝;所以,像我们这个世界的打劫金铺,打劫银行这一类的事情,在那里也就不会发生了。在那里,林园是那么优美,宫室是那么富丽,飞鸟经常唱起佛曲,微风又不断送来法乐;花雨缤粉,池水荡漾,真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呀!最难得的是极乐世界的物产丰富,尽管大家随意取用,绝对不会发生生活困难,也正因为如此,在那里完全没有贫富的差别,而且所有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大家如兄如弟,互相友善,大家同修佛法,既没有人事上的纠纷,也没有任何不如意的事情来扰乱;大家的心理上,不会生起贫、、痴的念头,大家的身体上,不会再有老、病、死的痛苦,大家的行为上,更不会有杀、盗、淫的罪恶。总而言之,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大家都享受到自由、平等、清净、丰富的幸福生活;住在这样的环境里,没有一个人不专心一意修学佛法而进步的。因为这样,所以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人,都要求往生极乐世界。
  知道了极乐世界是这么好的一个世界,大家就应该放下万缘,专心念佛,以求达到一心不乱,将来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去之幸福快乐的生活。为什么有些人还不能够放下万缘来专心念佛呢?这主要的原因,是生死的心不切!要知道,我们修行的目的,是在了脱生死,而了脱生死的方法有两种:一种竖出三界,一种是横超三界;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是横超三界;其他修行的法门,则是竖出三界,竖出三界好像毛笋里面生的一条虫,笋长成竹,虫在竹中,欲求出来,就要向上咬竹节,咬穿了一节还有一节,竹节那么多,要咬完那么多的竹节出来,是多么的困难;而念佛横超三界,则好像从竹的旁边咬一个洞,洞一咬穿,就能够出来了。关于这两种了脱生死的方法,还有一个譬喻;竖出三界,如蚁子上於高山;横超三界,如风帆行於顺水。一难一易,比较可知。
  虽然念佛是横超三界,要了脱生死,比其他法门容易得多,但是念佛的人,对於了脱生死的心,必须要切;唯有生死心切,才能放下万缘,一心精进念佛。
  从前有个读书人叫李祖留,常到寺里去找一位法师讨论文学,因受了这位法师的薰陶,他对佛法多少有了一些认识,特别是对於念佛法门感到兴趣,因为相处的日子久了,法师看他颇有善根,就劝他放下万缘出家念佛。法师说:“李居士!你的年纪也不少了,应该为自己的生死大事打算,把家事交给你的儿子去管,息心出家念佛吧!李居士回答道:“我很想出家修行,放下万缘息心念佛,只是因为家里有三头事情未了,所以一时还放不下啊!”法师问:“到底是那三头事情呢?”李居士说:“第一、我父母亲的坟墓还没有做,第二、我的儿子还没有娶媳妇”第三、我的女儿还没有出嫁。等我把这三头事情办妥了,就可以出家修行,专心念佛了。”过了一个时期,法师又劝李居士出家。他的答复还是:“三头事情未了,不能出家念佛。”可是有一天早上,忽然间一个人来向法师报告说:“你的好朋友李祖留居士,昨晚去世了。”法师听了这个消息,感到很难过。他到李居士的家里去,替他诵经念佛。回来不胜感叹,做一首诗悼念他:“我友李君名祖留,劝他念佛说三头;可惜阎王无分晓,三头未了便来勾。”
  各位!李祖留不是不懂佛法,也不是不要出家,更不是不要念佛,只是因为生死的心不切,所以他放不下那三头事情,一延再延,结果出家出不了,念佛也念不成,就这样的去世了。所以我们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今天不念佛还有明天,今年不念佛还有明年,少年不念佛要等老年。要知道,光阴迅速生命无常,人的生命只在呼吸之间,一息不来便成隔世;切勿磋跎岁月,应该要把生死大事,常常记在心头,那么,你就会不怠不惰,放下万缘,一心念佛了。
  从前有个国王,他看见出家人整天没有事做,只是不断的念佛,觉得不以为然、有一天,他问出家人道:“我听说修行的人,必须刻苦,方能成就道果,你们整天清闲没有做事,只是念佛,那里会有成就?”那出家人说:“修行并不在刻苦不刻苦,而是在生死的心切不切;出家人虽然整天清闲,只念一句阿弥陀佛,但是他求了脱生死的心很切;因为生死心切,所以虽整天六根对境,但他眼不见美丽的色相,耳不听宛转的声音,鼻不嗅芬芳的香气,舌不尝可口的美味,身没有适意的感触,意不起胡思与乱想。”
  国王听了这些道理,将信将疑,他对出家人说:“你的话虽然说得有理,但是你能够用事实来证明你的话吗?”出家人说:“可以!请国王明天派两班能歌善舞的宫娥彩女,一班在东街跑舞,一班在西街唱歌。另外从监牢里面放出一个判死刑的犯人,拿一个罐子盛满着油,叫他小心拜着;告诉他说:“你的罪本来是判死刑的,现在给你一个求生的机会,你捧着这一罐油,绕过街道一周回来,如果罐里油没有倾溢出来,就赦你无罪。”此外,又命令四名兵士,拿着大刀随行,吩咐他们说:“注意那犯人手上所捧的油,如果油在那里倾出,就在那里立刻斩首。”大王这样一试,便能得到证明了。”
  到了第二天,国王照出家人的指示去做,那犯人心里想:“今天是我生死的关头,我必须一心专注这罐油,不可让它溢出。”果然,那犯人绕过了东西街道一周,丝毫不敢疏忽,手上所捧的油,一点也没有溢出来;回到国王的地方,国王实现诺言,赦他无罪。那出家人请国王问那犯人绕街一周的所见所闻。国王就问犯人:“你在东街所看到的东西,什么最好看?”犯答道:“大王!我什么也没有看到!”国王又说:“你在西街所听到的声音,什么最好听?”犯人答道:“大王!我什么也没有听到!”国王骂犯人说:“你胡说八道!东街彩女跳舞,西街彩女唱歌,你既不是瞎子,又不是聋子,那里会不见不闻?”犯人答道:“大王!今天是我生死的关头,我一心只顾着这罐油,那里还有心去看跳舞去听唱歌呢?所以绕过了街道一周,真的是不见不闻。”国王听了这些话,才领悟到那出家人所说的话,一点也没有差错!念佛的人,因为生死心切,虽然六根对境,不被六尘所迷,等於不见不闻,这是事实。
  各位!我们念佛的人,每个人能够像那犯人的生死心切,对外境不见不闻,那样的念佛,才是真正的专心。专心念佛,就一定能够达到一心不乱,往生极乐世界。
  “念佛七”也叫“打佛七”,“打佛七”的“打”字,我前次已经跟各位讲过了,就是“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的“打”。但是“佛七”又怎么讲呢?为什么不叫“佛六”,又为什么不叫“佛八”,一定要叫“佛七”呢?这是根据《阿弥陀经》的一段经文而规定的,经文说:“若有善男子,善女子,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经文到“六日”的下面还有“七日”,所以不“打佛六”;而且经文到了“七日”为止,并没有继续到“八日”,所以,“打八佛”。念佛的人,在这七日期闻,如能生死心切,认真的念佛,一定会得到一心不乱。但是,什么是一心不乱呢?我们证得一心不乱的时候,到底是个怎么样的境界呢?所谓“一心”,就是只有一个念佛的心,更没有别的任何心念了,“不乱”,就是不散乱,也就是心没有攀缘其他的境界。我们专心一意,注意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上,不攀缘其他的境界,这个时候,一切的妄想杂念不起,只有一个佛念现前,就是一心不乱的境界了。我们普通的人,时常心随境转,从朝到暮,从生到死,都是对境生心,念念分别,眼见色被色迷,耳闻声被声迷,鼻嗅香被香迷,舌尝味被味迷,身感触被触迷,意缘法被法迷;如果专念於佛,心不攀缘外境,都摄六根,净念相续,这个时候,心念於佛,佛不离心,那么六根虽对六尘,它不被六尘境界所摇动了。
  那么佛七期间,到底是要念到几多日才能一心不乱呢?关于这个问题,明朝益大师有两种解释,第一种的解释是:“利根,一日即不乱;钝根,七日方不乱;中根,二、三、四、五、六日不定。”第二种的解释是:利根,能七日不乱;钝根,仅一日不乱;中根,六、五、四、三、二日不定。”这两种解释,刚刚相反,但是并没有矛盾;为什么?因为第一种的解释,是对一般初学念佛的人说的 ,初学念佛,应该要克期求证。第二种的解释,是对时常念佛而已念到“如入禅定”的人说的,这一日、二日的文句,被解释为一次入定的时间有一日之久;或一次入定的时间有二日之久等。我们这次的念佛七,应该用第一种的解释才恰当,那就是说:如果是上根的人,则念佛一日,已证一 心不乱;如果是中根的人,则念佛二日或三日或四日或五或六日,才能证得一心不乱;那么今天是我们佛七的第六日,我们这八十多位莲友,不知道那几位已经证得一心不乱?大家要问问自己,因为这只有自己才会知道;如果你还没有证得一心不乱的话,那你可能是属于下根的了;但是不要紧,明天是第七日,要是你能够认真的放下万缘,生死心切,专心一意地念去还是可以证得。我希望各位珍惜明天最后一天的难得机会,大家一定要勇猛精进,加倍努力,以求证得。!
  说到这里,剩下的时间并不太多,在结束今晚的讲述之前,我要给各位讲一个很有趣味而很有意义的故事:从前有一只狐狸,因为肚子饿得不能忍耐,便在更深夜静之时,跑到人家的厨房去偷食,刚好这家主人那晚剩下的菜很丰富,狐狸吃得津津有味,可是它吃得太饱了,感到很疲倦,它心里想:“吃饱走路,多么辛苦,而且我现在很累,很想睡一觉,反正现在时间还早,不如就在这厨房里睡一觉才走吧!”狐狸想到这里,真的就在厨房里睡着了。那里知道它太好睡好了,一直睡到天亮还不知道醒来;等到主人开门的声音响了,才惊醒它的美梦,这时,它张开惺松的睡眼一看,刚好看到主人,它心里想:“糟了!我为什么这样贪睡?现在要逃也逃不了,只好假死。”它这样想好,就索性闭起眼睛 ,假装死了。主人进来厨房,看到狐狸,吓了一跳,可是仔细再看,原来是一只死狐狸,他就自言自语说:“人家说狐狸的尾巴,拿来做衣领很暧,这只死狐狸的尾巴,我应该把它斩下来,给我做衣领吧!”那假死的狐狸,听到主人这些语,惊慌起来!但是它转念又想:“他没有把我杀死还好,斩尾巴虽然会痛,但还比死好,我只好忍痛让他斩吧。”於是,狐狸的尾巴被斩掉了。接着,又有一个人进来,主人指着那假死的狐狸对那个人说:“这只死狐狸,我斩掉它的尾巴,来做衣领。”那个人说:“狐狸的耳朵皮也很 有用,再把它的耳朵皮割下来吧。”狐狸听了,更加害怕起来,不过又转念一想:“还是需要忍痛一下,割下耳朵皮虽然会更痛,但还不会致死,我还是再忍着痛吧!”於是,狐狸的耳朵皮,又被割下来了,——狐狸因为假死,所以尾巴被斩了,耳朵皮又被割,虽然痛得要命,可是也不敢叫一声,也不敢动一下,为的是怕给人家知道它假死呀。过了一会儿,又有一班人进来,大家都看到了死狐狸,其中有人说:“狐狸全身的皮,很有价值,应该把它身上全张的皮剥下来。”狐狸听了这些话,怕到发抖起来!它心里想:“斩尾巴和割耳朵皮,我还可以勉强忍痛,如果剥去我全身的皮,我的老命完了。於是,它奋起精神,不再装死,趁人家不备,猛力一冲,就逃出死门关去了。
  各位,这一则寓言故事,刚好警策我们念佛的人:人的一生,少年时不念佛,好像狐狸忍痛被斩尾巴;中年不念佛则如狐狸忍痛被割耳朵皮;要是到了老年,还是因循不念佛,就像狐狸准备让人家剥去全身的皮,老命完了也不想逃走,这真是世界上第一号的大傻瓜。各位!我们一定不会那么傻吧!我们的少年莲友、中年莲友以及老年莲友,大家都不愿像狐狸假死,让人家斩,让人家割;大家都知道念佛是横超三界,了脱生死的殊胜法门,所以,大家一定能够勇猛精进地念佛,冲出生死牢关,往生极乐世界!
  最后,我敬祝 各位莲友勇猛精进念佛,证得一心不乱! 
