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要略

      ─辑录自静坐讲义(畅怀法师)
        〖静坐与体验〗
  我们如能经常静坐,会使心情平静,由于心平气和,血脉畅通,疾病便不易发生。相反,若心情时常被愤怒、恐惧、悲伤、忧郁,等情绪困扰不安的话,则必令气血失调,久之必引致百病丛生。
  初学静坐,两腿会觉麻痹,妄念也难以收摄,但习坐日久,酸痛便会消失,妄想也可控制。而且双腿盘坐,约五分钟,身心便能宁静稳结,如坐四十五分钟,或二小时,身心反而舒畅,此时下座,精神奕奕,如吃灵丹,快感难以形容。苦于静坐中间,忽因要事下座,假使发生浑身不舒服感觉,补救办法,可于事后,再去静坐,至血气畅通舒适为止。以静坐时,血气正在周身循环,末走至终点,忽然令其中止,故下座后有不适现像,若静坐日久,此种现像便会消失。静坐也比睡觉有益,常人熟睡时,消耗能量比清醒时,降低16%左右,打坐如有功夫,甚至能下降34%。书中有说:人从生下来,脑内就有一百四十亿个脑细胞,其中只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脑细胞在工作,静坐的人可能有百分之五十的脑细胞在活动,若人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冬天感觉手脚寒冷,静坐半小时,会觉全身发热,夏天气候炎热,静坐能使身体清凉。所谓:「息灭心头火,除热得清凉。」又说:「心静自然凉。」因此,打坐不只御寒,却能去热,更令肥人变瘦,瘦人增肥,因为肥瘦皆是病态,静坐能消万病。由此可知,静坐对人有百益而无一害。
  儒家有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佛家有说:「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其义大致相同。静坐有功夫时,身体会发生不寻常的变化,不知内情的人,往往会说是走火入魔了,其实不尽然。心念注意丹田日久,腹部会充实。觉有一股真气,每从放谷气时,将腹内郁积逼出。时有阿肚现像,每月一至两次,或经一至两年始能停止,请勿恐惧,此是将多年累积的湿热泻出来。首先功效是满身流汗,身体动摇,指手画脚。或觉某部分痛养,重如泰山,轻若鹅毛。或觉身大丈许,小如拳石,或觉身体升高,如腾云驾雾。或觉下沉,如降落深渊等种种变化,不一而足。若遇此种现像,切勿惊怕,此乃静坐之功效,由于气血走动,身理会发生变化,血气犹如车辆,脉管好似道路,若车辆有力,可将道路阻碍冲去,以是静坐若久,血气充沛,会将脉络打通,上下通行无阻。未静坐前。全身毛孔似有闭塞现像,静坐数月,感觉遍身毛孔虚通无滞,呼吸也微细而慢长。平常人之呼吸,每分钟男士十六至十八次,女士十九吹左右。习静坐之入,可能减至七八次或三四次,甚至达到一两次。气息达至最微细时,几乎不用鼻孔出入,这时感觉一切毛孔有如藕孔,也如鱼网,无不疏通。
〖静坐之前方便〗
  静坐前后,切勿发脾气,若坐前而动肝火,于静坐时难以入定。若在静坐后生烦恼,由于气息仍在细脉中运行,尚未散至粗脉,会引致血液突然沸腾,致人感觉烦燥不安,胸部似有物件梗塞,此种情形,有时会延续数日不散,故不可不注意。
  静坐须找一处清净地方,离开热闹的环境,并须每日抽出些时间,静坐两次,每次由十分钟增至二十分钟,再由二十分钟加到三十分钟,若能经常坐半小时,三个月后,必见功效。第一次坐最好在上午大便之后,因大便后气虚加强,静坐可以大补元气。第二次坐可在下午沐浴之后,以洗澡后气血畅通,静坐加速血液运行。
