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觉法师讲
【报冤随缘无所求 缘起性空称法行】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入。行入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云何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甘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久居,犹如火宅,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止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即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
四、称法行者: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经曰: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脱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檀施既尔,余五亦然。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佛法是心法,要如何去契悟佛心呢?契悟的道理有很多,但如何从众多的道理中找到扼要、简明又是正法的道理?
达摩二入四行观
虽是短短的几百字,但是却把什么法都统统包括进去了。
「达摩二入四行观」虽是短短的几百字,但,却把什么法都统统包括进去了,能将它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打坐是佛法,走路也是佛法,行住坐卧统统都是佛法,那么,我们这一生就能得解脱。因此,「达摩二入四行观」可说是道理中的道理、扼要中的扼要,是心法当中最最简要的道理,千万不能小看它。各位对当中的每一字、每一句的道理都必须要了解透彻,不但要透澈的了解,还要背熟,尤其是当中的道理更要背熟,时时刻刻地用其中的道理来反照自心,融会贯通了,事与理就相应了。
【一、报冤行。云何报冤行?谓修道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甘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
逢苦不忧,遇乐不喜。当下的这念心,就是圣心,就是解脱,就是出世,就是净土,就是圣人。
高兴、欢喜的时候,嘻嘻哈哈地;不如意的时候,哭哭啼啼地,一般人以为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奇,但修行人却不是这样,不只要──逢苦不忧,遇乐不喜,还要做到「逢苦不忧,甘心甘受」,什么道理呢?
逢苦不忧,遇乐不喜当下的这念心,就是圣心、就是解脱、就是出世、就是净土、就是圣人。如何才能达到逢苦不忧,遇乐不喜呢?
我们必须知道,今生苦恼的原因,是过去所造的恶业如今成熟了,恶业成熟了,当然要受果报;然而果报受后,业障自然也就消除了。这个道理如果能通达、洞澈无碍,事理圆融,有事有理,就称之为「识达故」。
【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
通达、明了了这个道理,自能生觉照之心,心不再随境转,没有苦恼、没有取舍,当下这个心就与理(理就是真心)相应,得到解脱。也就是说,能体悟到面对不如意的境界,心当中无苦无忧,就能与道相近,能进入菩提大道、能进入真性了。
【故说言报冤行。】
能够依据上面所说的道理去观照,日常生活当中能做到──逢苦不忧,自能消除业障、化除是非,把「冤」转成了同参道友、法亲眷属,就能够彼此容忍与和合了,这就是转识成智,也是报冤行的道理。
【二、随缘行。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
我们常说要「随缘不变,不变随缘」。随缘的随有随顺的意思。譬如说,现在是结夏,结夏的因缘现前了,你就要随着结夏,藉着这个因缘来用功。什么时候该走路就走路,什么时候该做早课、礼忏、听法、静修...都要随众,这样就是随缘。如果人家在静修,你却跑去拜佛;人家在拜佛,你却跑去打坐,那就不是随缘了。
缘有逆缘与顺缘两种,这两种缘我们都必须随顺。随顺着不好的因缘要怎么办呢?用上面所说的「报冤行」是最好的处理方式。但是,如果是很好的顺境,是善缘,我们又该采取什么态度呢?
「众生」是众缘和合所生,所以是没有自性的、是空性的。虽然有形象,却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存在。进一步的说,不但我们这个身体是四大假合,是众缘所生;我们这个心呢?心有生住异灭四相,念念不停的生生灭灭着,所以不只身体无我,心也是无我。所以说,一切众生本来空,本来虚妄,是业感所现。
众生在过去造了善业、恶业,有了善恶的因缘,就是缘起;不管是善业缘起或是恶业的缘起,就是真如缘起、唯识缘起、分别缘起.........等,只要是缘起就是假相。众生是众缘所生,因缘和合就有,因缘散掉就没有了,没有一个实体,所以说是假相,缘起的实体是空性,所以是不二的。
这个假相是过去的善、恶业所招感,造了善业就要受善报,造了恶业就要受恶报,但善恶业都是缘起,缘起当然就是虚妄不实的了。虽是虚妄不实,然而造了善恶业还是要受报,善恶业夹杂,那自要「苦乐齐受」罗。
【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
若非过去世中的善愿与心愿,今生要出家,也不是容易的事。
苦与乐是从善缘恶缘的因缘和合所生出来的,这个道理我们明白后,当享有善果时,不但不会生出骄傲,更会珍惜、把握这个善缘、善根努力修行。
各位不要小看出家这个因缘,若非过去世中的善愿与心愿,今生要出家也不是容易的事。有了这个善根切不可心存骄傲,因为过去世发了──希望「能弘法,能利益众生来成就菩提」的大愿,今生方得以顺利出家,而且还得到人家的供养与赞叹,这是过去世辛辛苦苦所修,也是沾三宝慈悲的光明;假若没有佛法,没有佛的出世,没有大众的发心与供养,那么我们的衣食住行不就产生困难了吗?