·佛陀的教育·
九、·学佛的三步骤·
学佛的三步骤
  在世界各宗教中,佛教一向被称为哲 学的宗教。“哲学”这一个名词,原由希腊语Philosophy来的,意思是“爱智”,日本人把它翻译做哲学;所以,在中国的古书上,找不到哲学这一名词;但是中国古代,却把智识丰富的人,称为哲人;如果我们把“哲学”解释做智识丰富的哲人的学说 ,也是可通的。那么,释迦牟尼佛陀是一位智慧最高的圣人,由智慧最高的圣人创立的宗教,称为哲学的宗教,这也是名副其实的。
  古代的西洋人,因为受了宗教思想的压制,人类不敢说有智慧,因为他们认为智慧是属於天神的;为了避免冒犯天神,什么人也不敢称为智人。
  印度古代的文化是“吠陀”,“吠陀”翻译做“明”,也就是智慧的意思。印度人传说“吠陀”是天神创造的圣典,读诵了它,可以得到智慧;但是“吠陀”并不是人人都可以读诵的,只有婆罗门教的教士,才可以读诵。
  到了释迦牟尼佛陀在菩提树下深入禅定,豁然大觉大悟时,才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原来人们一向认为属於天神的智慧,并不是彻底的圆满的智慧,而且佛陀所发现的最高智慧是所有人类每个人都具有的东西。从世界人类的文化上说,这一个大发现,不但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更有价值,也比太空人登上月球更有价值。因为这一个发现,是揭穿了天神的黑幕,破除了印度传统宗教的迷信,所以佛陀当时三叹“奇哉”地说:原来一切众生,都具有佛陀一样的智慧,只是因为给烦恼妄想蒙蔽着,不能显现而已。
  因为这样,所以佛教是智慧的宗教,佛教徒学佛的目的,是在求智慧;说得清楚一点,就是藉修习佛法来启迪与引发我们本具的智慧。
  佛经上常常拿光明来象徵智慧,而以黑暗来代表愚痴。光明能破除黑暗,正像智慧能破除愚痴。黑暗会使人看不见眼前的境界,会使人撞墙碰壁,跌落深坑,遭受生命的危险;愚痴会使人不明了人生宇宙的真理,会使人思想错误,行为越轨,遭受到痛苦的果报。所以,黑暗与愚痴是应该要破除的。光明会使人看清楚眼前的形形色色,会使人走上康庄的大路,达到其欲达到的目的地;智慧会使人洞明人生宇宙的真理,会使人思想正确,行为合理,完成最高的人格,达到自由、快乐、解脱的境界。所以,光明与智慧是应该要追求的。因此,一个学佛的人,要用佛法去破除愚痴,用佛法去启发智慧。
  学佛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听闻佛法;听闻佛法,才能够了解到佛法的真义;但是,要听闻佛法,就必须要亲近善知识;能够有机会接近到善知识,从善知识那里,我们可以听到从来没有听过的佛法,由此可以使我们生起对佛法的了解,理解到佛法的根本理趣,由是而精勤修学。一个学佛的人,对於佛法的种种教理行门,种种名言法相,应该要尽量广求多闻。这听闻佛法,也包括自己的阅读与研究,依经论的教示而获得正解。从亲近善知识而修习多闻,或由自己阅 读研究而获得正解,使我们能够明了佛法,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可做的;这由多闻博学而能契合三法印与一实相印的教法所引生的智慧,叫做闻所成慧,即是由听闻佛法所成就的智慧。
  听到佛法为什么会生起智慧来呢?因为佛法是智慧的泉源,多闻佛法,自然可以从广博的知识中生起慧解。很多读书不多的人,专心学习佛法、研究佛理,经过了几年之后,居然会写出洋洋数千言的文章来,甚至会做起诗来,我们从这些事实,就可以证明听闻佛法,的确是可以成就智慧的。
  根据《贤愚经》里面说:从前印度萨罗国舍卫城里有一位大慈善家,叫做须达多长者,家财富有,曾经做了很多布施行善的好事,尤其是供善三宝,不遗馀力!这位长者的家里,养着两支鹦鹉,一双名叫律提,另一支名叫赊律,都非常灵巧聪明,不但会听人的话,而且又会自己说话,每天看到有出家人来,就大声叫喊长者家里的人出来迎接。
  有一天,佛陀的弟子阿难尊者到长者的家来,看见这两支鹦鹉会说话,就教它们苦集灭道的四谛法,并为它们讲述四谛的道理;这两支鹦鹉听了,多么的高兴!飞到树上去,日夜不停地念诵四谛法。可是不幸,有一天晚上,这两支鹦鹉在树上栖宿时,给野猫咬死了。
  两支鹦鹉因为生前听闻了佛法,种下了善根,死后生到天上去,享受到天上的福乐;等到天福享尽了以后,又生到人间来,从小就非常聪明,长大后出家修行,成为德学兼优的高僧,最后解脱了生死的痛苦,证得了涅的安乐。
  各位!鸟类听闻了简单的佛法,都可以获得那么好的福报,这证明听闻佛法的功德力量,的确是不可思议!人为万物之灵,我们要是不抓紧机会,多多来听闻佛法,研习佛理,真是交臂错过了!
  一个学佛的人,一定要找机会去听法,不听佛法,就不懂得佛法的义理;但是,听了佛法以后,还要把你所听到的佛法,加以详细的思惟、研究、辨析、分别、抉择,然后才能够获得确切的认识,所以学佛的第二个步骤,是思惟佛法。
  佛陀的教法,本来是圆满的、究竟的、平等的,《金刚经》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但是众生的根性,却有种种的不同,佛陀为了要适应这些不同根性的众生,不得不随机施设种种不同的法门,於是本来平等的佛法,遂有了义教和不了义教的差别了。
  什么是了义教?什么是不了义教呢?根据法相宗的判断,佛陀一生所说的经教,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佛陀成道以后,看到一般人,甚至那些婆罗门教的宗教师和各派哲学的学者,都执着每个人有个实我的存在,所以在说《阿含经》时,阐述五蕴法,说明“我”是五蕴法假合的,如果加以分析,则只有法而没有我的存在,强调无我的道理,使他们放弃了我执。这叫做我空法有时,属於小乘有教。
  佛陀说了《阿含经》,阐明我空法有之后,很多小乘根机的人,悟道证果;但是还有一些人,虽解我空,尚执法有;也就是说,虽然了解我是五蕴假合的,五蕴离散,便没有我的存在了,但却执着诸法为实有,所以第二时期,佛陀就说《般若经》,显示一切法都没有自性,来破除他们的法执,这叫做万法皆空(也称我法二空)时,属於大乘空教。
  一般凡夫,执见是很难破除的,闻有则执有,闻空又执空;第二时期说《般若经》,谈空破相,虽然有很多利根的人闻法证果,但是还有一些人听了佛陀说空,又起空执,以为既然万法皆空,也就无法可修,无佛可成了,这又落入断灭空,患了空病;所以第三时期,佛陀就说《解深密》等经,开示三性、三无性、以显示境无识有;一切法依他而起,遍计所执非有,圆成实性非空,非有非空,才是中道真理。这个时期,叫做非有非空时,属於大乘中道教。
  说到这里,什么是了义教,什么是不了义教,可以说已经昭然若揭了。在上面所说的三个时期中,第一时期的我空法有和第二时期的万法皆空,显然是不了义教,祗有第三时期非有非空的中道,才是了义教。这所谓了义教,就是圆满的、究竟的,可以作为准则的;而不了义教,就是不够圆满、不是究竟的,不可以做准则的。我们要把听闻到或自学到的许许多多法义中,审细的思惟、辨析、抉择,那些是了义的,那些是不了义的;当然要以了义抉择不了义,绝对不得以不了义来抉择了义;换句话说,必须要以了义的为准则,绝对不得以不了义为准则。由于这样审细的思惟、辨析、抉择所引生的智慧,叫做思所成慧,即是由思惟佛法所成就的智慧。
  从前印度摩竭陀国华氏城里有个婆罗门族的学者,名叫尸迦,他是一个很博学的人,不但通达婆罗门教的教理,连当时印度各派的哲学,也都很有研究,所以在当时印度的学术界,很有名望。
  有一天,尸迦到乡下去拜访一位朋友,刚好那朋友不在家;朋友的太太请他进去坐了以后,就告诉他:那朋友有事出门去了,大概还要过三四个钟头才能回家。尸迦是个好学的人,他看到朋友家里的书厨中,收藏着很多书,因想,可以利用这三四个钟头的时间,不使浪费。便向朋友的太太借一本书来看。朋友的太太随便拿出一本书,刚好那本是《佛说十二因缘经》。尸迦拿到这本佛经,就静静地阅读下去,越读越有兴趣!原来这本佛经,是说明人众生生死流转以及涅还灭的现象,从世间走上出世间的过程。尸迦一边阅读佛经,一边在思惟经里的义理,结果,他从佛陀的因缘法中,了悟到诸法无我的真谛;同时,他也了解到佛法中因果的真理;他认为各派哲学虽然也说到因果,但都不如佛法说得彻底和圆满。於是,他跑到附近一座林园中,默默地在树下静坐下来,专心思惟经中的法义,结果,获得了佛法的真理。所以,我们听闻了佛法之后,一定要加以审细的思惟;自己阅读了佛经之后,也要加以审细的思惟;通过了审细的思惟,才可以引生智慧,才可以得到真理。
  各位!“佛教是哲学的宗教”,这是说,佛教不同于其他宗教的只重信仰而已;佛教有博大精深的教理,可供大众研究,由研究教理而引生智慧,获得真理,所以说,“佛教是哲学的宗教”。但是佛教的哲学,跟一般的哲学,并不完全一样,一般的哲学,只供人们研究、谈论,佛教却是着重於实行的。因此,我们在听闻与思惟佛法之后,就要照着去实行;如果只重闻思而不实行,这就好像替人家数钞票,数得再多,也跟你自己没有相干,谚语说:“说食不能当饱,画饼不能充饥。”又说:“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所以,学佛的第三个步骤,是修行佛法。
  由听闻佛法而思惟佛法,由思惟佛法而修行佛法,这是学习佛法的次第。
  佛法特别注重实践,没有真实的行践,就失去了佛法化世的意义,也得不到真实的受用。所以一个学佛的人,日常一切生活,必须要纳入佛法的正轨:古人说:“运水搬柴,无非妙道。”不但含佛、参禅是修行,就是礼拜、读诵、受持、书写、讲说、研究、也都是修行;总而言之,我们日常的一切举止动作,待人接物,只要是如法如律,处处不离佛法的规矩绳墨,都可以算是修行。从修行佛法所引生的智慧,叫做修所成慧,即是由修行佛法所成就的智慧。
  中国唐朝有一位大诗人,叫白居易,他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对佛学很有兴趣;这位大诗人在杭州做州长时,听说秦望山上有一位高僧,叫做鸟窠禅师,对佛法有精湛的造诣。有一天,白居易亲自到山上去拜访这位高僧,他问鸟窠禅师道:“佛教最重要的道理是什么?”在白居易的想像中,这一个大题目,鸟窠禅师一定会发挥他的长篇大论了,那里知道事实却大大地出乎他的意料之外。鸟窠禅师对这一个问题,祗是简单地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听了,感到非常的失望!他很不客气地对禅师说:“这两句话有什么稀奇,三岁的小孩也懂得呀!”但是,禅师这时却很郑重地回答他道:“尽管三岁的小孩子都懂得,可是八十岁的老翁,却不一定都做得!要知道,真理变不离开我们很远,其实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不要看轻这两句平凡的话,能够好好地在一切日常生活中,把它实行起来,才是真正修行佛法的。”白居易听了禅师这一番话,才佩服禅师的高见。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学佛的人,必须要在日常行为动作的一切生活中,把所闻所思的佛法实行起来,才算是修行,才能够得到佛法的实益。
  学佛的目的在求智慧,智慧有有漏与无漏的差别,我们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虽然要靠无漏的智慧去完成,但是如果没有闻、思、修的有漏智慧,无漏的智慧是不会出现的。必须由闻而思,由思而修,修慧澄明澈达,才能引生无漏的智慧,而证见诸法的实相。学佛修行到了这个时候,才是我们在佛法中真正自由自在的新生活的开始。
·佛陀的教育·
十、·信智合一是佛教的特点·
信智合一是佛教的特点
  从历史来看世界的宗教,佛教创立的历史悠久,可以说是一个古老的宗教,但这古老的宗教,却有其进步的教理。怎么见得呢?由于现代的科学昌明,欧美许多智识青年,对于他们固有的宗教,感到厌倦,因而从研究科学进而研究哲学,而因研究哲学,摸到了佛教的门槛里来;可是这些青年一遇到佛教,就好像钢铁碰到磁石一般,被吸住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佛教是哲学的宗救,它有“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的真理,刚好适合受过科学洗礼热心追求真理青年的需要。
  其实,一切宗教,无不着重信仰,佛教并不例外,不过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智慧的磐石上,属于理智的;《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一般说来,宗教的立脚点是信仰,哲学的立脚点是理智;佛教既以信仰为能入,又以智慧为能度,从这一点,也就可以说明佛教虽然也是宗教,但是它是一个哲学的宗教,它与其他宗教的不同,从这一点也可以清楚的看到。
  什么是信仰呢?对所崇拜的对象,生起了钦敬的仰慕的情操,就叫信仰。这种信仰,如果没有透过智慧的思考和抉择,就是盲目的信仰,不能称为理智的信仰。佛教的信仰,它是透过了智慧的思惟,了确到所崇拜的对象,有实、有德,有确切的历史事实;释迦牟尼佛陀于二千五百年前降生在我们这个世界,有其真实的事迹可考,而他具有广大而深切的慈悲心,曾经以自己所觉悟的真理去觉悟他人;因而对于佛陀的崇高与伟大,生起了仰慕的情怀。而引发了向上向善的信心,要向佛陀学习;这也就是由信仰佛陀进一步的向佛
陀学习。
  佛教非常重视智慧,可以说我们修学佛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要完成人生最高的智慧;但是这智慧并不是要向外界去寻求的,而是从我们的内心去体验去掘发的,因为真理不是从外界可得的。惟有这种内在的智慧,才能契证诸法的真理,才能启发人生的真知灼见。
  从佛法的观点说:信仰与智慧,不仅是不相违背,而且是表里一致的。没有信仰的智慧和没有智慧的信仰,都是有缺陷的,都是有偏差的。所以佛教的信仰,离不开智慧。信智合一,这显示佛教的特点。
·佛陀的教育·
十一、·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与佛印
  苏东坡居士,是中国文学史上享有盛名的一位文学家;佛印禅师,是与苏东坡同一个时代文学、佛学都精通而名闻全国的一位高僧;这两个人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们的交谊深厚,不但常在一起谈禅论道,而且也时常在一起开玩笑,这些含着人生哲理的开玩笑的故事流传下来,成为佛门的千古佳话;我想就讲一些他们开玩笑的故事,从而就这些故事中,连带谈到佛教的道理——佛学。所以,今天的讲题,就定为《苏东坡与佛印》。
  关于讲话的题目,是有重要意义的,佛教讲经,解释经题,是发挥全经要旨的先着,讲者与听者都很重视。传说中国唐朝的时候,有一位高僧智者大师,他讲《妙法莲华经》时,首先就详细解释经题《妙法莲华经》五个字,单单讲一个“妙”字的意义,就一连讲了九十天,真是妙义重重,发挥得淋漓尽致了!不过,我现在先解释讲题,却又是另有用意的;什么用意呢?让我先来说一则笑话:几十年前,在中国的某中学里,有一位老师上语文课时,出了一个题目给学生作文,题目是:《汉武帝拿破仑论》。汉武帝是中国纪元前一位有名的皇帝,拿破仑是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法国的一位名将,读过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人,谁也知道这两位都是鼎鼎大名的历史人物;但是有一位学生,不知道他是没有读过世界的历史,还是虽读过但记不起拿破仑这一位名将来,他竟把“拿破仑”这一个人名的三个字误解了,以为“拿”字是一个动词,“破仑”才是一个人的名字;于是他拿起笔来,大作这篇论文,开头便写道:“夫破仑者,岂易拿也?”惟吾武帝能拿之。”老师看到了,笑得肚子都痛了。我怕这个故事重演,所以先把题目解释一下。“苏东坡”就是苏轼,各位在古典文学中读过《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等他的文章,对这一位大文学家,一定是知道的,可是“佛印”两个字,大家可能感到陌生,我怕有人误会做“佛祖的印章”,那就会闹出跟刚才说的“汉武帝拿破仑论”一样的大笑话了。
  其实,“佛印”这个人的名字,各位也并不是从来没有读到过,不过只是在文章中一提,恐怕大家印象不深,也就记不清楚吧了。在魏学先生的《核舟记》那篇文章里面,会描写一只核刻的船,刻着苏东坡赤壁的故事,有“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在这几句记载中,不是有“佛印”的名字了吗?
