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文化  厦门  佛教  佛像  禅寺  菩萨  佛事  宁禅寺  台湾  北京 

邵阳 洪觉寺

   日期:2015-02-04     作者:沉香网    

湖南邵阳洪觉寺

  地理位置
  顺治二年(1645),来武冈,行脚各地,后择地双峰山,“蓐草而基,乞钵面席”,以募化所得拟建寺。康熙二年(1663),得武冈知州吴从谦相助,于翌年缔构洪觉寺。康熙七年(1668),武冈知州吴从谦为洪觉寺规范基地范围。
  寺院简介  使禅和清修,免乡民骚扰。吴从谦曾撰《双峰山禅院记》,以颂渠山威德。相传,吴从谦后来弃官出尘,出家双峰山洪觉寺。洪觉寺位于博山孝妇河西岸,西依蒋家祠堂,东挨蒋家后花园,是清道光年间,在京城做官的蒋天珍(大理寺评事),蒋天钧(兵部职方司主事)两兄弟和钱家共同修建,寺供奉十八罗汉,如来佛祖,弥罗佛等彩塑,后蒋家花园被建为淄博市直机关幼儿园,淄博电视台,博山公园.文革期间寺庙遭到破坏,破除各种牛鬼蛇神,红卫兵打毁十八罗汉的塑像,不想罗汉座下竞有金元宝,人们竟相打毁塑像拿走金元宝,寺内一片狼籍,后在此基础上建博山影剧院,和博山老干部活动中心.
  寺院历史
  从古城武冈出发,淋着细雨往东十来里,就到了早些年闻名遐迩的双峰山洪觉寺了。如今门庭冷落的洪觉寺,千疮百孔,远不是从前绿树成荫、古木参天的景象。殿右长流不息的清泉几近枯竭,殿左的六座僧墓石塔,除“磲山塔”在微风细雨中孑然挺立,其余五座已是七零八落,几成废墟。 洪觉寺坐落在双峰山的两座山峰之间,两座山峰宛如一对昂首的凤凰。古人许是对吉祥的凤凰有着美好的渴望,于是也把双峰山叫做双凤山,结果引得天下墨客骚人纷至沓来,也成了落发修行者的景仰之地。

湖南邵阳洪觉寺
  既能呼为双凤山,既能引得天下墨骚人纷至沓来,并成为落发修行者的景仰之地,双峰山则必然有其诱人之处,有其迷人之胜。要么就是它以诱人之风景取胜于人,要么就是它风水独特、土地肥沃,宜人宜物。单说风景,历 史上就有双峰八景之说。如石门映月、白衣宴岩、义经仙桥、云峦石洞等。要说风水独特、土地肥沃,从洪觉寺前的那片广袤的水田就可见一斑——水田中夹一水塘,无论天干地旱,依然常年积水,从无干涸。村里一个叫毛汉帆的老教师,为了用事实证实其风水独特,特意讲了一段半个世纪前发生在这里的历史。这段历史与几个年过90的残疾老人有关。这几个老人当初因患麻风病被政府统一安排到这里治疗,治疗痊愈后,其他人都先后离村回家,而他们却舍不得离开,最终成了这里独特风水的见证人.
  最初留恋上这里的,我想应该还是从云南鸡足山远道而来的磲山和尚。1663年(康熙二年)那一年,磲山因明桂王覆灭,云游江南来到此地,被这里诱人的风景和独特的风水迷住了,于是他“拂石而基,刈草而宅,乞钵而 席”。磲山的所为,勘称对洪觉寺是有卓越贡献的。作为拓荒者的艰难困苦,谁人都可想而知。如今,磲山早已圆寂,在空旷的会客厅已没有他忙碌操劳的身影,但他可以遥望他曾经忙碌操劳过的古寺的每一个角落,他就躺在古寺不远的地方,一座僧人们为他建造的塔底。这个古塔和他的人一样受到人们的尊崇,所以别的塔倒了,他却没倒;别的塔毁了,他却依然站立着.

湖南邵阳洪觉寺
  磲山何许人呢?磲山与明桂王有何干系呢?他云游江南又与明桂王的覆灭有何干系呢?每个来到磲山塔前的人大抵都有想探个究竟的念头。我也有。但是磲山塔无言,洪觉寺也冷冷清清。我只好想磲山最初应该是有个不小的官衔的,也应该是明桂王身边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既然主子都倒下了,他是没有理由不倒下的,但他又舍不得这个世界,只能削发为僧,逃避纷争的红尘。于是他就来到了洪觉寺,洪觉寺的远近才有了晨钟暮鼓。之后,古刹的钟声飘飘渺渺传进了知州吴从谦的耳朵,吴知州为他所感动,动手扩修扩建了诵经堂、藏经阁、大雄宝殿,斋房客房也左右毗连,致使寺院到了历史上最鼎盛时期,终日香火如同诵经之声,袅绕不绝.
  从洪觉寺残留的遗迹看,磲山的来到真的是给古寺带来了一片生机的。当年的会客厅内常常是宾朋满座,吟诗作对者大有人在。为僧者也有不图清静好虚名的,也或者是出于善意的玩笑,常常把自己比作宋代高僧佛印,却笑那些慕名前往的墨客骚人们,没有一个像当年的苏东坡一样能与佛印高僧相善能诗。笑了不出奇,还要在会客厅里留下笔墨,称“座上有僧皆佛印,堂前无客不东坡”。那么多文人墨客想必没有谁能对僧人们的调侃作出有力的反击,想必也很大度,不作计较,居然一笑置之了。等到若干年后,一个叫舒作楫的诗人有点不服,才提笔赋诗一首:“结伴寻仙界,携筇过石门;沿溪山径曲,侧地树荫繁;逸老歌犹在,残碑似拱门;孤忠栖隐处,往事复谁论。”一半用以抒发自己对洪觉寺的感受,一半是对当年僧人们调侃他的同行的回应。不过这个时候,磲山已经走了。这个叫舒作楫的诗人看到的,已经是沉默了的磲山.

湖南邵阳洪觉寺
  寺院格局
  2005年博山蒋家祠在拆除旧房屋时,发现一个隐藏在墙内的石碑,碑文记载了清朝嘉庆年间,博山有关民间祭、庙礼仪的内容,碑文叙述详细,耐人寻味,也有一定的文物价值。这块石碑长1.5米,宽0.5米左右,将石碑上面的石灰擦去后,碑文便清晰地显现出来(如图)。碑文用楷体书写,字迹清楚,没有损坏的迹象。碑文内容分为两部分:祭庙和祭墓。据博山区文物管理所的贾所长讲,这个墓碑是在蒋家祠发现的,碑上记载了很多祭庙、祭墓等的规范,记录了当时博山的一些民间习俗,有一定的文物价值.
  从博山房管局了解到,蒋家祠拆除后还要重建,这个石碑也将保存下来,以供后人观赏。炉神庙处在洪觉寺后后来炉神庙年久失修,加上博山富户蒋、钱二家在附近建起一座规模很大的洪觉寺,愈显炉神庙之破败.
 
 
更多>同类寺院

推荐图文
推荐寺院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