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文化  厦门  佛教  佛像  禅寺  菩萨  宁禅寺  佛事  台湾  北京 

杭州 法镜寺

   日期:2015-02-09     作者:佛艺网    

浙江杭州法镜寺山门
  地理位置
  中天竺法净禅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天竺山下,周围有稽留、宝掌、中印、莲花、月桂五峰环绕,如佛掌五指,拱托梵天;又如莲花五叶,绽放西山。古刹则在佛掌莲蕊之中,堪称灵山宝地,佛国天然。《天平环宇记》所载∶上古尧舜时,许由因不愿做官外逃,遁迹山林,曾在此隐居,故名“稽留峰”。又说东晋丹术家、道教理论家葛洪曾在此修炼,故名“葛坞”。法净禅寺景色幽美,古树掩映。在寺院对面的永清坞,有白云岩、玉液泉、马腰岭;寺北有枫木坞,古时这里枫树成林,入秋时“赤城霞起”,层林尽染,为古代一景。枫木坞旁即葛坞。
  寺院简介
  法净禅寺初建于隋朝。隋统一中国后,名僧纷纷南下。中印度高僧宝掌法师自魏晋开始东游,于隋开皇十七年(五九七年)到达杭州,对中天竺一代的景色十分赞美。他称∶“行尽支那四百川,此中偏称道人游。”于是在此入定坐禅,建立道场。宝掌法师乃成为中天竺的开山始祖。宝掌法师于唐太宗显庆二年(六五七年)在浦江化去,自称至此已有一千零七十二岁,故中天竺有“千岁岩”。又因宝掌法师来自中印度,故又称“中印峰”。隋仁寿中期(六○二年至六○三年),隋文帝曾给慧诞法师携神尼舍利在飞来峰造飞来塔,越年塔成,遂留中天主持弘法。慧诞法师在中天竺研习摄论学派的《摄大乘论》,是为摄论宗师,名重当时,法席隆盛,为中天竺第代祖师。唐开无、大历年间,先后由守直、法铣等法师住持;法铣法师为贤首宗创始人法藏的再传弟子,于唐朝中期师从法藏弟子慧苑学法,精通《华严经》,于唐大历中(七六六年至七九七年)住天竺时著有《刊定记纂释》,指摘其师,自创一说;他还曾于大历三年(七六八年)赴常州龙兴寺讲法,法席很盛。他的嗣法弟子有太初、正觉、神秀、澄观等,均为当时名僧,先后住持中天竺名刹。其中澄观为越南僧人,在天竺师从法铣,听讲觉凝,并在杭州译著了不少佛经。贞元十二年(七九六年)奉诏入长安,协助宾国沙门般若翻译《华严经》,成四十卷《华严》,后人尊澄观为华严宗四祖。

  寺院历史
  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九七六年),吴越王钱弘倜在中天竺建寺,寺名“崇寿院”。宋时中天竺香火兴盛,香客甚多,成为当时游览名胜。时人题“中竺十二景”有∶七星潭月、永景竹浪、狮崖晚色、天香月桂、千岩古意、竺领新桐、合涧沈钟、盥漱松涛、稽留旭日、双树高峰、卧龙香翠、玉液重泉。文人骚客纷纷在此结社聚会,吟咏酬唱。
  南宋定都临安(杭州),于绍兴初(一一三一年前后)扩建中天竺禅寺殿宇,寺旁建有元妙舍利塔、三塔,并将宫中摩利支佛像移此,由?堂法师住持。?堂自幼在东京(今开封)奉先院出家,北宋宣和初年(一一二○年)由宋徽宗赵佶在庆基殿赐牒,祝发受具,并在三藏译经处研习佛经,又曾向天宁寺圆悟法师求法。他随宋氏南渡住持中天竺寺后,建华严阁,并开席讲经,弘扬佛法,于淳熙中(一一八二年前后)奉召入内庭为宋孝宗讲经。当时宋朝皇帝常去中天竺进香,故由僧录司若纳在水月池建水月楼,楼内宽敞宏丽,楼外环境幽雅,缟绅文人在该楼题咏甚多,后遭毁圮。南宋绍定、瑞平年间(一二二八年至一二三六年),由佛灯法师住持中天竺十二年,他曾奉旨兴建殿宇,使中于竺梵宇一新,宋理宗为表彰其功,曾御题其画像称“志宏兼愿,貌古神清”。佛灯于晚年迁住宁波天童寺。南宋宝?二年(一二五四年),宋理宗再次拨内帑重修华严阁,同时修建神御殿,以供奉其父宋宁宗皇太后神位,并御忆“天宁万寿永祚禅寺”寺额,以祈求永远保持南宋国统。至宝?五年(一二五七年)底又命住持佛照重新开凿水月池。
  元代朝廷为笼络南宋高僧,元文宗图铁木尔于天历年间(一三二八年至一三三○年),召见中天竺住持大诉(同欣)法师,赐予三品官阶,封为“广智全悟大师”,命其同时住持南京集庆寺和杭州中天竺,并将中天竺寺名改为“天历永祚禅寺”。凡朝廷赏赐,大欣法师都用于修葺寺院。大欣法师自幼熟读史书,精研佛学,他在中天竺住持期退居“蒲庵”,著有《四会语灵》、《禅林法规》等,并有《蒲室集》等诗文著作。在至正年间,由廷俊住持天竺寺,整修殿宇,并著有《泊川集》等。大欣、廷俊等都为饱学儒僧,在他们先后住持下,中天竺曾盛极一时。元末时“天历永祚禅寺”被毁。