  好了,现在“闲话且休,言归正传”吧。
  苏东坡是中国宋朝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学家,他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本来叫苏轼,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都是文学家,也都被列在《唐宋古文八大家》里面,在文学史上,合称《三苏》,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一个文学家庭。苏东坡不但在诗、词、歌、赋各方面,显出了他卓越的天才,同时也是绘画和书法的能手。他从二十一岁考到进士以后,就出来做官,可惜一再被卷入新旧党争的激烈漩涡里,官途并不很得意;不过他在出任地方官时,总算替当地的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的学问广博,除了文学以外,道书与佛法,也都有研究;不过他对佛法,特别有兴趣。他在四十四岁那一年,因为得罪了当时的宰相王安石,被抓去坐监牢,并且差一点被杀,幸亏当时宋朝神宗皇帝爱惜他的才能,才没有被害;到了他四十五岁正月时,被贬去黄州做团练副史,他在黄州的东坡上,盖一间房子住,也就把自己取号为东坡居士;从此,苏东坡的名字,就响亮起来了。为什么他要取号为东坡居士呢?因为他很仰幕唐朝的诗人白居易居士,白居易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白居易曾写一首《步东坡》的诗:“朝上东坡步,夕上东坡走,东坡何所爱,爱此新成树。”
  苏东坡居士因为与佛有缘,对佛学很感兴趣,所以在黄州时,常游览佛寺,拜访高僧,请教佛理;他跟佛印禅师做好朋友,就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的。其实,他跟很多位高僧,都有来往,例如:他曾拜访过当时庐山东林寺的住持常总法师,跟他谈论佛法,谈到深夜;第二天苏东坡做一首偈子说:“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示人?”他初到黄州时,住在定惠院,跟一位诗僧参寥禅师做朋友,他在《记游定惠院》那篇游记里面,也提到这件事;这位参寥禅师做了很多诗,后来有人把它收集起来,编成《参寥子集》计有十二卷之多。
  苏东坡四十七岁时,两次坐船游于黄州附近的赤壁,也就先后写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两篇文章,这两篇有名的文章,都被编在中学的课本里面,各位可能都读过了。我对这两篇文章有点意见,顺便提出来跟各位谈谈:
  第一、《前赤壁赋》的“前”字,可能是后来加上去的;因为苏东坡第一次游赤壁时,未必就已经打算要再游赤壁而再写第二篇的游记,所以有些文集里面,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叫《赤壁赋》的。
  第二、黄州在中国湖北省,据说湖北省叫做赤壁的有四个地方;其中只有在嘉鱼县东北的一个,才是三国时代吴国周瑜和蜀国刘备联合打败曹操的地方。苏东坡游的地方,本来是叫“赤鼻矶”;“赤鼻”和“赤壁”的读音相近,苏东坡因之就误认为赤壁之战的赤壁,所以他在文章里面,对三国时代的周瑜和曹操,发了一些感慨。但是我以为这个误认,可能不是自东坡开始的;为什么我这样说呢?因为苏东坡在《赤壁怀古》的词里说:“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翻译起来就是说:“古老的保垒西边,人家说是三国时代周瑜打败曹操的赤壁。”从苏东坡的“人家说”这句话,可见这种传说是在苏东坡之前就有了。
  第三、《前赤壁赋》中的“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和《后赤壁赋》中的“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客,到底是指谁人呢?明朝雕刻家王叔远先生刻苏东坡坐船游赤壁的故事,刻船上坐着三人:除了苏东坡以外,还有两个,是佛印和黄鲁直。——黄鲁直就是黄庭坚,是苏东坡的朋友,他是一个孝子。我想:王叔远大概是想到跟苏东坡最要好的,当然是佛印和黄鲁直。但是他猜错了!根据后来的人的考证,“二客”中之一是杨世昌道士,这位姓杨的道士,是从四川云游到庐山,而由庐山到黄州来找苏东坡的,苏东坡两次游赤壁,他都跟着去;至于另一位客人,就不知道是谁。我想:佛印禅师虽然是苏东坡的好朋友,但是同游赤壁的可能性,并不会很大。
  那么,佛印禅师到底是一位怎样的人物呢?
  佛印禅师是中国宋朝一位很了不起的高僧,他小时候是一个神童,三岁就能背诵唐诗,到五岁入学读书,老师叫他背唐诗,那本《唐诗三百首》,他能够背出二百多首来。于是,老师教他读五经——诗、书、易、礼、春秋。因为他聪明过人,不久五经都通晓了。接着,他研究中国诸子百家的学说。有一天,他到一间叫竹林寺的庙里,读到《楞严经》,这个神童,越读越有兴趣,他发觉这才是真理。到十六岁时就出家专门研究佛学了。佛印禅师因为德学兼优,名闻全国,神宗皇帝颁赐一个“高丽磨纳金钵”给他,以表扬他的道德;当时很多佛寺都请他去住持。当佛印禅师住持庐山的归宗寺时,苏东坡到黄州,黄州是在湖北省的长江北岸,与长江南岸江西省的庐山,正是隔江相望;因此,苏东坡就时常坐船过江,找佛印禅师谈禅论道,他们两人越谈越投机,由于会晤的次数多了,交谊也日渐进增,有时候他们在谈话中也开开玩笑,从开玩笑中揭示佛教的禅理。
  有一天,苏东坡穿着整齐的官服,过江来拜访佛印禅师。他到归宗寺时,恰巧碰到佛印禅师正要上殿讲经,听众挤满了整个大讲堂;佛印禅师跟苏东坡是开惯玩笑的,这时,他环视讲堂,对苏东坡说:“苏居士!你来得真不巧,这里没有你的坐位了。”苏东坡听了!知道这句话中是含着禅机的,也就笑着幽默地答道:“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暂时借你的四大(指身体)来做坐位呢?”
  苏东坡的个性,本来就有点“狂恣”的,其实,他每次的坐监、贬谪,都是因为他的诗而惹祸的;诗,为什么会惹祸呢?就是“狂恣”的性格在作怪。但是他碰到佛印禅师,可就不同了,因为佛印禅师是有涵养的,而且他俩又是常常开玩笑的,佛印禅师毫不介意地对他说:
  “也好,但是我有个问题问你,你如果回答得出,我就把身体给你当坐位;假如你回答不出,那你身上挂的那条玉带,就要解下留在这里做纪念。”
  “这个打赌很有意思,好!你尽管问吧!”苏东坡满怀高兴,他对这场打赌,好像是稳操胜券,蛮有把握似的。
  佛印禅师不慌不忙地问道:“刚和居士说要借我四大来做坐位,居士是懂得佛法的,佛经上不是说:‘四大皆空,五蕴无我’请问居士到底要向那儿去坐呢?”
  才华横溢的苏东坡,给佛印禅师这么一问,竟然哑口无言,只好认输,解下身上的玉带,双手捧送给佛印禅师。
  各位!“四大皆空”这句话,是佛经上说的,但是这句话现在不但人人都听过,而且成为一般人的口头禅,不管是懂得佛法或不懂佛法,信佛与不信佛的人,听过这句话、甚至会说这句话的,实在是很多很多,可是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的,却并不多;须知,凡事不了解的应该要设法求得解,这才是我们求学的应有态度;但是有一些人,却要自作聪明,强不知以为知,你问他“什么是佛教的四大?”他说:“酒、色、财、气,就是佛教的四大。”大概他把四大解释做人生的四种大害,这样解释,去骗不懂佛法的人,可能骗得过,但是给懂得佛法的人听到,真会笑破肚皮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四大”?为什么说“四大皆空”呢?四大是地、水、火、风四种原素:地性坚硬,水性流湿,火性温燥,风性轻动;世界上一切物体的构成,都不能够缺少这四大原素。四大的大字,是普遍的意思;这四种原素普遍于一切物体,所以叫大。我们人的身体,根据科学上说,是以七十六种原素组成的;但是佛学上把它归纳为四大原因;四大不调和,人的身体就有病痛发生了。一旦四大分离,人的生命也就不存在了,所以说“四大皆空”,但这只是浅而易见的初步空理;如果我们再深一层去研究、观察。四大原素各自的本身,要找出它的实在性,也是不可得的;实在性不可得,也就是空;从这一空理上说,我们身体既然是由四大原素组成的,当下就是空,并不必等待四大分开,才说是空。许多不明白佛法的人,常常喜欢说“出家人四大皆空”;其实,从这空的哲理分析,凡是有生命体的人,都是由四大原素组成的,都是空的,出家人和非出家人的,并没有分别。
  那么“五蕴”是什么?为什么又说“五蕴无我”呢?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五组;色蕴是物质,受、想、行、识四蕴属精神;在精神四组之中,又分为识蕴是精神的主体,受、想和行是精神的附属。
  普通一般人,总是把自己称为我,如说自我,把我看成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可是用佛法来分析,每个人的生命体,是由物质与精神计五组组成的,换句话说,人的生命,根本就是色、受、想、行、识五组的和合体,离开五蕴,就没有我的存在了,所以说“五蕴无我”。
  苏东坡在黄州时,有一天,诗兴来了,做了一首赞佛的诗: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这是一首意境很高的诗,不是对佛法有相当的造诣,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好诗。苏东坡写好了这首诗,自己反覆吟哦,觉得非常满意!这时,他想起了好朋友佛印禅师来,他想禅师如果看到这首诗,一定会大大的赞赏一番,甚至会拍案叫绝。于是,他立刻把那首诗抄在诗笺上,用信封封好,叫佣人送去长江南岸的归宗寺,给佛印禅师看。
  黄州在长江北岸,要到对岸的归宗寺,必须渡江。现在,我们趁苏东坡的佣人搭船过江的时候,来研究一下这首诗的内容:
  “稽首”,是顶礼膜拜的意思;“天中天”,是说,天是人所尊敬的,而佛陀更为天所尊敬,所以佛陀被称为“天中之天”。
  “毫光照大千”,是说佛陀的慈悲道德的光芒,遍照于三千大千世界。一个太阳系里面,有很多星球,组成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合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成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成一个大千世界。
  “八风吹不动”,这是一句精警动人的诗句,也是全诗的中心,最为要紧。“八风”,是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大智度论》说:“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四顺四违,能鼓动物情。”这八种是人生成败得失的总和。称颂赞美,名誉利禄,跟各种快乐的享受,是谁都会陶醉的;普通一般人,每逢这些好境乐事,都会感到瓢瓢然!而遇讥嘲诋毁,则怒形于色;逢逆缘苦境,则忧戚于心,也是人之常情。然而有一个人,居然“八风”都吹不动他,这人是谁?就是佛陀。
  “端坐紫金莲”,这是说佛陀诸惑已尽,众德圆备,故能不被外境所摇动,庄严而安稳地坐在莲花台上。
  这首诗是在赞佛,同时却又暗含着作者有其超然的境界:他能跟佛陀一样,已达到了心能转物而不为物转的地步。——苏东坡的确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
  这时,佣人上岸了,他赶上庐山归宗寺去。
  佛印禅师读到苏东坡的诗时,并不如苏东坡所预料的赞赏一番,或拍案叫绝,反而感到这很需要给他一个当头棒喝;于是,他在那首诗的下端,批上“放屁”两个大字,交给佣人带回黄州。
  在黄州的苏东坡,自从佣人去后,便沾沾自喜地在等待着,他满以为佛印禅师看到那首诗时,一定会大大地赞赏,所以他一心一意在等着佳讯传来,好容易等到佣人回来了,他迫不及待地问:“师父看了怎么说?”佣人说:“他没说什么?只在你的诗笺上写一些字,叫我拿回,我不懂写些什么。”佣人说着,便把那封诗信交给苏东坡;苏东坡打开信封,抽出诗笺,看到那首诗的下端,批着“放屁”两个大字时,不禁无明火升起三千丈,勃然大怒起来!连喊“岂有此理?”他再仔细地推敲自己的诗,尽找也找不出那首诗的毛病;他自言自语地责怪佛印禅师道:“我这首好诗,你不懂得欣赏也罢,竟把它当做放屁,你真是太糊涂了!”于是,他决定亲自去跟佛印禅师评理,马上雇船过江,上庐山归宗寺去。
  苏东坡的船向南进,他坐在船上,虽然这时江上的清风习习地吹来,可是他这时的心,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再也没有上次游赤壁时的心情,吟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名句了。
  苏东坡赶上庐山归宗寺,气呼呼地要找佛印禅师算帐,那知禅师早已吩咐客堂的知客师说:“今天不见客。”苏东坡听了,火上加油,再也忍受不住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三步做两步地一直奔到佛印禅师的方丈室来,他看方丈室的门掩着,正要举手敲门进去时,忽然发现门扉上贴着一张字条,端正地写着:
  八风吹不动,
  一屁过江来。
  苏东坡看到这两句,立刻就警觉了,心里暗暗叫道:“我错了!”
