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珠  法会  佛教  生活  佛教文化  佛事  文化  佛像  阿难  菩萨 

唯心识观-无相禅

   日期:2015-04-26    
 唯心识观-无相禅      
                     

这个唯心识观是我们末法众生趣入大乘佛法的一个秘诀,一个诀窍。 

我们平时经常说大小乘,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地藏菩萨告诉我们说: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就是说,学习大乘佛法应当知道最初的第一步必定是以一实境界为依止的。这个一实境界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自性、真心。是以这个为基础,修习信解,信是信心,解是了解通达。信什么,解什么呢?相信我们本来是佛,本来具足无量微妙功德,但由妄想执著却无法证知。如同我们身上带着无价宝珠,却在外面乞讨过活一样。以这个自性为目标才是真正进入大乘之门了。

唯心识观这个法门正是进入大乘的钥匙。我们这个时代算是末法时代,明师难遇。真正明白的老师难找。而《占察善恶业报经》中地藏菩萨所传授的法门却是可以自学自修的。所以说这是末法中非常妙的法门,志向大乘佛法的同修应该好好修习。 

那么学习唯心识观有什么好处呢?它有什么效果呢? 很多的,我们可以简单说几条: 

第一是能够让我们迅速降伏其心。 

我们平时的心念、妄想就如十里流瀑一样持续不断,飞速流动。什么嗔恚心、贪欲心、邪见心、淫欲心,一刻也不断。是非长短,好恶争斗。一个接一个地来。在我们没有修习唯心识观之前未曾有一刻能够反观自心,看看自己心里到底再想什么,是个什么样子。总是顺着这个妄想。妄想说我看到好吃的东西了,要吃,我们就觉得自己要吃。妄想说我看某某不是个东西,我们就真的认为这个人不是个东西,嗔恚心起来了。妄想说我看到一个大美女,很爱她,淫欲心起,我们就认为这是自己的要求、需要,照作不误。

但是我们修唯心识观就不一样了,因为它是直指人心,告诉我们什么是真正的自己,当我们对自己的起心动念了了分明的时候,这个心会自然而然地降服。而且是我们能作一分,这个妄心就会减少一分,功不唐捐。没有比这个更加直接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么直接,不少人还是喜欢带点花样的,找什么奇特的方法,秘密的方法。其实这个方法才是最秘密的。因为只有你能知道。这个修法没有形象,不一定是非要在那里盘腿打坐,或者手里拿串念珠,不是的。唯心识观是我们一天中随时随地地修,别人不仅看不出来,你就是对别人讲,他也不明白。就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除非他也修这个唯心识观,是过来人,才会理解。 

但是在外表的行为上和没有修唯心识观的时候不会一样了。安祥了、平和了。举止优雅了。这个优雅不是说你身着礼服,动作合乎礼仪规范的优雅。这是一种天然的,没有造作的。也不分学历水平,知识层面。只要我们认真修行就会有。 

如果我们修的上路。有了成效。这个人生才会变成一个幸福的人生,不管你用什么方法,都没有这个方法快。直接了当。你会逐渐摆脱生活的苦恼、不幸和痛苦。就如《圆觉经》里讲的:受用世界及与身心。这是我们在世间的最高享受。 

可是事实上我们周围的生活也会起变化,因为有智慧了。这个智慧是真智慧,不是世智辩聪,不是我们学习了多少理论知识,不是说我记下了多少名相定义。这个不会成为真智慧。《未曾有因缘经》讲:敛心不放逸,积闻成圣智你不能敛心,多闻再广,也不会成为智慧。想要敛心,修行唯心识观是极好的方法,迅速降服其心。 

有了智慧我们生活就不一样了。别人认为很难办,很棘手的问题难于处理,对于我们就不一定认为困难。别人遇到的烦恼,在我们来说或许就无所谓烦恼。这不是口头禅,是真实的受用。你真的能够享受到的。 

第二个,修习唯心识观能够迅速积累福德资粮。 

学佛的人种很大一部分对于这个福报是十分关心的。免不了希望能够有个什么方法迅速让自己有大福报,发个大财。这种方法有没有呢?应该说是有的,在很多经典中,都提到过。比如《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里讲:随所在处若诸有情或为多闻、或为净信......或为财谷、或为医药、或为种种世出世间诸利乐事。于追求时为诸忧苦之所逼切。有能至心称名念诵归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者。此善男子。功德妙定威神力故。令彼一切皆离忧苦意愿满足。随其所应安置生天涅槃之道。很简单,是不是?只要我们目的正确,念诵佛菩萨名号,就能够满愿。 

