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珠  法会  佛教  生活  佛教文化  佛事  文化  阿难  佛像  菩萨 

长阿含经学习笔记之二 游行经

   日期:2015-04-28    
<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

 

< >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

 

< >

 

这是长阿含经里的第二部经,记述了释迦佛陀涅槃前三个月的生活和说法与及佛入灭后分布佛陀舍利等事件。

(二)第一分游行经第二初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我阿难是这样听说和看到的:有一个时候,佛陀和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住在罗阅城附近的耆阇崛山中。

是时。摩竭王阿阇世欲伐跋只。王自念言。彼虽勇健。人众豪强。以我取彼。未足为有。时。阿阇世王命婆罗门大臣禹舍。而告之曰。汝诣耆阇崛山。至世尊所。持我名字。礼世尊足。问讯世尊。起居轻利。游步强耶。又白世尊。跋只国人自恃勇健。民众豪强。不顺伏我。我欲伐之。不审世尊何所诫敕。若有教诫。汝善忆念。勿有遗漏。如所闻说。如来所言。终不虚妄。

那个时候,摩竭王国的阿阇世王打算讨伐跋只国。阿阇世王独自思考道:跋只国虽然也算是一个强国,兼且人民又强壮勇敢,但是以摩竭王国的国力而言,要讨伐他们也不是什么难事。接着,阿阇世王又命令大臣禹舍道:你去耆阇崛山世尊的住处,代表我顶礼世尊,并问候世尊生活还好吗?身体还强健吗?又请问世尊说跋只国人自以为勇敢强健,国力强盛;不服从我的管辖,我打算讨伐他们,不知道世尊有什么训诫吗?如果世尊有什么教示,你要好好记得,不要有什么遗漏忘记的,如来所说的话是不会错的。

大臣禹舍受王教已。即乘宝车诣耆阇崛山。到所止处。下车步进。至世尊所。问讯毕。一面坐。白世尊曰。摩竭王阿阇世稽首佛足。敬问殷勤。起居轻利。游步强耶。又白世尊。跋只国人自恃勇健。民众豪强。不顺伏我。我欲伐之。不审世尊何所诫敕。

大臣禹舍接受了命令后,既乘坐宝车去耆阇崛山;到耆阇崛山后,就下车步行去世尊的住处。再向世尊问讯后,禹舍既在一旁坐下道:摩竭王国的阿阇世王顶礼世尊,问候世尊生活还好吗?身体还强健吗?又请问世尊说跋只国人自以为勇敢强健,国力强盛;不服从我的管辖,我打算讨伐他们,不知道世尊有什么训诫吗?

< justify? TEXT-ALIGN: 0pt; 0cm MARGIN: inter-ideograph;>尔时。阿难在世尊后执扇扇佛。佛告阿难。汝闻跋只国人数相集会。讲议正事不。

 

< justify? TEXT-ALIGN: 0pt; 0cm MARGIN: inter-ideograph;>那时候,阿难在世尊背后拿着扇子替佛扇风。佛陀告诉阿难道:你有听说跋只国的人民每每开会讨论国事吗?

 

< justify? TEXT-ALIGN: 0pt; 0cm MARGIN: inter-ideograph;>

 

答曰。闻之

阿难答道:有听说!

佛告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只国人君臣和顺。上下相敬不。

佛陀告诉阿难道:如果能够这样的话,人民无论老幼都能和睦相处,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盛;那么国家就会长久平安,什么都不能侵犯损害它。阿难!您有听说跋只国的王族和人民都能够和平相处,互相敬爱吗?

答曰。闻之。

阿难答道:有听说!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只国人奉法晓忌。不违礼度不。

佛陀告诉阿难道:如果能够这样的话,人民无论老幼都能和睦相处,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盛;那么国家就会长久平安,什么都不能侵犯损害它。阿难!您有听说跋只国的人民都奉公守法,不违犯礼法吗?

