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文化  厦门  佛教  佛像  禅寺  菩萨  佛事  宁禅寺  台湾  北京 

资阳 报国寺

   日期:2015-02-07     作者:佛教艺术网    

四川资阳报国寺

  地理位置
  乐至报国寺位于四川省乐至县城东北二十公里龙门乡之金龟山
  寺院简介
  乐至报国寺位于四川省乐至县城东北二十公里龙门乡之金龟山,占地三万多平方米。据《乐至县志》记载,报国寺始建于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历尽沧桑,几度兴废;如今值国运昌盛,佛教兴隆,历两代住持之艰辛缔造,广大信众之尽心护持,终使蜀中现存不多的千年古刹历劫重光。
  报国寺四围青山环抱,背山临水,环境清幽,林木葱郁,怪石嶙峋;千年古树,唐季残碑,宋明石棺;将殿、堂、池、桥、亭、洞及摩崖造像融为一体,拾级揽胜,高低错落,迂回曲折,蔚为奇观。

  寺院格局
  千余年来,乐至报国寺历经苍桑,在“文化大革命”浩劫中再次遭到破坏。1983年落实宗教政策,时年已97岁的高僧离欲禅师,出于爱国爱教的一片赤忱,毅然承担重建乐至报国寺的艰巨任务,并将历年弟子信众供养和节衣省食所得的40余万元作为建设资金,艰难起步,逐步发展,渐具规模。目前,寺院占地面积36100多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5600多平方米,绿化覆盖率约70%,历年均被评为园林式单位。
  从乐至县城乘车往东北方向大约经过半小时,便到达乐至报国寺。
  寺庙山门前面是一泓清水,远远望去,绿树掩映下的寺庙亭台楼阁倒映在水中,景色十分迷人。穿过长长的湖堤,经过白色的栏杆、雅致的花台,便是乐至报国寺的山门。
  进入山门,便是天王殿。殿正中供奉着弥勒菩萨,两边供奉着四大天王,背后供奉着韦驮菩萨。
  传说宋朝的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示现,他笑脸、长耳、大肚,一手拿佛珠、一手执一只布袋。弥勒菩萨的形象象征欢喜、吉祥、包容。
  有著名的联语和偈语流传于世。
  联语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偈语是:“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展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四大天王又名四大金刚。传说他们都是护法神,护持东西南北四大部洲(四大天下)。东面的一尊守护东胜神洲,身白,梵文音译“多罗吒”,手执琵琶,是持国天王,护持国泰民安。南方的一尊叫增长天王,梵文音译“毗琉璃”,身青,手持宝剑,割断所有烦恼,令大家增长智慧,他守护着我们居住的南瞻部洲。西方的一尊名广目天王,梵文“毗留博义”,守护西牛贺洲,他手缠着非龙非蛇的动物,以天眼观世间善恶,护持善者,为民除害,又名怒目金刚。北方的一尊守北俱卢洲,称多闻天王,身绿,该洲人民平等安乐,但听不到佛法,所以该洲天王要多闻佛法,教化众生,他手中拿着的是一把伞。总的来说,四大天王保护人民,使世界风(南方天王执剑,司风)调 (东方天王执琴,司调)雨(北方天王执伞,司雨)顺(西方天王执龙,司顺),而且在寺院内护持三宝,希望三宝能长住于世。
  天王殿背后供奉的是护法神韦驮菩萨,示现将军身,保护众生安全,护持佛法。他手中的降魔杵是用来制止战争,保卫和平的。按照佛教内部不成文的规矩,韦驮的降魔杵杠在肩上,表示这是一个小庙,不接待巡游僧人前来挂单(挂单指巡游僧人到寺庙报到,可免费吃住);韦驮的降魔杵横着拿在胸前,表示这是一个中型寺庙,可接待部分僧人;韦驮的降魔杵放在地上,表示这是一个大庙——十方丛林,接受各地僧人前来挂单。
