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珠  法会  佛教  生活  佛教文化  佛事  文化  佛像  阿难  菩萨 

唯心识观(二)-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日期:2015-04-26    
 唯心识观(二)-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上接http://www.bskk.com/dispbbs.asp?BoardID=1&ID=9625 

前面我们简单说了说唯心识观的大致内容,现在我们再详细谈谈唯心识观的修行方法。

唯心识观如果用白话来讲呢,意思就是观一切皆唯心所造的修法。这里有几个地方是要弄明白的。

《占察善恶业报经》中讲到: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所有作业。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

世尊在这里教导我们要觉悟,要自觉。随时清楚自己的心怎样造作着身语意业。这三业都是要由心来决定的,或者说根本就是心的体现。这个心执著、挂念在一个地方了,就是心有住念,心有所住。于是就会引发身语意造作业果。那么这个心在什么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是执著在财富上,还是在名气,还是在地位、饮食、美色?甚至是禅定的快乐上?执著各不相同,但是相同的是我们的这个心一定是“有所住”的,有所执著妄想的。把它找到了解清楚,这就是唯心识观。

这样真正修行,就会体会到什么是:“知唯妄念,无实境界。”都是妄想执著惹的祸。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本来没有这么多的问题,这么多的境界。都是一个妄念又一个妄念,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就产生了。

我们平时对于自己的所言所行一般是不加反省的,妄心怎么想,就认为自己就这个意思。哪怕是杀盗淫、妄语,也会认为是“自己”的想法,不折不扣地实施。其实我们完全错了。如果我们行住坐卧的时候能够修行唯心识观。观察到这颗心不断地生生灭灭,此起彼伏,飘忽不定。如同水流一样,自然会领悟,这个妄心并非自己。

因为它变幻莫测,上一分钟还在欢笑,下一分钟就会转到思念故去的亲人。没有一刻停留。《楞严经》云:譬如行客。投寄旅亭。或宿或食。食宿事毕。俶装前途。不遑安住。若实主人。自无攸往。如是思惟。不住名客。住名主人。以不住者。名为客义。又如新霁。清旸升天。光入隙中。发明空中诸有尘相。尘质摇动。虚空寂然。如是思惟。澄寂名空。摇动名尘。以摇动者。名为尘义。

这里说的就是这个情况。妄心如同客人,一个来了,又去了,下一个又来。不断地出现新的妄念,又不断地消失。不断转换着目标,几乎没有人能够控制它,把它永远固定在一个地方。所以妄心不是主人。主人是不动的。不会变幻不停,不会动摇。主人是恒定安祥、无所恐惧、无所挂碍的。

又如阳光斜照入窗户时,我们发现阳光中有无数的尘土微粒在空中飞舞。这时尘土在空中乱飞乱舞,但是虚空却不动寂然。我们的妄心就如飞尘,随时都在变化,但是真心本性却从未动过。动摇的是妄念,是执著妄想,寂静不动的是真心本性。这个道理修习唯心识观就会逐渐有所体会。

修唯心识观开始观的就是这个妄心,观察它的牵挂、推理、想念、造作、判断,观察‘心所住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其妄,体会其“无实境界”。等到能够深刻了解体悟,自然就会远离妄念,远离执著,恢复自己本来面目。这是直接简便的无上妙法,智慧之门。

其次,唯心识观的修习我们还要注意。那就是刚才说的:寂静不动的才是真心,变幻动摇的才是妄心,不动的是主人。我们呢,要作观察者,不要作追随者。修唯心识观不是随它去,是看它去。跟着它去那就是客人了,不是主人,看它去才是主人。主人是不动地方的。

久而久之,你越是能看它去,就越能恢复主人的身份,自然拥有主人一切财富。

唯心识观在《圆觉经》归类的三种修行方法中属于禅那。《圆觉经》讲到:末世众生希望成道,无令求悟,唯益多闻,增长我见,但当精勤降伏烦恼,起大勇猛,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贪嗔爱慢,谄曲嫉妒,对境不生,彼我恩爱,一切寂灭,佛说是入渐次成就,求善知识,不堕邪见,若于所求别生憎爱,则不能入清净觉海。

很多人以为学禅就是要求开悟,要见自性,悟出个什么来。《圆觉经》说的很清楚,不要求什么悟不悟的,这样以为会得到什么,学到什么,只会增长知识,增长对自我的执著。学问知识一堆一堆的,却没有管什么用处。一定要“未得令得,未断令断”这才是正途。只有降服烦恼,祛除不善,才能有所成就。

那么断什么?得什么?断了作‘客人’的心态,断了变幻不停,心有所住。得什么呢?得恢复‘主人’的身份。得个‘看它去’,得个寂然不动,心无所住。

有人会问,那么你老是观察它,不也是一种执著吗?并非如此。观察并非执著。比如我们观察一个小蚂蚁的活动,但是不会去跟它一样,不会一样去操心下一顿饭在那里,不会为天敌入侵而胆战心惊。这就是‘看它去’。你不会以蚂蚁的执著为执著。如果你不观察,那么就很可能随它去。又如,我们上网的同修,玩电脑游戏,不管是网络游戏也好,单机版的RPG也好,把电脑中的角色当成了自己,它的一举一动,起伏波澜,都成了你自己的经历。这就是随它他去了。你就会为它哭,为他笑。身不由己了。

唯心识观是需要我们实践修行的方法。只要去作自然而然‘未得令得,未断令断’。作一步有一步的效验。直到最后能够“身心客尘,从此永灭

 
 
 
更多>同类基础

推荐图文
推荐基础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