答曰。闻之。

阿难答道:有听说!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只国人孝事父母。敬顺师长不。

佛陀告诉阿难道:如果能够这样的话,人民无论老幼都能和睦相处,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盛;那么国家就会长久平安,什么都不能侵犯损害它。阿难!您有听说跋只国的人民都能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吗?

答曰。闻之。

阿难答道:有听说!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上。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只国人恭于宗庙。致敬鬼神不。

佛陀告诉阿难道:如果能够这样的话,人民无论老幼都能和睦相处,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盛;那么国家就会长久平安,什么都不能侵犯损害它。阿难!您有听说跋只国的人民对于祖宗神庙都能恭敬祭拜;也很尊敬田地神明吗?

答曰。闻之。

阿难答道:有听说!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上。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只国人闺门真正洁净无秽。至於戏笑。言不及邪不。

佛陀告诉阿难道:如果能够这样的话,人民无论老幼都能和睦相处,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盛;那么国家就会长久平安,什么都不能侵犯损害它。阿难!您有听说跋只国人民的男女关系都非常检点,就算是聊天开玩笑,也不说污言秽语吗?

答曰。闻之。

阿难答道:有听说!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阿难。汝闻跋只国人宗事沙门。敬持戒者。瞻视护养。未尝懈惓不。答曰。闻之。

佛陀告诉阿难道:如果能够这样的话,人民无论老幼都能和睦相处,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盛;那么国家就会长久平安,什么都不能侵犯损害它。阿难!您有听说跋只国的人民都能尊重地供养沙门;对于持净戒的修行者,也能殷勤地照顾、看护及供养,并且不曾感到疲劳或想放弃吗?阿难答道:有听说!

阿难。若能尔者。长幼和顺。转更增盛。其国久安。无能侵损。

佛陀告诉阿难道:如果能够这样的话,人民无论老幼都能和睦相处,国力也就会越来越强盛;那么国家就会长久平安,什么都不能侵犯损害它。

时。大臣禹舍白佛言。彼国人民。若行一法。犹不可图。况复具七。国事多故。今请辞还归。

这时,禹舍向佛陀说道:跋只国的人民只要奉行以上的任何一法,想侵犯他们的国家都困难;何况如今七法他们都奉行!国家还有很多政务等着我处理,我现在就想向佛陀告辞!

佛言。可。宜知是时。时。禹舍即从座起。绕佛三匝。揖让而退。其去未久。佛告阿难。汝敕罗阅只左右诸比丘尽集讲堂。

佛陀道:好的!现在就是时候了!于是,禹舍就从座位起来,绕佛三圈,并向佛陀顶礼,然后就离开了。禹舍刚离开不久,佛陀就告诉阿难:你去将罗阅城附近的比丘都召集到讲堂里!

对曰。唯然。即诣罗阅只城。集诸比丘。尽会讲堂。白世尊曰。诸比丘已集。唯圣知时。

阿难答道:是的!阿难于是便往罗阅城去召集诸比丘到讲堂里会合;过后,阿难既回去向世尊道:诸比丘已经集合在讲堂里面了!

<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尔时。世尊即从座起。诣法讲堂。就座而坐。告诸比丘。我当为汝说七不退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这时候,世尊就从座位上起来,走去讲堂,然后找了个座位坐下,告诉诸比丘道:我现在要为你们讲说七不退法;注意听!注意听!听了之后,还要好好的思考!

 

<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

 

时。诸比丘白佛言。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这时候,诸比丘都向佛陀说道:是的,世尊!我们后很乐意听!

