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佛珠  香道  _佛教用品  菩提子佛珠  南京佛事展  苏州佛事展  倡导科学放生护生  佛教文化  佛教用品  红木家具 

迷人的香熏:斜倚熏笼坐到天明

   日期:2012-07-24    


图1

图2

图3

  这件狮形香熏(图1)出土于西安的唐代墓葬,其质地为滑石质,白色,纯净微透明,光洁细腻,温润如玉。由熏盖和熏座两部分扣合而成,通高12.8厘米。熏盖圆形,盖面凸起,其上雕一蹲踞的雄狮,狮身直立,头高昂,口大张,威风凛凛。盖的中心有一深孔,贯通狮腹直达狮口。熏座大致呈半球形的盒状,敛口,平底,其内腔为燃香室。熏座腹部偏上处有一小孔(图2),当为通气孔,作用在于流入空气助燃。底为圆角方形的平底,四角雕出4条凸出的扉棱,每条由4个呈三角形的叶状片层层叠压而成,以象征山峦,当是汉以来博山炉雕塑山峦的遗风。

  熏香习俗,汉代已盛,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香熏(图3)。河南陕县文管会藏有一件汉代黄绿釉走兽纹博山炉(图4),炉通体施黄绿釉,炉盖上塑有重重山峦,中间点缀着飞禽走兽,炉身饰一周带状狩猎纹、走兽纹,炉足为三只作蹲立状的熊,造型独特,别具匠心。最著名的博山炉当属1968年出土于满城汉墓的一级文物错金银博山炉(图5),器形似豆形,盖肖博山,通体错金银。龙首顶托炉盘,盘上部铸出峻峭起伏的山峦,山间神兽出没,虎豹奔走,小猴蹲踞在悬崖上或骑在兽身上,猎人巡猎于山石间,刻画出了一幅秀丽山景和狩猎场面,它不仅具有实用价值,也是一件珍贵的古代艺术品。


图4

图5

  三国两晋时期,士族“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几乎成为一种时尚。唐亦如此,大自宫廷朝会,小至家居生活,都要熏香。有身份地位的人还讲究用熏炉焚香熏衣。唐代晁采有诗云:“几上金猊静不焚,象床独卧对斜曛。犀梳金镜人何处,半枕兰香空绿云。”道出了狮形香熏的摆放位置。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有“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熏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的描述。从唐宋诗词中不难看出,狮形香熏主要用于日常生活中,往往是女子闺房的用品。这件狮形香熏即出土于唐杨公夫人曹氏墓。

  早期的豆形熏炉,炉身较浅,炉盖较平,往往在炉身下部或底部镂有进气孔,而在炉盖上镂有出烟孔。这是因为早期的香料为草本植物的茅香(又名香麻)之类,干燥后本身可点燃。这种镂有许多孔的熏炉结构,便于香草充分燃烧。后来一种来自外域的香味更为浓郁的香料逐渐取代了茅香。进口香主要为龙脑、苏合等树脂类香料,其与茅香的燃熏方法不同,需置于其他燃料(如木炭)上熏烧。

  不同的香料要求熏炉的形状也不同,熏烧树脂类香料的熏炉,炉身要做得深些,以便在下部盛炭火,将树脂类香料放在炭火上,使之徐徐发烟。汉代一些香炉的设计已将炉身下部的进气孔缩成很窄的缝隙,甚至往往做成封闭的;同时将炉盖增高,在盖上镂出稀疏的小孔,以适合这类香料的需要。这件狮形香熏则可以说把这种结构发挥到了极致:其底座上部只留一个小孔作为进气孔,这样就使炉腹下部的炭火层通风不畅,只能保持着缓慢的阴燃状态,同时避免了炭火太旺,炭味太浓的弊端;盖子做成狮形,增加了高度,气流需通过较长的狮子腹内的孔道,最后从狮口散出。这样,由燃烧产生的上升气流便会挟带熏炉上层的香烟集中从狮子口中散发,使香气经过了过滤,更为纯正和浓郁。可见狮形香熏的这种结构正适合树脂类香料发烟的需要,真正达到了内部结构和外表造型的完美结合。

  曹氏墓出土的狮形香熏,与其共出的器物中并不见熏笼等熏衣所用的配套用具,从其结构看其具体的用途当是燃香使室内空气清香宜人,同时也有驱赶蚊虫、辟秽祛邪、灭菌消毒的功用。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