各位今天在这里,住的是佛的宝殿,有清净的道场,还有师父的指导,生活是安全又安定,这一切都是过去的善因缘所得来的,不要因此而欢喜、骄傲,为什么呢?譬如说,人家供养我们很多红包,这是善缘,然而这一些福德很快就会过去,因为一切无常,所以,没有什么值得欢喜与骄傲;就算是道业有了成就或成了道,这也是沾三宝的光明、众生的发心及这个道场的因缘和合而成,「何喜之有」呢?
不只道业如此,做世间的事业也是如此,事业有成是一种「得」,这个「得」是世间上的一切困缘和合所成的,试想,假若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政治不好、社会也不安宁,尽管你所生产的东西品质再好,而且很有利润,因为政冶、社会不好的原因,没有人来购买,还是无钱可赚,不是吗?佛法还讲福德因缘,没有福报的话,再努力与拚命也是白费。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
心有增减是众生,无增无减就是圣人。
所以说,一切一切都是缘起,仗自己的努力、仗三宝的光明、也仗众生的慈悲等因缘和合才有所成。假若,事业失败的时候,要仔细检讨反省的是:失败绝非朋友和父母给我的,也不是政治社会给我的,是我过去世没有修到福报,所以事业会失败。这样的去检讨反省,心里就不会起烦恼、嗔恨了。
在日常生活中,看到人家富贵,我也不憎恨,看到人家贫贱,我也不会幸灾乐祸;在道场里,看到人家很聪明、很有智慧,不会嫉妒,看到人家迟钝、身体不健康也不会幸灾乐祸,这样的心就是没有增减。心有增减是众生,无增无减就是圣人。
什么叫做有增有减?欢喜是增,失去了心生后悔是减,有增有减,我们这念心就难以平静,没有办法与真心相应。能做到人家来供养我不欢喜,不来供养也不烦恼,就是得失从缘了。我们现在的因缘很好,人家对我们这个道场很肯定,所以来朝山、来供僧;假若有一天人家觉得我们这个道场不好,不来朝山,也不来供僧了,甚至还生毁谤,想想看我们应该如何?各位平时做到:人家到道场来发心,我们的心很平静;人家不来,我们也不着急、仇恨、烦恼,心始终是平平静静的,就是心无增减的境界。还有,身体健康也不要太骄傲,更不要讨厌生病的人,说不定,过几天,马上自己就生起大病来了,那时你要怎么办呢?
无增减的心喜风也吹不动,心也不会被赞叹的声音所转、所动摇,无动摇的心,就是圣人的心,就是菩提心,这样子就「冥顺于道」了。冥然顺随于菩提道、解脱道、无上道,也就是冥顺于真性、清净法身。
各位也许会觉得奇怪,嗔心我们都知道要忍下来,欢喜、美好的事情为什么也要不动呢?有人说,每天要大笑三声,身体才会健康,各位认为对不对呢?其实也不一定对,因为你的心一动,就失去本心、失去了理智,这一动也生出了慢心、贡高,因此,还是喜风不动比较好。
【是故说言随缘行】世间法透彻了就是佛法
总之,随着善缘福报的现前,我们自己不生我慢、欢喜心,一生出我慢与欢喜心,就与道不相应了。世间法透彻了就是佛法,前面所说的「报冤行」是忍,「随缘行」也是一个忍,能够做到「忍心不动」,也就能够报冤行、随缘行了。不动,是菩萨与圣人才能达到,「不动」并不是成了死的东西,有些人错认「不动」,以为不动就是──修行时,白天不能做事,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
我们随顺着道场的因缘来做事、修行,怎么可能不动心呢?动心,是动了善念,自己能做主,处处做主,起了善念也不执著,就是喜风吹不动、春风吹不生,真正的得到解脱、得念。上面所说的二种行,都是告诉我们加行,能做到的话,对道业就能有所成就。
【三、无所求行。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
菩萨视淫欲如火坑,而退避三舍。
我们这念心是什么都不求的,因此达到了什么都不求就能与道相应了。古德说:「外无所求,内无所得」,指的就是这一念无求的心。
世间人求名、求利、求富贵、求长生不老、求......,修行人初初开始也有「求悟、求道」的心,这种有求的心,始终长在「迷」里,长久以来,世间人被色声香味触法迷失本心,被外面的假相诱惑而迷失了本心,认为外面的东西才是美好的、究竟的、快乐的,于是亟思占有,占有的心就是贪着,有了贪着的心,就会不择手段的想达到目的,这一连串都是「求」。