佛告诸比丘。七不退法者。一曰数相集会。讲论正义。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二曰上下和同。敬顺无违。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三曰奉法晓忌。不违制度。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四曰若有比丘力能护众。多诸知识。宜敬事之。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五曰念护心意。孝敬为首。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六曰净修梵行。不随欲态。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七曰先人后己。不贪名利。则长幼和顺。法不可坏。

佛陀告诉诸比丘道:七不退法就是;一,常常开会讨论正经事情,如此就能长幼和睦相处,不被侵犯损害。二,在上位的人和在下位的人都能和平相处,互相敬爱,如此就能长幼和睦相处,不被侵犯损害。三,奉公守法,不违犯纪律,如此就能长幼和睦相处,不被侵犯损害。四,如果有比丘知识丰富,又有能力护持大众,就要恭敬的奉事他,如此就能长幼和睦相处,不被侵犯损害。五,守护心念,时时心存恭敬,如此就能长幼和睦相处,不被侵犯损害。六,修习梵行,克制欲念,举止端正,如此就能长幼和睦相处,不被侵犯损害。七,舍己为人,不贪求名利,如此就能长幼和睦相处,不被侵犯损害。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乐于少事。不好多为。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二者乐于静默。不好多言。三者少于睡眠。无有昏昧。四者不为群党。言无益事。五者不以无德而自称誉。六者不与恶人而为伴党。七者乐于山林闲静独处。如是比丘。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陀告诉诸比丘道:还有七种法能令修行进步,并使僧团兴盛而脱离衰亡。七法是:一,喜欢没有俗务的状态,不愿意多沾染俗事,如此就能使修行进步,并使僧团兴盛而脱离衰亡。二,喜欢保持安静、沉默不语,不愿意多说话。三,减少睡眠,远离昏沉的状态。四,不搞集会,谈论无意义的事情。五,不因为声名的缘故而自己称赞自己。六,不以恶人交往。七,喜爱独处于安静闲和的山林之所。比丘们!如果比丘能奉行这七种法,那么僧团的兴盛和脱离衰亡是可以预期的。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有信。信于如来.至真.正觉。十号具足。二者知惭。耻于己阙。三者知愧。羞为恶行。四者多闻。其所受持。上中下善。义味深奥。清净无秽。梵行具足。五者精勤苦行。灭恶修善。勤习不舍。六者昔所学习。忆念不忘。七者修习智慧。知生灭法。趣贤圣要。尽诸苦本。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陀告诉诸比丘道:还有七种法能令修行进步,并使僧团兴盛而脱离衰亡。这七法是:一,有信心,相信如来具足十种称号。二,知道什么是惭,会为自己的缺点感到耻辱。三,知道什么是愧,羞耻于做恶事。四,乐于多闻,对于所受持的法,都能够深刻的理解并奉行,具足清净的梵行。五,努力的修习苦行,断除恶法,并不断的学习善法。六,对于曾经学习过的佛法,都会记得。七,修学智慧,理解生灭法,朝着贤圣法的目标迈进,并断除诸般痛苦的根源。这七种法能令修行进步,并促使僧团兴盛而脱离衰亡。

按:佛有十种的尊号,即一、如来,乘如实之道来成正觉。二、应供,应受人天的供养。三、正遍知,真正遍知一切法。四、明行足,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等三明与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等五行悉皆具足。五、善逝,自在好去入于涅槃。六、世间解,能了解一切世间的事理。七、无上士,至高无上之士。八、调御丈夫,能调御修正道的大丈夫。九、天人师,佛是一切天、人的导师。十、佛世尊,佛是一切世人所共同尊重的人 转自陈义孝居士的佛学常见词汇。

<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佛告比丘。复于七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敬佛。二者敬法。三者敬僧。四者敬戒。五者敬定。六者敬顺父母。七者敬不放逸。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佛陀告诉诸比丘道:还有七种法能令修行进步,并使僧团兴盛而脱离衰亡。那七法呢?既是一,尊敬佛。二,尊敬法。三,尊敬僧。四,尊敬戒律。五,尊敬禅定。六,尊敬孝顺父母。七,尊敬不放逸懒惰的德行。这七种法能令修行进步,并促使僧团兴盛而脱离衰亡。

 

