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珠  香道  _佛教用品  菩提子佛珠  南京佛事展  苏州佛事展  倡导科学放生护生  佛教文化  佛教用品  红木家具 

延参法师:人间佛教与当代社会的契理契机

   日期:2015-05-12    

2000多年前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过漫长的与中国儒道等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及其宗教习俗相适应相结合的民族化过程,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宗教,并且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历史的演变与社会的进化中,皆扮演着社会人文生态环境的重要向导。时值今日,佛教如何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如何使佛教成为一种人心的教育,以达到为现代社会中迷茫的人们找到心灵归宿与方向的目的,这无疑是值得研究且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
 
    一、人间佛教的提出
    民国初年,风雨飘摇中的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国势颓危,佛教亦随国运濒临危境,一代高僧太虚大师正是生于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
   
    但是,这也是一个诞生新思想的时代。在晚清尤其甲午战争之后,革新思想传入中国并深深影响年轻一族,不仅有学生、市民,其中就有当时正值青年的太虚大师。而事实上,不止是当时中国的各项社会制度,佛教本身亦出现各种弊端,而弊端造成的是佛门的衰微,甚至是岌岌可危。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太虚大师主张佛门的革命,并提出“三大革命”方针,即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太虚大师也因此有了一个在当时很时髦的称号——革命和尚。可以说,太虚大师一生致力于佛教的革新,整理僧伽制度、培养佛教人才、兴办佛教文化事业,太虚大师契理契机地回应了中国佛教在本世纪所遇到的挑战,为当时的佛教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而“人间佛教”的提出,更是为佛教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时至今天,人间佛教的理念不仅没有被历史所淹没,相反的,关注现实生活,践行人间佛教,是佛教发展和振兴的必由之路,
  
    二、人间佛教的内涵
      
    人间佛教的精神内涵,并不是从近代的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后才产生,早在六祖惠能大师就曾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而更早佛陀在《普贤菩萨行愿品》中也说过:“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修行,既不是可以脱离大众而独立存在的个体行为,更不是脱离生活而单独存在的。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活法。时至今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来理解佛法:佛法就是生活,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跟这个世界的对接,是生命的一场突围,是人生的一种超越,更是人格的一种升华。

    我们提倡人间佛教,坦白说,就是要让人们走出对佛教认识的误区,让大众明白佛教不是来世的一种寄托,更不是对已故之人的服务,人间佛教,就是要让佛法落实在人间,落实在每个人的生活中,落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上。
 
    从人间佛教的提出,到近百年来诸多有识之士的大力弘扬,人间佛教的轮廓愈来愈明朗、清晰,人间佛教的内涵也不断地得到补充和拓展,我们可以把人间佛教的内涵,归纳为是人人的佛教,是生活的佛教,是当下的佛教,是社会的佛教,是世界的佛教。
 
    三、人间佛教的发展
 
     佛陀时代的印度,等级制度森严,佛教却振聋发聩地提出人人平等,不仅允许任何人出家,出家后不论之前身份的高低贵贱,一入僧团便人人平等,这是佛教最早以人为本的情怀体现,可以说在那么遥远的时代,佛陀就已经体现了佛教的创新精神,而这种创新的背后更有一种敢于打破传统的思考与一种无畏的魄力,我们甚至可以把佛陀提出“人人平等”的那一刻,理解为是人间佛教最早的口号。

     佛教,从来不仅仅是为佛门中人所服务,更不是为所谓的贵族服务,从佛陀应世之初,乃至今时,这近三千年岁月里,佛教的精神始终是为了泽被群生,佛法的受众对象永远直指一切众生,人人皆可为佛法的修学者、实践者、受益者。

     细细品读三千年的佛教史,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哪一个阶段,佛教都面临如何与当下的时代、如何与当地的百姓融合的问题。我们更是无比感慨地发现,每个时代的僧人都是大胆的“革命者”(虽然在他们的时代并没有这样的称谓),最典型的莫过六祖惠能大师。

     惠能大师所处的时代,已经是佛法传入中国六百多年,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当时的佛教,义学大畅。此时的禅宗虽然已经由达摩大师六传至惠能大师,禅宗还未能在教界乃至社会上产生太大影响。而当时佛教的流弊是“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佛法已然与现实生活逐渐脱离,于是六祖惠能大师明确指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这在当时,无疑是雷音狮吼。六祖所留下的《坛经》,不仅语言上通俗晓畅,义理上更是开拓了思路,给佛法带来一阵清新、明了的风。

     “不离世间觉”的佛法,再一次把佛法与现实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禅宗更是提出立足当下,直截了当地把佛法和当下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不仅解决了当时佛教所面临的与时代脱轨的问题,更是打开了佛教一个全新的局面。

      佛教中所说的无常,佛教自身也无从避免。即使大唐时期的佛法如此兴盛,尤其禅宗对当时的社会和百姓生活更是影响深远,但是,佛教依然逐渐走向衰弱,至清末明初,佛教几然濒临末路。

      众所周知,太虚大师正是此时提出的“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的人间佛教,再次把佛法拉回现实生活,也再次给佛法带来新的生机。
 