  静坐若无清闲幽静之处,于嘈杂的地方用功,也并非不可以,不过须要置心一处,不可随境所转。又须注意,面对喧闹声音,切勿生讨厌心,或生恐惧之念,或想办法躲避,须知此心一生,便是随境所转,仍是分别妄想,应将一切声音置之不理,一心照顾功夫,如是练习日久,则闹处一样可以入定,此时定与声音两不妨碍。不过,功夫未曾用到纯熟,不易燎解个中奥妙,比如三人屋内款款深谈,对房外大炮声恍若不闻,如俗语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因「心不在焉,」此也如是,以心系念一处,外声不能扰乱,古德有说:「十字路口,正好打坐,」即是这个意思。
  静坐时须将两腿盘起来,盘腿可以减短血液通道,其心容易入定。每有人于公园运动之后,端坐于石上或椅上,两腿垂下来,双目紧闭,如是静坐,实未得法,极难得到入定功夫,因身心有连带关系。若四肢缩心必宁,四肢舒心必散,上述其人因身体舒散,其心不易入定。佛家之静坐,要人四肢蜷缩起来,由于身体收敛,其心容易入定。
  本来练功的入,于行住坐卧,出入往返,均可历境习禅,由于初学,心粗意乱,必须以坐入定,不论佛住世时,佛教传入中国,弟子修行证果,皆以打坐为首要。古德偈说:「得道惭愧人:安坐若龙蟠,见画踟趺坐,魔王亦惊怖。」故于四威仪中,以静坐为胜。
  静坐有四字真言,所谓:「松,静,守,息。」松是将全身机体放松,头部,两肩,两眉及口角,解衣宽带,全身悉令放下;静是宁静思想,不使七情六欲生起,意念安守丹田(小腹),令心聚精会神;调和气息。逐渐入于细慢长的状况。
  静坐之前,要将万缘放下,行动从容安详,不可粗犷。首先将身摇动数次,使各部分血液流畅,全身按摩,两腿,膝盖,腰部,脊梁,胸部,两臂,后脑,脸部,头顶,再加浴面:犹如洗脸样式,功用可以醒脑,降血压,少皱纹。
  静坐有两种方法,
一:双跏趺坐,也名结跏趺坐,复有两种方法:
 1.一是将右脚放在左脚上,再将左脚放在右脚上,名如意吉祥坐。
 2.二:是将左脚放在右脚上,再将右脚放在左脚上,名不动金刚坐,如此姿势,
  自然端直,不致前后左右摇摆。假使初学静坐,或年事已高,难以仿效,那
  就不必勉强,可改用半跏趺坐。
二:单跏趺坐,也名单盘膝坐,也有两种方法:
 1.一是只将左腿置于右腿上,不需再将右腿置于左腿上,为如意坐。
 2.二是只将右腿置于左腿上,不需再将左腿置于右腿上,为金刚坐。此两种坐
  法,较双盘有缺点,因左右膝盖会落空,身易左右倾斜。
  以上二种是佛家和道家的静坐法。如果单盘也做不到,可将两小腿交叉于两般的下面,也名交叉架坐。此是儒家的坐法。
  然后安置两手,先将左右手掌伸直,手背叠于手掌上面,贴近小腹,放于脚上,两大拇指轻触,有如结弥陀印,功用可使左右血液交流。挺起胸膊,端身正坐,身不弯曲,也不高耸,头不低垂,也不昂仰,脊骨要直,总之,不可东倒西歪,身坐不正,气血不通,气血不通以至心难入定。从鼻孔徐徐吸入清气,用口吐出浊气,想气息从全身毛孔出入,至三五七次,然后闭口,唇齿相著,舌抵上颚,功用可以调摄细脉。天井有水(口水),应将咽吞,古人称口水为「玉体仙酱」,道家称为「玉液还丹」,或「长生药酒」或「炼津成精」等,其功用可以灌溉五脏六腑,促进消化不良,增长脾胃,镇定神经。眼宜轻闭,也有主张微开,恐人昏沉,苦不昏沉,还是以闭为宜,因眼对境,容易分心。呼吸用鼻,不可以口,用口出入,会引致白血球增加,盐化钠升,对身体不利。坐久若觉身有俯仰斜曲等事发生,即应随时矫正,否则,日久会生毛病。坐中随时长短,务要排除妄念。切勿摇动身体,四肢也避免移动,以身动故则心动,心既驰散,何能入定。
