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文化  厦门  佛教  佛像  禅寺  菩萨  宁禅寺  佛事  台湾  北京 

“炼魔场”――伏牛山佛教的崛起印记

   日期:2015-02-01     作者:佛教音乐网    
  
当地一位居民在向记者讲述伏牛山云岩寺石碑记载的历史
  伏牛山在河南省西南部,在当地人的流传中,云岩寺的火场是作为焚烧圆寂的和尚所用。然而,传言终归是传言,所谓“火场”又被称为“炼魔场”,在一些专家的考证中,云岩寺的炼魔场,则突显了以禅修炼魔为特色的伏牛山佛教的崛起和影响力。
  关于云岩寺,不得不提“伏牛山炼魔场”。伏牛山的“炼魔场”在当时更是有名,各地的高僧、崇佛居士多选择到这里禅修,其禅法广受尊崇。
  伏牛山“炼魔场”
  关于云岩寺,不得不提“伏牛山炼魔场”。上云岩寺遗址留存下来的一块石碑,上面的碑文是关于介绍“火场”的内容,但现在上面的碑刻已难以辨清。
  10多年前,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当地村民郭少林,为了保存下来该处遗址上碑文的文字,曾花费了两天时间,跑到该处抄写碑文,其中一块《伏牛山云岩寺记》的碑文,被他一笔一画几近完整地抄了下来。
  而另一块大致刻写着关于“火场”的碑文,由于难以辨认,没能够抄写下来。在当地人的流传中,云岩寺的火场是作为焚烧圆寂的和尚所用。然而,传言终归是传言,所谓“火场”又被称为“炼魔场”,在一些专家的考证中,云岩寺的炼魔场,则凸显了以禅修炼魔为特色的伏牛山佛教的崛起和影响力。
  位于嵩县西南的伏牛山,长约400公里,为淮河与汉江的分水岭,明代时是著名的佛教道场。在明代人王士性的《广志绎》卷三中提到,“伏牛山在嵩县,深谷大壑之中数百里……然其中戒律齐整,佛士庄严,打七降魔,开单展钵,手持贝叶,口诵弥陀,六时工课,行坐不辍……非他方刹宇可比。”
  王士性在文中不但描述了伏牛山地势的险峻,还指出了伏牛山佛教的特点,伏牛山的“炼魔场”在当时更是有名,各地的高僧、崇佛居士多选择到这里禅修,其禅法广受尊崇。
  唐自在禅师在拜高僧马祖道一为师之前,就已受了具足戒,所谓的“具足戒”,是佛教中比丘、比丘尼所应受持的戒律,而南传佛教之于比丘的具足戒,戒律则多达277条。幼时就出家的自在禅师,又受过具足戒,可见禅修的严厉程度。
  “方今海内禅林,第一赖有牛山苦行,非诸方可及。”明末,著名的高僧憨山德清曾就伏牛山的禅法高度称颂。伏牛山佛教以“苦行”而著称,也暗示了明代禅宗佛教的发展依赖的就是伏牛山云岩寺的苦修。
  憨山德清在所撰写的《伏牛山慈光寺十方常住碑记》中,更是将云岩寺苦修的地位与《百丈清规》并提,“由百丈弘律制之规,伏牛设炼魔之业,无非精修一心,调伏三业”中的“精修一心,调伏三业”正是伏牛山炼魔场的功能。
  明代著名文人王士祯在其《赠照幻禅师一绝句》中写道:“伏牛山下结精庐,炼尽群魔剩一如;谁信近来能所尽,贯休诗句梦英书。”不难看出,当时僧俗两界对于伏牛山云岩寺炼魔场的推崇。
  曾经遍布的塔林
  从下云岩寺到上云岩寺,约有5公里的山路,在这之间曾遍布塔林,据有关考证,多达近30座大小不一、形式各异的砖塔和石塔,千佛塔、皇姑塔、将军塔……这些多为明代时期的古塔,大多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毁坏殆尽。
  走访中,71岁的村民郭少海向记者描述了当时塔林的分布和种种遭遇,他家的庭院就位于原来塔林的位置。郭少海说,原来遗存的千佛塔位于他所住的房屋后方,在他的指引下,记者看到该处还有当时塔基的土坑轮廓,周围杂树杂草丛生。
  郭少海目睹过千佛塔和附近塔林的情景,据他介绍,原千佛塔的塔基围有10米,塔高10米,塔身为砖砌而成,自下而上砖块渐小,每块砖上雕刻有三尊佛像,是为“三世佛像”,释迦牟尼作降魔印居中,药师居其左,阿弥陀佛居其右,为明代中期式样。
  在千佛塔的塔顶,有一块砖雕塔铭,写着“开山祖唐自在禅师”,大约是为了纪念唐自在禅师而修建。在千佛塔的西北方向,不远处曾有三座古塔,虽没有千佛塔高大,却也是式样别致,中间一座为皇姑塔,塔肚大而圆,两侧分别为将军塔、丫环塔。
  相传,云岩寺东北方向一条叫香炉沟的地方有座“姑姑庵”,庵中的道姑是唐王李世民的义女,故有皇姑之称,当年李世民的义女到云岩寺上香,被一名藏有祸心的和尚劫留,随后,李世民派兵到云岩寺将和尚剿灭,烧了云岩寺。
 
 
更多>同类寺院

推荐图文
推荐寺院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营销服务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本站优势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