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文化  厦门  佛教  佛像  禅寺  菩萨  宁禅寺  佛事  台湾  北京 

天津蓟县天成寺

   日期:2015-02-02     作者:寺院网    

天津蓟县天成寺山门
  地理位置
  天成寺,位于盘山下盘区,旧名天成福善寺,又称“天成法界”,以“奥穴”独特景观享誉京东。其始建于唐,辽、明、清数代均曾扩建重修。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江山一览阁、古佛舍利塔、卧云楼等。江山一览阁,原为乾隆皇帝替身僧云海法师所建;卧云楼因“彩云穿窗”而得名。古佛舍利塔,辽天庆年间建,据碑中记载,塔内藏神龙亲奉舍利三万余颗。两棵近千年的银杏树见证了盘山的风雨沧桑。天成寺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
  寺院简介
  天成寺是盘山游览区的重要景点。天成寺又名天成福善寺,也称“天成法界”。《天成寺诗序》云:“寺门有楼,下瞰山麓,如深巷屈曲,涧泉苔石,历历可数。远眺林峦攒簇,天成画图。或曰,盘山图经称四正山,四山回合,天然城郭,故旧有天城之名。”后来,改“城”为“成”,取“天成图画”之意。
  寺院历史
  天成寺始建于唐代,辽、明、清数代都曾扩建重修。庙门有乾隆题额:“天成寺”。清朝自康熙以后,几代皇帝均曾巡幸天成寺。乾隆巡游次数最多,他的替身僧空海就在这里出家。乾隆曾亲自为江山一览阁题额:“江山一览”。为大殿题匾“清净妙音”。他写了很多咏天成寺的诗。
  该寺始建於唐代,辽重修,清朝康熙、乾隆、同治年间亦扩建、重修。抗日战争期间为冀东军分区十三团卫生所,1942年被日军梵毁,1980年重建。寺庙背倚翠屏峰,依山势分两层建筑,上层有大殿、配殿、月亮门、古佛舍利塔、彻公长老和尚灵塔、清乾隆七年(1742年)《御制盘山碑记》和同治三年(l864年)《天成寺重修碑记》。
  寺门为乾隆题额“天成寺”。清朝康熙以来,几代皇帝均曾巡幸於此,乾隆皇帝所游次数最多。他的替身和尚云海就在这里出家修行。清代戏剧家洪升《题天成寺》诗:“云抱塔影孤,天垂四面削;两山当寺门,一水泻崖脚。”步入寺门便见‘江山一览阁”。此阁前对涧,後背岩,上下五楹。雕梁画栋,精巧别致。乾隆题额:“江山一览”。又咏诗:“坐我江山一览阁,成诗聊寄烟霞意。”登阁远眺,东、西浮青岭,堆青积翠,飞帛涧水,下泻而去,远处果园飘香,粮田翻浪。“山林葱龙入佳境,空谷低迥溪流声。”此阁直通院中曲廊,曲廊长达四十馀米,廊间上部绘有彩画,题材是山水风景、翎羽花卉、民间故事等,栩栩如生。
  寺院格局
  寺门东面,有一个石砌的巨大高台,高台上有座宏伟的建筑——卧云楼。楼两层六楹,画栋雕粱,高脊飞檐,极为壮观。每逢天阴雨霁,常见白云在山谷中穿行,或隐蔽楼身,或穿楼而过,饶有奇趣,故名。
  步人寺门,便见江山一览阁,阁面涧背岩,上下五楹。雕梁画栋,精巧别致。登阁远眺,东西浮青岭堆青积翠,飞帛涧水下泻而去。
  过了三间殿堂,是由巨型石块垒起的高坝台,拾级而上,迎面仰卧的一块巨石上,镌刻着“幽境”两个字。坝台上是一个开阔的院落,三面环山。正殿建在翠屏峰下,朱红的明柱,光灿的彩顶,壮丽雄伟。殿中塑释迦牟尼像,两旁塑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正殿东侧有一座规模稍小的配殿,殿前耸立着乾隆御制碑,上面镌有他亲笔撰题的《游盘山记》和咏盘山的诗作。
  殿前临坝台处,有两株树龄八百年的银杏,比翼而起,同样粗、同样高,干围3.1米,高25米,挺拔直立,翠盖蔽天。两颗银杏均为雌性,他们所以能够结实,得力于蓟县西关的雄性银杏,借风力传来花粉孕育。
  正殿以西,有—座很大的方形条石台基,台基上,巍然屹立着一座浅黄色的古塔,这就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佛舍利塔。塔身通高22.63米,边长3.38米,八角十三层,结构精巧,风姿挺秀。十三层密檐上,挂有104个铜铎,金光闪闪,山风徐来,叮铃作响。塔前有一株古柏,千年以上,测定为天津市年代最久的树 ,躯干粗大,枝杈盘曲。淡黄色的古塔,与翠屏峰、飞帛涧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塔影穿幽壑,晴岚迭翠屏”的天成画卷。
  寺院文物
  古佛舍利塔
  古佛舍利塔是辽天庆年间(公元1111—1120年)建的,相传塔内藏神龙亲奉舍利三万余颗。明崇桢年间重修。为修这座佛塔,名僧如芳和尚刺血书经七年,卖经积钱。兴工时,在塔内发现有石函、舍利和佛像等物。
  古佛舍利塔是辽代建筑,明代重修。重修时曾发现塔内藏有石函、舍利和佛像等物。塔高22.63米,边长3.38米,八角十三层。塔基由花岗岩须弥座和三层仰复莲花组成。塔身正面有门,内置佛龛,侧面有浮雕花窗。密檐角上挂着104个铜铃,山风徐来,叮呤有声。塔前有一株千年以上的古柏,为天津市年代最久的树。塔西有彻公长老和尚灵塔。塔下有“善蛇洞”。传说有72条护塔的蛇。塔往西有飞帛涧。涧西可通西浮青岭。
  古佛舍利塔西面,有彻公长老和尚灵塔。塔下有善蛇洞,相传洞里藏七十二条善蛇,白天潜于塔下,夜里攀在塔身以护卫佛塔。
  彻公和尚塔
  彻公和尚塔往西有“飞帛涧”,夏秋时节,涧水从翠屏峰飞泻而下,形同飞帛,因而得名。穿过飞帛涧上的小石桥,可达风光秀丽的西浮青岭。
  天成寺以东 ,有一条几十磴高的石砌台阶 ,攀上石阶 ,可见山坡上有一面南石洞 ,洞门西侧,镌“梅仙庵”。梅仙庵洞内,有火炕痕迹,壁上凿有方形灯台。天成寺住持僧曾在这里面壁诵经。邑内名宿严荣(宇梅林)将此洞命名为梅仙庵。
 
 
更多>同类寺院

推荐图文
推荐寺院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