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教文化  佛像  石刻艺术  智者大师  敦煌  佛教  佛教艺术  西魏  大足石刻  张望 

佛教文化的时代责任

   日期:2015-04-06    
  天地苍苍,岁月悠悠,两千六百年的光阴,佛教,从释迦牟尼佛菩提树下的觉悟,到达摩的九年面壁,到玄奘的西行求法,乃至到近代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倡导,它从遥远的岁月走到了今天的时代,它从恒河河畔走进华夏文明,它在岁月的长河里,缓缓地流淌,静静地延伸,渐渐地弥漫,它用一种宽博的胸怀,与中华文明的传统文化相融合,最终形成蕴涵慈悲,积极,包容,理解,分享,奉献等充满阳光、向上人文情怀的佛教文化。  
  回顾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历经艰难一路坎坷。

  西汉末年,当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虽然佛教受到皇室乃至士大夫阶层的欢迎,但是同时也让佛教仅仅在上层阶级信奉,没有能够在民间产生广泛影响,这个时期作为萌芽阶段的佛教,几乎还谈不上为社会、为百姓服务,当然,作为佛教传入中国初期,这也是必然现象。
  三国、西晋时期,大量佛教经典被翻译成汉文,这就为佛教在社会上层和社会的下层的全面传播奠定了坚定的物质基础。与其同时,三国时期的东吴佛教最大的贡献莫过于《六度集经》,在本书最突出的特色是,用佛教的菩萨行发挥儒家的“仁道”说,把佛教与儒家思想调和起来,会通儒、佛,标志着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的开始。
  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佛教石刻的兴起,这段时期著名的佛教石刻有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时至今日,我们依然可以被这些大气磅礴的石刻所震撼。与其同时,佛教的繁荣,必然推动佛教文化的发展,虽然佛教与儒、道的论争非常激烈,但是佛教作为外来宗教,积极地与本土文化相融合,为后来的三教同源、三教合流说创造了理论条件。
  隋唐时期,是佛教发展的高峰,并与儒、道一起形成了三教鼎足而立的新格局。佛教文化,于内,不仅形成佛教各宗派(天台宗、三论宗、三阶教),于外,佛教文化真正地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完全融合,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发达的朝代,在佛教历史上,唐朝,也是一个佛教繁荣的年代,并且这一时期的佛教文化的繁荣是多方面的。
  首先,唐朝的佛教典籍的翻译远远超过以前。以玄奘为例,玄奘的翻译,从数量上来说,占唐代译经总卷数的一半以上,是中国佛教史上其他三大译经师鸠摩罗什、真谛、不空译经总数的一倍多。他所译的经典,精确得当,且能矫正旧译的讹谬,在佛经翻译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其次,唐代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又成立了许多新的宗派,如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律宗、净土宗、密宗等。在这一时期,佛教传入西藏,逐步形成了别具风格的藏传佛教。
  再次,与南北朝时期相比,佛教的发展更加深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
  隋唐佛教的鼎盛,在唐武宗灭佛之后逐渐衰弱。佛教除禅宗以外的各个宗派衰弱甚至中断。佛教中的禅宗,可以说是异域文化与本土文化完全相融合的最成功的例子,不仅在唐朝以后的宋元两代形成禅宗的黄金时期,一花开五叶,最终形成禅宗五宗七家,禅宗成熟的思想,反过来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更新,推动了后期宋明理学的发展。

  纵观佛教文化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佛教文化在每一时期,都有它特定时期的变更。从最初传入中国的译经时代,到后来活跃繁荣的各宗并存的百花齐放时代,再到后来禅宗的兴起,又到净土宗的普及,佛教文化的发展,每个时期,有每个时期的特色,在漫长的岁月里,佛教文化在创新和接纳中不断充实、完善,乃至到近代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直至今日,佛教文化彻底与社会、与百姓相融合,真正地“落地”了。
  佛法,我们也可以说它其实就是一种活法,一种活泼的、光明的、流畅的、通达的、人生向前的活法。佛教的活力,也就在其生活化,佛法,不仅仅是失意者的慰藉、悲观者的希望,它也是每一次困扰中的突破,每一次迷惑中的朗然,每一次烦恼里的觉醒,所以,佛法,需要走向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生活也同样需要佛法,人间佛教的倡导,正是佛法真正的落地,佛法需要祛除的是其神秘性,需要保留的是其神圣性,而神圣的不是佛陀,是每个生命存在的无比珍贵。
  佛教的价值,并不在于被多少人信奉,而在于它能够为社会、为百姓做出怎样的贡献。当佛教能够为更多的人们带去积极、乐观、智慧、善良等精神上的力量,就是佛教存在价值的最大体现。佛法的根本就在于引导人们用一种温和的心态去面对眼前的生活,用一份生命的诚恳去融入生命的经过,规范自己客观的人生态度,不苛求生活按自己的期待去变化,而是随处存在、随处做主、随处自在,去活出生命的喜悦,活出生命的实践、观照和觉察。
  佛法中的慈悲,并不是应该去对别人做怎样的帮助,它首先是一种放下自我的认知,和承担生活责任的信念,然后是对社会众生的一种深深感恩,去承担生命的负重,做到生命的改观,随缘而行,自利利他,淬炼一种崭新的世界观,活出人生的进取与心安。
  慈悲,对个体而言,可以是一种信念,对佛教本身而言,则应该是一种担当。从宏观上说,中华文明的复兴,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文化,需要有一种文化的自觉,去担当起中华文明复兴的大任,并以超越国界、超越肤色、超越种族的胸怀,去承担起为世界文明与世界和平提供精神滋养和正确的引导。
  当下的时代,是一个前人无法想象的时代,科技的发达,媒介的迅捷,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越来越积极,文化的繁荣,同时意味着佛教也将迎来一个继往开来的发展时代。只是机遇总是与危机并存,佛教如何在新时代下为传统文化的复兴担当起大任,如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百姓,是目前整个佛教界需要认真思考并努力探索的新课题。
  当下的人们已经越来越客观地看待佛教,不再把佛教等同于迷信,不仅认可佛教文化对社会进步所产生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并且有越来越多有学识的年轻人对佛教持热情的学习态度,对目前的佛教而言,最大的问题在于和人们还有一定的距离,因为距离而产生误解,因为误解而产生隔阂,也因此对佛教的一些思想不能正确理解。
  例如佛教的空,并不是否定一切,而是用一种客观来看待世间万事万物,佛法的空不是消极,而是用更宽的视野对待生活的态度。平心处事,广结善缘,让生命活出不断的崭新,活出生命的禅机。
  再有就是对佛教出世入世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误读。入世,是一种慈悲,是对自己责任的一份坚持,出世,是一种智慧,是从烦恼中走出的超然。出世,是一种觉悟,入世,是一种奉献,二者并不矛盾,恰恰是相辅相成。而历代以来,佛教也从未推诿过自身需要担当的时代责任,这也正是佛教的入世情怀。
  佛教文化不是消极避世的山水消遣,更不是狭隘的自我悲观情怀,佛法的责任是内心悲悯去转化成奉献人生的慈悲为怀、福佑苍生的一种义务,佛教的发展也就是应社会而发展的需求而为大众服务的实践与运用,大众的福祉,才是生命方向。
  佛教文化的当代意义,并不在于佛教信众的数量,而在于真正地弘扬佛教文化的慈悲思想,就是让更多的人学会用佛教健康的思想去学习、工作、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用一种积极,阳光,向上的心态去分享时代,参与时代,这才是真正的普度众生。
  毋庸置疑,佛法既然要担当起为大众、为社会、为世界进步的责任,当代的佛教需要以谦卑的、学习的、开放的姿态,突破传统,勇于创新,以此打开佛教文化的新局面。关于创新,有以下四个方面。