  子年二时不适宜坐,因气走至病处,加重其患。也有人说,子,卯,午,酉四时打坐最好,因为天地正气感交时刻,这两种说法,不知谁是谁非,据我经验,子年二时最好小睡尤其是患病者,得益更大,西医也曾有说,午后少睡对人有益。当然,平素练功有术之入,无论何时都可静坐。坐时空气要流畅,但不要受凉,尤其是后脑,膝盖,脊梁骨,如果著了凉,仍以打坐医治。坐垫要软,但不可在梳化上坐,因在梳化上坐,气不能升起。静坐之处不可过光,过光心易浮动,也不可过于暗,过暗心易混沉。耳不外听,嘴唇轻闭。不可追求功效迅速,有追求便是妄想。所谓:「既不可以无心求,亦不可以有心得。」不可以坐代睡。疲极要休息,久坐有术之人,可以座代睡。食不可过饱,过饱百脉不通,也不可过饥,过饥精神不振。要持之以恒,不可一暴十寒。身体觉冷,用毛巾被等盖之,若有出汗以乾毛巾擦,用湿毛巾擦容易受凉。呼吸顺其自然,不用逆呼吸,亦不深呼吸,更不可用闭气法。切忌情绪暴燥。不吃五辛,以五辛生吃生嗔,熟吃发淫。避烟酒,守五戒,遇善境不喜,遇恶境不忧。
  若两腿麻木不能忍时:可以将腿上下交换,如再无法忍耐,可伸直数分钟等麻木消失后,再重新盘腿坐。盘坐两腿麻痹,则有三种原因:
一:因人生来骨骼柔软,开始便能单盘或跏趺坐,
二:要经三五个月或一年,始能单盘或双盘,此是血气冲过骨节所致。
三:有些人坐虽经数年,仍旧无法单盘与双坐,这是气血不通所致,一旦气血忽
  然畅通,立刻坐一小时亦不觉麻木,所谓:气血通则不痛!不通则痛。
  坐时若觉身体摇摆,此乃气血结滞不通所致,或神经紧张,或心理作崇,或任意放纵,坐时需要精柙集中,时时提高警觉,以免摇摆扩大,无法收摄。
〖六妙法门〗
  六妙门于天台宗三种止观中,属于「不定止观法门。」法门所以通称为「妙」,是说若人依此法门去修,不仅能超出三界轮回,更可证得一切种智「即是成佛」。六妙门的修持方法,主要是教人在呼吸上用功夫。呼吸是生命之根源,假使一息不来,便会立刻死亡,可见呼吸对生存是如何重要了。
  六妙门的修习方法,有六个名称: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第一.数息入内名吸,吐出名呼,一呼一吸成为十息,首从第一息数起,当出息则数一,再出息竟则数二,乃至第十息毕,再回头从第一息数,如是终而复始。若未数至第十,其心于中忽想他事,忘记数目,则应停止再数,应当回头更从第一数起直至第十,一一不乱,各自分明,如是乃为正当的数法。又数第一息时,不可数第二,如数第一息未竟,随即数第二息,名为将一数二。也不可将二数一,如息已经入于第二,始数第一,此二者均有过。应该在一数一,在二数二。又不满十数者,则为减数,若过十数者,则为增数,总之增减之数,皆非得定之道。又应知数入息时,则不数出息,数出息时,则不数入息。如果出入俱数,则会有息遮病,生在喉中,如有草叶,吐也吐不出,咽也咽不下,令人不安,是故数单,不可数双。由于心息相依为命,故有心则有息,无心则无息。又随心而有差别,心粗息也粗,心细息也细,心粗则心短,心细则息长。是故数息日久,逐渐纯熟、心息二者,任运相依,心随于息,息随于心,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息自住,息既虚凝,心相渐细,遂觉数息为粗,此时可舍数息,当一心修随息。