  各位!苏东坡错在那里呢?佛印禅师那句话,明明是警告他说:“你说能够不为称讥毁誉的各种境界所动,为什么竟被那区区“放屁”两个字,搞到无明火起,过江来和我评理呢?”这时的苏东坡,深深地感到惭愧,自叹一向对于佛法,只求理解,缺少了真修实行,所以当境界现前时,竟与常人无异,研究佛学的理论而不实践,真是“不行”!因之,当即痛下决心,今后要把所理解的佛法,在日常生活中实行起来。同时,他又深深地感激佛印禅师给他的启示,他觉得有这样的一位诤友,实是人生的大幸!从此,他对佛印禅师,更加心悦诚服了。
  说到苏东坡对佛学的理解,的确是有其相当的深度的;这不但是在他写的那些佛偈,佛诗中可以看到,就是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可以看到。
  佛偈、佛诗,在《东坡集》里面,多到不胜枚举,就是像上面举出的“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这些句子,也就足以表现他对佛法的精湛造诣了。
  那么苏东坡的佛教思想,从他的那些作品中可以看到呢?这里随便举出几段:
  A 《超然台记》:“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B 《前赤壁赋》:“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世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C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D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佛法是一门“行解并重”的学问,理解与实行,好像鸟的两只翅膀,缺少了一只,就飞不起了。苏东坡是一位文学家,他用研究文学的方法,去研究佛法,只着重于理解而缺少实行,所以会碰钉子。经过了好朋友佛印禅师给他当头棒喝,才知道自己一向解而不行,的确是“不行”的!
  苏东坡在黄州时,常常坐船过江去拜访佛印禅师,两位风趣人物的话匣子一开,滔滔不绝,几个钟头也谈不完;谈论的范围,除了佛学以外,也谈文学和其他的问题,三皇五帝、天南地北、无所不谈;两个人谈到投机时,则丝丝入扣;但当意见相左时,辩论也就展开了;苏东坡学识丰富,口才又好;佛印禅师更是辩才无碍,佛学智识当然是比苏东坡更丰富,就是文学,也不比苏东坡差;所以每次两个人辩论的结果,胜利总是在佛印禅师这一边。
  有一天,佛印禅师教苏东坡坐禅,苏东坡很高兴地穿起大袍,坐在佛印禅师的对面;两个人对坐了一会儿,苏东坡头脑一转,问佛印禅师道:
  “你看我坐着,像个什么?”
  “像一尊佛!”佛印禅师心平气和地答道。
  苏东坡听了这句话,心里觉得很甜!当苏东坡感到得意的时候,恰巧佛印禅师又反问苏东坡道:
  “你看我像什么?”
  苏东坡看佛印禅师穿着大袍,婆娑于地,这一下给他抓到机会了,他连讥带讽地答道:
  “像一堆牛粪。”
  苏东坡答后,偷看佛印禅师一下,看他有什么表示,只见佛印禅师眼观鼻,鼻观心默然端坐着。这时,苏东坡感到飘飘然起来!
  苏东坡回家,得意洋洋!他的妹妹苏小妹看到,问他:“哥哥!你今天为什么这样高兴?”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每次跟佛印师父辩论,都输给他,今天我第一次得到胜利了。”苏东坡说时,喜形于色!
  苏小妹问:“哥哥!你是怎么样胜他的?”
  苏东坡便把今天跟佛印禅师对坐时的谈话经过,一五一十地描述给苏小妹听;他心里以为苏小妹听了,一定会替他高兴,大大地夸奖他一番,那里知道小妹听了,却摇摇头向他说道:
  “哥哥!你又输了!”
  “我输?我骂师父是一堆牛粪,师父给我骂得一句话也答不出,这怎么是我输呢?”苏东坡感到困惑。
  “哥哥!万法(万事万物)唯心,心外无法,这道理你是知道的。”苏小妹笑嘻嘻地对苏东坡说:“佛印师父心里想的是佛,所以他看你像一尊佛,哥哥你心里想的是牛粪,所以你看师父像一堆牛粪。师父嘴里走出一尊佛,哥哥你嘴里拉出一堆牛粪;你的臭嘴巴,还不是输了吗?”
  苏东坡经小妹指出,才恍然大悟,惭愧不已!
  现在有些人说话,专门要讨人家的便宜,其实,说人家的便宜话,吃亏的还是自己;好像苏东坡,想要占佛印禅师便宜,结果是自己遭到失败。
  反过来说,说称赞人家,鼓励人家学好、向善的话,对人家有利益,其实对自己也是好的;好像佛印禅师的精神与态度,实是值得我们效法与学习的。
  说到苏东坡的妹妹,顺便也来谈谈苏东坡的夫人;苏东坡的妻子姓王,名叫弗,她的爸爸是一名进士,她十六岁就嫁给苏东坡,那时苏东坡大概才二十岁左右,两个人结婚后,感情很好,恩恩爱爱,过着多么甜蜜的生活;可惜“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结婚后十一年,妻子就去世了,苏东坡实在是伤心极了!妻子死了十年,苏东坡四十岁了,他在密川做太守,太守是当时军监的长官,因为日夜都还想念着死去的妻子,做了一首《江城子》的词,开头就写道:“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意思是说:“你我永久的离别茫茫然,已经十年了,在这十年之间,即使我不去想你,但是内心怎样也忘不了你。”从这简单的几句话,可以想见他对死去的妻子的想念想念,真是“朝朝暮暮,暮暮朝朝”了!还有,在这词里,他把梦中看见妻子的事也写出来,他写道:“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这几句翻译成白话是说:“夜里我做一个长梦,忽然回到了故乡,看见当年的小屋子,窗台边,你正在梳洗打扮;你看我,我看你,谁也说不出话来,只有眼泪一行行的流下。”
  再过了六七年,苏东坡在黄州,他做《赤壁怀古》的词里,还是念念不忘地提他死去的妻子,他写道:“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华发”,是指白头发。“多情”两个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说苏东坡的妻子名叫“多情”;刚才说过,苏东坡的妻子是姓王名弗,如果这一说是对的,应该是她的别号叫“多情”。另一种是说“多情”两个字,是苏东坡自己形容他的妻子很多情。不管那一种的解释都好,“多情”是指苏东坡的妻子而说,该是没有问题的了。那么,词中那两句,翻译起来就是“我出神的想念着家乡,我那多情的亡妻,一定会笑我这么早就长了白头发。”苏东坡的妻子多情,苏东坡这么念念不忘他的妻子,也何常不是多情?真是一对恩爱多情的夫妻啊!
  苏东坡除了那个妻子以外,还有几个妾。究竟是几个呢?苏东坡自己只说“有妾数人”,有人说:苏东坡的妾,计有七人,其中一个名叫“朝云”的,是年轻最轻的;既漂亮,又聪明,苏东坡特别疼爱她。朝云,这个名字多好听!
  苏东坡离开黄川以后,有一个时期,因为住家离开佛印禅师遥远,来往也就没有在黄州时那么密切了。
  有一年寒冬的一天,佛印禅师到苏东坡的家里来,苏东坡欢喜极了,忙叫家里的人,烧了几味好斋来供养佛印禅师。两个人好久没有相见,一谈就谈了好几个钟头,越谈越高兴!那天晚上,苏东坡对佛印禅师说:
  “师父今天走了那么多路,一定很累了,还是早点休息好。我想今晚叫朝云去服侍师父,给师父差使,你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她做:师父,你说好吗?”
  佛印禅师略加考虑一下,就点头回答他道:“也好!”
  那天晚上,朝云真的推门进佛印禅师的房里来,她看见佛印禅师在床上打坐(坐禅定),就向他顶礼三拜;佛印禅师吩咐朝云道:
  “朝云,你去拿一个茶壶,装满了水;一把葵扇,一篮火炭,七个火炉,一起搬到这里来。”
  “好!”朝云答应了一声,就开门出去了。
  一会儿,朝云把那些东西都搬来了,她就合掌问佛印禅师道:
  “师父!那些东西,通通搬来了。”
  “好,现在你把七个火炉都下了炭,烧起火,然后用葵扇,扇着每个火炉,让炉中的火炭燃起来!”佛印禅师低声细语地吩咐她。
  “好!”朝云开始工作了。
  再过了一会儿,七个火炉的火炭都燃烧得热烘烘了;黄州的冬天是寒冷的,但这时整个房子里的空气,变得温暖起来。
  “师父!七个火炉的火炭,都燃烧起来了,要煮什么?”朝云合掌问道。
  佛印禅师环视七个火炉,炉中的火,热烘烘地烧着!他又吩咐朝云道:
  “朝云!现在你把茶壶放在第一个的火炉上煮,等到茶壶里的水煮开了,滚了一会儿!再放在第二个的火炉上;滚了一会儿,再放在第三个的火炉上;这样,依次一直到第七个的火炉,你懂得这样做吗?”
  “好!我会照师父的吩咐去做。”朝云点头答道。
  朝云从头至尾,她照佛印禅师的吩咐去做,把这只茶壶轮流在七个火炉上煮,等到通通煮过了,她再问佛印禅师道:
  “师父!茶壶已经在七个火炉上,顺着次序都煮过了,现在还要做什么?”