《地藏菩萨本愿经》也说,只要你能每日念诵地藏菩萨名号千遍,这一辈子就可以安乐富足。可是这还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你要善,是善男子,善女人。《占察善恶业报经》讲的很清楚: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果起我们如果虽然口中念诵佛菩萨名号,内心还有不少的恶念,邪见,那么能否召集善业还是一个未知数。《地藏菩萨本愿经》讲我们末法众生是:起心动念,无不是罪这个条件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是不太容易做到的。但是修习唯心识观可以。唯心识观解决的就是起心动念的问题。能够让我们迅速解决善的问题,跻身于善的行列。 

我们平时讲善,要是分别起来很复杂的。十善如果完全把名相搞清楚了,也要费点功夫。比如杀生,怎样算杀生,杀生中重罪如何,轻罪如何,目标不同如何,发心不同如何,杀大罪大,杀小罪小。这个名相也是很繁多的。我们受五戒,搞清楚五戒的内容要看《优婆塞戒经》,挺厚的一本。即使学会了还要逐渐和我们现实生活中联系起来。我们这些普通人,白天上班,晚上做饭看孩子,还要有时间孝敬老人,其困难可想而知。学上一年半载,连名相都没有弄清楚的大有人在啊。 

那么修学唯心识观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先绕过这个名相观。《未曾有因缘经》里讲过:依语义者。破戒修善。名有漏善。依义语者。凡心所起善。皆无漏业。依照戒律的含义,如果违犯戒律修的善业是有漏善,但是如果依照真正的佛法含义所讲:只要是由心所起善念都是无漏业。这也印证了《六祖坛经》中慧能大师为什么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一切以心为标准,最为直接。只要我们把握好这颗心,就可以逐渐作好十善业道。当我们起心动念无不是善的时候,无量福报是不期而自到,甚至是如影随形,跟着就来的。 

这个时候我们求什么,就会如同经典上所描述的一样“令彼一切皆离忧苦意愿满足”。大家都知道六祖慧能大师和神秀法师所作的偈子,虽然神秀法师没有得到衣钵,但是其福报却是依然很大,尊为国师,于一百零一岁时示寂。令人也敬仰。以《占察善恶业报经》所言就是:为当得无量功德聚者
第三个,修习唯心识观能够决定往生。 

能否往生是学佛人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 甚至已经成为了很多人一生学佛是否有成就的唯一标准。那么修习唯心识观对于往生净土有什么帮助呢?在《占察善恶业报经》里地藏菩萨特别提到过,往生净土的方法和与唯心识观共修能够决定往生。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占察善恶业报经》里讲述:若杂乱垢心。虽复称诵我之名字。而不名为闻。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如是杂乱垢心。随其所修一切诸善。皆不能得深大利益。善男子。当知如上勤心修学无相禅者。不久能获深大利益。渐次作佛。我们平时念诵佛菩萨名号,用的多是杂乱垢心,夹杂有太多的人我见、贪念、嗔恚、邪见。那么夹杂这样多的心,是实在不能称为念佛的。也不能因此而生起决定的信心,只能得到一些世间善报。不能得到真实广大的利益。这个问题请各位同修认真注意起来。下面又讲:如果以这样的杂乱垢心来修行一切善法。那么都不能得到广大的利益。但是如果能够勤心修习无相禅,则不一样,能迅速获得广大利益。 

我们知道往生净土,离不开信、愿、行,又非少福德者可生。那么一个信心,一个福德,修习唯心识观可以迅速获得,而且是真实利益,因为唯心识观是破杂乱垢心的利器。便如经典中讲的那样:专意诵念一心不乱如上观察者。决定得生彼佛净国。 

第四,修习唯心识观能够迅速建立大乘信心 

这一条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我们末法时代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讲:以如此等众多障碍因缘故。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乃至渐渐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鲜。因为众多的原因、障碍,让我们末法众生多数都是钝根,信心乏少。不要说得道,就是能够建立决定坚固信心的人也是少有的。这个信心在我们这个时代是十分少有的。这个可不是我们口头说说:我信佛。那就算有信心了。信心表现在什么地方?信心表现在遇到什么事情,我们是相信佛说的还是相信我们自己的意思;表现在我们是否相信自己原本就拥有无量功德,圆满无缺;表现在我们是否能够坚信一切法唯心想生’这样的道理。而这个信心的建立,唯心识观是最好的钥匙。《占察善恶业报经》云:当知如是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所谓能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心故。 

最后修习唯心识观是适合什么根基的人学呢? 

