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造像有哪些技法?
一般可为雕塑造像和绘画像两大类。雕塑造像有:铸像、锤蝶像、木雕、石雕、泥塑像、夹纻像、纸泥像、瓷像、蜡像等。画像有:壁画、卷轴画、绣像、织成像等。
锤蝶像:俗称铜打胎,指用薄铜板捶打而成,或采用铜皮锤打,分段接合而成的造像工艺。西晋时即开始采有这种造像法。
铸像:用铜或铁铸造面成的佛像,十六国时期遗存的小型金铜佛造像,非常精致,大多在背光后或台座上刻有铭文。
雕像:指用石、木、玉雕刻而成的佛像。从南北朝时期到隋唐,遗存下来的石雕像较多,其形式有一尊一石、多尊一石的,有带龛形的。还有造像碑,即在一面或四面都雕刻佛、菩萨像的石碑。
夹纻像:相传最早是由东晋雕塑家戴逵发明的。做法是:先用泥塑成胎,加上木架,蒙上纻麻布,然后施上漆。漆干后将泥模取出,制成中空的佛像,即夹纻像,又称脱胎像。夹纻像有利于长久保存,搬运起来也很方便。南朝和唐代盛行。
彩塑像:采用雕塑和绘画相结合的手法,表现丰富多彩的造像题材,形象千姿百态、神态逼真,具有艺术感染力。彩塑工艺达到了极致。甘肃敦煌石窟和炳灵寺石窟就保存有许多南北朝时期至唐宋的精美塑像。
泥像或陶像:用模具压泥而成的小型泥制浮雕佛像。唐代有“善业泥像”,明清时有藏传佛教的“擦擦”。
瓷像:用瓷造成。分素瓷和彩瓷,以唐三彩瓷像、明清德化白瓷佛像最为有名。
绣像:用丝线在锦缎上绣成,历代均有。
织成像:亦称“缂丝像”,用丝和金钱织成,是很名贵的佛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