  佛印禅师说:“你做得对,朝云!现在还是跟刚才一样,再做第二遍,第二遍完了,再做第三遍,第四遍,第五遍…一直做到天亮。”
  “好,师父!”朝云完全照佛印禅师的话去做,周而复始地把茶壶放在七个火炉上煮。
  这时,佛印禅师好像深入禅定了,房子里寂静,只听到火在烧水,在滚的声音。
  各位想想看,一个茶壶的水有几多?它在七个火炉上面轮流着煮,水一滚起来,就变成水蒸气冲出去,这样,就越来越少了;还没有煮到天亮,“卜”的一声,茶壶里水干了,壶底被热火烧到爆烈了。
  朝云看到这样,手忙脚乱起来!佛印禅师睁开眼睛一看,对朝云说:
  “朝云,不必害怕,这是必然的结果,你的工作圆满,现在可以回房睡觉了。”
  朝云向佛印禅师合掌行一个礼,回房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佛印禅师一早就向苏东坡告别回去,苏东坡送走了佛印禅师,一回到家里,就问朝云道:“昨天晚上,师父跟你说些什么话?叫你做些什么事?”朝云便把昨晚经过的情形,一五一十说给苏东坡听。
  “火炉上的茶壶,水干必爆!师父明显地警戒我:五俗不断,一定堕落!”聪明的苏东坡觉悟了!他领会到一个茶壶在七个火炉上煮,终归爆裂,正是暗示他与七妾缠绵的结果。
  再过了一个时期,苏东坡移居惠州,佛印禅师则驻锡浙江,距离更远,有一次,佛印禅师写一封信给苏东坡,里面有几句话,是劝苏东坡赶快放下万缘修行佛法的,他说:“人生世间,如白驹过隙。三二十年,功名富贵,转眼成空,何不一笔勾断,寻取自家本来面目?万劫常住,永无堕落。”
  刚才那一则故事中的暗示,是从反面旁敲侧击,教苏东坡断欲离尘;这封信则从正面直言劝告,希望苏东坡息心修行,以期明心见性。一正一反,异曲同工。——都无非是希望苏东坡舍迷途而走上觉道。佛印禅师菩萨心肠,慈悲爱护之情,于斯可见。
  佛法是指导人生的,是净人生的,它能促使人生弃恶从善,它能鼓舞人生向真善美的目标迈进。佛印禅师德学兼优,他是佛法的实行者,也是实行佛法的成功者,他能以佛法律己,又能以佛法利人。苏东坡居士是佛法的爱好者,他熏陶了佛法,能使文章“超然乎尘垢之外”;又与佛印禅师接近,潜移默化的结果,他那“狂恣”的个性,也渐渐改正过来。这,正说明佛法对于人生的实益。
·佛陀的教育·
十二、·佛陀的教育·
佛陀的教育
  佛教是现在世界上的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佛陀,也就顺理成章地被称为宗教家。
  其实,释迦牟尼佛陀正如孔子,一生尽瘁于教育,是古今人类的导师。所以,与其称释迦牟尼佛陀为宗教家,不如称他为教育家,来得更为恰当。
  释迦牟尼佛陀所施行的教育,有二大原则:一为契真理,二为协时机,契真理为所施的教育,必符合诸法的实相,这是佛陀教育的本质;协时机为所施的教育,必适合大众的程度,这是佛陀教育的作用。佛陀一生所施的教育,因对象不一,故其教育的内容,也有深浅之别,但其目标还是一致的,所以说:“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
  佛陀一生的历史,要是把有关教育的部份抽起不谈,几乎没有什么可说了,所以称佛陀为一位教育家,的确是名副其实的。
  这位生于二千五百年前,印度文明古国的大教育家,是内本其所证悟的真知灼见,外冶印度古代各种的学术思想,来施行他的教育,兹分三段来叙述它?一、教育的目的
  佛陀本来是一位王子,因他聪颖过人,所以对教育的要求特别高,他从小就开始受教育,到了青年时代,已博通了各种高深的学问,而且对于武术,也有精湛的造诣,但是他觉得这些学识,都不能令他安身立命,于是,他离开了王宫,出家去过寻师问道的生活,先后拜访了好多位当时印度有名的大宗教师,跟随他们学习,虽已学通了他们的学识,但仍不能满足他对教育的需求;最后,他在菩提迦耶的一棵菩提树下面深入禅定。在一天晚上黎明之前,天上明星闪烁的刹那,他豁然大觉大悟起来,突破了人生宇宙的大秘密,发现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从此,他对人生的实相与宇宙的真理,了如指掌。这时,才得到真正的安身立命,满足他最高的需求。
  佛陀觉悟以后,到处弘扬佛法,施行觉悟的教育,把自己所觉悟的真理,宣示出来,使接受他的教育的人,也能得到觉悟。所以佛陀的教育,是一种觉悟的教育。
  人生有种种痛苦的逼迫,这都是由于我们内心的种种烦恼,驱使我们去造业,遂致有种种痛苦的产生;而烦恼之起,起于无明。什么叫做无明呢?无明就是不觉——不觉悟人生的实相,不觉悟自己不受痛苦的本来面目——佛性。如果听闻了佛法,接受佛陀觉悟的教育,依照佛陀所指示的修养方法去实践,最后获得了觉悟,便能断惑证真,离苦得乐,这是佛陀教育的目的。二、教育的类别
  佛陀教育的目的,虽然只有一个,可是人类的个性与志趣,却是千差万别的,佛陀为了要“随机施教,应病与药”,也就开示了各种不同的佛法,把个性与志趣不同的人类,分门别类地施以适当的教育:
  有一种人,相信因果,知道我们的生命是长远的,有前生,也有后世;而我们现在的一切行为,一定会影响于将来的,因而要争取将来优裕美满的生活,佛陀为了要适应这种类型学生的需求,就施以“五戒”、“十善”等人天乘法的教育。
  另有一种人,进一步的明白优裕美满的生活,并不能持久,而生老病死的种种痛苦,却是时时在紧逼着我们,因而对人世生起了厌离心,要求解脱生死的痛苦,佛陀为了要适应这种类型学生的需求,就施以“四谛”、“十二因缘”等声闻乘法的教育。
  还有一种人,了解到人生宇宙是相依互存的,人人与我都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发愿舍己为人,自利利他,自救救人,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解脱。佛陀为了要适应这种类型学生的需求,就施以“六度”、“四摄”等菩萨乘法的教育。
  这三种类型的教育,是由浅至深,由低至高,循序渐进的,恰如现在世界各国所推行的普通教育,由小学而中学,由中学而大学一般。佛陀的教育1、人天乘法——小学2、声闻乘法——中学3、菩萨乘法——大学普通的教育
  教育是要讲成绩、讲效果的。有成绩有效果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反之,便是失败的教育,佛陀施行的教育,特别注重这一点;所以,凡是经过佛陀教育的人,不论他本来有什么坏行为坏习惯,一切佛陀教育的薰陶,无不改恶从善。
  当佛陀在世时,常常召开检讨会,让学生们自由坦白报告 各人的功过得失,以便检讨各人学习的成绩与效果。
  有一次,在检讨会中,有个学生名叫须陀的站起来说:“我从前是个守财奴,视财如命,自从接受佛陀的教育后,完全改变了,我拿财物布施给人,虽然家财一天天的减少,但我的心情却一天天的愉快起来!为什么我会这样乐善好施呢?因为我受了佛陀因果报应的教育,知道种善因必获善果,为了争取将来优裕美满的生活,我很愿意这样做。”
  接着,又有一个学生名叫阿迦达的,也站起来说:“我从前胆子小又怕苦,自从接受佛陀的教育后,完全改变了,我单独一个人,到深山里去修行,天冷我不畏,毒蛇猛兽也不怕,肚子饿了,采些野菜充饥。我所以要这样勤苦修行,是因为听了佛法,了解人世无常,生死迫切,对人世生起了厌离心,所以放下一切,修习禅定。”
  最后站起来的,是个断了一只手臂的学生,名叫旃陀,他说:“我自接受佛陀的教育以来,一面自修佛法,一面积极利人;有一次,乡村里发生水灾,房屋被水淹没,人死很多,我坐在一只大木盆里,随水漂流到邻村去,就在那里发动劝募食物,救济灾民;当施赈时,灾民既多,挤着抢食,我在人群中,被挤断了一只手臂;但我那时神情兴奋,只顾分发食物给灾民,竟然忘记了自身的痛苦。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我听了佛法,了解到人生相依互存的道理,所以愿意舍己为人。”
  上面这三个学生,刚好代表着三种类型的学生:第一个须陀乐善好施,代表受佛陀“五戒”、“十善”等人天乘法教育的学生;第二个阿迦达勤苦修行,代表受佛陀“四谛”、“十二因缘”等声闻乘法教育的学生;第三个旃陀舍己为人,代表受佛陀“六度”、“四摄”等菩萨乘法教育的学生。从他们坦白的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接受佛陀教育后的态度,跟从前作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由此,可以证明佛陀教育的成功。
  佛陀自从三十岁成道以后,一离开菩提迦耶,就席不暇暖地去推行其觉悟的教育,四十九年如一日;凡是受他教育的学生,都深深地受到感化,而毕生信受奉行;他的学生,从国王、后妃、大臣、以至平民、乞丐、奴隶,应有尽有,遍布於社会上的每一个阶层。至於他实施教育的场所,概括地说,也可以分为三类:
  一、精舍说法——佛陀成道后不久,就到中印度的摩竭陀国。频婆娑罗王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林中,建筑了一座有十六个大院七十二间大礼堂的竹林精舍,给佛陀说法。后来,萨罗国的给孤独长者和祗陀太子合建了一座堂皇华丽的祗园精舍,请佛陀说法;所以佛陀四五九年施行教育期间,常在王舍城与舍卫城之间来往,而竹林精舍与祗园精舍,遂并成为佛陀主要的教育场所了。此外,佛陀也曾在其他地方的精舍说法。
  二、应供开示——受佛陀教育的人,各阶层都有,他们常请佛陀到家里去应供,饭后开示佛理,给全家的人听,很多人因此而皈依佛陀,弃恶从善。例如:耶舍的父亲请佛陀到家里去应供,耶舍的母亲听佛陀的开示后,皈依佛陀,做个在家学佛的女居士;给孤独长者有个媳妇,叫做玉耶,自恃美丽而骄傲,瞧不起公婆和家里的人,有一次,佛陀在也家里应供后,对她开示:“佼美的容貌,只是外表美;而端正的心行,才是内在美;真正的美人,必须内外俱美……”玉耶听了,心中的骄傲顿消,皈依佛陀,做个克尽妇道的在家弟子。类此,在信徒的家里开示,受这种教育而行善的学生,多到不胜枚举。
  三、民间布教——佛陀成道后,在四十九年施行教育期间,除在精舍说法之外,也常深入民间,在恒河两岸的各城市、各乡村布教;并派他的弟子,到各处弘法。当时印度的社会,阶级制度非常严格,最低层的奴隶阶级,是没有受教育的机会的;可是佛陀提倡佛性平等,打破阶级制度,尊贵的王族与低贱的奴隶,同样可以学习佛法,受佛陀的教育。佛陀的教育是大众化的,他自己所觉悟的真理,虽然很深,但是他能够深入浅出,引用民间的故事,及作种种的譬喻,予以开导,所以各阶层的人民,都能接受他的教育。
  上述精舍说法,应供开示和民间布教的教育,类似现代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佛陀1、精舍说法——学校教育2、应供开示——家庭教育3、民间布教——社会教育现代三种教育
  生在二千五百年前的佛陀,他所推行的普遍教育,已经注意到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必须兼行并重,这不能不说他是一位先知先觉的大教育家了。
三、教育的方法
  佛陀是一位大觉悟大智慧的人,他教育的方法很多,随机应变,不一 而定;他常在说法之前,入定观察听众的根性,然后决定用什么方式来说法。最奇特的是他说法时,所用的言词巧妙,能使出身不同和知识高低的人,都能了解;每个人都觉得佛陀这些话,好像是专为自己而说的,因之而感到欢喜与满足。下面随举数点,以见其教育方法的一斑:
  (一)戒定慧三学兼施——佛陀的教育,着重於戒、定、慧三学兼施。他先教戒学,命学生修养品德;次教定学,给学生锻炼身心;再教慧学,使学生启发智慧。因为由戒生定,由定发慧,这是佛陀施教一定的次序。佛教的经、律、论三藏,所以成为千百年来佛教徒信受奉行的圣典,就是因为经藏能诠定学,律藏能诠戒学,论藏能诠慧学。佛陀的戒、定、慧三学的教育,正如现在的德、智、体三育。三学1、戒学——教育2、定学——体育3、慧学——智育三育
  虽然,如果详细加以分析与比较,则有下列三点的不同;
  1、三学是一贯性的,先后秩序分明;三育则互无连系,各别施行。
  2、现在的体育,只注重身体的锻炼,而定学乃包括身体与心灵的锻炼,尤其注重於心灵的锻炼。
  3、德、智、体三育,只是世间的教育,而戒、定、慧、三学,却是通於世间与出世间的教育。
  三育———世间的教育
  三学———出世间的教育
  再说,现在的德、智、体三育,有人再加上美育和群育,成为五育;这在佛陀的教育中,早就俱备了。因为美育的训练,目的在陶治性灵,使人的性情,趋向真善美的境地;而佛陀教学生静坐,收摄心猿意马,去掉妄想杂念,使人精神统一,心灵宁静,以期悟入本性,实是更有效而更高超的陶治性灵锻炼心性的美育。至於群育的训练,目的在使人亲爱互助,合群和谐;佛陀舍己为人,恒顺众生,无条件地为人群服务的教育,显然是更积极而更完整的群育。