  沿天王殿拾级而上,首先映人眼帘的是佛菩萨石刻像群,其刻制的历史年代久远,是乐至报国寺的珍贵文物。一块巨石上有古人谢大泽书“千佛洞”三字,其年代未作考证。千佛洞有大小摩崖造像十余龛,以13米长的卧佛最大,肃穆庄严。旁边就是千年榕树根环抱千年佛龛奇观。千佛洞还有许多摩崖造像,诸如西方极乐世界图、消灾延寿药师佛、地藏菩萨、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达摩祖师等等。千佛洞左面的林荫道上,靠近茶园,有接引佛和观世音摩崖造像各一尊。在千佛洞周围的山上,有数不清的巨大岩石,主要是隋唐以来历代高僧的石棺。现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在天王殿西端,石棺外面还有一对精心雕空的圆形石花冠,是明代文物。
  石刻群像上面是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内正前面供有释迦牟尼佛等缅玉佛像五尊。两侧供奉着“十八罗汉”泥塑像。“十八罗汉”系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正法的修行者。左边第一至九位为庆友尊者,阿氏多尊者,因揭陀尊者,罗怙罗尊者,戌博迦尊者,迦理迦尊者,诺讵罗尊者,迦诺迦尊者,宾度罗跋罗堕尊者。右边第十至十八位为:宾头卢尊者,注茶半托迦尊者,伐那婆斯尊者,那伽犀那尊者,半托迦尊者,伐阇罗佛多罗尊者,跋陀罗尊者,苏频陀尊者,迦诺迦伐蹉跎尊者。
  大雄宝殿后供奉着寺内最大的一尊缅玉阿弥陀佛像(后面有详细叙述)。大雄宝殿后面是天井,穿过天井即观音殿。这是一座三层古典建筑,楼上为“藏经楼”,楼下正面供奉的是缅玉观世音菩萨像。观世音菩萨左边是善财童子像,据载他出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现,相师给他取名为善财,他作佛弟子后,历参五十三位善知识,第二十八参是紫竹林参访观世音菩萨而闻法,成为了观世音菩萨的胁士。右边是龙女像。龙女是婆竭罗龙王之女,年仅八岁,诸佛所说甚深秘藏都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到灵鹫山时,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速得成佛。观音殿的左右两侧,供奉的是“十二缘觉”菩萨泥塑像,依次为: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大势至菩萨、普觉菩萨、净诸业障菩萨、威德自在菩萨、圆觉菩萨、贤善首菩萨。观音殿旁西厢设有祖堂。祖堂是乐至报国寺前任住持离欲禅师住了几十年的方丈室,祖堂正中供有一尊离欲禅师缅玉像。东厢为客堂,穿过客堂,是现任住持昌臻法师寮房。
  由观音殿侧门出来,经过一段石梯,便到达地藏殿。地藏殿供奉的是地藏王菩萨缅玉像。“地”是大地,“藏”是宝藏。大地有无尽的宝藏,人的心也象大地,心地的宝藏就是智慧。地藏菩萨发的十二大愿中有一个大愿,即“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就是假如地狱里还有众生受苦,我就发誓不急于成佛;众生都被渡到觉悟的彼岸,才能证到大彻大悟的境界。
  地藏王菩萨像左边是闵公缅玉像,右边是闵公儿子的缅玉像。地藏王菩萨的应化身金乔觉,原是高丽国王子,出家后在唐代到我国九华山结茅棚。当地一位告老还乡的官吏闵公很钦佩金乔觉,把九华山布施给他。同时,叫儿子皈依金乔觉,出家修行,就是右边的和尚。
  顺着地藏殿往东,经过一片柏树林,便是乐至报国寺世界和平塔。和平塔下面是祖师殿,佛教提倡尊师重道,离欲禅师安详坐化后,除专门设立了一个祖堂,还修建了一个祖师殿。祖师殿又分为三殿,供有四尊缅玉祖师坐像。正中一殿供的是离欲禅师的师父思摩禅师和本空禅师,两边各一殿供的是离欲禅师和其师兄空相禅师坐像,形态庄严,栩栩如生。
  从祖师殿出来,对面建有离欲禅师衣钵塔,再往下便是离欲禅师墓。离欲禅师墓的上端镌刻着“高僧辈出”四个大字,表示隋唐以来乐至报国寺历代高僧法脉不断;而今,思摩禅师、离欲禅师两代高僧已安然圆寂。依照思摩禅师的遗愿:师父,徒弟、徒孙圆寂后要团聚在一起,因此墓穴由整体巨石凿成,里面共有三格:第一格,安放思摩禅师的灵骨;第二格,安放离欲禅师的肉身;第三格空着,留给后任住持。
  乐至报国寺还建有离欲念佛堂,两楼一底,总面积近千平方米,供举行“念佛七”和法会使用。1945年:离欲禅师曾在成都北郊修建了一座砖木石结构的离欲念佛堂,当时到那里礼佛、念佛的信众络绎不绝,现在的念佛堂即是继承当年的宏愿而建成的。乐至报国寺还建有离欲念佛苑(居士林)、佛学教学大楼等等。

