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法会  佛珠  佛教  文化  佛像  大师  台湾  佛经  功德  圆满 

印光法师论放生

   日期:2014-12-25     作者:佛乐网    

  印光法师论放生

  放生一事,以提倡戒杀护生为本。凡入会者,俱宜吃素,方可以吃素之利益,与一切人说。纵不能人各依从,而人以贵会诸公,皆盛德君子,实行吃素,自然潜移密化,悉皆不杀生,不食肉矣。若仍旧食肉,放生之功德,亦不可思议,但自己所行,尚自矛盾,尚不能依慈悲忠恕之道而实行,况欲令见闻者潜移密化乎。

  《增广与泉州大同放生会书》

  唐肃宗时,颜鲁公真卿,适守是邦。诏天下诸州各立放生池,命鲁公撰文。其曰,举天下以为池,罄域中而蒙福。是岂独为物计哉,盖欲有所感也。今清凉山下乌龙潭,乃鲁公自立之放生池。鲁公精忠贯日月,文笔动风云。而且笃信佛法,极意护生。其懿德弘慈,千百年后,莫不景仰。予常痛近世杀劫之惨,欲挽无力。因彼之请,触动予怀。予前撰南浔极乐寺放生池疏,已将吾人与物类之本具真心,及随业升沉,并杀生护生之现未果报,撮略言之,兹不缕述。冀诸位檀越,同发善念,同捐净资。俾此举速得成功,庶物类各得其所。其功德利益,无量无边。岂特现世万祸冰消,千祥云集。而未来世之衔恩报德者,正不知其几千万亿也。须知放生原为戒杀,戒杀必从吃素始。倘人各戒杀,人各吃素。则家习慈善,人敦礼义。俗美风淳,时和年丰。何至有刀兵劫起,彼此相戕之事乎。此挽回天灾人祸,正本清源之要务也。凡有欲家门清泰,身心康宁,天下太平,人民安乐者。请皆于戒杀放生吃素念佛中求之,则求无不得矣。

  《增广金陵三汊河法云寺放生池疏》

  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须知水陆诸物诸物,从无始来,亦曾高居尊位,威权赫奕。不知借威权以培德,反致仗威权以造业。竟使恶业丛集,堕于异类。口不能言,心无智虑,身无技术,以罹此难。虽弱肉强食,于事则得。而怨恨所结,能无生生世世,图报此怨之念乎。人纵不念诸物被杀之苦,独不惧怨业深结,常被彼杀乎。又不惧残害天物,天将夺我福寿乎。人惟欲眷属团聚,寿命延长,身心安乐,诸缘如意。正应发大悲心,行放生业。使天地鬼神,悉皆愍我爱物之诚。则向之所欲,当可即得。

  《增广江慎修先生放生杀生现报录序》

  纭纭异类,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不但不敢杀而食之,又思令其各得其所。由是圣君贤相,哲士鸿儒,多皆仰遵佛训,俯培己仁。或茹素而断荤,或戒杀而放生。其嘉言懿行,载诸史册。亦企后人同修慈心。愍彼物类,同具佛性。

  《增广乌程周梦坡居士夫人诞期放生碑记》

  凡有血气者,必有知觉。既有知觉,则必贪生怕死,趋吉避凶。鸟兽昆虫蚤虱,莫不皆然。若忽尔捕而杀之,则其力虽不能敌,无可如何,其心之仇恨,殆不能以语言文字形容。若将欲杀,或有赎之放之令生者,则其心之感激,亦复难以形容。纵彼现时虽无报恩报怨之力,然善恶之缘既结,或于现生,或于未来,必有不期然而然之报应。即彼等不能即报,而常行放生,天地鬼神,常为鉴临,必当降以祸福,且勿忽其弱而欺之。

  《续编放生杀生现报录戒杀放生各文合编序》

  放生之举,原为发起同人戒杀吃素之心。倘能戒杀吃素,则杀业不作,杀报自止。从前已造之业,则以竭力修善,至诚念佛,以消灭之。须知法云寺之放生,实一切同人戒杀吃素之前导。而有心人闻而兴起,同生慈惠恻怛之心,共行仁民爱物之道。将见人心转而天眷常临,雨?时而五谷丰登。礼让兴行,战争息灭。中外协和,天下太平矣。此冯公等创建法云,提倡放生之本志也。

  《续编法云寺放生征信录序(民二十一年)》

  大觉世尊,为三界大师,四生慈父,视一切众生,犹如一子。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故。于诸大乘经,严戒杀生食肉,以期一切众生,同得长寿安乐之近报,同证解脱涅之远果也。智者大师,宗佛慈意,于陈大建间,买临海江沪溪梁六十余所,亘三百余里,为放生池。请敕立碑,禁止渔捕,有偷捕者,动辄得祸。至唐贞观中,犹然如是,此佛祖普度众生之悲心也。乾为大父,坤为大母,民吾同胞,物吾与(友也)也,此儒者民物一视之素志也。严禁伤胎破卵,必使鸟兽鱼鳖咸若,(若,顺也。咸若者,皆顺遂其生也。)此圣王胜残去杀之德政也。良以天地之大德曰生,民物之大苦曰杀。胜残去杀,须由小而至大。仁民爱物,必自易而至难。倘不推本于涵养仁恕,必至小取大,易取难,日行残杀,而妄冀仁民爱物,则徒成空谈,决难实行其事矣。何以言之,小儿平民,皆能实行爱物之事,行之既久,满腔仁慈,日后得位行政,便可大庇群黎。即隐居一乡,亦可以身率物,移风易俗。如是,则仁民之道,自爱物培植而来者,方可周遍圆满而无弊。不由爱物来者,于现生犹无所憾,于将来大有可虞。以既种残害物类之因,难免循环报复之果。愿仁民者,当慎思焉。放生一事,原为启发现未人之善心,以期戒杀吃素,普令含识,各得其所,各尽天年。近之则息杀因,远之则灭杀果。小之则全吾心之纯仁,大之则弭世界之杀劫。且勿以为不急之务,而漠然置之也。大家同心戮力,提倡卫生吃素,以成不放之大放。至诚念佛,以期往生而了生死。其弭杀劫而邀天眷,挽世道而正人心者,岂语言文字所能形容也哉。

