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教文化  佛像  石刻艺术  智者大师  敦煌  佛教  佛教艺术  西魏  大足石刻  张望 

教界应积极配合政府查处寺院被承包等乱象

   日期:2015-08-31    
  尊敬的王作安局长,各位领导,各位道教、佛教同仁:
 
中国佛教协会历来重视佛教文化建设,在今年4月召开的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进一步将文化建设提升为佛教自身建设的重要纽带。佛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重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作用。
 
如何进一步加强佛教文化建设,更好发挥佛教在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发展繁荣中的积极作用,成为当前佛教界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战略任务之一。在此时代背景下,国家宗教事务局举办本次研讨班,可谓正当其时,很有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佛教协会并以个人名义,向出席研讨班的各位领导和道教界、佛教界同仁致以亲切问候。
 
借此机会,我就加强佛教文化建设谈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国家理想、社会理想与人民生活理想的高度统一,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品质、超越追求和全球意识的集中展示,是中国思想、中国精神和中国智慧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全新表述,必将造福中华民族、造福全人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价值源头,是中国梦的价值基础,也是中国梦的价值资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佛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达两千年的悠久历史中,中国佛教创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独特而辉煌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宝藏,铸就了中华民族慈悲宽容、乐善好施、热爱和平、注重精神生活等美好品质,连接起中外友好往来、人文交流、人心相通的桥梁纽带,为推动社会进步、增进人民福祉、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作出了重要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演讲中强调指出:佛教同中国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融合发展,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的宗教信仰、哲学观念、文学艺术、礼仪习俗等留下了深刻影响。充分肯定了佛教对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和重要贡献,令全国佛教界深受鼓舞、倍感振奋。
 
佛教徒是佛教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守护者、弘扬者,佛教界要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顺应时代的召唤,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自信,充分认识包括中国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文化建设,为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繁荣,发挥更加积极和建设性的作用,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慈悲无我的精神力量。具体而言:
 
一要发挥中国佛教协会的引领作用,推动全国佛教界加强文化建设。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高度重视佛教文化建设,将文化建设作为佛教自身建设的重要纽带,把弘扬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正在研究制定中国佛教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战略规划,大力倡导全国佛教界加强文化建设。
 
本会将继续办好《法音》《佛教文化》《佛学研究》杂志和中国佛教协会网站,办好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金陵刻经处等佛教文化机构,推动佛教媒体和文化机构工作开创新局面。同时加强佛学研究,发挥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在佛学研究领域的作用,整合教内外研究资源,联合学术界积极开展多角度、跨学科、系统化的佛学研究,编辑出版佛学研究论著和期刊,通过设立研究课题、举办学术研讨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推动佛学研究向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促进佛学研究国际交流,不断提高佛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
 
并且进一步发挥理事会文化艺术委员会的作用,促进佛教文化艺术创作、展示、研究和人才培养,做好佛教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工作。加强调查研究,实时关注佛教界文化建设的新动态、新成果,及时树立典型、总结经验、交流推广,充分发挥中国佛教协会在佛教文化建设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引领全局、统筹指导作用。
 
特别是要引领全国佛教界深入挖掘弘扬佛教文化中适合调理社会关系、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如拔苦与乐的慈悲精神、圆融中道的和谐思想、自觉觉他的教化思想、众善奉行的道德思想、勇猛精进的进取精神、重视因果的自律精神以及反哺回馈的知恩报恩精神等,更好发挥佛教文化疏导心理、净化人心、涵育道德的独特功能,引导、影响信众和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爱国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与人为善、慈悲利他,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资源,发挥助推作用。
 
二要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继承弘扬优秀佛教文化。引领全国佛教界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和佛教节日为时间节点、以寺院和佛教文化机构为抓手、以佛教文化活动为平台,积极推动佛教文化的深入挖掘整理和继承弘扬。
 
要在重要的传统节日和佛教节日期间举办法会、开展讲经说法、佛教修行体验活动、公益慈善活动和佛教文化艺术活动等,弘扬佛教慈悲智慧的教义、乐善好施的精神和报恩孝亲的思想,让社会大众亲近佛教、浸润在佛教文化清净祥和的氛围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
 
要引导、鼓励、支持各地佛教团体和佛教寺院开展佛教文化活动,不断提高出家僧众、在家居士和团体工作人员的文化素养、综合素质,营造热爱文化、研究文化、弘扬文化的良好氛围,努力建设文化团体、文化寺院。
 
有条件的寺院要根据各自特点整理、保护、挖掘、弘扬佛教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立佛教文化艺术机构,开展文学、书法、绘画、雕塑、建筑以及茶道、香道、花道等佛教文化艺术领域的研究及面向大众的展示、传播、推广工作。
 
要继续办好佛教文化机构和佛教媒体,加强佛教文化机构与社会文化机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交流合作,推动佛教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发挥佛教媒体和文化机构在宣传宗教政策、弘扬佛教文化、流通经典法宝、开展佛学研究、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要继续办好世界佛教论坛和以佛教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论坛、文化节、艺术展演等活动,发挥佛教文化活动整合资源、凝聚善缘、交流对话、影响广泛的积极作用,为弘扬佛教文化搭建多层次、多角度、跨领域、可持续的机制平台。
 
三要积极进取、契理契机,建设富有时代气息、现代特色的佛教文化。加强佛教文化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充分运用现代新媒体手段和现代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文化传播方式,如网站、博客、微博、微信、影视、动漫等,对佛教文化的表现形式和载体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增强其生命力。
 
要加强佛教与现代科技等人类文明其他领域的交流借鉴与融通发展,积极吸收借鉴现代科技文明和人类思想发展的新成果、新动向;深入研究佛教与现代科技的互动关系,不断增强佛教文化对现代科技文明的融摄力,丰富佛教文化的内容;积极回应现代科技发展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更好体现佛教的当代价值,提高佛教文化在当代科技文明背景下的影响力和话语权。通过佛教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设扎根传统又与时俱进的佛教文化新形态,推动佛教中国化的当代新发展。
 
佛教界在加强文化建设,弘扬优秀佛教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同时,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佛教文化是以佛教的教理行果、信解行证为核心和根本的。它源自佛陀的甚深智慧和广大慈悲,以追求出世解脱和心性觉悟为终极目标和价值导向,以广大佛教徒的身体力行和真修实证为传承关键。
 
要保持佛教文化的本色,彰显佛教文化的价值,发挥佛教文化的积极作用,佛教界尤其是出家僧团应当积极守护、践行佛教的价值观,以戒为师、勤修三学,致力于了脱生死、圆满正觉;自觉抵制和反对放弃追求出世解脱、弘法利生的志愿理想而一味追求世俗名利,不务修行弘法的正业而把主要精力用于追逐经济利益等佛教过度商业化现象;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依法抵制和查处佛教寺院被承包、被上市等借佛敛财、以教牟利的佛教“被商业化”乱象,以实际行动维护佛教清净庄严的良好形象。
 
我相信,在全国佛教界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使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的古老佛教,圆融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中,再放熠熠光辉,再结累累硕果,为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繁荣和文明交流互鉴贡献绵薄之力。
 
衷心希望大家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言献策,贡献智慧和力量。祝愿此次研讨班的探讨交流吉祥圆满。
 
谢谢大家。
 
 
更多>同类 文化

推荐图文
推荐 文化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