有智慧的人,了达真理、真空实相的道理,知道世间人的观念与认识都是需求,与道是不相应的,所以不随世间人去做,却反其道而行。例如,世间人求「娇妻美妾」,但菩萨却视如避火坑,为什么呢?因为菩萨有智慧,知道贪着欲爱、色爱将来会堕入畜生道。佛经曾如是讲过,众生贪着男女之欲爱,好比无知的小孩子贪着沾在刀口上的蜂蜜一样,为了贪图那种甜蜜的滋味,无视于舌头会被割掉、受很大生死的危险,因此菩萨视淫欲如火坑而退避三舍。
还有,世间人所说的「艳福」,以为是走了桃花运,有智慧的人却不如此认为,知道「福兮祸所伏兮」,视艳福为大祸临头。他看得很清楚,不但当下要受害,而且未来也要受害,知道「财色名食睡」是属于地狱里面的种子,绝对不去触摸他。
我国历史上有位名叫陈抟的人,宋太祖知道陈抟是个神仙后,立即徵召他到皇宫里去,要供养他。宋太祖对陈抟百般尊敬,给他高楼大厦住,还派人伺候他。到了晚上,更送美女陪伴他,这种待遇对一般人来讲,可以说是人间天堂。但是陈抟却不这么想,虽然他是个仙人,他也明白「财色名食睡」是地狱的五条根。所以,第二天就悄悄的离开了皇宫,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写得非常之微妙,他说:
雪如肌肤玉为腮,多谢君王送得来,
处士不行巫峡梦,有烦神女下凡台。
无论是修仙也好、学佛也好,名利财色都得看破、放下;我们是学佛、成就佛智慧的人,更应该有这种警觉。想看得破,放得下,那就非修「无所求行」不可。
无为之理、菩提之理、涅盘之理、真如之理、解脱之理和世间人所贪爱的都是相反的,是背道而驰的,世间人贪求名利,修行人不但不贪求名利,而且还要修法布施、财布施、无畏施,这就是理将俗反。看破、放下的安住于无为法上,就与理相应了。
【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
心安住于无为法上,身形还是随着外面的环境在运转,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运转,运转了之后,到最后没有一法可得,这才是所谓的「修一切善法,不执著一切善法」了。
譬如说,我们的身形现在随着办道场、普度众生在运转,除了外形在运转外,心当中起心动念也在运转,但运转时要「运中不作中,运空不作空,运假不作假」,为什么呢?因为一切诸法缘起性空,一切法皆无自性,这个道理明白了后,我们的心愿就没有苦,没有乐了。
【功德黑暗,常相随逐。】
世间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有黑暗天就有功德天,功德与黑暗是互相消长、如影随形的;换句话说,有正必有邪、有善就必有恶。我们今天在这里办道场,是一种善法、一种出世法,假若执著──这是个善法、出世法,那就成了福德;福德过去了就是黑暗,福德没有了就要堕落。因此,不但善法不要执著,恶法也要远离。
《金刚经》说:「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为什么法要舍?什么法要舍?法是指诵经、持咒、修观行......等,所有佛所说的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是法,这些都要舍掉,好比坐船到了目的地即要把船舍掉。非法指的是贪着世间上的名利、财色及是非、怨亲、憎爱...等,这些更要舍掉。想想看,功德都不贪着,怎能再去造恶业呢?善法不执著,恶法更要远离。
【三界久居,犹如火宅。】
我们所居住的地方就是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久居在这个地方有时天上,有时人间、地狱、畜生、恶鬼轮回不停,从过去、现在到未来,始终就没有离开过三界。在三界当中就像处在火宅似的,什么火呢?无常之外,世界到处是刀兵、地震、水火......等灾难,这些灾难不就是火?而三界不离开我们的这念心,怎么说呢?心当中有镇恚就是镇火,起了男女的欲爱就是欲火,有了烦恼就是无明烦恼火,这些火在我们心中焚烧着,也使我们始终在三界当中轮回。想离开三界,就先要除掉心中的贪欲、嗔恚、无明......等火。这些火去掉了,心当中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没有了,外面的火──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就没有了,这是什么道理呢?