  《续编中国济生会苏州分会捐放生池园永为灵岩山寺下院功德碑记》

  放生,原为提倡戒杀吃素,人若毕生吃素,便成不放之大放矣。此仁民爱物,成始成终之大经大法,不须更为详谈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深义也。愿见闻者,咸深思之。

  《续编天台山国清寺创开放生池碑记(民二十三年)》

  天地之大德曰生,人民之大本曰善。生则植物动物并育,善则仁民爱物齐行。乾为大父,坤为大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若不令民物得所,将何以仰副天心。欲常祈天眷垂怜,当急以仁爱是务。能如是,则雨时若,谷麦丰登,人民安乐,天下太平矣。即以个人论,亦得业消智朗,障尽福崇,生入圣贤之域,没登极乐之邦。试思世人为口腹故,杀害生命,种种惨酷,谁能忍受。由习惯故,不但不生怜悯,而且反发欢乐,以致循环报复,成此劫运。诸佛菩萨,为救杀劫,现身异类,亦受人杀。既杀之后,见诸异相,方知佛现,因各戒杀。光于民二十年,为贵池刘公鲁,跋猪齿臼佛记赞。文曰,一切众生,皆具佛性,由迷背故,遂失其正。起贪痴,造杀盗淫,食他之肉,资己之身。杀业既结,历劫互戕,如来愍之,为作慈航。大启慈训,人犹不信,特示形仪,以期随顺。蛤蜊蚌壳,牛腰羊蹄,猪齿鳖腹,均有佛栖。有宋职氏,杀猪弃首,犬守四日,不敢下口。逐犬析骨,齿臼现佛,绀目螺发,俨然大觉。未杀之前,均谓是畜,已杀之后,方知是佛。是知杀生,不殊杀佛,即非佛现,亦未来佛。杀而食之,罪逾海岳,急宜痛戒,庶可解脱。晁氏兄弟,为文为赞,义理渊深,文词璀璨。天池书写,诸公题跋,永用警策,启牖后觉。既明此义,孰敢行杀。争地争城,遂息倾轧。贵池刘公,笃信佛法,保存徐书,题跋充洽。令嗣公鲁,持以相示,敬书数语,藉表我志。愿见闻者,吃素戒杀,定可现生,归极乐刹。此跋文虽粗浅,颇可观感,敬录原文,以期息灭嗜杀食肉之痴心,发起戒杀茹素之善念。佛菩萨现身异类,弭世杀劫,散见群书,阅观音本迹颂,物类现相,可知梗概。以佛视一切众生皆是佛,故不忍互相残杀,永沉恶道,乃为此种种惊人视听之示现,可不深长思乎。

  《续编灵岩山寺下院放生池附设放生会缘起碑记》

  乾为大父,坤为大母,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此儒者民物一视之素志也。严禁伤胎破卵,必使鸟兽鱼鳖咸若,此圣王胜残去杀之德政也。良以天地之大德曰生,民物之大苦曰杀。胜残去杀,须由小而至大。仁民爱物,必自易而至难。倘不推本于涵养仁恕,必至小取大,易取难。日行残杀,而妄冀仁民爱物,则徒成空谈,决难实行其事矣。何以言之。小儿平民,皆能实行爱物之事。行之既久,满腔仁慈。日后得位行政,便可大庇群黎。即隐居一乡,亦可以身率物,移风易俗。如是则仁民之道,自爱物培植而来者,方可周遍圆满而无弊。不由爱物来者,于现生似无所憾,于将来大有可虞。以既种残杀物类之因,难免循环报复之果。愿仁民者,当慎思焉。放生一事,原为启发现未人之善心,以期戒杀茹素,普令含识各得其所,各尽天年。近之则息杀因,远之则灭杀果。小之则全吾心之纯仁,大之则弭世界之杀劫。且勿以为不急之务,而漠然置之也。窃谓放生原为提倡戒杀吃素,人若毕生吃素,则成不放之大放矣。今将黄山谷居士戒食肉诗录之,以期大家于食肉时,一再思之,必有不忍食与不敢食之心,勃然而兴。诗曰,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本是一种性,只为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需,莫教阎君断,自揣应何如。有味哉,斯诗也。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仁民爱物成始成终之大经大法,固不须更为详谈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深义也。愿见闻者,咸深思之。

  《续编常熟莲华庵放生池碑记(民二十三年)》

  黄山谷云,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需。莫教阎老断,自揣应何如。

  愿云禅师偈云,千百年来碗里羹,怨深如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慈受禅师云,饮食于人日月长,精粗随分塞饥仓。下喉三寸成何物,不用将心细较量。

  世间养人之物,不胜其多。如法烹调,味都甘美。何得为我口腹,杀彼生命。致令生生世世,互相杀戮,了无已时。可不哀哉。故流布此书,冀挽杀劫。愿见闻者,咸皆信受。幸甚。
分享到: 0 Loading...
 
 
更多>同类放生

推荐图文
推荐放生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