  修随息前,首应舍掉前面数法,息入竟时,不可数一,息出竟时,不可数二。其息时时随息出入,息也时时随于心,二者如影随形,不相舍离,当息入时,从口、鼻经咽喉,胸、心至脐部,意要随逐。当息出时,从脐、心经:咽喉至口、鼻:其心也要跟著,决不放松一步。如此随息日久,其心更能凝静,息也愈微,此时忽觉出入息与寻常不同。由于我们乎时心粗,不能觉察,息之有异,而今心人精微,便知息之长短,粗细,温寒,有无,更觉呼吸从遍身毛孔出入,如水入沙,也如鱼网,风行无碍。这时身轻柔软,心也怡然凝静。到了这个时候,对随息也心生厌倦,改而专心修止。
  修止可以令妄念不生起,身心泯然入定:由于定法持心,自能任运令心不散。前面修习数随二门,虽能令粗念宁静,但细念仍旧波动,止则不然,能使心闲,不须谋诸事务。平时吾人之心,一向追逐外境,从未有停止过,如今要将其收束,不准它再活动,如以锁系猿猴,它自然不能乱跳,修止也是如此,如能将心念系在一处,也就不会胡思乱想。究竟将心系于何处?其一,可以正心于自身的鼻端上,两目一直往视鼻尖,令心不分散。其次「专心系于肚脐,丹田之间均可。或止心于出入息上,息出时如其出,息入时如其人,如守门人,站在门侧,虽身未动,但能知有人出入。如此修止,久而久之,妄想活动自能停止。理论虽是如此,但在初学的人,功夫未能用至于此,实在不易入手。若人能有恒心,以数随的方法,试用三五个月,功夫用的成熟了,届时不仅能知何为修止,而且一修使得相应,静坐一两小时,身心不动,轻安愉快,非世五欲可与相比。如若不实地去修习,光是谈论定境,等于说食数宝,实在于己无益。
  其次乃谈观息法,前面所说则是系心法,目的在于将诸妄念制于一处,今心不驰散。但这仍是一种粗浅的功夫,实际上既有所著之处,必有攀缘之心,因此,将诸妄念制伏之后,便应弃正修观。我人乎时两目终日,注视外境,所用的都是浮心粗念,而今当静坐时,两目合闭,以心眼向内看,观察微细息出息入,如空中风,来无所从,去无所往,息既无所有,人生又从何得,以有气息,始有人生,今观身中之皮肉筋骨等,皆是虚妄不实。再观内六根对外六尘,于其中间所领受的一切境界,都是苦非乐,由于六尘境界,全是生灭法,经常有破坏,一旦境过情迁,则苦恼心油然而生。再观平时所用之心识,也是生灭无常,刹那不住,一时想东,一时想西,犹如行客,投寄旅亭,暂住便去,若是主人,便会常住不动。但众生迷而不知,认客为主,迷妄为真,因此,有生死轮回,受种种痛苦。更观法无我,诸法虽有千差万别,总不出于地水火风之四大种:地大种性坚,能支持万物;水大种性湿,能收摄万物:火大种性暖,能调熟万物;风大种性动,能生长万物;此四者周遍于一切色法,所以称它为大,又能造作一切色法,故名为种。
  吾人于出生前,全由母体摄取氧气和营养,而靠母体的四大种,来维持自己生命,一旦出生后,便靠自己呼吸以取氧气,由自己消化以摄取营养,此则直接靠外界的四大种,来长养自己的内四大种。如进食谷米菜茹,经肠胃消化后,则变为皮肉筋骨等。如欲进汤水,则化为涕唾脓血等。假天空之温暖,可使身体不冷不热。依空气之流畅,始能形成口鼻之呼吸。常人妄认四大以为我,其实,假如发毛爪齿是我,则谷米菜茹便为我,若涎洙痰泪是我,则河流海水便为我,若周身燥热是我,则太虚温暖便为我,若鼻孔呼吸是我,则空气流动便为我,惟事实不然。外四大种既然非我,内四大种又何曾有我?因人生由外四大种,转为内四种,人死由内四大种,变为外四大种,其实内四大种和外四大种,并无差别,一息存在便是有情,一息不在便是无情,有情与无情,又有何异?内四大与外四大,既然均皆无我,我又处于何方,故观诸法无我。
  若人能作以上四种观行,便可破除四种颠倒,
  第一:人生原是幻化无常,众生执以为常。
  第二:人生都要承受生老病死种种痛苦,众生以苦为乐。