一般人以为这个世界是实有的,贪着世界上的财色名食睡,称之为五欲七情的众生境界,属于欲界。欲界包括了人、天、阿修罗及三途恶道。假如你想出三界,就要时时刻刻的检讨反省:自己有没有贪嗔疑及种种欲爱呢?如果没有了,那就是离开欲界了。
离开了欲界后,认为这个身体很清净,对万法却还有一些执著,这就属于色界。了达诸法缘起空相,认为世间的过去、现在、未来、天堂地狱等一切都是空,就证入了空。证入了空后,执著空就到无色界去了。空当中不作空想,才能出无色界,契入中道实相。由此可知,出离三界绝不是指这个身体。如果,我们想到天上避难或者享福,可不可以呢?佛经里记载,目连尊者曾经把五百童男女送到天上去躲避战乱;当战争结束后,在天上的五百童男女却已化成血水了。这个身体想离开三界,是不可能的,因为有欲界的业障,想逃到色界去也逃不了。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一念心转过来,检讨反省,过去起贪镇疑欲爱,从现在起──不贪不爱,这样就好了,烦恼变成了菩提,这就是烦恼即菩提。
【有身皆苦,谁得而安?】
要怎么样,才能转定业呢?只要心无所求,就能转过来。
有身体的存在就是苦,我们这个身体是父精母血,和我们过去的业缘和合所感出来的幻身,有这个幻身就是一种业报,这种业报属于定业。业报成熟了,也就是我们这个身体成熟了,于是你要吃、住、穿,也要病、死,这就是定业。业果熟了,就必须去承担。要怎么样才能转这个定业呢?只要心无所求,就能转过来。无所求的心就是得到了正念、正定,心得到正定就入了三昧,得到了三昧身,心成了金刚心,身体也成了金刚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修「无所求行」的道理。
【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止想无求。】
三界是由贪欲、镇恚、疑爱心所生,有了这些就有身体,有了身体就要受苦。如果我们把贪爱、嗔恨、烦恼转过来了,就有了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的五分法身,那就契入了清净法身的境界。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要将所有的「有」──三界九有的一切烦恼都舍掉,九有就是九界。「有」就有欲有,也就是业有;有就是有情感、有想有念。达到了无想无念、无所求,就是止想无求。止想是定,无所求的这一念清净心就是慧。定慧不二这一念心能够离苦得乐。所以──
【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即乐。】
求是苦,求不到更苦。求到了,生贡高我慢,也是业障,也是烦恼。
出了家和在家修行有些不一样,要不做僧求、不做佛求、不做法求、不做众生求。有了求佛、法、僧、度众生的求就有苦。
不做僧求就是──当下这一念心清净,时时刻刻检讨反省,这就是僧了。
不做佛求就是──知道当下这念心,人人都有佛性,还有什么好求的呢?
不做法求就是──一切法从心生,你还要去求什么法呢?
不做众生求就是──知道众生都是五蕴和合、四大假合的,众生是空、欲界是空、色界是空、无色界是空、佛也空、魔也空、天堂地狱也是空,只有当下这一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寂照一如,你还求什么呢?
明白这些道理,才能达到无所求。也许各位会觉得奇怪,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还要办道场、度众生的有所求呢?佛法是有事有理的,无所求是因事而能究竟解脱、固成佛道的道理。度众生、建道场属于事,度众生了达众生空,建道场知道是水月道场,事理圆融的,我们就不会有所执著,而能「求无所求,度无所度」。
无求就是快乐,各位自己体会看,在打坐时候不起心、不动念、不求什么,是不是安然自在呢?禅定的工夫、自性光明是不是就现前了?求是苦,求不到更苦,求到了生贡高我慢,也是业障、也是烦恼。所以有智慧的人、真正修菩萨行的人是──求而无求、念而无念、行而无行。释迦牟尼佛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却说没有度一个众生,就是不做众生求的最好的证明。
【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
由此,可以确定「无求」才是人生的真理、最上的法门,能得到究竟的解脱,无求的心就是寂静无为。唯有无求,才是真正的随顺菩提道行。
讲无所求行的目的,是告诉各位「明心见性」由事到理的道理。道理明白了,在理当中也不碍事──虽是无所求,但也不妨碍有所求;虽然有所求,又归于无所求,始终我们这念心得自在。
【四、称法行。性净之理,目之为法。】