     四、人间佛教的责任
 
      人间佛教的思想,是真正体现了佛教的与时俱进。可以说,佛法一直都处于“革命”状态,时代在变化,佛法也一直随着所处的时代而不断调整自身,纵观近三千年漫长的佛教史,我们不难发现,佛法之所以能够延续至今,并依然散发着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更多的是因其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尤其是与时代的相应性、与地域的相融性。

      佛教一直是“革命”的,所以佛教,一直是新的,一直是现代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佛教的常新,不是自然因缘,是人为因素。而佛法常新的意义,除却应对时代所做的创新,还在于每个人因为对佛法的认识和践行,从而让自己“常新”。于佛法自身而言,无新无旧。

      面对新时代给佛教带来的巨大冲击,佛教的态度,一定不是回避其锋芒,只会是正面迎上去,也只有全身心投入时代的洪流,才是佛教的出路。对于当代僧人来说,与时代相融,也的确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对个体而言,是自身修行定力的考验,对整个僧人团体而言,是胸怀、眼光与魄力的考量。

      新时代的各种新媒体形式,几乎是日新月异,佛教不能因循守旧地用所谓传统的旧方式去应对新时代。僧人需要走出山门,走进各种新媒体,当年的六祖讲课,听众不过千余人,而今的网络弘法,受众何止千万。佛教需要端正对新媒体的认识与态度,本着慈悲济世的情怀,积极入世。

      佛法来到人间,是来到人群之间,却并不是所谓的世俗化,如果佛法不能为百姓、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佛法已经失去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佛法的真谛,是把觉悟与生活相融合,让生活客观、理性、活泼、融合,回归生命的自我,让生活平静、欢喜、快乐。

      最真实的佛法,就在最朴素的生活里,就在最平常的点点滴滴中,佛法发展到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把佛法理解为是一种活法。人间佛教在这个时代的责任,就是让更多的人,在当下的生活中从种种压力和烦恼中突围,从自我的固执和狭隘中超越,并寻找到生命走向轻松、自在、快乐的方法。

 
      五、人间佛教的展望
 
      太虚大师的时代,也已成为一段过去的历史,从民国初年到现今的二十一世纪,短短百年光阴,世界发生的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是之前从未有过的、前人无法想象的时代,那么,当前这个时代下的僧人,没有前车之鉴,我们感谢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的理念,给后人提供了一个方向,但是,具体的实践,仍需思考与探索。

      纵观佛教的历史,无论是佛陀时代的宗教自由,还是盛唐时期佛教文化的灿烂辉煌,都无法与眼前这个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比拟,更准确的说,一个开放的时代,给了佛教放开的契机,一个网络媒体的时代,给了佛教更加宽阔无界限的平台,却也给了最严峻的考验。

      毋庸避讳,目前人间佛教的实践,尚存在诸多不足,无论是从整体思想的认识上,还是具体的落实上,而人间佛教之路,也的确一直还在思考与探索中,无论是哪种理念,都不可能有一套不变的模式,时代在不断发展,那么与时代的相契,也始终是变化的,也正是因为佛教自身的不断更新、创新,才能让佛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散发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新媒体时代已然到来,对佛教的考验,除了了解、学习新媒体,还有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即使学会了使用新媒体,佛门又在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形式去传播什么样的思想?

      简单的说,也就是我们准备了什么去利用新媒体传播?

      自“人间佛教”的提出后,时至今日,已有近百年光阴,佛教典籍的诠释,至今未能完全与时代接轨。无论是佛教经典,还是历代祖师语录,哪怕是近代太虚大师、印光大师、弘一大师等高僧留世的文集,依然是文辞深奥艰深晦涩,对于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阅读而言,无疑是一座大山横亘在求知佛法的人们面前。如何用通俗、易懂、明了的语言,阐释深刻义理的佛法,从诸多佛教的名相框框中跳出来,并契合当下社会的思潮,从而让人们与佛法不会因为语言而产生距离,这是仍需探索与努力的一条人间佛教语言之路。

      自民国时代五四运动后,白话文的推广并普及,加上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人的思维与语言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尤其网络的出现,网络热词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也越来越打破固有的束缚,越来越活泼。如此外境下的佛教文化,怎样接地气,怎样与百姓打成一片,怎样让清凉的佛法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又同时避免过于流“俗”,这样的度,既需要揣摩,又需要把握,这既是对佛教文化的考验,更是对佛教文化的一种成全,因为我们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这个充满蓬勃气息的时代,必定成就一个开放、包容、慈悲、活泼的人间佛教。

      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历史如何变更,佛教与时代的问题,始终不过是契理与契机的问题。与其说是人间佛教的理念回应了当下的时代,不如说当下的时代促进了人间佛教的发展。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佛门亦应敞开胸怀、开放寺门,不妨借新媒体的便利,让更多的人近距离地走进佛教,不妨揭开佛教神秘的面纱,让人们真正地去感受佛法那种无我、慈悲精神的神圣,让人们走近佛法,更让佛法走进人们日常的生活,让人们都成为佛法智慧、清凉的受益者,从此以后,让佛法与人们的悲喜休戚与共。

      今天,我们不过是为现时的佛教冠以“人间佛教”之名,而事实上,就是以时代为机,借时代之利,将佛教本有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精神指向最大化的人群,将佛教中“无我、无住、无执”的智慧运用于现实人生的关怀,让佛教真正地应时代所需,为百姓所用。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