有人说,学禅是上根人学的。《六祖坛经》云: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不过六祖慧能大师说的是顿教大乘: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但是我们现在讲的唯识心观却是渐进式的大乘。经中讲到:若欲依一实境界修信解者。应当学习二种观道。凡是志向大乘,志向觉悟,志向自性,志向净土的同修都可以修行,哪怕你目前还是半信半疑,信疑参半,没关系,唯心识观最能够让我们很快树立起坚定的信心。在这里就怕你没有这个志向,有这个志向就可以修这个观法。

同时《占察善恶业报经》中还重点提出:其钝根者。先未能知一切外诸境界悉唯是心虚诳不实故。染着情厚盖障数起心难调伏。应当先学唯心识观。所谓钝根就是对于一切法唯心想生这个道理并不明了,五欲执著比较深,业障厚,心如猿猴难以调伏。这样的人就是钝根。现在这个时代,钝根者还是占多数的,所以我们要先修习唯心识观。因为:当知如是唯心识观。名为最上智慧之门。所谓能令其心猛利长信解力疾入空义。得发无上大菩提心故。
简单说了几点唯心识观的好处,那么我们谈唯心识观怎么修,地藏菩萨是这样讲的: 

学惟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有所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 

学习唯心识观的人要随时随地,观察自己身口意所有造作,都是由心想所生,乃至一切境界,如果心有住念都应当观察自觉,不要让自己的心无记攀缘却没有觉知。在念念之间都应仔细观察,心的所有缘念,都要让自己的心了了分明,返观觉知。 

我们平时身口意在随时随地造作,这样的时刻从未停止过,应当观察这些都是心在起作用。例如我们的身体造作杀盗淫的恶业,或者造作不杀不盗不淫的善业这都是心在起作用。口业一样,说什么话一样是心念在起作用。意业就更不用说了。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心住念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的心念在执著于某处。比如我们看到残害生灵,心中感到哀伤甚至落泪,那么这是住念于杀生这件事情;如果我们听到几句不顺耳的话,便心存嫉妒、烦恼,那么这个心便是住于这个言语上;再如我们看到一位美女,心起淫念的话,这个心就执著于女色上。凡是有这样的住念,我们的身语意就会有反映,就会造业。 

那么我们这个心平时都住念于何处,一定要清清楚楚。不要让其随意游荡,却不加觉知。无始以来我们很少返观自心,从未能好好照顾自己。没有认真了解自己的心是如何运作活动的,如何指导着我们的行为。这么重要的事情,其实我们这一生不过就这么一件事,根本没有没有其他的事情,我们居然很少关心,甚至根本没有关心。这就是无记,不觉。 

佛为什么称为觉者,因为他能觉醒。现在世尊教导我们也要觉醒。你要了解这个过程,了解这个人天当中最尊最上的秘密,把本来是天底下最重要的事情搞清楚。心是怎么攀缘的,怎样从一个念头蹦到另一个念头,这些念头对外境是怎样起作用的。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知道自己的心在干什么,有什么感受、什么情绪、什么念头。这些都是我们要清楚的,以前我们是作糊涂人,现在要作觉悟人。就是这个意思。 

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想而能自见有差别也。当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学唯心识观。 

知道自己内心所生的想念并不是外境本有的分别。实在是我们自己生出的长短、好恶、是非、得失、吉凶、有无等无穷无尽的念头。而一切境界其实并未有所分别,因为一切境界本没有分别想念,不会自谓我长我短、我好我恶、乃至有无、非有非无、离一切相。这样观察一切法都是由心想生,如果离开了心,那么不会有任何分别执著存在。应当这样守记内心:知道唯有妄念,其实并无什么真实境界,不要间断。这是修习唯心识观。 

如果我们按照唯心识观的方法进修之后就会体会道自己的心念当真是一切境界之主。不是一切外境有所分别,而是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离开自己的心实在是‘本来无一物的’。观察心念的运作过程就可以让我们真实体会这个道理。不是口中说说的,行一步有一步的效验。 

例如我们经常嗔恚,那么嗔恚的时候就一定要观察自心,这个嗔恚心在怎么活动,他干什么,怎么想,如何导致自己情绪的变化,影响周围的外部环境。一刻不离地看者它。时间久了,次数多了,嗔恚就会自然消减,因为我们认识它了,知道它了,它却不能再那么容易地控制指使我们了。 

若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识观。又守记内心者。则知贪想嗔想及愚痴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若于坐时随心所缘。念念观知唯心生灭。譬如水流灯炎无暂时住。从是当得色寂三昧。 

如果我们不能守记内心,无记不觉,那么就会认为有外境界,认为一切实有,这就不是唯心识观。又如果守记内心,就会知道贪嗔痴等想法,知道善念,不善念,知道无记念,还会体会到妄念劳虑,种种苦受。如果静坐时随心所攀缘,念念觉知关照,知道只是心的生灭现象,如同水流不断,又如灯光火焰虽然没有实体却持续绵长。这样就会得到色寂三昧。 