性者空也,我们的本心本性,不但要空,还要净,净就是清净,心里面没有贪嗔疑邪见才叫清净。举个例子说,师父在说法,诸位听法的这一念心是有嘛?是无?这一念心是空相,说它是空嘛?它能听能想,里面又能产生种种智慧、知道一些技能,在真空中能生妙有,所以不能说它是空;真空当中有贪心、嗔心、慢心就不是清净,所以性当中不但要空,还要明、净,才叫「性净」。在修行当中,从外面种种的加行、戒行──等事上去做;到达最后持戒没有戒相可得,修行没有能所可修,做了功德也修无相功德,这样的由事到理就是无为法。所以,菩提心属于涅盘心、属于实相。这个理体,在佛法里是最高的理,也是真正的法。
【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
在菩提心、涅盘心、无为法的这个地方,什么人我、是非、佛魔、凡圣......都安不上去,所有的一切名相、形相,到这个地方统统都化为空有,这个地方就是实相、空性,也就是佛心。佛法里这个道理谈得最多,所谓的禅心、慈心、佛心就是指实相、空性。
这个没有着落的地方,没有彼此,有彼此就是对待。不但无彼此,也无大小、善恶、染净,什么都不着,也染不上去,不能有一点点的形相存在。比照这个无为法在日常生活上来用功,返照自心,就是「称法行」。
祖师自己解释了还不算,并引佛经来印证。
【经曰: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
佛经上说:众生本来就是空性,那里有个众生?假如我们度众生,执著个众生,在八识田中就有个众生相现出来。众生相现出来了,就是有为法,属于生灭、识心,与性净之理不相应。性净这个地方是──无有众生、一法不立的。如果执著有个众生,我们这一念心就被「众生」染污,也有了尘垢。
【法无有我,离我垢故。】
「酸甜苦辣皆无自性」,没有一个主体,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缘起。
一切法都是缘起,都是空相,不但无为法无有我,就是有为法也没有一个「我」。我们的身体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四大假合就是缘起,没有真实的身体可得。像我们的头发、指甲、骨头属于地大,地大归地;血液、小便、口水属于水大,水大归水;出入息属于风大,风大归风;热量属于火大,火大归火。既然桥归桥、路归路,这个身体到底到那里去了呢?可见身体是虚妄不实的假相,没有一个主宰、主体的我的存在。而我们的心呢?也是一样,受想行识都属于心理状态,受是空,想、行、识也是空,怎么说呢?受就是一种感受,有感受就有苦、乐。甲认为是苦的,乙认为是乐;乙认为乐的,甲却认为是苦,因此,苦乐也是虚妄不实的。以抽菸来说,甲认为抽烟是件很快乐的事,但乙闻到烟味却头昏眼花;甲辣的、咸的吃在嘴里津律有味,认为是世界最上味、最好吃的东西,而乙看到辣的、咸的就难以入口。如果抽烟、吃辣、吃咸任何人都喜欢,这个味才有我相,然而同样的东西对每个人却有喜欢吃、不喜欢吃之别,就证明了「酸甜苦辣皆无自性」──没有一个主体,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缘起。
不只我们的身体没有我,外面的树木也没有我,没有一个主体。如果树木有我、有主体,那么树为什么不能直接生小树,小树再生小小树呢?树也是缘起,树是由于果子、插枝、播种的缘起,再经由人工照顾、浇水、禾草,然后包起来。除了上面的条件外,还需要土壤的养分、水分及空气、阳光,具足了这些条件,经过了一段时间后,树才能发芽、生成这不是缘起吗?不但植物是缘起,人也是仗因托缘经由男众女众的交配后才能生成,就算是人工受孕也还是一种缘起。一切法,无论是有情、无情都是缘起,既是缘起就无有我,没有一个主体,都是虚妄的。
上面说的是有为法,无为法也是如此,无为法指的是我们这一念心,它是绝对的,不是相对的,假如有一个我,就有能所,有我有我所,这个心成了相对。有了我就有毛病、就有染着。
【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
有智慧的人若对这个道理了解了,而且又深具信心,那就应该在日常生活当中,在行住坐卧中,称量比照这一个性净之理,去观照、起观行的用功。
【法体无悭,身命财行檀舍施。】
法体──性净之理,这个地方没有悭贪,不但没有悭贪,为了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我们的生命财产都应当行檀舍施。檀舍在六波罗密中就是檀那,是布施波罗蜜。释迦牟尼佛在《悲华经》说:「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一个地方不是我舍身命的地方」。世尊没有悭贪,不但是己身的生命,就是外在的财产,只要是为了众生,一切都可以布施出去,这就是法体无悭最好的证明。佛法里面说「三只修福慧,百劫修相好」,有布施的心才能修福慧,没有布施的心,福德不容易增长。
