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柔顺的红绸被揭下,“东土华夏,天中佳域。文明发端,寻根圣地。净土寺,永远是人们向往的一方净土……”,由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撰写的碑文,以大气之笔,概述了洛阳净土寺的历史渊源。玄奘幼怀贞敏,在该寺剃度出家后,乘危远迈西天佛国,遍游五天竺,功成那烂陀,历十七年而东归,成为闻名中外的佛学大师。
洛阳东都净土寺位于龙门石窟南二十多公里的伊川白元乡鸾浴沟村,这里背依龙门,面向九皋,西邻伊水,鸾水绕门;秦郑、秦楚、周楚古道从寺院附近经过,自古以来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宝地。据史料和出土的石碑铭文记载,洛阳净土寺创建于北魏天赐元年(404年),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隋时,净土寺属皇家寺院,有景法师在此寺讲涅盘经,严法师讲摄大乘论。《旧唐书》记载:“僧玄奘,姓陈氏,洛州偃师人,大业末出家于东都净土道场。”隋大业八年(612年),玄奘法师13岁时在净土寺剃度出家,距今已1400年。玄奘在洛阳净土寺学习,奠定了他“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雄心;在这里形成自己的观念、思想,是他西行取经求法人生之路起步的第一站。
玄奘从印度带回大量佛教经典,并以毕生精力翻译成中文,太宗皇帝赐号“三藏法师”,并为玄奘翻译的佛经亲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加深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将沿途各国的风土人情及政治、历史、宗教、文化遗迹、轶闻详尽记录,不仅对中国绘画、塑像、古建、音乐艺术带来创新发展,也为研究中亚、南亚史地和社会风俗以及中西交通史、文化关系史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成为必读经典。
玄奘舍身求法,百折不挠、不慕荣利、刻苦奋斗的一生,彰显了中华民族高尚优秀的品德与精神。“玄奘法师净土寺剃度一千四百周年纪念碑”的落成,将会引导大众以新的视角,重新认识玄奘和洛阳净土寺。
在古都洛阳龙门石窟南20公里伊河东岸,有一个古今传颂的佛门宝刹净土寺,不是该寺院殿宇有多么宏伟,也不是山水风光多么吸引人,但这个寺院却被开创大唐贞观盛世的太宗李世民连连称道,撰文说这里是“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郎润。”原来这里是闻名中外的玄奘法师自幼习佛、剃度出家的洛阳东都净土寺。
洛阳净土寺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曾亲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赞扬玄奘自幼在净土寺出家又孤身一人到西天取经的精神:“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幼怀贞敏,早悟三空之心。凝心内境,悲正法之陵迟。栖虑玄门,概深文之讹谬。思欲分条析理,广彼前闻:截伪存真。开兹后学。是以翘心净土。往游西域。乘危远迈。杖策孤证。积雪晨飞。途闻失地。鹜砂夕起。空外迷天。万里山川。拨云霞而进影。百重寒暑。蹑霜雨而前踪”。
净土寺创建于北魏天赐(404)年,建寺时期早于龍門石窟和少林寺。竟然差一点就湮灭在历史的烟云迷雾之中。
十六国398年,道武帝拓跋珪定都平城,称帝建元,史称北魏,势力达黄河以北。后秦隆安三年(399),后秦姚兴命令其弟姚崇、镇东将军杨佛嵩攻取中原古都洛阳,遭到东晋河南太守夏侯宗之的顽强抵抗,久攻不下,转而向东扫平柏谷(今河南偃师东南),并将周围一带的百姓二万余户尽数迁到关中。之后,后秦大军再度包围洛阳,新任太守辛恭靖派人请求北魏出兵解围。《魏书·太祖纪》:“天兴二年(399)秋七月,起天华殿。陈郡、河南流民万余口内徙,遣使者存劳之。姚兴遣众围洛阳,司马德宗将辛恭靖请救。八月,(道武帝拓跋珪)遣太尉穆崇率骑六千往赴之。未至,恭靖败,诏崇即镇野王”。 北魏天兴五年(402年),北魏大军攻后秦。数路魏军一齐攻击,兵锋所及,一片废墟。后秦举国震动,长安城内人心惶惶,关中地区的很多城堡白天也不敢把城门打开。(402年)五月,姚兴回击北魏。拓跋珪将后秦军队反围在汾水东岸的柴壁(今山西襄汾南)。逐渐矢尽粮绝。姚兴向拓跋珪求和。从此后秦再也无力东进与北魏抗争,北魏夺取洛阳,领土南扩至淮河以北。道武帝拓跋珪天賜元年(404年),北魏新城官府在洛阳南秦郑、秦楚、周楚古道交汇枢纽位置鸾浴沟之阳创建寺院,因此地为洁净白石岩,得名净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