  (二)言教与身教并重——言教,是用语言传授的教育;身教,就是以身作则的教育。现在的教育,多注重言教;而忽略了身教;佛陀的教育,则是言教与身教并重。
  在言教方面,佛陀常常接受学生们的提问,从解答问题中,发挥精警的言论,藉以灌输智识给学生们;例如《金刚经》里面解答:“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这在现代的教学法上,类似注入式教法中的演讲式教法;但是他的讲述,能够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就是讲了一两外钟头,也不会使学生们感到厌倦入睡。有时也有由佛陀发问,命学生解答,然后随其所答,作适当的评判与指正;例如《楞严经》里,“七处徵心,十番辨见”;这在现代的教学法中,属於启发式 教法中的课题式教法。还有一些是佛陀与学生相互盘诘,在问答中,揭出人生的真理;例如 《大宝积经》里佛陀与妙慧童女一连串的问答,揭出了十点世出世间的妙谛;这在现代的教 学法中,又像是启发式教法中的问答式教法。
  说到身教,这是佛陀教育的特点;佛陀以身作则的教育,散见於很多佛典中,这里随便举出几点:有个老比丘眼睛有毛病,缝袈裟时要穿针看不到,佛陀替他穿针。有个比丘平时不肯为病人服务,到了自己生病时,没人照顾他,佛陀就替他洗身体,照顾他的饮食,又很诚恳地说道理给他听,劝他以后要多多为病人服务。这都是为人群服务的示范教育。释迦族跟拘利族的人争水,佛陀不辞劳苦,从遥远的地方赶去,替他们调解。毗舍离城疫症流行,佛陀不怕传染,特地进城去安慰病人,教育病人。这都是慈悲救世的示范教育。提婆达多三番四次谋害佛陀,佛陀不但没有恨他,反而用慈和的话去教诲他。这是冤亲平等的示范教育。其实,佛陀本来是一位太子,养尊处优,他能够看王位如敝屣,视富贵若浮云,出家去过三衣一钵的清淡生活,就这种难舍能舍,难行能行的伟大人格来说,已够做学生的榜样,是最好的实践示范教育了。
  (三)特殊的个别教化——佛陀每次在精舍说法,或到民间布教,听众都是成千上万,最少也有几百个人,这可以说是集体教育。到信徒家里应供后的开示,听众多则一百几十,少则三五个人,这就好像现代教学法上的分组教学。但是,还有一些学生,由於其根性特殊,佛陀却要一个人一个人的个别予以教育的,这种个别辅导的教学法,类似美国柏克赫斯特女士所创的“道而顿制”。在佛陀的教育中,接受这种个别教化的人,也多得难以计算的,这里举出三论,於此可见其一斑:
  A、傻子变聪明——周利特是个傻子,跟他的哥哥出家,一首四句的偈,三个月都学不成,哥哥赶他回家,他伤心到哭起来,佛陀问他,他说:“我是一个最愚笨的人,三个月学不会一首偈子,怎样办?”佛陀安慰他道:“愚笨而自己不知愚笨,才是真愚笨;你自知愚笨,就不是真愚笨了。”佛陀教他读“拂尘、除垢”两句简单的法语,天天抹桌子、扫地;经过一段时间后,特心开意解了,他由拂除外在的尘垢,进而拂除内心的尘垢——烦恼,烦恼一消,智慧就开朗了。
  B、音乐家悟道——音乐家闻二百亿,是个富家子弟。这位娇生惯养的青年,过着刻苦的出家生活,心急求进,身体就渐渐衰弱了。佛陀要教他修行的方法,却先问他:“你弹琴,如果弦子太紧会怎样?”闻二百亿答道:“会断!”佛陀再问:“太松呢?”答道:“没有声音。”佛陀说:“修行也和弹琴一样,不要太紧,太紧则心躁急起来;也不要太松,太松就放逸散乱了;应该要把心放得平和,不紧不松才可以。”闻地百亿照佛陀的教训去修行,果然心平气和,不但身体逐渐恢复健康,而且不久也就悟道了。
  C、凶暴者自新——鸯崛摩罗跟一位婆罗门教的老师学习,老师的太太爱上鸯崛摩罗,趁机向他示爱,遭鸯崛摩罗拒绝。那师娘恼羞成怒,反诬鸯崛摩罗调戏她,老师信太太的话,要害鸯崛摩罗,就对他说:“你去杀死一百个人,把他们的手指贯穿起来,系在颈项上,就可以升天了。”鸯崛摩罗听老师的话,把心一横,拿刀出来,到处杀人;杀到九十九人时,他的母亲来了,他想:“我杀了九十九人,只差一个,就可以升天了;虽是母亲,也只好杀来凑数。”然而当他要去杀母亲时,佛陀蓦然出来;於是,他丢下母亲,要去杀佛陀,可是等他靠近时,看到佛陀的威光,他像发狂的心安定了,丢去了手上的刀,向佛陀跪伏下去,经过佛陀的一番教育之后,这个凶暴者终於改过自新了。
  综上所述,佛陀虽是诞生於距今二千五百年前,然其实施教育的各种方法,却极符合现在最新的教育;所以他的教育,不特仍然适用於今日,且其戒、定、慧三学兼施,言教与身教并重的教育设施,於目前偏重智、体与言教的教育,的确有补偏救弊之功。
·佛陀的教育·
十三、·米商的奇梦·
米商的奇梦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
  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这是《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的偈颂。
  从前,中国浙江省上虞地方,有一位专营米粮生意的商人 ,为人乐善好施,家里供奉观音菩萨,早晚礼拜很勤,可以说是个虔诚的佛教徒。
  米商有个妻子,长得样子很美,可惜她的内心,并不像她的外表那样美;她常常看到米商布施行善,捐款去做慈善事业,或拯济穷人的困难,或帮助朋友的急需,心里就觉得很不以为然。
  “钱是不容易得到的啊!你辛辛苦苦赚来的钱,实在不应该这样随便布施给人家。”每当米商行布施时,妻子总要劝阻他;这一回,她看米商又要慷慨捐款了,所以拿这些话去劝阻丈夫。
  “社会是个人的组合,个人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的钱财,也是从社会得来的;取诸社会,用诸社会,贫苦困难的,给予救济;朋友有缓急,给予帮助;这是观音菩萨慈悲救苦的精神,也是佛弟子们应做的本分事。”米商引用佛教缘起的哲理与菩萨利生的精神,向妻子解释。
  “唉呀!什么社会个人,个人社会,我最不喜欢听你这一套大道理。你要是再这样慷慨布施,今天捐助社会福利,明天又捐助学校教育,这里贫苦的人民你要去救济,那里的水灾火灾你也参加赈济,看你的钱财,不花光那才怪!”妻子说到这里,几乎光起火来了:“到那时候呀,你的生意本钱都将没有了,就要去做叫化子,嗯!我才不跟你这个傻子去挨饿苦哩。”
  “好太太!”米商看妻子生气了,便安慰她说:“这一层你倒不必担忧,你看:许多乐善好施的人,时常布施财物,周济人家,他们并没有因此而变成贫穷;反之,那些“孤寒鬼”一毛不拔,什么福利事业都不肯做,也不见得由此便大富起来。所以,从前有人做首打油诗说:“施财犹如井中水,一边吊打一边盛;三日五日不打水,何曾淹到井槛边?”这实在是至理名言啊!”米商说到这儿,停一下子,瞧了他妻子一下,再说:“就拿我自己来说吧,这几年来,常常布施,但是蒙佛菩萨的慈悲默庇,生意总算一帆风顺,钱财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一天天地多起来:这真像井水一般,一边儿打了去,一边儿又涨满了。”
  布施财物,好像打井水一般,一边儿打了去,一边儿涨上来,这种比喻,妻子是不愿意接受的;至于佛菩萨的默庇,她就更不相信了;不过,米商这几年来在布施方面花去了很多钱,但是由于生意做得顺利,家里的财钱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一天天地多起来,这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事实胜于雄辩,妻子虽想反驳,也找不出理由来反驳了。
  米商的生意很大,常常从外地买米进来;这一天,米商为了办米,又准备远行了,晚上,他在观音菩萨案前,虔诚称念观音菩萨名号,拜了菩萨以后,很早就上床睡觉,因为明天一早便要开船了。睡到天将要亮的时候,他做了一个奇异的梦,梦见他每天早晚礼拜的观音菩萨,竟然开口对他说话了:“逢桥莫停舟,逢油须抹头,斗谷三升米,青蝇聚笔头。”菩萨说了这四句话后,又吩咐他要牢牢地记在心里,千万不好忘记。米商睡醒,觉得很奇怪,因为这一个梦,跟平常的梦完全不相同;平常的梦,梦中的景象依稀;可是这个梦的梦中景象,却是历历在目的;所以,与其说是做梦,毋宁说是菩萨现身指示。不过菩萨所说的那四句话,到底是指什么,却颇耐人寻味,尤其是那后面的两句,好像是签诗,又好像是谶语,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虽然,观音菩萨的话,米商是绝对听从的,他对菩萨指示的那四句话,虽是不甚了了,但也奉为圭臬,牢牢地谨记于心。不久,船开行了,米商无论在船上的时间,或上埠办米的时候,随时随地,都在反复默诵那四句话,真是念兹在兹。米办好了,全船满载而归,不意船行中途,遇到狂风暴雨大作,船夫远远望见一座大桥,赶快划到桥下,想要躲避风雨,正在这时,米商触及当前的景象,忽忆观音菩萨吩咐“逢桥莫停舟”的话,突然大叫起来,命令船夫不可停留,快划过去,船夫心里莫名其妙,不过主人的命令,却是不得不听从的,于是猛力一撑,米船直冲桥下过去,谁知船划过去不远,就听到后面“轰”的一声,米商跟船夫不约而同地回头看去,只见那座古老的大桥倒下,好像高山崩塌一般。这时,大家相顾失色,等到惊魂始定,船夫才问起米商:“为什么你会知道桥会崩塌?”于是,米商便把梦中观音菩萨的话,一五一十向船夫道出,并劝船夫要信仰观音菩萨,时常礼拜与称念观音菩萨。
  船过桥倒,米商能够逃过了这一场性命的危险,完全是获得观音菩萨的指示与救护,因此,他深深地感激观音菩萨救命的大恩。当天米船安然归家,晚上米商更加恭敬地在观音菩萨案前点灯、上香、虔念菩萨名号,想不到当他礼拜完毕,将要离开时,菩萨案前悬挂的琉璃灯,忽然绳断堕下,灯破而油溅满地;米商见状,又忆起菩萨吩咐“逢油须抹头”的指示,急忙用手就地掬油,不断地向头上抹,没有多久,米商满头的发,就好像从油锅里拖起来的一样,淋淋下滴。这在一般看来,委实是不可理解的,为什么好好的头发,干吗要搽上那么多油?可是米商深信观音菩萨的话,他没有去研究这些。
  米商收拾了破碎的玻璃片,揩干了地上的油后,就回房睡觉去了,多日辛苦,一夜好眠,第二天早上起床,揉开惺忪的睡眼,不禁哧了一跳!同床睡觉的妻子,不知道为什么给人家杀死了,床被血渍斑斑,令人触目惊心!米商害怕极了,但是房门没有人打开,妻子竟会给人家杀死,尽想也想不出其所以然来。米商跑去告诉岳父,岳父前来盘问的结果,还是满头雾水;于是,岳父疑心到米商出外经商,在外必另娶爱妾,便向县里控告米商杀妻;就在这当天,县里派差役来,把米商拘捕归案。
  “出事的那天晚上,你入房睡觉时,房门关了吗?上了闩吗?”县官问。
  “大人!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晚上我入房时,曾亲手关门,并随手把门上闩后,才上床睡觉。”米商不假思索地答道。
  “那么,第二天早上你起床时,房门是否被人打开?”县官又问。
  “没有!”米商照实供述:“第二天早上我起身时,房门照旧关着,并且照旧上闩;后来,还是我亲手把房门打开。”
  房门关闭,且已上闩,整晚未曾被人打开,房里只有米商的夫妇两人,并无第三者,并且夫妇同睡一床,妻子被杀,丈夫断无不知之理;县官根据这些事实,断定米商杀妻,毫无疑问。于是,迫米商招认,起初,米商大喊冤枉,不肯承认,后来在严刑之下,迫打成招,米商终于经不起拷打,只好承认杀妻之罪。杀人偿命,律有明文,米商自分难逃死刑,到这个时候,什么办法都没有了,惟有虔诚祈祷观音菩萨,救苦救难;于是他闭起眼睛,一心默念观音菩萨名号,另一方面,县官看到犯人既已招认杀妻,现在默然无语,罪状可以成立;因之执起朱笔,正要写上米商杀妻判决死刑的当儿,奇迹出现了;不知道从那里飞来一群苍蝇,一起聚集在县官朱笔的笔头上,恰巧这时,米商刚刚张开眼睛,觉得奇怪。县官不能下笔,就把朱笔向空一挥,苍蝇随即飞开,可是正要下笔,苍蝇又很快的再度聚集在那笔头上,便县官不能下判,这样聚之则挥,挥去又来,一连经过了几次,县官心里大感奇异,正在这时,米商突然有省,高声大喊起来:“青蝇聚笔头,青蝇聚笔头……”县官因问其故,米商乃将梦中观音菩萨所吩咐的话,跟船过桥倒等经过事实,和盘托出,至是,县官觉得这案定有蹊跷,不敢草率定谳,着将米商扣押,退堂仔细研究。
  县官退入后衙,便与幕宾共同研究此案,县官叙述此案经过的详情,幕宾听了,一连点了几下头,然后站起,慢条斯理地在厅中徘徊。
  “斗谷三升米……斗谷三升米……”聪明的幕宾想:观音菩萨的四句话中,第一句、第二句和第四句都已应验了。现在要破此案,必从第三句寻绎,于是他在厅中边行边诵此句,细心推敲。
  “凶手是康七!凶手是康七!”幕宾好像豁然开悟,大叫起来。
  “你怎么知道?”县官问。
  “事不宜迟!”幕宾似乎没有听到县官的问话,急忙催促县官:“赶快派遣差役去找康七,把他捉来。”
  差役出衙以后,县官再问幕宾:“你到底是凭什么知道凶手是康七呢?”