布施就是舍除悭贪,假使我们的心还有悭贪,就要修布施。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有了这些施,就能把我们心当中的悭贪给施舍掉。
为什么要舍呢?其实,我们的身体、财产没有一个地方可以爱惜。然而,人们就是身心放不下,爱惜这个身体而有了执著、悭贪,与性净之理无法相应。为了要使性净之理时时刻刻现前,所以训练自己、磨练自己,先从财布施,之后法布施,然后是无畏施,最后生命也可以布施出去,这样子的把自己的悭贪心统统施舍掉。
【心无吝惜,脱解三空,不倚不着。】
各位都看过佛经,也都知道舍利弗这位尊者。舍利弗为了修菩萨行,发了普度众生的愿,学菩萨到外面去观察众生苦,正所谓「众生欢喜,诸佛欢喜」。他发了菩萨心时也震动了天上魔宫的魔王。
魔王想考验舍利弗是不是真正的发心,就变化成一个小孩,在舍利弗面前哭哭啼啼的。
发了普度众生心的舍利弗,就问小孩:「你为什么事在哭呢?」
小孩说:「我的问题不是你能解决的,只有真正发菩萨心的人,才能解脱我的苦!」
舍利弗心想:这正是我修菩萨行的机会,一切都要因缘和合才能成就。很高兴的对小孩说:「你尽管说好了,我就是发菩萨心,要代众生受苦、为众生解除苦恼的人!」
小孩幽幽地说:「我的妈妈两个眼睛都瞎了,医生开了个处方──要真正发菩萨心的人的眼睛,才能治好她的眼睛。我找遍了天下,未曾找到真正发菩萨心的人。唉,看来我妈妈的眼睛是无药可救了。」
舍利弗说:「放心好了,我是真正发了菩萨心的人,我的眼睛可以送给你妈妈治病!」
一边说着,一边就把眼睛挖了下来,送给小孩。小孩接过了眼睛,看了看之后,说道:「唉呀,真糟糕,你挖的是右眼,我妈妈的病要左眼才能治好!」
舍利弗心想:该死,我这个人也太糊涂了,听人家说要眼睛就挖,也不问清楚人家要的是右眼还是左眼?错全在我,不能怪人家。好吧!就成全你吧,又把左眼挖下来交给小孩。
没想到,小孩接过左眼凑近鼻子闻了闻后,大声叫道:「唉哟!你这眼睛是臭的,不是真正发菩萨心的眼睛,一定是你发的菩萨心不够真诚!」
舍利弗楞住了,心想:两个眼晴都给了你,最后却还说我的眼睛是臭的。「唉,众生真是难度,算了,我不想再修菩萨行了,证个阿罗汉果就算了!」
小孩看了看舍利弗,轻蔑地说:「算了!算了!你不是真正发菩萨心的人,这两个眼睛还是还给你吧!」话说完后,舍利弗的眼睛也完好如初了。
俗话说「送佛送到西天」,要知道,发了菩提心,将来的果报是不可思议。舍利弗却因「心有吝惜」而退了菩提心。
你现在是不是真正发了菩提心呢?那就要看你修六波罗蜜的每一个波罗蜜都成就了?怎么样知道是否成就了?能像释迦牟尼佛过去所修的布施「头目脑髓、所有的财产都舍得光光的」,这样才算是布施成就。
把生命、财产统统舍得光光的,除了恭敬心、慈悲心、诚心之外别无所求,才算是清净的布施,也是布施成就了。布施还要知脱解三空的道理,在佛法里是有事有理的。
三空就是「三轮体空」,以布施来讲,能布施的人算一轮,布施的财物算一轮,所布施的对象算一轮,加起来就是三轮。这三轮都是缘起性空,因此没有真正的能、所及布施的东西。知道三轮都是缘起性空的道理,那么修布施与不修是不是一样呢?《金刚经》说: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是名真菩萨。真正的菩萨不只了解三空,了解性净之理,更要修一切善法,除了布施外,持戒、忍辱、精进、禅定都要修。修了这些法门还要不执著及依止这些法门,这就是真正的般若,也是真正的菩萨。
修布施的观念是──不管人家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自己不要执著才重要。
一般人认为修了布施后最好不要留下名字,要是留下名字让人知道了,那么这个功德就会减少。因此执著「不留名字,不让人知道」这样的功德才大,这样才叫无相布施。其实这个观念是不正确的,执著「这样的功德才是真正很大」,就有了人我、又有法执。修布施的观念是──不管人家知不知道都没有关系,自己不要执著才重要。修了布施以后,除了自己舍去了悭贪,又能带动人家来发心,既自利又能利他,布施的功德在此,这样的布施才有意义。修布施是一种舍,古人说舍有大舍、中舍、小舍三种:
大舍如火烛在前
生命财产统统舍光了,心里的贪嗔疑统统净化了,我执、法执也全部舍光了,能所俱空,与无为法一下就相应了。真谛、俗谛、中道第一义谛统统得到了,就好像火烛在前,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中舍如火烛在旁
修布施的同时也在修福德,有了福德又去修布施,如此的修布施又要了达诸法缘起,经常的这样去观照,就是福慧双修、悲智双用,这是属于渐次修证的道理。中舍就是施恩布德、广结善缘,目的是为了要普度众生、增长福德智慧。有所求有所得的就是中舍,各认为这样子好不好呢?