  新时代下的新思想。
  既然生逢这个时代,那么就注定不是一个隐居深山的时代,注定是一个走出山门、走入百姓的时代,需要走入的不是人,不是弘扬佛法的僧人们,是生于这个时代的僧人们把佛法能给这个社会、给百姓带去的积极、向上、向善的理念,佛法的价值,并不在于多少人供奉膜拜,而在于有更多的人因为佛法而让生活更阳光美好。

  新时代下的新态度。
  要让大众对僧人、对寺院、对佛教文化,不再陌生,这就要求僧人要以积极主动的心态,用各种形式引导更多的人走近佛法,接触佛法,认识佛法。寺院的功能更多的一种是教育作用,传播一种平和,智慧,向善,积极的人生信念。所以,这种情形下,需要更多的僧人走出寺院,而不是以守株待兔的方式坐等人们走进来。在当今的时代,走出去,已经不需要五湖四海地游走,这样一个网络化的自媒体时代,积极地运用好,就是让佛法最好的走出去。

  新时代下的新方式。
  佛法从寺院的走出去,需要多种方式,正如传媒中所说的那样,需要用受众愿意、喜欢接受的方式去传播信息。佛教文化,之所以能够涵盖书法、绘画、诗歌、文学、建筑、雕刻、音乐等众多领域,就是因为在历代以来,佛教为贴近时代随顺众生,而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来展示佛法、弘扬佛法。那么,新时代下的佛法,一如以往每个时代的佛法需要去探索如何与时代相应,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还需要学习和创新。需要学习的,是新时代里能够为弘扬佛法所用的各种方式,例如网络、动漫、影视制作等等。而创新,亦是传播佛法的形式,而非佛教之主旨。

  新时代下的新语境。
  关于语境,一是表述方面,如传播方式一样,佛教要以大众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来表述佛法,那么当下的佛教,需要用符合现代人思维习惯的语言,去专业化,去晦涩繁复,动辄专业术语,容易令人望而却步,这就需要佛教文化在不失其深度的前提下,用浅显直白的语言表达出佛法的思想,并对新时代中的新事物予以符合佛法内涵的诠释,让佛教文化在新时代下呈现出鲜明而活泼的的时代气息。
  另一个,则是语言方面。时代给予了佛教走向世界的机遇,那么佛教首先要突破的就是语言,佛教文化要走向哪里,就要学习哪里的语言,如果说佛教有心怀天下的胸怀,那么佛教就需要有走遍天下的语言能力。佛教需要深入不同的地域,学习不同的语言,了解不同的文化,然后以本土文化为契机,以符合当地语言和思维习惯的方式,翻译当地人能够读懂、愿意接受的佛教经典,从而让佛教文化真正地走向世界,真正地做到为人类、为社会、为世界的担当。

  结语, 这个世界的稳定、和平与发展,始终是人类锲而不舍的追求,那么这也应该是佛教文化所应承担的使命,而实质上,佛教文化从古到今也一直在为推动人类的和平而努力。在佛教文化中,和平,并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没有战争,它应该是每个人内心所本具的一种品德,是每个人发自内心的对任何生命的尊重、关爱,消除人们内心互相的敌对甚至伤害,乃至在生活中形成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和谐共处,佛教文化所提倡的慈悲、平等、无我、利他等思想,其主旨也就在于引领每个人回归内心的和平。
 
 
更多>同类 文化

推荐图文
推荐 文化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