  第三:四大本空,五蕴非我,众生妄认假身以为真我。
  第四:人生九孔常流不净,众生认以为清净。
  上述四种颠倒,实乃众生生死泉源,若人洞破其真相,自可免除生死痛苦。修观虽比修止为高深,但与修还比较,则仍属浮浅,因而当修观相应之后,便更进一步要去修还。
  前修观时,见入息觉其无所由来,观出息也察其无所从往,具见因缘和合方有,因缘别离则无。因有能观的心智,始有所观的息境,境智对立,不能会归本源。此观之心智,究从何处生,若从心生,则心与观,应分为二,如父与子,为独立个体,但事实不然,由于前修数和随时,并无观心。若说从境生,则境是色尘,色尘无知,无知色尘何能生观。若此观是由心境共生,则应兼心境二者,一半属于有知,一半属于无知,如此则有情与无情混为一谈,于事实上便犯了相违过。照理能观之心智,实从心而生,既从心生,应随心灭,则为幻妄不实。楞严经说:「一切浮尘,诸变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求于去来,本不可得。」外在的山河大地诸有为相,尚是虚妄,何况内在的能缘之心智,自然也如梦幻泡影,无有真实。须知心的生灭,等于水上起波,波的起落,并非水的真面目,须待风平浪静,始见真水,是以生灭的心,非是真性,真性本自不生,不生所以不减,不有所以即空。由于空的缘故,根本无有观心,既无观心,岂有观境,若知境智俱空,便于还相应,心慧开发,任运破除粗重烦恼。至此虽能达到返本还源,但仍存有一个还相,依旧是障碍,因此须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舍还修净。
  行人于静坐修六妙门,必须要有善巧方便,否则,功夫实难进步。假如终日心猿意马妄想纷飞,则应用数息,调伏身心。或时昏沉散慢,则用随门,明照息之出入,对治放荡昏沉。若觉气粗心散,当用上门,系缘一处,安守一境。如有贪嗔痴烦恼频生,可用观门照破无明,灭除诸恶。以上诸门,能制止种种妄想,断除粗重烦恼,但是不能称为真净,欲得真净,必须了知内外诸法,皆是虚妄不实,毕竟无有自性,于一切诸法上,不生分别,即微细尘垢也不起,不仅离知觉想,也无能修所修,能净所净,如太虚空,也不落于有无,作是修时,心慧开发,三界垢尽,了生脱死,转凡成圣,方为得到真净。
  以上所述的六妙门,乃是由近至远,从浅入深,逐渐达到不生不灭的境域。数随二门,为修习的前方便,止观二门,为修习的中心,还净二门,方为修习结果。止如密室,观如油灯,有观无止,如风中灯,非但照物不明,恐为狂风熄灭,若入定室篱狂散风,慧灯方能烛照,被无明黑暗。又止能降伏三毒烦恼,而不能断除其根,犹如用石压草,石去草还生。观能破除众生的心中烦恼,如用利刀可以斩草除根,若心猿意马,为妄想所扰,非止不能息,若昏昏糊糊,为沉病所缚,非观不能明。止能放得下,观能提得起。止如澄浊水,观似日照水底。止能除妄,观能显真。止是禅定,能令其心不摇不动,观是智慧,能达诸法当体本空。又诸恶莫作即是止,众善奉行即是观。是故止观二法,可以赅罗一切行门,无论念佛,参禅,礼佛,诵经,慈悲喜舍,利自利他,皆未离此二门。止观二者,如鸟两翼,车之两轮。车有两轮,则能远行千里,乌有两翼,则能飞翔天空。故此,止观二法,合则双美,离则两伤,彼此辅翼,缺一不可:若偏于定,则是枯定,若偏于慧,则是狂慧。要止观双修,定慧均等,始可脱离生死苦海,得到究竟涅盘彼岸。
**********************************************************************【录自:香港大学佛学会】


返回主页
返回目录