小舍如火烛在后
有些人因为运气不佳,或者是身体健康状况不好,「无事不登三宝殿」的来求佛、求三宝。
「佛啊,菩萨啊,我来供养、布施,只求你能保庇我赚钱、保庇我身体健康!」
「菩萨啊,你要保庇我,我手上有一块土地要卖,想卖个三、五亿或十亿,如果能保庇我顺利的卖出去,我愿意给菩萨装个金身,或者捐个十万、廿万来建道场!」
这种布施就好像和佛菩萨在做生意一样,这就属于小舍。小舍还是可以增长一些福德,但这一些还是不清净的福德,因为不是清净的供养。小舍没有智慧,就好像火烛在后面,前面黑洞洞的什么都看不见。
【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
只要我们一取相,无相的功德,就成了福德。
各位都是觉得人生太渺茫,深感自己业障很重,三宝的功德太伟大了,因此才来修习佛法。各位知道自己的业障是什么吗?我们这个身体就是业障,怎么说呢?人家身体非常健康,为什么我老是生病呢?这就是业障。有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自己的身体不健康时不去检讨这些,反而嫉妒、埋怨别人。尤其是每当自己生病时,常会怪别人缺乏慈悲心,也不来关心、照顾我一下。要知道别人关心、照顾你是因为他大慈大悲,绝对不要存有每个人都应当对你大慈大悲的心理。身上的病就是自己的业障,感觉惭愧及忏悔都来不及,怎能再去怪别人呢?这样的检讨反省,心当中就清净了,有了清净心,自然而然的与法相应,心当中没有贪嗔疑了也就是没有尘垢了。
我们初初修布施是为了去悭贪,希望得到福报,愈深入了解佛法后,布施的功德也不执著了,明白布施的人、财及对象都是缘起性空的道理后,也更清楚修行的方针。修行需要智慧,没有智慧,很难解脱我、我所的执著。我及我所的执著都是尘垢,因为这些尘垢使得我们的这念清净心无法现前。
度化众生要观察众生的根基,众生是什么根基就用什么法门去度化。度化后,如果存有:「我度化了多少众生!」、「用的是某某法门!」、「这种功德非常的大!」的心理,那就是取相,一取相就变成了福德,不取相才是有福德又有功德,也才是真功德!怎么说呢?见到性净这个清净的一念无为法,才是真功德,性净是本具的,这个真功德不管是此生、来生,生生世世都是如此,而且广大没有边际。虽然法是空寂无相,但也不妨碍有相,只要我们一取相,无相的功德就成了福德。
【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
修善法是福德,修了善法不执著善法,就是智慧。
以修布施这个法门来说,我们修了布施能去除自己悭贪、镇恚及消业,人家得到了我们的佛法及财物的救济,生活上多多少少有了帮助,精神上又能去除一些烦恼,这样既能自利又能利他,就是大乘法门,它能庄严菩提之道。
发菩萨心、修菩萨行、是件很长远的事情,我们从现在开始用功,一直到成就佛的智慧,三觉圆满的时候,都必须要有福德。如果缺少福德,所修习的一些法门就没有办法成就。福德在众生的身上,要关心照顾众生使众生欢喜,诸佛才会欢喜。修了布施,还要知道三轮体空的道理,了达诸法毕竟空寂,人不可得、财也不可得的道理,这样才能庄严菩提之道。
若是完全不修可不可以呢?有些人一打坐就昏昏沉沉的,听法时法听不进去,老想打瞌睡;想拜佛又感到疲倦提不起精神。这样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事也不相应,理也不相应,这些现象都是过去福德修得不够的缘故。我们在道场当中就要把道场的事摆在第一,这样就有福德,但是如果执著这件事人家不做,我去做,会有很大的功德的想法,那就着相了。有人相、我相,没有办法庄严菩提之道。
有些人修慈悲法门持有一种:我很慈悲,别人都不如我的想法,这也是有人相、我相的着相了。能够做到修了慈悲没有我相、人相的不着相,那才是有智慧。修善法是福德,修了善法不执著善法,就是智慧,有了福德与智慧才能庄严菩提之道。
能自利又能利他是大乘法门,小乘法门却只能自利不能利他,怎么说呢?譬如说,我修四念处观我能得解脱,你修四念处观你能得解脱,绝对不可能我在打坐修四念处观,你也能得到好处。小乘法门是自己修,自己得利,不能利他。而菩萨修六度法门,既能自利又能利他,所以称为大乘法门。
【檀施既尔,余五亦然。】
持戒的目的是在于自我约束、自我反省及自我的提升。去除自己的习气、我慢及无明。
除了修布施波罗蜜外其他的五度──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五个波罗蜜也要像修布施波罗蜜一样。六度前面的五度都属于福德、属于禅定,最后一个般若波罗蜜属于解脱、智慧。六度波罗蜜的每一度都必须具备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就是无能无所、就是缘起、就是性空。