< inter-ideograph; MARGIN: 0cm 0cm 0pt; TEXT-ALIGN: justify">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法。一者观身不净。二者观食不净。三者不乐世间。四者常念死想。五者起无常想。六者无常苦想。七者苦无我想。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陀告诉诸比丘道:还有七种法能令修行进步,并使僧团兴盛而脱离衰亡。那七法呢?既是一,观察身体是肮脏的、不清洁的。二,观察食物也是肮脏的、不清洁的(所以吃饭只是为了滋养身体以便修道,不应该贪图美食)。三,不喜爱留恋世间的一切。四,常常想到死亡。五,常常生起无常想。六,要知道无常是苦的。七,要知道苦是无我的。这七种法能令修行进步,并促使僧团兴盛而脱离衰亡。

佛告比丘。复有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七。一者修念觉意。闲静无欲。出要无为。二者修法觉意。三者修精进觉意。四者修喜觉意。五者修猗觉意。六者修定觉意。七者修护觉意。如是七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陀告诉诸比丘道:还有七种法能令修行进步,并使僧团兴盛而脱离衰亡。那七法呢?既是一,修习念觉支,乐于安闲寂静,没有什么欲望,只求出离三界。二,修习(择)法觉支。三,修习精进觉支。四,修习喜觉支。五,修习猗觉支。六,修习定觉支。七,修习护觉支。这七种法能令修行进步,并促使僧团兴盛而脱离衰亡。

按:这段所说的七法应该是指三十七道品中的七觉支,虽然名目有些不一样。在南传大般涅盘经里,相应的经文如下:

“诸比丘!我将宣说其他之七不退法,且谛听,善思念,我当说。”

彼等诸比丘应诺世尊:“唯然,世尊。”世尊如是曰:

“诸比丘!只要诸比丘修思念意觉(念觉支)、修择法觉意(择法觉支)、修精进觉意(精觉支)、修喜悦觉意(喜觉支)、修静安觉意(轻安觉支)、修三昧觉意(定觉支)、修舍觉意(舍觉支),诸比丘!则应预期诸比丘之兴盛而非衰亡。

诸比丘!只要此七不退法存在于诸比丘中,依此七不退法谆谆相教训,诸比丘!则可预期诸比丘之兴盛而非衰亡。”

依据陈义孝居士的佛学常见词汇,七觉支的大意如下:-

七觉分又名七菩提分、七觉支、七等觉支,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一、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择法的真伪。二、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三、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四、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五、念菩提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乱。七、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佛告比丘。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何谓为六。一者身常行慈。不害众生。二者口宣仁慈。不演恶言。三者意念慈心。不怀坏损。四者得净利养。与众共之。平等无二。五者持贤圣戒。无有阙漏。亦无垢秽。必定不动。六者见贤圣道。以尽苦际。如是六法。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陀告诉诸比丘道:还有六不退法能令修行进步,并使僧团兴盛而脱离衰亡。是那六不退法呢?既是一,身体力行慈悲,不恼害众生。二,常说慈悲爱语,不说不好的话语。三,心里头充满慈悲,没有不善、不好的念头。四,当得到清净的供养时,应该与大众(僧团)平等分享。五,受持佛戒,没有毁犯,也没有破戒;一心坚守。六,如实了知佛法,断除苦的根源。这六不退法能令修行进步,并促使僧团兴盛而脱离衰亡。

佛告比丘。复有六不退法。令法增长。无有损耗。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戒。五者念施。六者念天。修此六念。则法增长。无有损耗。

佛陀告诉诸比丘道:还有六不退法能令修行进步,并使僧团兴盛而脱离衰亡。是那六不退法呢?既是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施。六,念天。修习这六念,就能令修行进步,并促使僧团兴盛而脱离衰亡。

按:这就是六念法。

以上所说虽大多数是针对出家僧团,但其实也是很适合在家居士学习的。有些可能因为环境的关系暂时做不到,但也应该心存向往。

 
 
更多>同类基础

推荐图文
推荐基础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