  “一斗谷只得三升米,余下的不是七升糠吗?糠与姓康的康谐音,这不是明明指出凶手是康七吗?”幕宾好像猜谜猜对了谜底,很得意地回答县官。
  “真是机巧过人,不愧智囊啊!”县官竖起右手的大拇指称赞幕宾。
  县官和幕宾正在后衙谈论这宗命案时,差役进来报告:康七已经捉来了。县官立刻升堂,他端详了康七一下,看他的打扮,十足是个花花公子。
  “你姓什么名什么?”县官问。
  “小人姓康,排行第七,人家都叫我做康七。”康七答。
  “你为什么要杀米商的妻子,要从实供来,不得说谎。”县官当做已经知道他是凶手,用这话来试探他。
  “大人!米商的妻子虽然是我杀的,但是实在是误杀,我并非有意要杀她的。”康七做贼心虚,不经拷打,便自己承认杀人了。
  “为什么你会误杀她?从实供出,免得用刑。”县官追问。
  “小人其实是要杀死米商的,因为……”康七知道隐瞒不得,便把自己与米商妻子的暧昧以及如何杀人的事实,一一供认出来。
  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米商的妻子,是个杨花水性的女人,米商经常出外经商,她在家里,“罗衣难耐五更寒,早作出墙的红杏,跟隔壁的小白脸康七私通很久了,两人打得火一般的热;为了时常往来,恐怕惹人耳目,乃在米商房里床后的墙脚,挖了一个大洞,恰巧可通隔壁康七的房间。这个贪心的康七,得寸进尺,想把米商的妻子完全占有,而米商的妻子,也有意跟他;为偿双宿双飞的心愿,康七早就蓄意要杀米商了。出事的前一天,康七知道米商回家,准备晚上行事,到了更深人静,他听到米商的鼾声响起,便悄悄地从床后的墙脚大洞爬过来,揭开蚊帐,举刀要杀米商,可是在黑暗中,他嗅到米商头上发出的浓厚油气味,心想这头发搽油一定是女人,乃转向另一头砍下去,因之而误杀了米商的妻子。事后,康七又从床后的墙脚大洞爬出,所以房门仍旧是紧闭着。
  审讯至此,案情终于大白,县官忙令差役将米商释放回家。
  县官与幕宾,异口同声地赞叹观音菩萨的灵感,救苦救难,真实不虚。这宗案情大白之后,一传十,十传百,从近到远。轰动了很多地方,而观音菩萨座下的弟子,也增加了很多很多,其中包括县官与幕宾。
  观音菩萨慈心广大,悲愿弘深,“寻声救苦,无刹不现身;”类此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的感应故事,何止千千万万。
·佛陀的教育·
十四、·漫谈疾病与医药·
 漫谈疾病与医药
  人有了病,必须找医生,而医生治病 ,则要用药,所以疾病、医生和药这三样,好像是用一根绳子贯串的三件东西,拉着一件,三件便相联而起。
  病,有生理上的病和心理上的病二种,于中二各有二:
  生理上的病,分为轻微性和顽固性的二种,轻微性的病,例如伤风、感冒、咳嗽、发烧等等,如能及时医治,没有几天就会好了;顽固性的病就不同了,例如糖尿病、心脏病、肺结核、癌症等等,必须花很长的时日去治疗,才能痊愈。虽然,这是就其一般而论的,其中当然也不无例外,比方患“百口咳”虽非重病,但要医好,则又颇费时日;而最顽固的恶疾,莫过于癌症,癌若发生在非重要的部位,而能及早发觉,立施手术,疗治却不很难。
  心理上的病,又分为后天性的和先天性的二种,后天性的病,是由感染到社会上不良的风俗习惯,受了坏教育及不正当的学说所薰习而起的错误思想;先天性的病,是我们心中与生俱来的种种无明烦恼,以及不期然而然的自私自利执见。
  生理上的病,不论是轻微性的或顽固性的,都必须用药物去治疗它;药的原料,通常是植物、矿物和动物;中药多采用植物,而以矿物和动物副之;西药则多采用动物,而以植物和矿物副之,相信西医的人,常常轻视中药,认为中药都是草根树皮,那里有什么效力,而用惯中药的人,又嫌西药不干净,什么动物的尸体骨头,都拿来炼药,用来治疗病症,那里靠得往。其实,这两种的看法,都是偏见;要知道,药物并无好坏,会用都奏奇功,砒霜是毒药,善用者可以医病;人参为补品,用错了反会害人。
  从前有个学医的人,修学期满将要毕业了,医师为了要考验他的学力,便拿了两个大箩,叫他上山去采药,吩咐他说:“凡是可以做药的,都把它采回来。”这个学生去了一整天,结果背着两个空箩回来;医师问他,他说:“满山树木花草,土石沙砾,样样都可做药,不知要从那里采起!”这说明世间一切都是药,都可以治病;问题是在用药的人懂不懂它的药性,会不会应病与药!
  真正懂得药性而会应病与药的是谁,就是医生。医生除了要澈底地明白药性之外,最要紧的还是在于诊断,必要诊断正确,处方始能对症收效,获得痊愈。所以,药要等待医生去应用它,而医生则视病人所患的病而处方。例如中医诊病,先要断其病症,究竟属于“阴”的或“阳”,“表”的或“里”的,或“寒”或“热”,或“虚”或“实”等,然后予以适当的处方。如属外感寒冷病,则处以桂枝汤或麻黄汤;发热病则用桑菊饮,银翘散或清心牛黄丸等退热方剂;心脏衰弱病,或用真武汤,或用四逆汤;高热病用龙胆泻肝汤,犀角地黄汤或紫雪丹等降气下火剂;大便不通用大承气汤、小承气汤等泻剂。这,就是所谓“应病与药”。诊断正确,处方适宜,才能收药到病除之效。人生的病症,千差万别,医生则各别予以适当的处方疗治。
  说到医治心理上的病,虽然是比治疗生理上的病更难,但其医治的原理,还是一致的。
  从前释迦牟尼佛陀因为看到许多凡夫,不知人生无我的道理,心中妄执有我,由是起惑造业,沉沦生死;佛陀慈悲,为之开示四谛,三科的教法,阐明色心因缘生灭的道理,使他们明白一切法无我,断除实我的执着,这在教法上,称为“我空法有”。有一些人,虽知人生无我,但对世间的一切法,却执为实用;佛陀因此,进而说明有为诸法,悉皆空寂,无为之法,也不可得,显示一切法皆空之旨,使其舍去实法之执;这在教法上,称为“万法皆空”,可是又有一些人,不能善解法义,以为万法皆空,便是一切法的实性与事相,通通都没有了,这又堕于空见,不得中道正理;所以,佛陀又说非有非空的中道妙理,使其破除执空的偏见,这在教法上,称为“唯识中道”。
  人生心理上执着“我有”或“法有”的偏见,等于生理上的“热”病或“实”病;而心理上执空的偏见,则等于生理上的“寒”病或“虚”病。佛陀的各别施以对症的良药,为“我空法有”、“万法皆空”与“唯识中道”的教法,这就是所谓“随机说教,应病与药”啊!
  上述佛陀为破凡夫我执而说四谛、三科的教法,这里还应再加分析:四谛是苦、集、灭、道四种真实的道理,阐明世出世间苦乐因果的原理,指示人生离苦得乐的灵药妙方;三科是五蕴、十二处和十八界,这是说明色、心诸法缘生无性的哲理,以破除凡夫们各别不同的我执。色是物质,心属精神。五蕴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色蕴属于物质,后四蕴均属精神。有一种利根的人,多愚心而少愚色。佛陀则开心合色,为说五蕴,以破其深迷精神而浅迷物质的我见执着。十二处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于中意根全属心法,法尘心色均有,其他都是色法。有一种中根的人,多愚色而少愚心,佛陀则开色合心,为说十二处,以破其深迷物质而浅迷精神的我见执着。十八界的前十二界,与十二处同;加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界,均属心法。有一种钝根的人,心色俱愚,佛陀则心色俱开,为说十八界,以破其既已深迷物质而又深迷精神的我见执着。
  人们心中的我见执着,根据佛陀的以上分析,有愚心与愚色的分别,这好像良医诊断吾人生理上的病,有属于“阴”、“阳”、“表”、“里”的类别。愚色乃深迷于物质,正如属“阳”、属“表”的病症;愚心是深迷于精神,恰似属“阴”、属“里”的疾病。所以,佛法是阿伽陀妙药,在三藏教典中,人生任何一种的病,都有其对治的良方。
  进一步说,病,是由于不调和所起的现象,好像我们身体上四大不调,就有身病,心理上精神烦躁,心绪不宁,就有心病,这样,从我们的身心,推之至于社会国家,以及整个世界,实则到处有不调和的现象,人类无时不在病中。在目前我们这个世界,社会人群间的关系,都是互相欺诈、凌夺、斗争;这种不调和现象,实启端于人类的身心行为;由于人类的杀、盗、淫、妄、贪、邪见等种种不良的行为,致引起此不调和的现象,要根本疗治人类世界这种不调和的病,必须用佛法的真理,来烛破人类内心中的自私,贪欲、仇恨、残忍种种的黑暗,替人类作一番澈底的心理改造;用佛教的真理,来应用于教育文化,来应用于社会经济,来应用于科学机械。人类的思想行为都合理上轨道了,那种欺诈、凌夺、斗争等的丑恶与不调和的现象,自然也就没有了;那时的世界,才是和谐、富乐与圣洁的,那该是人类共同希望的理想世界了。
·佛陀的教育·
十五、·修福与修慧·
修福与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 族,什么阶级的人,都可以得到佛法的救度。但因人类的根性不一,佛陀为要适应各种不同的根性,也就开示了各种不同的法门;把这些不同的法门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三大类:一、人天道,二、解脱道,三、菩萨道。
  人天道是实行五戒和十善的。我们的生命是长远的,有前生,也有后世;既不是这一次突然而有的,而有了以后,也不会突然归於消灭;把握到这正确而必然的因果道理,就会确信我们的善恶行为,是会影响於将来,有它应得的果报的;因此而生起“胜进心”,努力在思想行为上改恶从善,依照业报因果的道理,积极去争取将来更优裕美满的境遇。在一切佛法的行门中,这人天道是最基本的,不管修学世间法和出世间法,都以它为基础,所以太虚大师把整个佛法分为三级,这人天道就是第一级“五乘共法”。
  解脱道是修学四谛法和十二因缘法的。世间是苦的,无可爱乐;由于深切的了解到优裕美满的生活不能保持长久,而生老病死的痛苦时时在紧逼着我们,于是对现实的人世,生起了“厌离心”,依佛法去解脱行,断除烦恼,解脱生死的痛苦。在太虚大师的三级佛法中,这解脱道是属于第二级“三乘共法”。
  菩萨道是实践四摄法门和六度法门的。人生宇宙是相依互存的缘起,人人与我都有密切的关系,我自己要求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同时也要使一切众生断除烦恼解脱生死;人世间越是痛苦,越需要我去救度;由于对人生有了这样的看法,所以发起“菩提心”,把一切人类的痛苦,都当做自己的痛苦,发愿自救救人,自利利他,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到解脱。太虚大师三级佛法中,这菩萨道是属于第三级“大乘特法”。
  这三大类的法门,是从下而上的,形状恰似埃及的金字塔,越低层范围越广阔;好像一座建筑物,基础必须要巩固,上层才能够安稳。为了要明示三大类的法门与五乘法关系,特列图表于左:三大类法门1 人天道(五乘共法)2 解脱道(三乘共法)3 菩萨道(大乘特法) 人乘天乘
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五


  在三大类的法门中,人天道是着重于修福的,实行布施、戒杀、放生 、救济、以及兴办与乐助一切福利人群社会的慈善事业,都是修福。解脱道是着重于修慧的,听闻佛法、研究佛学、受持戒律、拜佛、念佛、参禅等,都是修慧的。
  我们修学佛法,既不应以人天道为满足,也不宜以解脱道为究竟:“我自己要求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同时也要使一切众生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这种自救而救人、自利而利他、入世而不恋世、出世而不独善的菩萨精神,才是我们要学习的!其实,自己要求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就是修慧;困使一切众生断除烦恼解脱生死,也就是修福。福慧双修,便是菩萨道,而菩萨道才是学佛的正道。一个学佛的人,要以福利人,以慧净已。以福利人,则能不厌有情;以慧净已,则能不着情欲。不厌有情,不着情欲,才能入世而不恋世,出世而不独善,不忘世间而救度世间。
  我国佛教徒的修行,一向偏重于修福,对于修慧,则注重者少;举行吉祥法会,布施求福的善信,蜂拥而至;可是研究佛法,参加的人就寥寥无几了;这是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希望我国有更多修学佛法的人士,发扬正信的佛教,提倡研学佛法,勤修慧业,淑正人心,能本着“我自己要求断除烦恼解脱生死,同时也要,使一切众生断除烦恼解脱生死”的菩萨精神,献身佛教,舍已利人,把佛法的福慧二个巨轮同时推动起来!
·佛陀的教育·
十六、·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人生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泰斗太虚 大师提倡的;但是人生佛教的原理,却是佛教本来具有的,并不是太虚大师创造的;简单而清楚地说: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
  何以见得佛教本来就是人生的呢?