佛陀在世时曾教导在家居士要受五戒,持戒要清净。有些人受了五戒,看到人家没有受五戒,就起了:这个人没受五戒,不如我的功德,不如我的修行的念头,而瞧不起人家。自己起了我慢心,只看人家的缺点,就起了我执、法执。
持戒的目的是在自我约束、反省及自我的提升,去除自己的习气、我慢及无明。用戒时时刻刻的反照自己的心,使心清净,心清净了不能还执著个「戒」。持戒的目的不是拿戒去衡量、称量别人,那就违反了戒的本意了。
有些人修布施时,看到别人不修布施,会生起:这个人真是悭贪鬼!的烦恼,这样子,我执就现前了。修禅定也是一样,自己静坐入定,出来以后,感觉身心愉快、平静;在打坐时又看到佛、光、圣境等等境界,看到人家没有禅坐、没有这些境界,就认为他不如我,这样一起我慢心,就有了我执、法执。修六度应该明白般若的道理,知道三轮体空的道理。静坐的目的是在使自己心性清净,不管是行住坐卧,性净之理统统都现前。在静坐时有任何境界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会执著。性净之理时刻现前,就不会起我慢、贡高了。修习六度统统要有般若波罗密,要三轮体空,最后达到了性净之理。性净就是中道、就是实相、就是般若──真正的般若,实相般若。
【为除妄想,修行六度。】
我们的妄想实在很多,一坐下来,就是人我、是非,想东想西,患得患失。想这个人对我如何如何,那个人好像很嫉妒我,他对我好像有什么仇恨,他们好像在排斥我.........。在我们山上,有时会有外面的一些法师来挂单,有的就讲:「我们是挂单的法师,是外来的法师......」,有这些想法就是妄想、就是苦恼,好像我们山上的法师看不起他,或者会排斥他。其实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呢?到这个道场来,大家都是平等不二,衣食住行六和合。谁有因缘、福德、智慧、担当,或者是发菩提心的,这个道场的事情他就来发心。如果不了解这个道理,坐在那里起执著、打妄想那就会有一大堆的烦恼,有了这些,什么也无法看清楚。为了对治、去除我们这么多的妄想,所以我们必须修六度波罗密。
【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修了六度波罗蜜后,还要不执著六度波罗蜜,为什么?假如起了「我现在修六度波罗蜜,他们都不如我!」的想法,那就人、我、众生、寿者四相统统现前了。四相一现前,在日常生活当中处处都是障碍,于是道场住不下去,想去住茅棚,茅棚住不下去,又想到各地的道场去挂单。其实到那里都是一样,古人说:修行要从这一念心上去修,不能逃境以安心。有了人、我等四相,就会觉得这个境界或者世界都是很麻烦的事情,想要找一个清净的地方,却又始终找不到。
道吾恶者,是吾师
道吾好者,是吾贼
古德说:「若见他人过,自己就是错;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我们修行就要时时刻刻的这样警惕、磨练自己。修行有顺境、逆境,有同参道友的赞叹,也有师长的鼓励;但也会有人说你的坏话,或者刺激你使你生气。假若,顺逆境不能保持心当中的平静,有了得意忘形或者受烦恼的情事,就表示我们没有办法与性净之理相应,得不到解脱。庄子说:「道吾恶者,是吾师;道吾好者,是吾贼。」责备我的人,说我坏话的人都是我的师父,因为他们没有悭贪及嫉妒的在指正我的缺点。这样的去思惟,外面的障碍没有了,对这些人不但不会生气反而会感激,顺道能助道,逆境亦能助道。
用这种方法来检讨、反省、观照我们这一念心,观照我们的身口意,一直达到性净这个道理现前。性净,在佛法上讲就是心性。佛经的道理很多,把它归纳起不外乎:一个是事,一个是理。把事归纳起来明白的说,就是因果;理,进一步说就是心理。掌握了这两个原则以后,做什么事情就能无往不利。修行,无论是世间、出世间,都要有因有果,从因上去努力就是事。由于我们从因上的努力,最后达到「理」,使我们的心性现前,得到解脱了,修行所追求的就是这个地方。所以古人说,佛法就是菩提、涅盘、心性、性净。这个道理是最高、最真实的,如果有一个法门、有一个境界超过菩提涅盘--性净的道理,那些法门、境界都是虚妄不实的。见到了这个性净之理,动也如是静也如是,白天如此晚上也如此,一天如此,一月、一年甚至十年也是如此,那真是活佛住世了。所以这个道理是最实在的,任何人都可以薰修。
护持道场,就是成就自己
关照众生,就是在提升自己
我们在护持道场就是成就自己,关照众生就是在提升自己,利他当中又能自利,自利当中又能利他,用这样的方法来磨练自己、成就自己,这样子就是真正的般若,真正契入了称法行。
【录自:中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