我们平时的心念就如十里流瀑一样没有一刻中断。而我们却很少甚至是根本没有返观觉照内心,让妄心随意指挥我们的身口意造作各种各样的业,让我们以为这个妄心就是我们自己,让我们心甘情愿受它指使,它说向左,我们就毫不犹豫向左,它说向右我们就毫不犹豫向右,没有一点抵抗。现在我们不这么样,无论这个心想什么都要审查一下,看一看。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原来生活真相是什么,我们的心中平时都有什么样的念头,贪欲是什么样的,嗔恚、邪见、善念、恶念、无记念等等都是什么样子,从经典上我们知道了这些名词,但是真正是怎么回事则必须是我们返观觉照之后才会有体会。即便是你把佛教经典中的名相都背诵下来,中观唯识理论也搞的满好。但是不如你认真修习唯心识观,得到的利益大。为什么,因为你得到的是自己的实证,和课本中讲出来的东西是有区别的。课本中讲的,你有了实证才会真正知道他讲什么,没有实证那就仅仅是理论而已。 

等我们对自己的心了解了,才会知道苦,才会知道苦在何处,苦在什么地方,就明白《圆觉经》中讲的:性自劳虑,是什么意思。回过头来才知道,那真是没事找事。便如苍雪大师说的: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无心万虑忘。不是息心除妄想,只缘无事可商量。这个时候才谈得到信心和入门。
前面简要说唯心识观,但是依旧是有很多人听了却不知如何入手,或者修习几天,提不起来又放弃了。那么该怎样开始,怎样入手循序渐进呢?我们提供一些方法,大家可以实行。 

一,唯心识观虽然说是要随时随地去修,但是开始的时候最好还是需要选定固定的时间,静坐观心。不是说非要打个坐才是修行,而是要集中时间尽快养成一个返观觉照的习惯。这样比较容易入手。仿照《未曾有因缘经》中[url=]三时行善[/url]的规则,您可以设定一个可以承受的时间,从五分钟到一小时,甚至半天的时间都是可以的。在这个时间中练习观照自心。时间要从短至长,不要一开始就定一个很难达成的目标,要慢慢来。习惯了再增加。那么这个时间打坐最好,没有条件,普通坐着也可以。 

二,怎样返观觉照,有人因为从未返观自心,那么就感到不知所措,不知如何实行。其实也很简单。开始的时候就是要问问自己:心在想什么?心里正在进行什么活动,自己都要知道。答案呢?‘心里在想’后面可以是某种情绪、某个念头、某个判断,总之是现在心中所感所想,要能够觉知。那么我们心中随时要有这么一念:心中在想…………。随时随地把这句话提起来,把答案找到,不要含糊过去。 这样入手。 

当然这样是开始的一个方便,一般来说是能观照粗大的妄想念头。但是随着功夫深入,这句话会慢慢变成一幅镜子,把我们心中的所念所想统统照出来,这个时候不必入开始一样随时随地去提起这句话,但是观照却始终存在,而且越来越细微的妄想执著会被我们发现出来。不过这是后来的事情,开始是要努力的。 

三,对于我们观察到的‘心所住念’,不要看到不好的念头就去抑制,就担心、懊悔等等。这些也是我们的妄念。也要觉知。我们需要作的只是牢牢地守记内心就可以了。妄念是打不死的,因为它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毫不间断、无穷无尽。靠我们去压制、修正是收效不大的。但是只要我们能够真正观照内心,那么这些妄念就成了没有根基的浮云,成了无关紧要的东西。 便如没有主人允许的仆人,再怎么叫喊也是没有人理会的。只要我们实行,就会有这样的体会。 

其实唯心识观修下来,我们就会发现,这是斩断业障习气的利器。我们的功夫深了,感知的妄念就越来越细腻微小,一些原本深深的执著妄想就会现行。我们才会对“一切法唯心想生”的道理生起真正的信心。这个时候我们自然会知道真正的信心是怎么回事。 

四,唯心识观还有和念佛法门相配合的修法。而且在《占察善恶业报经》中地藏菩萨特地指出过。这个修法我们会在另外的题目中详细说明。也是十分适合大家修行的方法。 

五,唯心识观和《圆觉经》讲述的三种修行方法中的禅那有很大关系,如果条件允许,大家可以参考经典说明相互印证。 

最后,《占察善恶业报经》之所以被人逐渐知道,是因为其占察法的缘故,但是占察法仅是引人入道的方便,《占察善恶业报经》的下半部才是其真正的核心和重点,是无价的宝珠,究竟了义直讲,末法时代进入大乘法门的妙法。

唯心识观-无相禅
唯心识观(二)-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唯心识观(三)- 远离诸幻
唯心识观(四)- 一切时,一切处
唯心识观(五)-知唯是心
唯心识观(六)-心净则佛土净
唯心识观(七)-疯子和傻子

 
 
更多>同类基础

推荐图文
推荐基础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