  第一、教主释迦牟尼佛陀当初出家学道的动机,就是要解决人生的生、老、病、死问题;他因为这些人生的大问题不能解决,所以下了大决心,视富贵如浮云,弃荣华若敞屣,毅然离开王宫,入山修道。
  第二、佛陀成道以后,到处演说佛法,救度众生,四十九年如一日;他的足迹踏遍恒河两岸,接受佛陀教化的,包括国王、大臣跟各阶层的人民。佛陀的教法,是要净化人生,指导人生向善、向上,达到完成人格;然后由人格的完成,而进趣圣格的完成。他教化的对象,虽然根据佛经里面记载,也有人类以外的其他众生,但是绝大部份接受佛陀教化的,还是人类。
  第三、佛教虽分众生为四圣六凡的十法界,但在十法界中,人道是四圣六凡的中心,因为十法界众生的升沉上下,完全以人道为总枢纽;人生如果向善,向上进修,不但可以生到人间、天上,甚至可以成为声闻、缘觉、菩萨与佛陀;人生如果为非造恶,不但可能入修罗道,甚至可能堕落到畜生、饿鬼与地狱。因为这样。所以佛陀降生在人间,修道在人间,而且在人间成佛度众生。
  第四、佛教阐明善恶因果报应、业力招感苦乐的递嬗过程,虽详说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三世,然其实在是着重于现在世的。因为人生的生命是长远的,站在现在这一世,望前去还有无量无边的过去世,望后去还有无穷无尽的未来世;而由善恶业力招感的苦乐因果报应,是贯通于三世的;我们现在所受的苦乐,是过去行为的后果;假使我们希望将来能够得到比现在更好的生活,就应该从现在起,努力去改恶行善,创造新的好生命。显然的,在三世中,现在世是最要紧的!人生如要求未来有光明的前途,就要把握现在,由现在世去努力争取。
  佛教是人生的,这种事例,多到不胜枚举;不过从上面所说的四点,也就可以概见其一斑了。
  这么说来,佛教既然本来就是人生的,那为什么还需要太虚大师来提倡呢?解答这个问题,也就接触到人生佛教的核心课题了。
  佛教于纪元初传入中国,到现在有将近两千年的历史了,它得到全国各阶层人民普遍的信仰,从“家家观世音,处处阿弥陀”这两句俗语,就可以概见佛教在中国民间流传是如何的普及了!在这悠长的岁月里,从佛法中获得实益的人,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多到难以计算!但是有圆满的一面,也有偏差的一面,佛法在中国民间的流布,时间既久,流弊也就渐渐地产生出来了,例如:佛法本来是注重于现实人生的改善,所谓“佛法是净化人生的”,有些人却不此之求,只求后世的增胜;佛法本来是教人先学做好人的,所谓“学佛先从做人起”,有些人却不此之求,只求死的时候死得好,同时又要死了之后好。类此的思想,都是佛教流布上的演变与偏差,并不是佛法的真义;太虚大师有见及此,所以起来提倡人生佛教。
  再说,佛法的体是要契合真理,然其用却要适应时机,这是佛学的两大原则。佛教产生于印度,到现在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传入中国,到现在也有将近二千年了;两千年前后到现在,时间距离得那么远,,时代环境与文化思想,演变再演变,不知变了几多了,佛法的体虽然是不变的,但其用则必须适应现代人民思想的时机,才符佛学的原则,所以太虚大师提倡适合现代机宜的人生佛教;这所谓适合现代机宜的人生佛教,是以现代的人生化、群众化、科学化为基础的。
  当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的文章在《海潮音》佛教月刊上发表以后,当时中国有一位文学家梁漱溟先生批评他说:“太虚和尚在《海潮音》月刊一文中,要藉着‘人天乘’的一句话为题目,替佛教扩张他的范围到现世生活来。其实这个改造是作不到的事,如果作到也必非复佛教。”我们从梁先生的几句话,可以看到当时中国民间佛教的流弊:显然的,当时中国民间所流行的佛法,是只求后世的,而不是注重现实人生的,是偏于只求死的时候死得好,同时也要死了之后好,而不是注重于现生学做好人的。这些思想习非成是,成为风气,影响所及,连知识分子如梁漱溟先生,都误认佛教真是这样的。
  那么,太虚大师怎样答复梁先生呢?他解释道:“我要发挥佛教原来直接佛乘的人乘法,以施行到现在人世的生活范围里来。然我发生此愿望之动机,全不是替佛教扩张他的范围,以此原为佛教范围内事,用不着我来扩张他。”太虚大师于阐述提倡人生佛教,可谓一语道着。于现在的人世生活有迫切的需要之后,又答梁先生后面的两句话说:“梁漱溟先生提出的二大问题:一曰、其实这个改造作不到的事,二曰、如果作到也必非复佛教,二题并为一言解决,则说明人乘佛法真是佛教直接佛乘的主要基础,即是佛乘习所成种性的修行信心位;故并非是改造的,且发挥出来正是佛教的真面目。”太虚大师这一番话,除了解释梁漱溟先生——其实,像梁先生的误会佛教的错谬思想,大有人在,何只梁先生一人。他们的疑问之外,也说明佛教本来的就是人生的。
  中国佛教不但是北传佛教的中心,从佛教文化上说,也可以说是世界佛教的中心;它从距今千多年前的隋唐时代起,已经把大小乘佛教分为十宗,而各宗都有专研与倡导的人,太虚大师是近代佛教的巨擘,他圆解十宗而会十宗,这是佛教历史上鲜有的;我希望研习人生佛学的各位居士,在家要了解太虚大师的这种思想,本着太虚大师的精神,去推行佛法,使人生佛教在我国大放异彩。
·佛陀的教育·
十七·什么是真正信佛·
 什么是真正信佛
  一般的在家信徒之所以见神就拜,遇 庙便投,这是因为他(她)们对于鬼、神、天、佛搞不清楚,邪正不分,笼统信仰,所以虽然信佛,但对佛教不能建立起正确的信仰;现在我想把鬼、神、天、佛提出来摘要地说一说:
  鬼,中国的传统观念,大都认为人死了便是鬼,汉朝许慎著  《说文解字》里面也说:“人所归为鬼。”其实,这种观念并不全对,因为人死了虽然也可能为鬼,但并不完全是鬼;鬼是六道之一,六道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人死了随他(她)们的善恶业力,可能上升天、人、阿修罗道,也可能下堕畜生、饿鬼、地狱道;所以,人死了顶多只有六份之一可能为鬼而已,并不是完全为鬼。
  根据佛教说,鬼是依赖他人而生活的,有些福报差的叫“无财鬼”,时常没有饮食吃,所以也叫饿鬼;有些虽得饮食,但是有时也不够,这叫“少财鬼”;只有一部份福报大的有饮食,叫“多财鬼”。
  神是什么?有功德于人类的鬼,便升为神;所以民间所拜的神,多半是福报大的“多财鬼”。在佛教的六道中,鬼和神是同属于一道的——饿鬼道。神虽是比鬼高一点,但也离不了鬼道。可以说,饿鬼是低级的鬼,而神便是高级的鬼。这好像无官位的人是人民,有官位的人便称为官一样,但是在六道中,不管是有官位和无官位的人,是同属于一道的——人道。
  天,是光明的意思,佛经上说有二十八天,分为三界:欲界有六天,色界有十八天,无色界有四天;这二十八天各有它的名称,我不想一一举出。这些天,据说有统治主宰的权力,所以也可以称为天神。
  人类向来的观念,都认为天是在我们上面的,可是从现在天文学的知识看,特别是人类登陆月球以后的今天,更可以得到证实,天未必在我们人类的上面,因为在大宇宙中,根本就没有上下的位置,有的是一组一组的太阳系,有的是一个一个的星球。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一个个的天,解释为一个个的星球,这所谓天的星球,也好像我们的地球一样有动物——人类;不过天的星球的动物的智慧,比人类高的很多。因为天既被解释为光明,在佛典上,光明是象徵智慧的,把天解释为高级智慧的动物,正和佛典上说“有光明故名为天”的意义相符。
  从上面说的鬼、神、天三种,我们知道,鬼是低级的,天是高级的,而神是介于鬼与天之间,有的是高级的鬼,有的是低级的天。但要知道,这鬼、神,天都在六道中轮回,自己都还没有办法了脱生死,好像“泥人过江,自身难保”,那里能够造福人类,那里能够救度众生呢?所以真正的佛教徒,不但不信仰神鬼,也不皈依天神。
  约略说过了鬼、神和天,现在应要说到佛了,佛,印度的梵语称为佛陀,翻译它的意思是觉者——澈底觉悟人生宇宙实事真理的圣人。二千五百年前,这位被称为觉悟者的佛陀,降生在印度迦毗罗卫国(即现在尼泊尔),他的父亲是净饭王,母亲是摩诃摩耶夫人,佛陀小时候,非常聪颖,且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心肠,对劳苦的大众,特别同情;十九岁时,因感到人生有生老病死的痛苦,社会有阶级制度的不平,因而不安于王宫里幸福快乐的生活,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尊贵的王位,出家修行;经过五年参访,六年的刻苦的修练,到了三十岁了,在菩提迦耶一棵高大郁茂的菩提树下,夜睹明星,豁然大觉大悟起来,洞彻宇宙人生的大道;从此,他以自己觉悟的道理,去觉悟他人,唤醒在迷途中的众生,同归觉路。他在成道后四十九年间所宣说的真理,后人把它编集起来,成为佛经,也就被称为佛法。
  佛与鬼、神、天究竟有什么不同呢?一、鬼、神、天都是凡夫,而佛是由人修行的工夫到家而圆成道果的圣者;佛的一生行为;可以做我们大家的模范,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向他看齐;所以,我们要崇拜佛,要皈依佛。
  二、佛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位圣人,是事实上存在的,不管你信不信他,他还是事实上存在的,绝不同于鬼、神,信他则有,不信他则无。
  三、佛是断尽了内心的烦恼,了脱生死缠缚,证得涅境界的圣者,绝不同鬼、神、天烦恼缠缚,在六道中轮转生死,没有了期。
  各位!世界上什么是最值得我们信仰的呢?唯识学上指出三个对象:实、德、能,作为我们正确信仰的准绳。
  实是实有,可分两种来说:
  1、如上所说,佛降生在我们这个世界,是世界历史上真有其事而实有其人的,所以是绝对可信的。
  2、世间和出世间的因果实事实理,也是可信的。德是道德,也可分为两种来说:
  1、佛是一位人格高尚道德圆满的圣者,他的行为,值得我们效法与学习,我们要信仰他。
  2、一切实行自救救人的菩萨,断除烦恼的阿罗汉,以及秉承佛的遗教而自行化他的僧伽,也是我们要信仰的。
  能是有能,也可分为两种来说:
  1、指示我们修习可获离苦得乐的佛法,是佛曾经自己体验过的修行方法,我们依着修习,必能消除烦恼,离苦得乐,这是绝对可信的。
  2、佛说人人皆有佛性,我们大家既有佛性,积极修习佛法,不但现在可以渐渐消除烦恼,将来也可能跟佛一样的了脱生死而证得涅。
  正信、就是正确的信仰。什么是正确的信仰呢?信有实、信有德、依有能,就是正确的信仰。我希望大家自己正信佛教,也化导与动员社会上一般未信佛教的人,跟已信佛教而其信仰未正的人,都来正信佛教。尊敬经书 珍惜物力
  “经”佛陀经过三大阿僧只劫修习,降魔成道后化度众生所说的真理;祖师的著作是数十年修正的心得。经书指示错昧中众生由迷趋觉的明灯,了生脱死的大道。佛在行菩萨道时,为了求半句偈,宁愿舍身供养,经书的珍贵胜过生命,我们应如何的尊敬、弘扬才好。
  自从宗教政策落实后,过去毁灭、湮失的经书,逐渐得到补充。虽然印了不少,但远远没有满足一般粗浅需要,更何况精深齐备。我国人口多,信佛教的有一亿多人,印一万册书,一万多人才能看到一本。若要多印,人力、财力、物力、流通等各方面都有一定困难,为了解决书荒,我们呼吁,各地佛教协会和居士林等佛教团体,应该尽快成立比较完整的佛教图书馆,供给当地佛教弟子们学习教理所需要的书刊。弘扬佛法是佛教的中心任务,佛教团体对此事是责无旁贷的。
  在一般念诵、阅读、研究的同道家中,都有数十种到一二百种以上经书。这些经书除常用的几种外,大多数一年内难得翻它一翻,让它闲置着:另一部份要看的人,却到处购不到,我们建议凡是信佛者都有对同道出借经书的义务,农村和城市道友集中的地方,更应互通有无,能办出借、阐览室更好。
  经书贵在流通,每本经都称赞流通功德。这好比人身上的血液,流通顺畅,百病不生,阻滞不能,精神萎顿。佛经是法宝,应该让它去广度众生,放着让虫蛀、鼠咬、自然腐朽,多可惜呢?对结缘的经书,给初机人看时,借给比送给的效果好,如来还不便,可请他转送其他有信仰的人,或交给佛教团体及佛教徒,物尽其用,辗转流通,使慧命长存,也免毁损失福。
·佛陀的教育··“福德因缘”施印经书· “福德因缘”施印经书功德芳名 恕不称呼1991年11月 单位: 元海 光600王 政270智 道200陈莲红200陈年丽200史苹清200曾惠平100陈少珊苏明芳100常常丽100卢常坤100杨茂宗50水头黄50陈慧珍50王俊章50苏德望50常 伟40吴思忠30杜中波30修 园30谭顿彪25黎常通25浦逸敏20王月芝20王惠英20徐琴20黄比延20马 莉20曾 稻20照 觉20肖 捷20曾伟雄20曾志宏20林嘉丽20林嘉明20林嘉华20总 缘20一切众生17西岐安15李伟才15张凤家10马祥仁10广 策10张秀娟10张心新10马闰苗10天 刚10玫淑馀10邝德荣10除永垣10卢合盛10陈国达10张松洗10杨翠飞10张 群10张
 瑛10杨思敏10杨常寿10杨瑞芹10江健康10杨瑞蓉10谈泰来10杨承俊10雷淑媛10杨承矩10杨惠卿10秦常开10何艳铃10黄之中珍10谭志文10何敬强10谭美霞10雷志伦10冯林安10黄德云10雷志英10冯惠梨10程惠珍10李泽光10李永聪10朱雪英9朱 鸣9朱金娣9顾小美9顾彩仁9孙金大9孙文娥9奚阿林9杨智信5高家柱5乔 茜5李来红5张爱萍5朱 瑞5郑恩裕5郑家★5郑家健5卢秀英5何镜波5何仲豪5何佩贞5雷绍权5张振辉5程耀明5何洁冰5程碧霞5程碧琳5程安娜5张碧莹5程耀光5程达威5程达恩5程达超5程耀强5麦凤琼5程耀辉5汤艳芳5李敏儿5邓宝欣5马广豪5陈卫红5程惠芬5董 杰5董志斌5卢赞枢5卢赞桓5卢赞彬5何筠馨5卢咏思5卢萧养5卢咏红5江婉婷5江婉仪5谈通利5张志华5卢赞权5刘少媚5卢展航5卢惠敏5卢晓飞5卢丽英5谈倩芬5谈金定5谈惠研5谈瑞婷5谈玉环5谈满堂5麦锦康5卢爱琼5某居士4王淑杰3常 林3魏翠兰3东迎春290王 戟2宽 英2刘爱娃2童益明2金登勇2李领头1黎彩莉1候山宫006以上共计人民币三千七百八十九元五角
  印送《佛学计述选③》五千册
   福建莆田广化寺佛经流通处启


返回主页
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