  寺院景观
  报国寺布局雅致,建有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地藏殿、祖师殿等五重殿堂。主要供奉有弥勒佛、四大天王、韦陀菩萨、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地藏菩萨、十八罗汉等诸佛菩萨像及思摩、本空、离欲等祖师像近六十尊,造像生动庄严。其中,有从缅甸迎回大小玉佛二十三尊,其中接引佛高达四米,重十余吨,实为珍稀文物。目前,在国内寺院中,拥有缅玉佛像数量之多,佛像之大,尚属罕见。
  乐至报国寺的大雄宝殿正面供有5尊玉佛,中央是释迦牟尼佛坐像,高2.5米,重约6吨。“释迦”是仁慈的意思,教我们对人要仁慈,要以慈悲待人。 “牟尼”就是寂默、清净的意思。释迦牟尼佛原来是印度加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生在今天尼泊尔的兰毗尼,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面。出生日相当于我国周朝昭王二十六年(甲寅年)四月八日,约在公元前500余年。释迦牟尼19岁出家,30岁得道成佛,说法49年,劝化世人, 79岁入涅架。
  释迦牟尼佛的左边是药师佛缅玉坐像,高2.5米,重约6吨。药师佛为东方净土琉璃世界的教主。药师佛发过十二大宏愿,立志为众生消除痛苦,称念他的名号可以消灾、祛病、灭难。
  释迦牟尼佛像右边是阿弥陀佛坐像。阿弥陀佛其名号梵音为无量寿、无量光。别名无量寿佛、无量光佛、观自在王、甘露王,密号为清静。他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合称“西方三圣”。
  大雄宝殿3尊玉佛像两侧是释迦牟尼佛两大弟子缅玉立像。左边是迦叶尊者,右边是阿难尊者。
  迦叶又称大迦叶,为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人,属婆罗门种姓。因为迦叶苦行有德,少欲知足,常修“头陀行”(佛教12种苦修的总称),称为“头陀行第一”(表重实践——行证)。传说迦叶为佛教第一次结集的召集人。
  阿难全称为阿难陀,意译为“双喜”、“庆喜”,为释迦牟尼佛俗家堂弟,佛祖成道回乡时跟从出家。25岁起侍从佛祖25年。曾劝请释迦牟尼佛接纳妇女为僧团成员,从此,佛教僧团中开始有僧尼二众。传说佛涅槃后,为记载佛的言论,留传后世,佛教举行了第一次结集,由阿难诵出经文。现存佛教经典,以“如是我闻”四字为卷首语,以表明经文内容确系阿难亲耳听佛祖所说。因为阿难长于记忆,称为“多闻第一”(表重理论——信解)。

  寺院主持
  昌臻法师(1917-2009),四川乐至县报国寺前住持,成都市人,俗姓张,号妙首。出生于佛教家庭、医学世家。大学毕业,上世纪四十年代以优异成绩考上民国文官,1946 -1949年任四川省西充县县长,1950年后任四川林学院教师。早年追随圣钦老和尚参禅,后皈依普钦上师学密。读《印光大师文钞》,自觉契机,遂专修净土。八十年代,参加编修《四川省佛教志》,任教于文殊院空林佛学院,撰写佛学论文,致力弘法。1992年依离欲上人剃度出家,任乐至报国寺住持,兼四川省佛学院教务长、四川尼众佛学院教师,昌臻老法师于12月26日早8点舍报圆寂。
  昌臻法师继承离欲上人的遗志,以持戒修行、弘法利生为宗旨,专修专弘净土宗,主办净宗弘法人员培训班,培养净宗弘法人才。定期举办念佛七,主编刊物《蜀中净土》,常应邀赴各地弘法。
  隆宣法师
  乐至报国寺现任住持释隆宣,乐至县佛教协会副会长,县政协第八届委员。
  释隆宣,俗姓黄,名连才,1958年出生,四川盐源县人,汉族,未婚,大专文化(中师毕业,函授汉语言文学专科毕业)。1979—1999年在盐源从事教育工作,曾于盐源干海中学任教,评为中教一级教师。1997年在报国寺皈依。2000年在五台山大圆照寺受比丘戒。2001年任报国寺监院。2006年3月任报国寺住持。
 
 
更多>同类寺院

推荐图文
推荐寺院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