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珠  香道  _佛教用品  菩提子佛珠  南京佛事展  苏州佛事展  倡导科学放生护生  佛教文化  佛教用品  红木家具 

“菩提智慧—连泽强慈善书画艺术作品展”在广州光孝寺举行

   日期:2014-04-04    
 广州讯 “菩提智慧—连泽强慈善书画艺术作品展”2014年3月30日至4月30日在广州光孝寺举行,将展出游学艺术家连泽强佛学题材陶瓷书画作品40多幅。这批陶瓷画体现了作者对艺术发展的使命感,历时四年的研究与创作,在绘画、釉色和材料等多方面进行了改良和创新。尤其是巨型瓷板新型壁画的创新,可谓一次颠覆性的革命。作者把这些艺术精品作慈善之举,这种回报社会的精神值得倡导。广州光孝寺常年坚持行善,例如兴建慈善诊所,免费服务,举办各类型慈善活动,扶贫济困等。其中,融书画艺术于佛教文化的慈善活动尤为多数。

据悉,此次展览的40多幅作品中,包括遍护众生,遍观世间的《千手观音菩萨》,象征多子多福的《欢喜母》等瓷板画作品,以及广为世人传诵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瓷板书法作品。 
为何选择以瓷板作为书画艺术创作的平台和载体?连泽强这样介绍:“南方天气潮湿带来了书画保管难题,而瓷板画则更适合作家中挂赏之用。”据透露,由连泽强历时一年半设计、创作的《一百零八罗汉》、《佛陀十大门徒》等超大型瓷板画作品将于今年年底在珠海普陀寺落成。

对于在瓷板上写画作书以弘扬佛法这种创新模式,明生法师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名称,就是“新型壁画”。“壁画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原始社会人类在洞壁上刻画各种图形,以记事、表情,便是流传最早的壁画。现存史前绘画多为洞窟和摩崖壁画,最早的距今已约2万年。由于直接创作完成于壁面之上,例如创作于经粗泥、细泥、石灰浆处理后的干燥墙面,这样的创作平台、载体,难免存在经日晒雨淋而脱色剥落的现象,不利于保存。而以素有‘万年寿’之称的陶瓷作为创作载体,则更利于对艺术作品的保存,而且色彩更加鲜明,富有时代感。”明生法师认为,以陶瓷作为创作载体的“新型壁画”是融佛学文化、书画艺术于一体的,结合古今烧制技术的传播佛教文化的新形式、新尝试。

佛学书画慈善 “三为一体”

此次,由光孝寺主办的“菩提智慧—连泽强慈善书画艺术作品展”是光孝寺推行慈善公益,扶贫济困又一重要举措。

“多年来,光孝寺坚持将‘佛学文化’、‘书画艺术’、‘慈善公益’作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以弘扬佛法,支持公益。”光孝寺方丈明生法师向记者介绍,早于2006年10月,广州光孝寺菩提诗书画院已正式投入使用,这是一个经广东省民宗委、省佛教协会备案,隶属于光孝寺的一个机构。

“诗书画院由宗教界、社会各界诗词、书法、绘画等方面的艺术家们自愿结合而成,其宗旨是通过诗词书画的艺术表现方式来弘扬禅宗文化精髓。诗书画院的建立,为广大从事和爱好佛教文化、书画艺术的人士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通过诗书画院这个平台,成功开展了众多的艺术慈善活动,行之有效,深受社会各界人士欢迎。”明生法师认为,佛学、书画、慈善 “三位一体”,是新时代的弘法形式、扶贫工程。

原始宗教是艺术起源的摇篮

“从起源上看,艺术与宗教,在起源中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包括歌舞、绘画、雕塑、建筑等,在今天看来这些属于艺术活动的东西,在当时却主要是一种巫术活动或宗教活动,而不是单纯的审美活动。原始人对巫术和宗教的信仰和崇拜,是原始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直接动因。”连泽强告诉记者。

连泽强认为,艺术与宗教在认识、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某些共同之处。“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等诸多心理因素,在艺术与宗教领域中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审美感情与宗教感情一样,往往都是超脱日常生活的感情,追求精神愉悦而不是物质满足,具有不少相似之处。”

连泽强说:“艺术与宗教的密切联系,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文艺的利用。尤其是中世纪的欧洲,宗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影响遍及当时社会物质生活与精神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宗教艺术几乎取代了世俗的艺术,直接影响着各种艺术的发展。宗教对艺术的利用,不仅在西方存在,在中国也同样存在,尤其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各门艺术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仅仅从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这四大石窟,就可以看到佛教对绘画、雕塑、建筑、文学的巨大影响。”

而宗教对艺术的影响,则表现在它具有促进艺术发展和阻碍艺术发展两种相反的作用上。连泽强告诉记者,由于宗教常常利用艺术来形象地宣传教义,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为许多艺术家提供了艺术实践的天地和舞台,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艺术发展的实际促进作用。

与此同时,宗教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艺术的发展,如中世纪欧洲的教会文学,其基本主题是宣传基督教教义,宣扬“原罪”,禁欲主义和宿命论思想,产生了大量艺术低劣的福音故事、赞美诗、宗教剧,使这个时期的艺术沦落为替宗教服务的“神学婢女”,受到严重的破坏,极大地阻碍了中世纪欧洲文艺的发展,导致了中世纪艺术的普遍衰落。

对话

“以辨证的眼光看待宗教性与艺术性”

信息时报:连老师,您是一个游学艺术家,涉猎的范畴包括国画油画书法陶瓷篆刻摄影设计等,并对深刻影响了中国美术史的佛学文化有一定的研究。请您为我们介绍,何为“宗教艺术”。 
连泽强:所谓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观念,宣扬宗教教理,跟宗教仪式结合在一起或者以宗教崇拜为目的的艺术,它是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宗教仪式与艺术形式的结合。宗教的审美价值,主要指宗教借用艺术,并与艺术结为一体的宗教艺术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宗教艺术,一般来说是宗教思想的艺术表现,是宗教教义的外化形式。在宗教艺术中,我们应该了解和处理好宗教性与艺术性的辨证关系。

信息时报:连老师所言,即是要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宗教性与艺术性。请您再具体为我们阐述一下这个问题。

连泽强:当宗教职能占主导地位时,艺术应保持自己独立的表现。否则,它仅成为表达宗教观念的手段,成为宣扬宗教思想的概念化、图解式的作品,谈不上审美价值。此外,从艺术本身看,由于宗教艺术以形象来表达自身,这就决定了宗教艺术形象具有朦胧性和多义性,而这种朦胧性和多义性又往往使宗教艺术形象高于抽象教义,超出宗教的思想原型,从而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例如,一件好的宗教艺术作品,能够让人们从庄严肃穆的本尊大佛身上,看到胸怀宽广、博大精深的智者形象;从慈祥的观音菩萨身上,看到贤惠婉丽的女性形象。

同时,艺术的美学原则,也使得宗教艺术在表现现实、讴歌人生、肯定人的价值方面,与现实主义艺术具有共通之处,从而给人们带来持久的艺术魅力和美的享受。基于儒,染于禅,归于道,空而不虚,寂而不灭,简而能远,淡而有味,是中画书画艺术作品追求的最高境界。

艺术家简介

连泽强从小学习书画,早年移居澳大利亚,学习西方绘画、色彩以及摄影艺术等。为了自己的中国艺术梦,十年前毅然回国,刻苦 研究陶瓷、国画、书法艺术,近年更对佛教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潜心学习。他坚信,艺术追求者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是艺术升华的必备条件。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