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法会  佛珠  佛教  文化  佛像  大师  台湾  佛经  功德  圆满 

命最苦的动物在中国

   日期:2014-12-23     作者:佛教艺术网    

  命最苦的动物在中国

  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崇尚文明是心灵和谐的根本,没有了这样的基础,离开了生态与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哪里又谈得上真正的社会的和谐?

  中医理论强调用熊胆治病用动物入药(有一些入药的方法还特别残忍,不仅要活的,还要用种种方法折磨动物才能体现出药用价值,比如;活吃猴脑)完全有悖于人类的心灵健康有悖于现代文明的和谐心灵。这样得到的健康罪孽深重。

  中医理论活取熊胆--和谐何在?文明何在?天理何在?

  世界上命最苦的动物在哪里?在中国!

  中医理论的开山鼻祖《本草纲目》认为;“熊胆苦、寒、无毒。主治时气热盛、暑月久痢疳慝心痛;治一切恶疮,小儿惊痫。又为退热清心、平肝明目之良药,对顽固性湿疹和纤维肝具有良好的疗效”。

  一千多年以来熊胆是被传统中医药理论十分推崇的一具好药。一千多年以来它们被猎杀后取胆当然还包括它们的熊掌。一千多年以来中国的熊为此理论的付诸实践成为了世界上命最苦的一具“药材”身躯。一千多年以来熊胆药在中国市场上随处可见。

  人类的文明与进步惠及到了很多动物,包括熊。它们受到了应有的尊重。1822年,世界上第一个反对虐待动物法案是在英国首先出台。1850年法国通过了反虐待动物法案,随后爱尔兰、德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欧洲国家也相继出台了反虐待动物的法案。1866年美国成立了“禁止虐待动物协会”,并迅速通过了“反虐待动物法案”。截至目前,包括一些非洲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出台了反虐待动物法案,我国的香港、台湾也有这方面的法案。

  这是世界的进步这是人类的忏悔这当然也是动物的福音。然而,在这中医药理论下的21世纪的今天每年还有七千多只亚洲黑熊(据我国SW大学的一位研究人员调查,实际数字至少两倍之多)在我国各地的四百多个熊场上受着残酷的折磨。它们大部分被禁锢在难以动弹的的铁笼里。它们的腹部都插着一根金属管子,它们定时地被抽取胆汁。

  它们伤口永远裸露在外,永不痊愈,经常感染。它们因被抽取胆汁痛得哀号哭泣,乱抓乱挠,它们被迫穿上金属“马甲”以防它们疼痛难忍时将体内的导管拉出。它们一有机会就用爪子从腹部把自己的肠子内脏等拉出来,只求早死。

  它们就是这样为祖国的传统医学----中医付出着中药中的重要原料熊胆。

  2006年初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副司长王伟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保护野生动物是人类文明的一个象征,中医药治病救人的传统也是人类的一大宝贵遗产。熊胆是传统中药中的重要原料,它具有止疼和消炎等综合功效,其综合功效尚无法用其他药物代替。到目前为止,我国的中药还有123个品种是需要熊胆作原料的,有183个企业需要熊胆粉支撑。在没有找到很好的替代品之前,目前我国还没有宣布取缔“活熊取胆”的时间表。我们只是说在今后养熊的过程中,通过增加科技含量和技术含量进一步解决黑熊取胆痛苦的问题,这是我们今后加强和努力的方向。

  由此看来中国熊的苦命是注定了的了。因为无论你增加何种科技含量和技术,直接把一段钢管植入活熊的胆囊,定时抽取熊的胆汁,其疼痛之感肯定超过人在胆囊炎发作时的疼痛。何况熊场的熊,几年、十几年就是在这种死去活来的铁笼的折磨中度过一生。

  这难道就是我们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瑰宝--中医?这样的中医理论难道连说都说不得?外国人不用熊胆难道就止不了疼和消不了炎?

  用一个活体成年累月的万分的疼痛的苦难来减轻或缓解一个人暂时的炎怔或疼痛或上火,伦理何在?何德之有?

  写到这里我回想起了凤凰卫视《新闻FUN轻松》2007年7月6日节目视频:德国小熊万人探望。一只名字叫“克鲁特”的小熊诞生于2006年12月5日但是生下来不久它的母亲就抛弃了它。但是这只被母亲遗弃了小熊却意外地成为了德国社会牵挂的生命每天去看望关心它的人早早就等在动物园的门口,在2007年7月5号这一天专门去看望它的人累计达到了一百万之多。我还清楚地记得播音员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说的;“这只被母亲遗弃了的小熊意外地成为了动物园的明星。”

  柏林动物园担心没有母亲的克鲁特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为此,还指定一个工作人员专门负责伴陪克鲁特玩耍。

  还有,在2004年的秋天在搪古拉山若尔盖的大草原上我曾经看到过;一个中年藏族妇女双手捧着一块白布走向离公路不远处的草原中间一头完全白骨化了的牛的躯体,然后她轻轻地把那块布放在那具牛骷髅的头上然后她又面对它伫立着,念着一些我完全听不懂的语言。当时的天空还在下着雨而且比较冷。
分享到: 0 Loading...
 
 
更多>同类放生

推荐图文
推荐放生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