  明洪武初,中天竺重建,改名为“中天禅寺”。时名僧季潭宗泐住持该寺,禅门高贤纷纷来该寺住山。在朝廷命名地举荐高行僧人时,宗泐居于首位。明太祖召见后命他住院金陵天蚧寺,并奉旨去西域取经,回朝后封为僧录司左善世师,掌理全国佛门事务。当时明太祖还命宗泐撰写“献佛文章”,共成八章∶善始、昭信、慈延、法喜、禅悦、编应、妙济、善成。明太祖亲阅后御署曲名,下令谱成曲调,称为《赞佛乐章》,作为佛门定制。自此明太祖对宗泐更表崇敬。当时学士信濂信佛,而宗泐又颇具文学素养,故明太祖常喜称他们为“宋和尚”、“泐秀才”,尊称宗泐为“泐翁”。但宗泐对朝廷限佛和利用佛教已具诫心,因此,明太祖封他做官,他坚辞不受。当时,朝廷要成产“善世院”,集中天下名僧,令宗泐发檄文至全国各名山表示拥戴,宗泐也只笑而不应。遂后他激流勇退,坚辞返杭。但归后仍被遣送到安徽阳槎峰去终老。此后,中天竺在无旨可授等名僧住院持下,潜心弘传净土法门,也曾兴盛一时。明朝中、后期,寺宇破败,无力维修,香火也渐衰落。
  清初,清帝康熙、乾隆数下江南,也曾到中天竺进香。如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清帝玄烨在天竺三寺进香,并拨内帑修缮各寺。又于康熙四十三年(一七○三年)南巡时,曾至中天竺题写“灵竺慈缘”匾额。乾隆三十年(一七六五年)春南巡时,为中天竺寺御题寺额,改寺名为“法净禅寺”。但清初几代帝王大多对上天竺观音殿特别眷顾,对中、下天竺常常属于顺道巡视。
  法净禅寺高僧辈出,但屡遭侵毁。现时规模为清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年)重修。当时寺内有天王殿、正殿、后殿、地藏殿、摩利支天殿(宋绍兴初为伽蓝殿)、神衣殿、白衣观音堂;并建有桂子堂、天香阁、诸天阁、御书阁(藏御书匾额题字处)以及供寺僧退院养老的六房。寺院规模,相当宏伟。
  民国以降,法运衰落,殿宇颠覆,金像坏毁。一九七九年后,在十方檀越资助下,重建寺宇殿堂,广传佛法妙音,寺院佛事再度兴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重修梵刹,修复面积近千平方米,并兴建安养堂,供老年僧尼安养终老。自一九九四年起,杭州市佛教协会会长俞昶熙居士在法净禅寺为在家居士举办“佛学讲座”百余次,听众已达五万多人次。一九九八年开始创办“杭州市僧伽培训班”。该寺慧灯燃犀,三宝重光,法净永祚。
  寺院住持
  现任监院是光泉法师,浙江省杭州人,师从新融,毕业于上海佛学院,兼任浙江省杭州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
  寺院联系方式
  电话:0571-87986156/87975134
  传真:0571-87963827
 
 
更多>同类寺院

推荐图文
推荐寺院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